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社

人社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跟踪网址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2 3 4 (5) 6 7 8 ... 12 »
文章
  1. 周雪光:社会学视野下的世纪社会变迁——读费希尔和豪特《差异的世纪》
    社会 书评 2009/03/15 | 阅读: 1494
    社会学家克劳德·S. 费希尔(Claude S. Fischer) 和迈克尔·豪特(Michael Hout) 的近作《差异的世纪》( Century of Difference) 追溯反省美国社会的世纪演变。虽然这本书基于大量的数据和细致的定量分析,但是许多结果都是用图形和语言直观地表达出来的;作者还精心选择了许多引人注目的社会事件和背景资料来衬托、阐发书中统计报告的意义,因此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学者也有很强的可读性。
  2. 福柯:作者是什么?
    人文 2009/03/13 | 阅读: 2592
    在提出这个稍显奇怪的问题时,我意识到需要某种解释。(英译本可下载)。
  3. 钱穆:人生何处去
    人文 2009/03/13 | 阅读: 1545
    人生向何处去,亦可答称人生必然向死的路上去。生必有死,但人死后又向何处去。此一问题,乃从人生问题转到人死问题,其重要性也决不在人生问题之下。
  4. 桑兵: 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一)(二)
    思想 2009/03/13 | 阅读: 2379
    近代国学研究,从1902年梁启超谋创《国学报》始,到50年代初无锡国学专修学校、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国学季刊》合并或停刊止,历经半个世纪。其中流派纷呈,见解不一,但总体上看,乃是数百年间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特别是晚清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最终导致中国文化在学术层面上由传统走向现代。西学不仅刺激了国学研究的兴起,更制约着其发展趋向。
  5. 聂绀弩:诗选
    文学 2009/03/12 | 阅读: 13262
    聂绀弩诗选1955-1986,较全。
  6. 郑联盛: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走势:几何图形的观点
    经济 2009/03/09 | 阅读: 1586
    最近用几何图形分析美欧日中经济走势的看法有一种认为美国U型,欧洲W型,日本L型,中国V型。这篇文章简单说明LUVW的含义。
    但据Wolfgang Münchau今天在《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美国的经济危机是L型而不是U或者V。
  7. 蔡登山:真实与被扭曲的心灵--《顾颉刚日记》读后
    历史 2009/03/10 | 阅读: 1933
    《顾颉刚日记》起於1913 年,终於1980
    年,其间经历六十余年。
  8. 贾樟柯:访谈《二十四城记》
    影视 2009/03/10 | 阅读: 1729
    时代周报的访谈,较详细。顺便提一句,近期报道称贾樟柯为《时尚先生》拍摄静态电影“时装大片”焚烧了一辆汽车,居民受惊报警,警察到场后发现是著名导演,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拍摄过程,并与导演摄影留念。从环保和执法角度颇值深思。--人文与社会
  9. 刘禾:燃烧镜底下的真实——笛福、“真瓷”与18世纪以来的跨文化书写
    经济 2009/03/10 | 阅读: 2470
    18世纪以来,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反复使用鲁滨逊作为经济学的原型,并由此出发,建立他们宏大的理论体系。自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头两卷在1719年初次面世以来,那个在荒岛上踽踽而行的鲁滨逊就不断地出现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写作中,直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鲁滨逊生产方式的所谓“原始”状态做出如下反讽:“经验告诉他这些,而我们这位从破船上抢救出表、账簿、墨水和笔的鲁滨逊,马上就作为一个道地的英国人开始记起帐来。”
  10. 余英时:未尽的才情 ——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
    历史 2009/03/10 | 阅读: 1507
    引言部分。
  11. 朱维铮:顾颉刚改日记
    历史 2009/03/10 | 阅读: 1267
    有些小错不改了。2000应作2007,五百万应作五百元。
  12. 佩里·安德森:在最右的地方往左(人物志)
    人文 2009/03/11 | 阅读: 1552
    在世界最右的地方安德森还是向左走。
  13. 克鲁格曼:变化的气氛
    经济 2009/03/11 | 阅读: 1441
    谈奥巴马的新预算。
  14. 刘燕舞:“在家憋不住”的返乡农民工——湖南农村调查札记一
    社会 2009/03/11 | 阅读: 1007
    湖南农村青年生活状态调查。
  15. 陈贇:“命-性-道-教”:“中庸”的思想与“文”的境域
    人文 2009/03/11 | 阅读: 1321
    谈文的概念。
  16. 吴澧:厄普代克的中国苦竹
    文学 2009/03/11 | 阅读: 1377
    谈厄普代克对中国当代小说的评价。文章顺便提到葛浩文认为《纽约客》不登中国小说,其实哈金高行健的都在他们得奖以后登过,虽然也算某种程度在写中国,显然葛浩文不觉得那是中国小说。相比之下,日本小说就有英译的春上春树等人。--人文与社会
  17. 林树中:抢救海外国宝(访谈)
    艺术 2009/03/11 | 阅读: 1189
    本站海外遗珍栏目:http://humanities.cn/modules/myalbum/viewcat.php?cid=8

    盗掘与盗购--关于美国推迟对中国文物进口限制的禁令
    http://humanities.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91
  18. 黄樾:狂狷诗人聂绀弩
    人文 2009/03/12 | 阅读: 1509
    当年《申报》的《自由谈》上,有两个人的杂文与鲁迅神似,一是刻意学鲁的唐弢,一是随意为之的聂绀弩,他被认为是鲁迅之后的杂文第一人。
  19. 陈建华:“时代女性”、历史意识与“革命”小说的开放形式——茅盾早期小说《虹》读解
    文学 2009/03/13 | 阅读: 2711
    在茅盾的早期小说中,写于 1929 年的《虹》,同它前后的《蚀》三部曲 (1927) 和《子夜》 (1931) 相比,似乎较少受到学者的青睐。像三部曲一样, " 时代女性 " 仍是小说的主角,但 梅女士和《动摇》里的孙舞阳、《追求》里的章秋柳相比,个性却显得不那么鲜明。和《子夜》比,在表现都市生活方面则不够广阔、深刻, " 现实主义 " 的艺术技巧还不够成熟。但本文试图从长篇小说这一类型同现代中国历史展开的内在动力的角度来揭示《虹》的重要性。
  20. 刘家琨:我在西部做建筑
    建筑 2009/03/13 | 阅读: 2507
    长年生活工作在一个地方究竟会不会成为真正的限制?
« 1 2 3 4 (5) 6 7 8 ... 12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