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humanities.cn

humanities.cn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跟踪网址倒序

humanities.cn
http://humanities.cn/
webmaster at humanities dot cn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2 (3) 4 5 6 ... 14 »
文章
  1. 龚忠武:试论费正清及其哈佛学派的得失成败
    历史 社会 2008/09/28 | 阅读: 1408
    北大历史系演讲稿。“我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来同各位分享并请教,一是因为这个题目我比较熟悉,其次是想引起大家反思一个迫切的问题:一个国际上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中心,竟然座落在外国,而不是自己的国家。当然接下来的问题应当是我们该怎么办,才能端正这个在我国漫长的国史中一个极其不正常甚至迹近荒谬的学术现象。”
  2. 高建平:“心理距离”研究纲要
    艺术 2008/10/10 | 阅读: 6671
    本世纪前半期,爱德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在西方美学界具有巨大影响。美国学者乔治·狄基(George Dickie)回忆说,1956年,当他开始在大学里讲授美学课程时,“几乎所有美学导论类的书籍都在书的开始辟出一章,解释审美态度的性质,并将之与诸如道德的、科学的和经济的等实际的态度作对比。”
  3. 赵忆宁:十问戴维-麦考密克
    经济 2008/10/19 | 阅读: 1225
    麦考密克带着对美国经济的最新判断和资本市场的演变,以及美国打算如何解决危机以及下一步将要采取的步骤和措施,向中国领导人提供最新的信息,并不排除同时也会寻求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帮助。 在麦考密克临行前的17日凌晨,《21世纪经济报道》赵忆宁通过越洋电话,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4. 李忠:“中国交响乐论坛”综述
    音乐 2008/11/09 | 阅读: 3230
    2008年11月2日,国内众多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齐聚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重要板块之一的“中国交响乐论坛”如期在上海音乐学院小音乐厅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承办。
  5. 崔之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经济学含义
    政治 社会 2008/11/27 | 阅读: 7924
    讲话记录稿,经崔教授校订,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内容。附《激发社会主义经济的想象力》。
  6. 王利明:《物权法》与环境保护
    环保 法律 2008/12/06 | 阅读: 1438
    许多国家的法律明确要求,物权人在行使权利的时候,必须要注重保护环境,用益物权人在行使其权利的过程中,也负有保护环境、尊重生态的义务。
  7. 何清涟:婚姻中的经济学──读格雷·贝克的《家庭论》
    经济 书评 2008/12/09 | 阅读: 2257
    《家庭论》(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1981])书评。
  8. 黄宗智: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
    社会 2008/12/27 | 阅读: 1118
    今日中国的农业正面临着一个历史性发展契机。其出路不必等待未来的更高程度的城市化,更不在于美国式的大农场,而是在于当前的新时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既是高劳动密集型的也是相对高收入的小家庭农场。
  9. 盛燕 、赵旭东:从“家”到“庙”——一个华北乡村庙会的仪式变迁
    社会 宗教 2009/01/24 | 阅读: 2170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寺庙和宗族祠堂复兴的在全国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通过参加2007年范庄的龙牌庙会,详尽地描述范庄龙牌会的仪式过程,并与龙祖殿修建前的仪式进行比较,从仪式变迁的角度来分析龙祖殿修建前后政府、会头和学者的关系。也正是因为龙祖殿的修建,才有了从“家”到“庙”的过程,“家”是一种家庭的,内部的表征,而“庙”是公共的,外部的表征。从家到庙,也是龙牌会从地方信仰向公共事物——龙文化遗产发展的过程。
  10. 许子东:五四小说中的“男女”关系
    文学 2009/02/16 | 阅读: 1650
    我们面对很多关系,穷富的关系,阶级;中外的关系,民族;人跟神的关系,宗教,等等。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现在,我关心得最多的是两个关系:一个是知识分子与社会、与大众的关系;第二个就是男女的关系,今天讨论的就是这两个关系,从一段文本说起。(许子东在复旦的讲演记录,由听讲学生摘要。)
  11. 王青:赤松子神话与商周焚巫祈雨仪式
    宗教 历史 2009/02/19 | 阅读: 2781
    赤松子由于自焚升天而成为古代最著名的雨师,其专名渐渐变成掌祈雨的巫师的通用名,历代雨师均有可能被称为赤松子,所以其事迹也在慢慢丰富。
  12. 李杨访谈:电影的意义
    影视 2007/02/10 | 阅读: 2459
    李杨《盲井》以写实手法通过群众演员的本色表演,冷静平实的语调,讲述了一个巨变中的国家被损害的底层人民的生活。比较让人难过的是,中国年轻一代有希望的导演都在谈拍商业片的问题,或者可以说有一种希望通过拍摄商业片也证明某种能力的想法,这种想法或者是对当下观众喜好、消费风气的一种无奈回应,但是从长远来看,对某种带着个人特色的创作方式的坚持应该会带来更多成就。--Humanities.cn
  13. 贝乐登·菲尔兹(A. Belden Fields):法国的毛主义
    历史 政治 2008/03/12 | 阅读: 2640
    20世纪用年代激进化引人入胜的一面就是在西方出现了毛主义,一种在不同的国家环境下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的毛主义。'本文探讨的类型是法国的毛主义,即文中所称的"反等级制度的毛主义"(antherarchcdMao-ism);它植根于毛泽东思想本身,也植根于法国的政治现象。虽然在美国找不到它的等同物,但美国的读者却十分需要了解它。首先,我们都是从经验中学习的,既学习自己的经验,也学习他人的经验。国家的独特性不应该使人认为一种斗争的相关性一定是有局限的:一种斗争的某些方面的确是有其局限性的,但是也有些方面是没有这种局限性的;要分清到底是属于哪一种情况,这需要以知识作为前提条件。换言之,狭隘的地方观念只能削弱自己。其次,反等级制度的毛主义就被压迫力量的本质,就个人、文化、政治的错综复杂以及解放斗争的标准提出了基本的问题。你可以不接受这次政治运动的立场或行动,但你必须承认这些议题具有跨国界的重要性。第三,描述一下这种奇特的毛主义经历也可以为60年代及那以后在法国涌现的一些杰出理论著作增加一点"生气"。萨特(Sartre)、勒菲弗尔(Lefebvre)、阿尔图塞(Althusser)以及福柯(Foucault),均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同反等级制度的毛主义有某种关系。萨特是一个尤为重要的人物,因为他直接并持久地参与了反等级制度的毛主义团体中最大和影响力最久的活动。【参看于治中,五月的吊诡
  14. 陈传席:一句书评与中国的命运——陈独秀研究之一
    历史 2008/07/27 | 阅读: 1762
    沈尹默在其《书法漫谈》一书中说,陈独秀评他“字则其俗在骨”,初听十分刺耳,后来还是很感激他。实际上,沈尹默这话只是说说而已,他不但不感激陈独秀,而且暗记于心,以伺报复。其后,沈尹默伙同夷初(马叙伦)暗中“捣鬼”(胡适语),在蔡元培以及具体管理北京大学人事的汤尔和面前大讲陈独秀的坏话,唆使蔡、汤除去陈独秀。果然,1919年3月26日夜开会解除陈独秀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一职。在此之前,陈独秀已感不得志,郁郁不欢。后来,胡适主持北京大学,翻阅汤尔和送来1917年至1919年的材料,看到1919年3月26日夜开会免除陈独秀文科学长之事,仍怪罪汤尔和,附记云:“此夜之会,虽有尹默、夷初在后面捣鬼,然孑民先生(按即蔡元培)最敬重先生,是夜先生之议论风生,不但决定北大的命运,实开后来十余年的政治与思想的分野。”
  15. 樊学庆:学科体制对20世纪中国服饰史研究发展的影响
    历史 2008/08/01 | 阅读: 2551
    学科体制的建立, 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同时,它也对20世纪中国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学科体制的影响下, 中国服饰史研究沿着分科化道路不断发展,同时始终带有鲜明的跨学科研究特征。通过二者的互相促进,中国服饰史研究日益繁荣。中国服饰史研究发展的这一特点, 典型地反映了学科体制下20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分科化与跨学科研究相结合的特点。
  16. 蒋高明:震后生态修复应以自然力为主
    建筑 环保 2008/08/12 | 阅读: 1512
    受地质灾害破坏的生态,其演替期只需几年到几十年,属短期演替。蒋高明建议,汶川震后生态修复应该自然为主,人工恢复应为辅助措施。昂贵景观式的植物植种不但适用灾区,对城市环境来说,也压制了生物多样性。
  17.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社会 2008/09/10 | 阅读: 1510
    提出比较研究不可忽视,一九五○年代以后的台湾与中国的思想历史应该得到特别的重视,许多普遍感到兴趣的问题,像隐私的观念、人权、友谊、宇宙观、时间、空间等,需要被放在近代思想文化史的脉络中加以探讨,而且仍然不能忽略对于思想家们原典的阅读与阐释。
  18. 陈光兴、钱永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之下的学术生产
    人文 2008/09/28 | 阅读: 1019
    身为学术工作者,我们的视野不能局限在法令规章等行政层次。我们认为,学术评鉴不仅是学术行政、学术规训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于知识生产的政治经济学问题。要了解学术行政体系所推动的评鉴体制、掌握其方向及政策中对于未来想象的远景,必须能够分析及厘清当前学术生产方式变动的动力之所在;在缺乏公共讨论的情况下,面对着不断翻新而又琐碎的规章条文,我们若是不掌握总体的图像,也就难以应对。
  19. 王志敏: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影视 2008/10/10 | 阅读: 1155
    本文把国内电影美学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提出问题阶段、理论准备阶段和框架建设阶段。从80年开始为提出问题阶段,从84年开始为理论准备阶段,从93年开始为框架建设阶段。本文认为,由于有了前两个阶段,我们完全有理由、有条件立即开始电影美学理论框架的建设工作。这不仅是国内电影美学研究进程的一种期待和指向,而且也是中国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理论的一种期待。
  20. 陈犀禾: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
    影视 2008/10/21 | 阅读: 3313
    对政治关系的把握,对女性形象的创造,和对叙事风格的处理是谢晋电影获得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
« 1 2 (3) 4 5 6 ... 14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