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humanities.cn

humanities.cn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评论倒序

humanities.cn
http://humanities.cn/
webmaster at humanities dot cn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2 3 (4) 5 6 7 ... 14 »
文章
  1. 章诒和、颜长珂:从电影《梅兰芳》谈梅兰芳
    影视 戏剧 2008/12/07 | 阅读: 3929 | 评论: 1
    两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和研究员谈梅兰芳及陈凯歌新电影。
  2. 陈书录:商贾的忏悔与元明文人的自赎
    文学 2008/12/07 | 阅读: 1735 | 评论: 1
    元明文学中出现了若干忏悔赎罪的商贾形象,这对于当时文人自悔自赎的心态颇有影响。
  3. Thomas Zimmer: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
    文学 2008/12/07 | 阅读: 1373 | 评论: 1
    哈金和戴思杰都是为西方读者写作的,直接来自中国的作品却比较难,比较艰深,比较难以定位和理解。在中国受到喜爱的作家,在德国可不见得会受到读者的青睐。
  4. 李中华、邹福清:屈原形象的历史诠释及其演变
    文学 2008/12/07 | 阅读: 1581 | 评论: 1
    两汉人心目中悲剧的屈原,宋代以后逐渐被塑造成为忠君爱国的圣贤,明清之际遗民学者笔下的屈原则是富有民族气节、满怀孤愤的爱国志士。20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整合与融汇,传统的屈原形象发生深刻的裂变,屈原被分别描写为一个纵横家、巫官、有洁癖的殉情者、法家诗人,还有人认为屈原是一个“病态狂人”。
  5. 贺雪峰:理解农作
    社会 2009/02/17 | 阅读: 1118 | 评论: 1
    很多人对农村的想象,依然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肩挑人扛,农民因为农作的艰辛而饱含沧桑。但是,当前农作不仅需时较少,而且体力劳动不重,农作变成了按季节展开的一项相对轻松的劳动,而非我们过去所常想象的艰辛场面。

  6. 黄家亮:通过集团诉讼的环境维权:多重困境与行动逻辑
    法律 社会 环保 2009/01/25 | 阅读: 6006 | 评论: 1
    通过集团诉讼的环境维权在国内学术界还是一个少有涉猎的领域。本文以华南P县的一起大规模环境诉讼案件为案例,“展示”并分析了在当前中国基层社会这一特定“场域”中,通过集团诉讼这种方式进行环境维权所面临的多重困境和农民的行动逻辑。文章立足于通过叙事的方式来建立对当下“通过法律的环境维权”的场景化认识。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这种行动面临的四个主要困境,即集体行动的“搭便车困境”,农民维权的“合法性困境”,司法诉讼的“体制性困境”,法律逻辑下的“环境权困境”。面临四重困境,在推进“通过法律的环境维权”时,农民的行动中蕴涵着特殊的行动逻辑,这主要包括特殊的动力机制和特殊的行动策略。特殊的动力机制包括:村民们因基本生存面临威胁而不得不进行的生存抗争,诉讼精英的使命感和道德勇气,诉讼精英生存危机下不得不将斗争进行到底。特殊的行动策略包括:始终控制在法律范围内的行动;选择性激励;诉苦、弱者的武器、“问题化”、“挟中央以抗地方”等动员策略;引入媒体、专业环境诉讼帮助NGO、环保支持网络等外力以搅动地方利益格局,等等。
  7. 朱永嘉:诗文两则
    历史 2009/01/25 | 阅读: 3177 | 评论: 1
    这两则诗文分别是纪念毛泽东一百十五周年诞辰的书信体散文《点一柱心香,献一束鲜花》和清平调《戊子岁末有怀》。
  8. 朱永嘉:一段故人和往事的回忆——兼记王守稼、谭其骧与陈旭麓
    历史 2009/01/25 | 阅读: 18252 | 评论: 1
    朱永嘉,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明史研究专家,回忆与王守稼、谭其骧和陈旭麓相交,及在文革中注释史传文赋的经过。附《枯树赋》与骆玉明相关文章。
  9. 朱永嘉:释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历史 2009/01/25 | 阅读: 3876 | 评论: 1
    这首词是七五年五月三日深夜,毛泽东在其住所召集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批评了王、张、江、姚,会议长达二个小时,在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同大家讲起东汉末魏、蜀、吴三国,特别是东吴的故事。还让叶剑英背诵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这首词。
  10. 欧阳江河:《毕加索画牛》
    艺术 文学 2009/01/27 | 阅读: 2420 | 评论: 1
    1945年12月5日,毕加索画了一组11张关于牛的画,这11张画从一张写实主义版画开始,逐渐消去细节和形态,留下神质,发展成抽象线条,可以说这是庖丁解牛的另一种诠释。--人文与社会
  11. 《贫民富翁》印度遭抵制
    影视 2009/02/07 | 阅读: 1464 | 评论: 1
    奥斯卡最佳影片夺标热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最近连连获得演员工会、制片人工会、导演工会大奖,票房也在不断稳步上升。然而上月该片在印度上映后却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本周二更有大量影片拍摄地———孟买贫民窟的居民走上街头,抗议这部影片。
  12. 周小川:中国降低储蓄率的意图明确
    经济 2009/02/12 | 阅读: 1365 | 评论: 1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0日在马来西亚央行高级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政府降低储蓄率的意图是明确的,但采取怎样的措施仍需深入研究。
  13. 葛兆光:道教与唐代诗歌语言
    宗教 2009/02/13 | 阅读: 1393 | 评论: 1
    中国的宗教与文学之间有很深的关系,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事实。但是,在这方面的研究里,佛教总是比较受重视,而道教与文学的关系的研究却比较被忽略。
  14. 钱理群:“以作家和作品为主体的文学史”写作的尝试
    文学 2009/02/14 | 阅读: 1271 | 评论: 1
    这本是应朋友的约请,为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写《大学文学》我所承担的“现代文学”部分的文稿。这自然是一个文学普及的工作,我却额外地赋予了某种学术研究的意义,试图进行文学史写作的新的尝试。
  15. 陈来:战国时代“儒”的刻画与论说
    思想 2009/02/14 | 阅读: 1196 | 评论: 1
    戰國儒學在運用“儒”字上所表達的自我理解,以及戰國時代的其他學派對“儒”的思想與人格刻畫,都突出顯現了儒之人格與儒家學說宗旨在當時通行的理解。因此比起字源學的“說儒”方法來說,先秦儒家和其他各家對“儒”的論述和評論才是瞭解先秦儒的學說宗旨與文化形象的直接的依據和素材。
  16. 美国全国劳工委员会:高科技血泪--关于美泰血汗工厂的调查
    科技 经济 2009/02/15 | 阅读: 1800 | 评论: 1
    美国全国劳工委员会(National Labor Committee)曝光了中国东莞的一家为微软、联想、戴尔、IBM和惠普等生产键盘的“血汗工厂”,报告2月更新,但工厂情况无改善,报告名为《高科技血泪:生产我们正在使用的键盘的年轻工人所受的非人待遇》。
  17. 马敏、洪振强: 1920年代国货展览会述论
    历史 2009/02/15 | 阅读: 1029 | 评论: 1
    国货展览会属于博览会之一种。自1866年清政府受到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邀请并晓谕商民参加始,自1873年清政府派员参加奥地利维也纳博览会始,中国就与博览会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中国既受邀参加了一些外国博览会,也举办了内国赛会, 民国建立后,随着国货运动的勃兴,国货展览会也日渐兴盛,并占据了博览会的主流。
  18. 葛兆光:一个思想家的历史沉思录——读王夫之《读通鉴论》
    历史 2009/02/16 | 阅读: 2269 | 评论: 1
    在这部沉思录中,既折射了明清之际那一段血与火的历史之光,又积淀了一个当时心境极为痛苦与矛盾的思想家的深邃反思,因此它不比一部单纯的历史著作那样,让人能一下就看懂它的内容,一眼便看穿了它的底蕴。
  19. 李焯然:书山有路--许地山的藏书及其宗教研究
    宗教 2009/02/16 | 阅读: 1379 | 评论: 1
    许地山出生于台南,名许赞堃,笔名落花生。甲午战败以后,许地山的全家迁移到福建漳州。他在广州接受教育,18岁中学毕业,由于家境不好出来教书,21岁的时候到缅甸,在一个华侨办的中学教了三年书。在这段时间,因为在缅甸、马来亚旅游,所以他体验了很多当地的风土民情。尤其是曾经也在印度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他对印度文化非常了解,他的小说、散文里有着浓厚的南亚、东南亚色彩。
  20. 福柯:无名者的生活
    思想 2009/02/28 | 阅读: 2181 | 评论: 1
    这本书,从哪方面来看,都不是一本历史书。
« 1 2 3 (4) 5 6 7 ... 14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