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社

人社 文章列表 全部 按阅读顺序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2 3 4 (5) 6 7 8 ... 12 »
文章
  1. 小森阳一:访谈
    文学 2008/12/23 | 阅读: 1475
    村上春树小说在中国非常受欢迎,但是如果村上的读者能够去思考一下生产型的人和消费型的人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反省一下什么才意味着人的真正的成长,我相信他们对村上春树的小说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2. 新井一二三:我这一代东京人
    经济 2009/03/03 | 阅读: 1476
    这篇文章写从战后,泡沫,到长期低成长的日本社会与经济。

    2000年去日本,最诧异的就是发现日本的经济已经多年“负增长”。虽然日本媒体铺天盖地在谈论泡沫破裂的问题,中国媒体却通过选择性不报道,使得日本在一般人眼中,仍是成功的、中国可以向之学习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图景。--人文与社会
  3. 卓南生:民间情感何以落差大?——兼论2008年中日相互报道
    政治 2009/03/12 | 阅读: 1477
    日本内阁府不久前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更令许多人大感惊讶与失望:“对中国有好感”的日本人较去年下降2.2个百分点,以31.8%创下1978年开始调查以来的最低点。
  4. 余英时:未尽的才情 ——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
    历史 2009/03/10 | 阅读: 1479
    引言部分。
  5. 黄樾:狂狷诗人聂绀弩
    人文 2009/03/12 | 阅读: 1486
    当年《申报》的《自由谈》上,有两个人的杂文与鲁迅神似,一是刻意学鲁的唐弢,一是随意为之的聂绀弩,他被认为是鲁迅之后的杂文第一人。
  6. 温铁军:农村政策的底线是不搞土地私有化(专访)
    经济 2008/03/21 | 阅读: 1490
    无地必反。如果政策失误,制造出一两亿无地农民,聚集到城市形成贫民窟,就要出大乱子。因为,中国的问题,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业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制度安排问题。中国一旦以土地私有化推进大规模兼并,那就不是贫民窟的问题了,而是暴力冲突。
  7. 陶东风:精英化——去精英化与文学经典建构机制的转换
    社会 2008/09/10 | 阅读: 1493
    从“精英化和“去精英化”角度来看80-9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的建构变化。但作者在分析中简单地把金庸等人看成是纯粹的消费文化代表,仍应商榷。
  8. 韩德强:中国房地产向何处去
    经济 2008/11/22 | 阅读: 1516
    2008年10月14日,韩德强教授复旦大学少年中国学社演讲
  9. 钱穆:人生何处去
    人文 2009/03/13 | 阅读: 1520
    人生向何处去,亦可答称人生必然向死的路上去。生必有死,但人死后又向何处去。此一问题,乃从人生问题转到人死问题,其重要性也决不在人生问题之下。
  10. 阿玛蒂亚·森:重读亚当·斯密:我们不需要新资本主义
    经济 2009/03/19 | 阅读: 1527
    人们目前产生的最强烈疑问,与其说是资本主义的终结,不如说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变革的必要性。
  11. 孙传钊:乌合之众和贱民
    书评 2008/08/07 | 阅读: 1529
    江苏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一本法国朱莉亚·克里斯蒂瓦的《汉娜·阿伦特》(Génie Féminin—Hannah Arendt),该书似乎为许多青年读者所青睐,也是去年年底各地学术书店畅销书,网络上也不时读到不少青年写的“书评”。遗憾的是该书中文版存在一些明显影响根本上对原著理解的硬伤,没有为国内阿伦特爱好者、研究者门指出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本文限于篇幅,只列举该书的第5章《讲述21世纪》中一个单词的错译,顺便简单地谈谈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两个特定的用词。
  12. 刘凡:德国的电影短片介绍
    影视 2008/10/19 | 阅读: 1529
    短片在德国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先锋电影。1910年到1930年,德国出现了文化和艺术短片。短片被用来作为新的大众媒体电影的辅助节目,在电影播放前放映。例如,大电影公司优发(Ufa),自1918年开始,一直经营着自己的文化电影部。这些影片的内容基本上是关于文化和教育的。今天,这种独立的制作方式仍然在继续。
  13. 佩里·安德森:在最右的地方往左(人物志)
    人文 2009/03/11 | 阅读: 1530
    在世界最右的地方安德森还是向左走。
  14. 王建朗:从蒋介石日记看抗战后期的中英美关系
    政治 历史 2009/03/19 | 阅读: 1537
    本文以蒋介石日记的相关叙述为中心,试图比较抗战后期英美对华政策的差异及国民政府对英美外交政策的差异。这一时期,尽管中国与英美成为共同作战的盟国,但亲疏关系不同。中英关系在这一时期并未有多大改善,相反,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分歧陆续凸显出来。与英国相比,美国的形象相对良好。中国期望借助美国,对英国有所制约。尽管中美在战后目标上有较大重叠,但英美关系毕竟是美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国在中英冲突中对中国的支持相当有限。
  15. 欧阳镇:道家与道教的关系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宗教 2008/08/06 | 阅读: 1540
    道家和道教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近年来曾引起学术界重视和较多讨论的问题。第一、二届国际道教大会对道家和道教之关系问题给予了较多讨论。一般来说,“欧美学者将以老庄思想为中心的道家与作为宗教的道教视为一体,而在日本则区分为道家与道教”。国内学界对此问题的一般倾向是:道教与道家的关系,在历史上是一种有离有合、同异并存、纠结发展的动态关系。道家先于道教而存在,道教依托道家而创立。
  16. 谢英俊访谈:重建是对未来的想象和结果
    建筑 2008/07/29 | 阅读: 1545
    这一点对现在的大陆特别重要。今天大家都要离开乡村,农村的价值崩解了;在都市中产阶级的生活里,对农村的印象只有“农家乐”。如何以农村为基地来重建新价值、重建城乡的平衡关系?让灾区的农村可以保有自主性与社区意识?这些问题也是台湾9·21灾后重建的一个重点,但不见得都成功。
  17. 鲍德里亚:虚拟与事件性
    思想 人文 2009/02/25 | 阅读: 1548
    唯有事件方能享其美誉,切断某种非事件.
  18. 阿城:音乐是种生活方式
    音乐 2008/11/30 | 阅读: 1549
    《哈姆雷特》里面那句著名台词,“生存?还是毁灭?”人生哲学呀!我是活下去还是死?上面话音未落,底下马上雷鸣般的喊起来:“死——!”恶搞。现在不是了。全场静悄悄的,听着台上深邃的哲学对话,心里感慨:深刻,太深刻了!
  19. 木山英雄:周作人与日本
    历史 文学 2008/11/02 | 阅读: 1556
    周作人的民族意识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我批判,或他所说的“自我谴责 ”倾向,这一点与鲁迅毫无二致。而且这一点也越发加深了周作人对于日本文化某方面的个性上的爱好。
  20. 郑联盛: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走势:几何图形的观点
    经济 2009/03/09 | 阅读: 1558
    最近用几何图形分析美欧日中经济走势的看法有一种认为美国U型,欧洲W型,日本L型,中国V型。这篇文章简单说明LUVW的含义。
    但据Wolfgang Münchau今天在《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美国的经济危机是L型而不是U或者V。
« 1 2 3 4 (5) 6 7 8 ... 12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