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倒序

人文与社会
wenorgcn at 163 dot com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6 17 18 (19) 20 21 22 ... 123 »
文章
  1. 杨燕迪:西方音乐及其研究在中国
    音乐 2009/03/17 | 阅读: 1809 | 评论: 1
    “2009·天津·中国音协西方音乐学会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期间。
  2. 雷成:建筑师设计花溪CBD方案引争议--中国疑成实验场
    建筑 2009/03/16 | 阅读: 1792 | 评论: 1
    去年夏天,某事务所策划并组织的11名国际青年建筑师,在贵阳市的“花溪CBD城市中心设计”中,展开一次“高密度城市自然的造城实验”,其设计图发布后引起巨大争议。
  3. 张旭东:杂文的自觉—鲁迅“过渡期”写作的现代性与语言政治
    文学 2009/03/16 | 阅读: 1604 | 评论: 1
    谈谈我称之为“过渡期”的两三本杂文集,看看能否从这里边总结出鲁迅杂文写作的某些特点。具体讲是分析《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部分《而已集》的内容。
  4. 陈丹青:与四位国画家谈话录--当代中国画之“水墨”谈
    艺术 2009/03/16 | 阅读: 1454 | 评论: 1
    陈丹青建议学习国画时废除素描,重新定义水墨为当代艺术。
  5. 张承志:关于写作: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思想搏斗的过程
    书评 2009/03/16 | 阅读: 1197 | 评论: 1
    张承志《敬重与惜别——致日本》新书发布会暨媒体见面会记录。
  6. 张丹卉:论满族文化先驱--巴克什
    历史 2009/03/15 | 阅读: 1133 | 评论: 1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随着后金政权的建立,满族的初步形成,一批满族(女真)知识分子—巴克什应运而生。
  7. 张玉兴:论清兵入关的文化背景
    历史 2009/03/15 | 阅读: 1116 | 评论: 1
    三百五十年前的清兵入关,简直是创造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当这年即顺治元年(1644年)的四月二十一日接受吴三桂迎降进入山海关的清军,次日于石河战败大顺军之后,便一路顺风,如入无人之境,刀不血刃地于五月二日,在“都民燃香拱手,至有呼万岁者”的欢迎声中,进入北京城。
  8. 张志忠:“文革”文本中的“五四”:对历史话语的深度梳理
    书评 历史 2009/03/15 | 阅读: 1570 | 评论: 1
    文革与五四。评王尧的《“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载《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
  9. 王伯琦:儒法二家争辩问题的本质
    法律 2009/03/13 | 阅读: 1339 | 评论: 1
    我们常听说,儒家讲道德,法家讲法律,儒家讲德治,法家讲法治。大致说来,固是如此,但是一方讲法律或法治,一方讲道德或德治,何以就会发生矛盾而急不相容?
  10. 车浩:新“全面无效说”:德国关于被害人同意之错误理论的新进展
    法律 2009/03/13 | 阅读: 1115 | 评论: 1
    关于被害人同意中的错误理论,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刑法学界一直存在着"全面无效说"与"法益错误说"的对立。前者占据传统通说的地位,但日益受到后者的冲击。
  11. 《经济观察报》:发达国家电子垃圾涌向贵屿
    环保 2009/03/13 | 阅读: 1416 | 评论: 1
    2005年的文章。走私电子垃圾是紧俏产品。
  12. 人民网:2004年关于广东贵屿的报道
    环保 2009/03/13 | 阅读: 1811 | 评论: 1
    这篇是《人民日报》关于广东贵屿电子垃圾污染的评论,也发在人民网。《广东贵屿:为电子垃圾污染敲响警钟》
  13. 2004年cctv经济半小时谈贵屿垃圾
    环保 2009/03/13 | 阅读: 1586 | 评论: 1
    2004年給贵屿的定义就是:走私电子垃圾集散地。
  14. 《时代周刊》:进口电子垃圾在中国(广东贵屿)的回收(图)
    环保 2009/03/13 | 阅读: 3755 | 评论: 1
    广东贵屿这个村庄自从2004年开始就因为走私进口垃圾被人民网等媒体曝光,5年过去,垃圾依旧。《时代周刊》对中国垃圾回收的看法比《纽约时报》记者要脚踏实地得多。这些图片在各论坛有转载,但说明文字有不确处。
  15. 章培恒:《书城》访谈
    历史 文学 2009/03/10 | 阅读: 2153 | 评论: 1
    再次提到顾颉刚,批评其日记补写失实。
  16. 奥登:诗人与城市
    文学 2009/03/10 | 阅读: 1167 | 评论: 1
    1962年,奥登在《马萨诸塞州评论》发表《诗人与城市》,文章开头写到,“在我们的时代,如果一个年轻人天资贫乏,他就可能想去写作。”
  17. 王得后:聆听尾崎文昭教授讲授《战后日本鲁迅研究》记
    文学 人文 2009/03/08 | 阅读: 1522 | 评论: 1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主任,尾崎文昭教授在清华大学讲授《日本战后鲁迅研究》,从2007年9月18日到11月17日,共八次。
  18. 贺雪峰:家电且慢下乡
    科技 2009/03/07 | 阅读: 1198 | 评论: 1
    刺激农民消费的前提是搞清农民有没有钱,钱从哪里来,这笔钱对农民到底意味着什么?
  19. 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以浙江的三起“群体性事件”为中心
    环保 2009/03/07 | 阅读: 2253 | 评论: 1
    随着各地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农村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冲突迅速增加。这与其独特的政经一体化增长推进机制有着重要关系。
  20. 杨燕迪:寻访中国音乐之“ 真 ”
    音乐 2006/10/06 | 阅读: 1840 | 评论: 1
    杨文是对2000年的《秋问》这两场音乐会的评论,称赞音乐会策划人瞿小松恢复中国音乐本真的尝试。杨燕迪是个很真率的人,他曾经在与谭顿和张国勇的对话中说过,虽然很多人以为谭顿很前卫,其实谭代表的是西方七八十年代的音乐风格。
« 1 ... 16 17 18 (19) 20 21 22 ... 123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