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humanities.cn

humanities.cn 文章列表 全部 按标题顺序

humanities.cn
http://humanities.cn/
webmaster at humanities dot cn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2 3 4 (5) 6 7 8 ... 17 »
文章
  1. 居易:生态不是建出来的
    建筑 环保 2008/08/12 | 阅读: 1599
    生态不是建出来的,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放眼望去,中国目前城市规划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毫无想象力的植被单一化,路面覆盖混凝土沥青,河岸水泥砌起。
  2. 崔世广:基于《菊与刀》的新思考
    书评 2007/03/23 | 阅读: 5174
    《菊与刀》这本书问题很多,但在中国似乎一直很流行。作者从未去过日本,完全依据二手材料写成,包括与日军战俘、与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日本移民谈话。英文全名是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Patterns of Japanese Culture,直译是菊与剑,日本文化模式。
  3. 崔之元访谈:"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与当前金融危机
    经济 2008/09/28 | 阅读: 5896
    崔之元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铭的访谈,崔之元提出“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思考未来的改革发展道路有重大的启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增持其所控股上市公司股份,支持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这说明我国的国有资产是资本市场上的积极稳定力量。”
  4. 崔之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经济学含义
    政治 社会 2008/11/27 | 阅读: 8040
    讲话记录稿,经崔教授校订,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内容。附《激发社会主义经济的想象力》。
  5. 崔之元:美欧危机走势:国有化和利益相关者
    经济 2008/10/12 | 阅读: 1238
    在美欧应对危机的政策上,最重要的新发展是大规模的银行国有化已正式启动,因为以国家参股的形式救市不仅比用纳税人的钱来买坏帐挽救华尔街更有效,而且对公众也更公平。在对危机的理论反思上,最深刻的是对“股东至上”公司治理模式的批判,重新认识利益相关者模式的积极意义。
  6. 崔泉墨:威尼斯与伊斯兰世界:从艺术展览谈起
    艺术 宗教 2006/12/12 | 阅读: 3393
    "法国巴黎的阿拉伯世界研究所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一个名为“威尼斯与东方” (Venise et l'Orient)的巡回艺术展。这个展览当然不是为了拍卖或者收藏而进行的,它的目的是提醒人们,在历史上,虽然两者之间不断存在着战乱和纷争,但是伊斯兰世界曾经给欧洲带去多么丰美的文化和艺术养料。 " 本站的图片视界栏目登载了三张这个展览展出的绘画照片。
  7. 希拉里:在美国亚洲协会的演讲(英文)
    政治 2009/02/19 | 阅读: 1221
    演讲标题是,美国和亚洲:两个跨大西洋和跨太平洋的力量。
  8. 廖子光:美元--单边主义下利益输美的传送带
    经济 2008/10/12 | 阅读: 956
    美元霸权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金融体制。在人类金融事务中,首次出现了一国不兑现纸币,通过浮动汇率和自由兑换强加的货币霸权,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使这种货币霸权的形成成为可能。在美元霸权的作用下,全球资本主义成为世界各经济体臣服于美国经济的工具;世界贸易现在是一种“美国发行美元纸币,世界上其他国家生产美元纸币可以购买的产品”的游戏。美元霸权使美国金融霸权成为可能,从而使美国例外主义和单边主义成为可能。
  9. 廖申白:论西方主流正义概念发展中的嬗变与综合
    思想 法律 2008/10/31 | 阅读: 1554
    在西方思想中,正义概念自产生以来历经了许多演变。从希腊神话、梭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系的主流希腊思想,接通中世纪基督教的良心观念,经注入自然法的启蒙观念,汇合为自由主义的体系,并在此母体上吸收社会主义思想的部分影响,这构成了西方正义概念迄今发展的主脉。
  10. 开源社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科技 2008/11/15 | 阅读: 1193
    Bruce Bayfield的评论文章称,自由及开源软件(以下简称FOSS)社区最大的敌人不是微软,也不是其它什么公司,而是FOSS社区自己。FOSS社区中存在九大不利于FOSS发展的态度问题。
  11. 弗朗西斯•福山:美国霸权,难以为继?
    政治 2008/10/01 | 阅读: 1166
    在这次美国总统竞选期间,从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或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口中,我们从未听到这样的说法:美国下届政府的外交政策将是巧妙处理全球权力平衡的不利变迁以及美国影响力严重减弱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种假设,而是我们已经无法回避的问题。
  12. 张历君:历史与剧场:论瞿秋白笔下的「滑稽剧」和「死鬼」意象
    历史 文学 2008/09/05 | 阅读: 2027
    解读瞿秋白临终告白《多余的话》的一个方式。
  13. 张广天:《红楼梦》的精髓是梦和醒
    戏剧 2008/03/24 | 阅读: 2138
    “红楼选秀”已经偃旗息鼓,但《红楼梦》热潮仍在席卷媒体。去年张广天推出《红楼梦》时曾经接受记者专访,详尽阐述了他对《红楼梦》的理解,并猛烈抨击中国的传统话剧。
  14. 张承志:亚细亚的“主义”
    文学 2009/01/21 | 阅读: 2374
    无论“一手握剑一手持经”也好,一代狷介文人的盖棺论定也好,世间的思想探求,并无禁忌。但是回头反顾,从大川周明到大川周明的辩护者,从旧式的亚细亚主义“者”到当今的亚细亚主义“家”,曲折一条轨迹中,隐现的警示诱人遐思。
  15. 张文宏: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 2008/11/07 | 阅读: 1952
    社会资本是从嵌入于社会网络的资源中获得的, 它植根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因此,“社会资本可被定义为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行动中涉取或动员的资源”。
  16. 张旭东:重读鲁迅与中国文学批评的反思
    文学 2008/12/07 | 阅读: 1626
    第一,重读鲁迅能给我们关于文学批评的思考带来什么启示和新的东西;第二,反过来,对于文学批评概念的思考在什么程度上能帮助我们重读鲁迅。
  17. 张晓凌:中国百年形象史(国画)
    艺术 2008/07/22 | 阅读: 975
     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人物画历经了一次巨大的历史阵痛后,获得新生。在写实主义、现代主义的助产下,人物画大体完成了向现代形态的转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语言方式,一种新的审美理想,感受到从传统中蜕变而出的欣悦和狂喜之情,更能隐隐聆听到由不同形象构成的历史所发出的呻吟和呐喊。
  18. 张永和与周榕的对话(2008.1.29)
    建筑 2008/08/03 | 阅读: 1553
    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院(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V&A)于3月15日至7月13日举办“创意中国——当代中国设计展”,这是英国首次举办有关中国当代最新设计的展览。张永和 / 非常建筑同时还为V&A的中央庭院设计制作了装置“塑与茶 (Poly and Chai)”。1月29日晚,张永和与周榕在和策展人Lauren Parker等人共进晚餐后,进行了此次对话。
  19. 张英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格局
    影视 2008/07/22 | 阅读: 1338
    "可以说,WTO 时代的后社会主义市场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新一代城市导演的艺术风格( 从先锋到通
    俗剧式)、意识形态立场( 从激进到保守)、体裁实验( 从喜剧到犯罪恐怖片) 如此驳杂复杂。他们虽有明显缺点,但在新千年出现的新导演数量( 包括大量独立制片),以及他们某些处女作引人注目的特点,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保持乐观。引用毛泽东在文革中的语录,世界属于年轻人,虽然这一次,“世界”不再指沉浸在政治理想主义中的红色王国,也不是被青春怒火引爆的自我放逐的个人空间,而是一个受到后社会主义电影业的力量场——资本、政治、艺术、希望还有边缘——相互作用的广阔天地。"

    文章覆盖面较宽,所举的例子以2002年以前的为主,基本都是90年代电影,恐怕是面向西方学者所写的旧文。
  20. 张英进: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
    影视 2007/01/16 | 阅读: 2607
    "20世纪80年代初之前,中国电影在欧美还基本不构成一个学术研究领域。80年代中期的几件事,促成了中国电影研究的兴起。首先,1985年4月,《黄土地》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大获好评,象征着中国电影已经成熟,中国电影从此不断进军世界,80年代末起一一获取西方国际电影节的大奖。其次,1982—1984年间几次空前的中国电影回顾展也大大激发了西方观众的兴趣,把中国电影推到了世界电影舞台的中心。再次,1983年秋,中国电影学者程季华、陈梅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首次开课,标志着中国电影正式进入了美国大学课程。此后,中国电影逐渐在美国确立了自己作为专题学科的地位。但是,要历史地了解中国电影在欧美的发展,我们还必须回到50年代。" 
« 1 2 3 4 (5) 6 7 8 ... 17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