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社

人社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4 5 6 (7) 8 9 10 11 »
文章
  1. 孔庆东:向梁漱溟先生学习
    历史 2009/03/03 | 阅读: 1649 | 评论: 1
    梁漱溟从小就体弱多病,脑子愚笨。他6岁了还不会系裤带,一天早上,母亲隔屋喊他,责问为何还不起床,他嚷道:“妹妹不帮我穿裤子呀!”
  2. 王晓明:印度印象
    社会 2009/03/03 | 阅读: 1666 | 评论: 1
    2004年游记
  3. 罗家伦: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历史 2009/03/04 | 阅读: 1838 | 评论: 1
    本文原题《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由罗家伦口述,马星野记录。本书转载时略有删节及分段。转载自台湾《传记文学》第54卷第5期,1978年5月.
  4. 张晓唯:喟叹一声罗家伦
    历史 2009/03/04 | 阅读: 1898 | 评论: 1
    “五四”运动使北京大学的学生领袖傅斯年、罗家伦和段锡朋三人一时间蜚声海内,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们活跃在民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领域,均有一番作为和表现。
  5. 李根芳:通識教育與世界公民: 以「現代英語閱讀─多元文化世界觀」的教學為例
    社会 2009/03/06 | 阅读: 1890 | 评论: 1
    台师大一门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
  6. 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
    社会 2009/03/06 | 阅读: 1846 | 评论: 1
    建立通识教育的“ 共同核心课”和“助教制度”。
  7. 余英时:李约瑟问题
    科技 书评 2009/03/06 | 阅读: 1474 | 评论: 1
    《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三联书店即将出版)的书评。
  8. 人文与社会:评方舟子环保及食品安全知识系列问答(六)--服装
    环保 2009/03/08 | 阅读: 1403 | 评论: 1
    方舟子曾经编写过一系列关于环保的知识问答,遗憾的是,这些问答中仍然包含着许多迷思和误解。在此转发并略加分析。--人文与社会
  9. 贾樟柯:访谈《二十四城记》
    影视 2009/03/10 | 阅读: 1729 | 评论: 1
    时代周报的访谈,较详细。顺便提一句,近期报道称贾樟柯为《时尚先生》拍摄静态电影“时装大片”焚烧了一辆汽车,居民受惊报警,警察到场后发现是著名导演,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拍摄过程,并与导演摄影留念。从环保和执法角度颇值深思。--人文与社会
  10. 余英时:未尽的才情 ——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
    历史 2009/03/10 | 阅读: 1507 | 评论: 1
    引言部分。
  11. 朱维铮:顾颉刚改日记
    历史 2009/03/10 | 阅读: 1267 | 评论: 1
    有些小错不改了。2000应作2007,五百万应作五百元。
  12. 佩里·安德森:在最右的地方往左(人物志)
    人文 2009/03/11 | 阅读: 1552 | 评论: 1
    在世界最右的地方安德森还是向左走。
  13. 刘燕舞:“在家憋不住”的返乡农民工——湖南农村调查札记一
    社会 2009/03/11 | 阅读: 1007 | 评论: 1
    湖南农村青年生活状态调查。
  14. 吴澧:厄普代克的中国苦竹
    文学 2009/03/11 | 阅读: 1377 | 评论: 1
    谈厄普代克对中国当代小说的评价。文章顺便提到葛浩文认为《纽约客》不登中国小说,其实哈金高行健的都在他们得奖以后登过,虽然也算某种程度在写中国,显然葛浩文不觉得那是中国小说。相比之下,日本小说就有英译的春上春树等人。--人文与社会
  15. 林树中:抢救海外国宝(访谈)
    艺术 2009/03/11 | 阅读: 1189 | 评论: 1
    本站海外遗珍栏目:http://humanities.cn/modules/myalbum/viewcat.php?cid=8

    盗掘与盗购--关于美国推迟对中国文物进口限制的禁令
    http://humanities.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91
  16. 黄樾:狂狷诗人聂绀弩
    人文 2009/03/12 | 阅读: 1510 | 评论: 1
    当年《申报》的《自由谈》上,有两个人的杂文与鲁迅神似,一是刻意学鲁的唐弢,一是随意为之的聂绀弩,他被认为是鲁迅之后的杂文第一人。
  17. 舒芜:聂绀弩、周颖夫妇赠答诗
    文学 2009/03/12 | 阅读: 1606 | 评论: 1
    看了这个题目,稍知情况的人都会质疑:周大姐根本不做诗,怎么会和聂老有什么赠答?
  18. 聂绀弩:杂文选读
    文学 2009/03/12 | 阅读: 1918 | 评论: 1
    以下几篇:《阮玲玉的短见》,《上山》,《怀监狱》。
  19. 余英时:我所认识的钱钟书先生
    文学 2009/03/12 | 阅读: 2003 | 评论: 1
    钱默存先生逝世的消息传来,虽不感意外,却不免为之怆神。我没有资格写正式的追悼文字,因为我们之间并没有私交。但是二十年前,我以偶然的因缘,两度接席,畅聆先生语妙天下,至今不忘。先生昔年挽陈石遗有“重因风雅惜,匪特痛吾私”之句。我写此短文只能表达第一句之意。
  20. 陈建华:“时代女性”、历史意识与“革命”小说的开放形式——茅盾早期小说《虹》读解
    文学 2009/03/13 | 阅读: 2711 | 评论: 1
    在茅盾的早期小说中,写于 1929 年的《虹》,同它前后的《蚀》三部曲 (1927) 和《子夜》 (1931) 相比,似乎较少受到学者的青睐。像三部曲一样, " 时代女性 " 仍是小说的主角,但 梅女士和《动摇》里的孙舞阳、《追求》里的章秋柳相比,个性却显得不那么鲜明。和《子夜》比,在表现都市生活方面则不够广阔、深刻, " 现实主义 " 的艺术技巧还不够成熟。但本文试图从长篇小说这一类型同现代中国历史展开的内在动力的角度来揭示《虹》的重要性。
« 1 ... 4 5 6 (7) 8 9 10 11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