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评论顺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 178 »
文章
  1. 蒋高明:震后生态修复应以自然力为主
    建筑 环保 2008/08/12 | 阅读: 1539 | 评论: 1
    受地质灾害破坏的生态,其演替期只需几年到几十年,属短期演替。蒋高明建议,汶川震后生态修复应该自然为主,人工恢复应为辅助措施。昂贵景观式的植物植种不但适用灾区,对城市环境来说,也压制了生物多样性。
  2. 居易:生态不是建出来的
    建筑 环保 2008/08/12 | 阅读: 1606 | 评论: 1
    生态不是建出来的,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放眼望去,中国目前城市规划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毫无想象力的植被单一化,路面覆盖混凝土沥青,河岸水泥砌起。
  3. 地震灾区的重建:人类学的视野
    建筑 2008/08/14 | 阅读: 10591 | 评论: 1
    鲍江整理自“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座谈会”的录像资料。这次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中心在北京发起,2008年6月9日由罗红光主持。
  4. 范岱年:1933年中国知识分子的新年梦想
    人文 2008/08/14 | 阅读: 1676 | 评论: 1
    在四分之三世纪以后的今天看来,1933年《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专栏是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一个很好的社会学调查,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5. 范岱年:唯科学主义在中国——历史的回顾与批判
    科技 2008/08/14 | 阅读: 3562 | 评论: 1
    近年来,关于唯科学主义(Scientism)或科学主义的讨论又一次在我国学术界兴起。唯科学主义在国外是一个贬义词,是对那种把自然科学看做文化中价值最高部分的主张的一种贬称。而有意思的是,我国有一些科学主义者却把这当做一个美称来加以提倡。
  6. 陈其钢:音乐,玩不得半点虚假
    音乐 2008/08/16 | 阅读: 7023 | 评论: 1
    陈其钢2004年的访谈。曾经读到过陈其钢当张艺谋面批评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宣传时,含糊其辞,不指出作曲者是陈其钢。这次奥运开幕式女孩演唱风波,又是陈其钢出面承认是配音演出。

    陈其钢在这次访谈中谈到了他的音乐创作主题选择以及对音乐的娱乐性的理解。
  7. 王西麟:他们的批判精神丧失了
    音乐 2008/08/17 | 阅读: 2793 | 评论: 1
    2005年初,《人民音乐》杂志第一期刊发了北京歌舞团作曲家王西麟写的一篇长达万言的评论文章《由〈夜宴〉〈狂人日记〉到对“第五代”作曲家的反思》,文中由于对以郭文景、谭盾、陈其钢等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第五代”作曲家只关注风花雪月、缺乏历史责任感提出批评。郭文景、陈其钢等也作出了自己的回应。本周我们将对这次争论进行专题回顾。
  8. 郭文景:与王西麟先生对话
    音乐 2008/08/17 | 阅读: 3041 | 评论: 1
    郭文景对王西麟批评的回应。
  9. 杨燕迪:我们为何聆听音乐新作?
    音乐 2008/08/17 | 阅读: 1422 | 评论: 1
    “为何聆听新作”这一设问,上述两部作品均给出了满意回答。它们以各自的内在艺术品质,体现出中国当代作曲家对当前创作的深刻思考和对当下人生的深切感受,并显示了作曲家的独特艺术才智和高度专业修养。这样的音乐新作,不仅是当代的懂行听众翘首以盼的,而且也是经典名作所不能替代的。尽管朱践耳《第十交响曲“江雪”》中使用的诗歌文本出自千年以前,但该乐曲对这首著名绝句的独特诠释只能出自20世纪末的当代中国;虽然陈其钢的《走西口》取用了一首古老的民歌作为基本素材,但对这首民歌所进行的复杂音响处理却只能产生在21世纪初的今天。由此,音乐与我们的当下生活产生关联,与听众的心智世界发生共振,严肃音乐的新作品方能在当代听众的精神生活中占居稳固的一席之地。
  10. 王绍光:财政没有透明就不是民主
    经济 政治 2008/08/19 | 阅读: 2710 | 评论: 1
    怎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改革成为广泛参与的改革?平等的参与权、表达权、讨论权,乃至投票权的前提是什么?
  11. 刘大生:说易行难话引注——朱苏力的“注”与美国司法审查
    法律 2008/08/21 | 阅读: 1322 | 评论: 1
    关于美国司法审查的一点争议,但却是通过关于注释的做法提出的,语气有过激之处。
  12. 陈其钢访谈
    音乐 2008/08/22 | 阅读: 5759 | 评论: 1
    陈其钢谈学音乐的过程以及他对“传统音乐”的理解。
  13. 当代艺术,文化的碉堡还是虚城?:“对装置、雕塑创作时下问题的讨论”纪要
    艺术 2008/08/24 | 阅读: 11987 | 评论: 1
    中国当代艺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这次讨论会的参加者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意见,其中艺术品的形制规模日渐庞大是讨论的一个中心问题,朱金石08年3月的展览《权力与江山》成为主要话题之一。
  14. 王岳川: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文化战略
    社会 2008/08/24 | 阅读: 3376 | 评论: 1
    新世纪中国文化安全与“再中国化”问题的提出,是对西方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单边主义文化霸权反思批判基础上的新思维。本文从九个方面凸显走出边缘化的中国思想的前沿学术问题。
  15. 陈丹青:奥运开幕式--大就是美
    艺术 2008/08/24 | 阅读: 4459 | 评论: 1
    陈丹青谈他在奥运开幕式团队中的工作体会。
  16. 陈伟梅、林悦熙:美国美术馆和媒体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反应
    艺术 2008/08/27 | 阅读: 1249 | 评论: 1
    中国当代艺术受西方美术馆、媒体乃至艺术市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篇文章既提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也提到了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畸形现象。
  17. 罗洪启:从北魏时期的一则案例解读中国法律
    法律 书评 2008/08/27 | 阅读: 1526 | 评论: 1
    此案案情复杂且涉及之当事人来自不同之种族与阶层,因而使其具有多种角度解读的可能性。它使我们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了中国法律儒家化进程,对性别因素介入皇权产生的有趣影响也有很好的揭示。
  18. 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
    思想 2008/08/29 | 阅读: 1305 | 评论: 1
    现代西方主流理论多从理性人的构造出发,把它作为一切认识的前提。近年来西方理论界本身已对这种“启蒙现代主义”提出多种质疑。
  19. 黄平、姚洋、韩毓海:漫长的20世纪
    思想 2008/08/31 | 阅读: 3135 | 评论: 1
    漫长的20世纪是阿锐基对资本主义数百年的扩张历史作的描述,相对于布罗代尔“漫长的十六世纪”和霍布斯鲍姆“漫长的十九世纪”,“漫长”意味着观念上的实际,而非时间上的世纪。黄平、姚洋、韩毓海的谈话把20世纪中国也放在这个过程中考察,试图推翻一些成见,提醒读者一些以往被忽略的方面。
  20. 李强:恶劣的劳动条件,Puma制造在中国
    经济 2008/08/31 | 阅读: 2273 | 评论: 1
    最近中国劳工观察(CLW)发布了关于Adidas和Puma这两个德国品牌的运动服装在中国生产工厂的工人待遇和劳动条件情况。一双60到90美元的Puma鞋,生产这双鞋的所有中国工人的工资不到2美元。Puma报告包括puma公司对报告的回应和自辨。
« 1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 178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