文章 » 书评

陈光兴:《重新思考中國革命:溝口雄三的思想方法》序

陈光兴:《重新思考中國革命:溝口雄三的思想方法》序

「思想、历史与文化」讲座设立的直接目的是在亚洲区域中建立起一个认可的机制, 让亚洲重要的思想资源能够被看到、被重视、更为广泛的被分享。这个想法其实暗示了一条不同的学术路线,根本的动力在於超克当前知识状况的限制。战后台湾的 学术发展根本上是以北美洲为参照点,扩大的说,亚洲地区各地的知识生产是以欧美历史经验所派生出来的理论与论述为参照,乃至於评价的依据。在过去至少是一 个世纪里,这个学术走向已经显现出它极大的限制与问题,其解释力的不足,使得我们无法准确的掌握历史的现实。

重新思考中国革命:沟口雄三的思想方法
Chinese Revolution Reconsidered: Mizoguchi Yuzo's Mode of Thought

台社论坛-14

编者:陈光兴、孙歌、刘雅芳
执行编辑:刘雅芳、陈筱茵 
封面设计:黄玛琍
策划:交通大学亚太/文化研究室
出 版:台湾社会研究杂志社
发行:唐山出版社 定价:250元 
出版日期:2010年7月 ISBN:978-986-85037-8-6


陈光兴

「思想、历史与文化」讲座设立的直接目的是在亚洲区域中建立起一个认可的机制, 让亚洲重要的思想资源能够被看到、被重视、更为广泛的被分享。这个想法其实暗示了一条不同的学术路线,根本的动力在於超克当前知识状况的限制。战后台湾的 学术发展根本上是以北美洲为参照点,扩大的说,亚洲地区各地的知识生产是以欧美历史经验所派生出来的理论与论述为参照,乃至於评价的依据。在过去至少是一 个世纪里,这个学术走向已经显现出它极大的限制与问题,其解释力的不足,使得我们无法准确的掌握历史的现实。

这 个不同的学术思想路线,包括了几个关键的内涵:(1)要如何建立更为多元的参照点及对照体系;(2)要如何透过对照,从差异中进入内在於分析对象的历史脉 络中寻求解释,把握其形成的动力;(3)如何透过深刻的进入他者,反馈回来我们自身所处的知识状况及历史社会进行反思与批判。当前的学术体制企图把学者模 塑成迷信专业的技术专家,效果上是在把思想阻绝在学院的门墙之外。而这条路线的存在,正是要抗拒体制对学术认识的窄化,打开更能贴近於历史真实的新知识方 向。

在上述的意义下,就很容易看到为什么我们邀请沟口雄三先生来台湾清华大学担任2007年「思想、历史与文化」的讲座教授。沟口先生在 上述的三个内涵上,都比同代及后来的学者走得深同时远,也必须在这些前提之下才能够掌握他的学术动力。作为在世界范围内思想史研究的大家,沟口教授一生对 於中国历史的研究贯穿了思想、社会、经济、语言与文化各个领域,他之所以能够形成独特的见解,不仅仅来自於他深厚的学术功底,正是因为他高度自我意识的比 较视野,研究中国同时是重新认识日本,透过参照日本的差异,也才能辩证地对於中国内在动力进行掌握。他的学术思想不仅松动了中国学者对於中国历史的理解, 也挑战了日本学界以西欧经验为参照的自我理解。

邀请沟口先生来访时,我们期待他跟台湾的听众分享他当时还在进行的研究-重新思考中国革命,同时希望他对自己长期耕耘的思想方法(日中相互参照)进行实作,也就有了他后来两个演讲的主题。

2007 年5 月间,沟口教授风尘仆仆的再次来到台湾,做了两场公开演讲。这两场演讲其实是在同一个问题意识下进行,5 月10 日的第一场演讲「中国的公与私」沟口先生对於比较、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实际的操作,以他思想了一辈子的公与私的问题,从汉字语言来切入公与私在中国与日 本的差异,拉出极为不同的历史结构性解释,让我们看到公与私的观念如何在历史过程中,与这两个社会起了不同的作用。这场演讲,我们请来主持的是当初在 1989 年就独具慧眼地邀请沟口先生前来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讲学的张永堂教授(清华历史所),请来回应的是台湾思想史学界的代表性人物陈弱水教授(台大历史系)、 刘人鹏教授(清华中文系),以及对沟口先生思想有深入理解的孙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这场精彩的讨论也收录於本书当中。我们期待华文世界的青年 学子能够洞悉沟口先生从年轻时就开始学习中文,奠定了他能够进出日文与中文世界的能力,也才能有今天的成就。这意味著有心朝学术思想上发展的年轻学人该早 早学习日文、韩文或是越南文,透过与汉字的(微妙)差异作为思考问题的契机,开启新的问题意识。

5 月11 日第二场「从辛亥革命看中国的近代」,沟口先生以辛亥革命为分析对象,从中国历史长期的内在变化动力进行解释,直接冲击到台海两岸既有的民族主义史观。他 把辛亥革命与1949 年社会主义革命当成一个过程来理解,连系到长久以来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拉锯摆荡。这场演讲请来了历史学界的代表性人物王泛森院士(中研院史语所)主持, 请来三位年轻学者杨贞德(中研院文哲所)、贺照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与钟月岑(清华历史所)回应。我们有幸在本书中跟读者分享在讨论过程中沟口先生 的大家风范,这是一场相当难得的对话,激起了思想的火花、新的问题意识。

沟口教授来访后,2008 年6 月间,孙歌与陈光兴在东京一桥大学一起访谈了沟口教授,针对他访台的对话,进一步为读者提出问题,特别收录於此。

整体来说,本书完整地保存了沟口雄三教授2007 年访台讲学的记录,我们期待这本书在未来会被当成亚洲内部学术交流的重要历史文献而留存下去。

感谢国科会以高级讲座的待遇邀请沟口教授来访,也感谢清大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张维安教授的大力支持。

感谢喜屋武隆一先生(辅大翻译研究所)与孙歌教授,承担了高度困难、高品质的中日文翻译工作。感谢本书两篇论文的译者郑静教授(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林少阳教授(香港城市大学)的大力协助。

还是得再一次感谢清大亚太/文化研究室的工作同仁姜亚筑、郑圣勋、苏淑冠、刘纯瑀、刘雅芳、蔡孟哲的同心协力。感谢暐鹏的海报设计。感谢郑圣勋、詹亚训、刘佳旻、陈筱茵、林家瑄、冯启斌在文字整理、校阅工作上的协助。

最后得感谢刘雅芳承担了繁杂的编务工作,以及孙歌在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沟通角色,并且不厌其烦的处理了日中翻译的文字工作。感谢宋玉雯在编辑专业上的支持与黄玛琍的美术设计。


目录

序/ 陈光兴 5 

公私/沟口雄三作/郑静译 9 
回应---公私再议/陈弱水 75 
回应---思想史家的立场/孙歌 85 
回应---家庭与性的公与私/刘人鹏 95 
讨论与对话-中国的公与私/詹亚训、刘雅芳 录音整理 101 

辛亥革命新论/沟口雄三作/林少阳译 109 
回应---历史视角的选择/杨贞德 131 
回应---勉力献疑/贺照田 139 
回应---立场与方法学的映照/钟月岑 147 
讨论与对话-从辛亥革命看中国的近代/刘雅芳、郑圣勋 录音整理 153 

【专题访问】--------------------------
面对历史的敬畏之念--沟口雄三教授东京访谈/陈光兴、孙歌 访谈 /孙歌 翻译、校订 /刘佳旻 录音整理 165 

【附录】----------------------------
沟口雄三著作目录 207 
作者与译者简介 215 
讲座说明、议程 217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137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2137

黄速建等:《中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报告2010-2011---构筑集群创新能力》 郑圣勋:哀悼有时--(翻译论文集《忧郁的文化政治》序)
相关文章
村田雄二郎等:沟口雄三氏访谈录
林少阳:重审白话文运动--从章太炎至歌谣征集
陈光兴:白乐晴的「超克“分断体制”」论──参照两韩思想两岸
陈光兴:现代性、国家暴力、与后殖民民主:简介 Partha Chatterjee 及其「政治社会」
孙歌:送别沟口雄三先生
孙歌:内在于冲绳的东亚战后史
孙歌:如何做个台社人
赵刚:朝向「台社人」--回应孙歌的「如何做个台社人」
沟口雄三:文化与中日关系——在北大的演讲
孙歌:东京停电
沟口雄三:辛亥革命新论
孙歌:中国如何成为方法
村田雄二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论
张晓波:“革命”的歧路与进路——对2011年出版有关辛亥革命历史著述的观察
孙歌:横向思考的东亚图景
孙歌:极限状态下的政治感觉
孙歌:中国经验与日本战后思想建设
赵刚:争议民间东亚:侧记最近两场保钓座谈
开放时代:70年代中国
陈光兴:陈映真的第三世界-狂人/疯子/精神病篇
石之瑜、李圭之、曾倚萃:日本近代中国学:知识可否解放身份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