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社

人社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跟踪网址倒序

文章:222 推荐阅读:15 专题:0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1) 2 3 4 ... 11 »
文章
  1. 克里斯蒂娃:访谈
    历史 2009/03/11 | 阅读: 1185
    《南方周末》专访,比较泛泛,媒体采访访华学者的通病。
  2. 马勇:梁启超对科学的期望与失望
    科技 2008/03/25 | 阅读: 2272
    欧游之后,梁启超见到一战后的欧洲满目凄凉,他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自己早年所信奉的社会进化论以及对现代科学的认知。 在科玄之争中,梁启超对张君劢、丁文江的主张都进行了批评。马原文结尾对梁颇多赞颂之词,为简洁删去若干句。(我觉得还是补上为好,已经加上,也不算谀词,对学术论文来说稍情绪化而已。HC)
  3. 孙传钊:乌合之众和贱民
    书评 2008/08/07 | 阅读: 1513
    江苏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一本法国朱莉亚·克里斯蒂瓦的《汉娜·阿伦特》(Génie Féminin—Hannah Arendt),该书似乎为许多青年读者所青睐,也是去年年底各地学术书店畅销书,网络上也不时读到不少青年写的“书评”。遗憾的是该书中文版存在一些明显影响根本上对原著理解的硬伤,没有为国内阿伦特爱好者、研究者门指出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本文限于篇幅,只列举该书的第5章《讲述21世纪》中一个单词的错译,顺便简单地谈谈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两个特定的用词。
  4. 张进山:当代日本民族保守主义的产生与兴起
    政治 2008/09/09 | 阅读: 5497
    民族保守主义的产生,是日本政坛总体“政党保守化”和“政治右倾化”的逻辑必然,其背景与国际政治格局的重组和日本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5. 王铭铭:中国之现代,或“社会”观念的衰落
    社会 2008/10/24 | 阅读: 2084
    若说古代中国有“社会”,那么,这个“社会”便可以说是从两种意义上由三个层次构成的。在第一种意义上,它由家、国、天下。家是士大夫掌握的国之本;国是诸侯掌握的天子之本;天下是天子掌握的天之本。三个层次构成了一个既松散的又合一的“天下”。在第二种意义上,它由乡民、士绅、皇权(及其代表的社会-政府一体性)组合而成,形成今天意义上的所谓“国家与社会关系”。
  6. 黄平:性别研究的几个“陷阱”
    社会 思想 2008/11/04 | 阅读: 7148
    社会学一开始,最早的比如说孔德想建立社会学,原本的意思是“关于社会的(自然)科学”。我们认识社会就要像牛顿认识自然界那样,那么这样构筑起来的概念、理论、框架,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就没有性别这一个角度。
  7. 巴迪乌谈金融危机
    经济 2008/11/29 | 阅读: 1992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recovering the passion of ideas and countering the world such as it is with a general hypothesis, the anticipated certainty of an entirely different state of affairs.
  8. 陈晓明:麦家小说里的黑暗与光
    文学 2008/12/07 | 阅读: 1291
    麦家的文字是有力的,那么简洁,一种被痛楚所浸满的文字,它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穿过那黑暗的屋子,在黑暗中听风;能提供这种图景的文字的人,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
  9. 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
    社会 2009/02/26 | 阅读: 1368
    在传统的发展社会学中,学术传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理论,一个是以拉丁美洲、非洲和东亚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理论。这两个学术传统构成了发展社会学的主要论题,同时也限制了发展社会学的视野。本文认为,中国、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过程为发展社会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议题,包括如何看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如何看待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如何看待发展过程中社会不平等的问题等。这些议题扩展着发展社会学的视野,也为建构新的发展社会学理论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发展社会学应当面对转型国家的社会转型实践过程,形成现代化理论、发展理论、转型理论三足鼎立的发展理论新格局。
  10. 新井一二三:我这一代东京人
    经济 2009/03/03 | 阅读: 1468
    这篇文章写从战后,泡沫,到长期低成长的日本社会与经济。

    2000年去日本,最诧异的就是发现日本的经济已经多年“负增长”。虽然日本媒体铺天盖地在谈论泡沫破裂的问题,中国媒体却通过选择性不报道,使得日本在一般人眼中,仍是成功的、中国可以向之学习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图景。--人文与社会
  11. 佩里·安德森:在最右的地方往左(人物志)
    人文 2009/03/11 | 阅读: 1513
    在世界最右的地方安德森还是向左走。
  12. 刘家琨:我在西部做建筑
    建筑 2009/03/13 | 阅读: 2468
    长年生活工作在一个地方究竟会不会成为真正的限制?
  13.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2009法治蓝皮书》
    法律 2009/03/16 | 阅读: 1238
    摘登蓝皮书总报告《2008年的中国法治: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中继续前进》一文的主要内容。
  14. 德勒兹、伽塔里:从混沌到思想
    思想 2009/03/11 | 阅读: 1417
    本文是德勒兹和伽塔里合著《哲学是什么?》的结论部分。译文质量待考。
  15. 姜广辉: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儒家经学思潮的演变轨迹与诠释学导向
    思想 2008/03/26 | 阅读: 2636
    “每当社会变革的时代,便有重新诠释经典的迫切需要。现代人对古代经典诠释活动往往看作学究的嗜古成癖。这种漫画式的理解是不对的。事实正好相反,经典诠释活动常常反映出人们在新与旧之间、活的与死的之间进行选择的制度焦虑与人生焦虑。一部经典诠释的历史,即反映一社会共同体文化思想新陈代谢的历史。”
  16. 葛兆光:谈学术、经典和传统
    书评 2008/08/07 | 阅读: 1294
    “张广达先生,刚刚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了两本书,一本是《文书、典籍与西域史地》,还有一本是《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张先生是研究中古时期中外交通史的专家,三十年前我在北大读本科的时候,中国通史的中间那段就是他讲的。海外的报纸上说,许倬云认为在中亚研究领域他是数得上的顶尖人物。这件事情可以让人深思,深思什么呢?就是究竟什么才是好的中国文史学术研究范式。”
  17. 陶东风:精英化——去精英化与文学经典建构机制的转换
    社会 2008/09/10 | 阅读: 1474
    从“精英化和“去精英化”角度来看80-9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的建构变化。但作者在分析中简单地把金庸等人看成是纯粹的消费文化代表,仍应商榷。
  18. 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
    思想 社会 2008/10/24 | 阅读: 2200
    在西方文献中, “现代性”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现代”、“现代主义”、“现代化”等词都是一些歧义颇多的概念,这些词在词义上有时不仅互不相同甚至还完全相反,常常令人困惑不已,不知所从。本文以西方有关文献中的资料为基础,对这些概念的涵义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和辨析,试图厘清人们的分歧所在,为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些文献提供某些帮助。
  19. 黄平:中国在21世纪上半期的国际环境与战略选择
    政治 2008/11/04 | 阅读: 3273
    2008年黄平专访。
  20. 应奇:批判的踪迹——访MIT出版社书店
    书评 2008/11/29 | 阅读: 1193
    这篇文章应该是作为MIT《当代德国社会思想研究丛书》介绍而写的。
(1) 2 3 4 ... 11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