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顺序

人文与社会
wenorgcn at 163 dot com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1 12 13 (14) 15 16 17 ... 123 »
文章
  1. 刘小枫:壬辰年祭卢梭
    思想 2012/08/18 | 阅读: 1918
    卢梭的在天之灵对我们说,不要一看到"专制君主"这个语词就以为指的是统治者,所谓"为了压制自由的专制君主,人们牺牲掉自己的趣味",指的是有才华的少数人受"炫耀的趣味"这个"专制君主"的支配
  2. 张新颖:T·S·艾略特和几代中国人
    文学 2012/08/19 | 阅读: 1764
    《艾略特文集》五卷(陆建德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出版,翻阅书页,触发我想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些诗文人事,连绵蜿蜒到今天,已经是历几代人而起起伏伏了;却都如在眼前,萦绕不去。
  3. 斯蒂格利茨: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作出全球性反应——对话
    科技 经济 2012/08/21 | 阅读: 2032
    德国记者吕布克与斯蒂格利茨的对话,译自《未来源自危机》(德国黎曼出版社2009年版,中文版即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一书。围绕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气候危机的原因和未来趋势展开,严厉批评美国政府和华尔街的不负责任,批判了新自由主义
  4. 郝时远:巴西印度能为中国民族事务提供什么"经验"?--评析"第二代民族政策"说之四
    社会 2012/08/22 | 阅读: 2172
    在"第二代民族政策"提出者举证的"国际经验"中,除了美国之外还有巴西和印度。就是说,巴西、印度也属于所谓"民族大熔炉"政策的"成功之国",其国内的种族、民族或族群矛盾没有"演化为民族分裂问题"。那么,巴西和印度在解决广义的"民族问题"中,真的有值得中国民族事务借鉴的经验吗?
  5. 李安山:国际学术视野中的非洲社会科学
    社会 2012/08/22 | 阅读: 1550
    非洲有许多优秀的社会科学家,他们知识渊博,视野开阔,立足于人类知识的构建并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塞内加尔的人文科学家迪奥普、肯尼亚的政治学家马兹鲁伊、尼日利亚的历史学家阿贾伊、埃及的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刚果金的哲学家姆丁贝和乌干达的文化人类学家马姆达尼等。
  6. 汪晖:世界政治制度中“代表性”的缺失(访谈)
    思想 2012/08/23 | 阅读: 3457
    汪晖教授应托马斯·迈耶尔教授的邀请为《新社会》杂志做了一次访谈,讨论演讲中涉及的一些问题。本文是访谈的翻译稿,汪晖教授本人对译稿进行了核对和修改。
  7. 凌文超:2011年秦汉史研究综述
    历史 2012/08/25 | 阅读: 1909
    政治史研究历来是史学研究中的重点。本年度秦汉政治史研究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传统政治史和思想史的成果渐多,祭礼研究勃兴,皆是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8. 刁书仁:洪武时期中朝外交中的“表笺风波”
    历史 2012/08/27 | 阅读: 1684
    洪武初年,明朝与高丽、李朝虽建立了宗藩关系,但由于朝鲜半岛政局动荡,复杂多变, 对明外交受其政局的影响,摇摆不定,致使明太祖朱元璋在与朝鲜的交往中猜忌心理不断加剧,屡屡制造表笺之祸。直到明成祖朱棣即位,中朝两国关系才开始进入正常稳定的发展时期。
  9. 韩毓海:对美国的信任就是一场迷信/ 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买空卖空”
    经济 2012/09/14 | 阅读: 1957
    如果借助王国维对形而上学乃"色空"的定义,用最通俗的话来说,资本主义的本质其实就是"买空卖空"。
  10. 刘禾:文明等级论:现代学科的政治无意识
    法律 2012/09/09 | 阅读: 1743
    治外法权始终是在欧美国家以外实行的,比如19-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
  11. 许殿才:王夫之的正统之辨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885
    王夫之对历史前途,还是充满信心的。他认为治统或可有时而绝,道统却是存于人心而不可夺的
  12. 桑兵:章太炎晚年北游讲学的文化象征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902
    近代普遍感到两难的学术与政治的新旧关系,并非如常人所见那般非此即彼,势如水火。
  13. 戴燕:日译者眼中的“知日派”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308
    周作人要拿百分之二十五的版税,可是一般的日本人当时才拿百分之十
  14. 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点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4386
    本来自己是有才能的,因为要想凭籍已成势力。就将自己原有之才能皆一并牺牲,不能发展。
  15. 黄加佳:琉球失国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990
    1874年,日本借牡丹社事件出兵台湾,清政府第一次见识到了日本的蛮横不讲理。一向在外交上采取息事宁人态度的清政府,为了早点了结此事,竟然与日本签署了《北京专条》。
  16. 刘健芝:抵抗的全球化:在实践中思考
    书评 2012/09/12 | 阅读: 1950
    浩达与阿明为推进知识分子与民间运动的联结、交流及对诘,从二○○三年开始,每年出版《抵抗的全球化》文集,邀约全球各地的公共知识分子撰文,既介绍和反思各地运动经验,也寻求思想的汇聚与交锋。
  17. 刘燕南:透视收视率之谜
    社会 2012/09/14 | 阅读: 1365
    收视率是一种"行业货币",主要用于电视台、广告商、广告主等各方之间的利益交换。收视率进入中国,从一开始便伴随着各种争议。
  18. 李希光、郭晓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
    社会 2012/09/14 | 阅读: 1332
    每次突发事件演变成群体事件,通常是由这样一些人群参与: 当事人或家属;经济利益共同体;政治利益共同体;情绪共同体。
  19. 张晓山: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经济 2012/09/23 | 阅读: 1356
    长期以来,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20. 李艳枝:浅析伊斯兰银行和金融机构
    经济 宗教 2012/09/16 | 阅读: 2120
    麦地那和库法等地的早期教法学家受 《圣训》派的影响,对利息作了更为宽泛的界定,泛指一切不劳而获和投机取巧之所得,禁令的范围亦从放债获利扩大到一般民商交易,成为商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 1 ... 11 12 13 (14) 15 16 17 ... 123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