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78 79 80 (81) 82 83 84 ... 205 »
文章
  1. 陈晓明:遗忘与召回:现代传统与当代作家
    文学 2008/12/07 | 阅读: 2783 | 评论: 1
    “文革”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当代文学一直是奉西方文学为圭臬。尽管“新时期”文学也曾自我命名为“现实主义的复苏”,但五六十年代的现实主义与“新时期”的现实主义并不是一回事,而三四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则面目不清。当代作家如果要找到自己的父亲,那一定是西方经典大师或新近翻译过来的名师大家。
  2. 陈晓明:麦家小说里的黑暗与光
    文学 2008/12/07 | 阅读: 1331 | 评论: 1
    麦家的文字是有力的,那么简洁,一种被痛楚所浸满的文字,它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穿过那黑暗的屋子,在黑暗中听风;能提供这种图景的文字的人,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
  3. 陈建华:“时代女性”、历史意识与“革命”小说的开放形式——茅盾早期小说《虹》读解
    文学 2009/03/13 | 阅读: 2689 | 评论: 1
    在茅盾的早期小说中,写于 1929 年的《虹》,同它前后的《蚀》三部曲 (1927) 和《子夜》 (1931) 相比,似乎较少受到学者的青睐。像三部曲一样, " 时代女性 " 仍是小说的主角,但 梅女士和《动摇》里的孙舞阳、《追求》里的章秋柳相比,个性却显得不那么鲜明。和《子夜》比,在表现都市生活方面则不够广阔、深刻, " 现实主义 " 的艺术技巧还不够成熟。但本文试图从长篇小说这一类型同现代中国历史展开的内在动力的角度来揭示《虹》的重要性。
  4. 王绍光: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社会 经济 2008/12/06 | 阅读: 2303 | 评论: 1
    从1978年开始到1990年代中期,可以说中国只有经济政策,没有社会政策。
  5. 刘家琨:我在西部做建筑
    建筑 2009/03/13 | 阅读: 2492 | 评论: 1
    长年生活工作在一个地方究竟会不会成为真正的限制?
  6. 罗岗:“韦伯翻译”与中国现代性问题
    思想 2009/03/13 | 阅读: 1411 | 评论: 1
    1980年代的翻译者对于他们从事的事业何以能够拥有如此巨大的自信与魄力?
  7. 陈建华:一次失败的跨学科研究——也评苏力的《窦娥的悲剧》
    文学 戏剧 法律 2008/12/06 | 阅读: 2010 | 评论: 1
    苏力先生《窦娥的悲剧》一文有两个明显的错误:因为不明白版本的流变与元杂剧传播中的变异,错把“世代累积型”作品完全当作了关汉卿的作品,并借以回归历史语境、回到作者,而事实上回到作者已不可能。此外,因为没有正确理解元杂剧的文体特征,加之缺乏正确的文学解读方法,整个论述都建立在错误的视角之上,其阐释过程和所得结论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8. 赵敦华: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西方哲学
    思想 2009/03/13 | 阅读: 1595 | 评论: 1
    岭南大讲坛讲演。
  9. 乐黛云:我认识的汤用彤先生
    历史 2009/03/13 | 阅读: 1278 | 评论: 1
    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汤用彤先生是在1952年全校学生毕业典礼上。当时他是校务委员会主席,我是向主席献花、献礼的学生代表。
  10. 许章润 :论梁漱溟对西方法律的理解
    法律 2008/12/06 | 阅读: 1088 | 评论: 1
    通过分析梁氏对于西方法律精神与传统及其社会─历史成因,西方法律价值与概念在中国的移植及其与「老中国」的冲突等课题的论述,揭示梁氏思想一面。
  11. 王利明:《物权法》与环境保护
    环保 法律 2008/12/06 | 阅读: 1460 | 评论: 1
    许多国家的法律明确要求,物权人在行使权利的时候,必须要注重保护环境,用益物权人在行使其权利的过程中,也负有保护环境、尊重生态的义务。
  12. 朱苏力:美国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对我们的启发
    法律 2008/12/06 | 阅读: 1335 | 评论: 1
    法律训练和教育在美国属于职业训练,是早是由律师事务所进行的,后来才正式进入大学;进行大学后也一直是作为一种职业训练学校,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律师,学生一毕业就可以进行法律实务的操作。
  13. 朱苏力:从契约理论到社会契约理论
    法律 2008/12/06 | 阅读: 3976 | 评论: 1
    本文无意讨论国家学说本身,而是以社会契约论为例,用知识社会学的眼光来探寻一种理论何以能够产生,又何以能够为社会所接受。
  14. 朱苏力: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
    法律 2008/12/06 | 阅读: 1300 | 评论: 1
    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法律的当代中国法学界人士来说,美国学者关于中国传统法律的研究论文的翻译、汇集出版,在一定程序上可以说就具有这种“莫里哀效应”。
  15.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思想 2009/03/13 | 阅读: 3868 | 评论: 1
    两篇,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16. 朱苏力:复仇——永久的潜伏
    法律 2008/12/06 | 阅读: 1943 | 评论: 1
    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考察复仇来重新理解刑法及其它法律的缘起,复仇制度的核心要素依然是实践中传统法律所必有的组成部分。从这个层面上讲,复仇的研究探讨具有鲜明的法理学意义。
  17. 人民网:2004年关于广东贵屿的报道
    环保 2009/03/13 | 阅读: 1808 | 评论: 1
    这篇是《人民日报》关于广东贵屿电子垃圾污染的评论,也发在人民网。《广东贵屿:为电子垃圾污染敲响警钟》
  18. 郭松民:《海角七号》及其文化现象浅析
    影视 2009/02/23 | 阅读: 1510 | 评论: 1
    不过是一部小制作的台湾电影而已,《海角七号》值得被这么关注吗?
  19. Golberg: Vegetable Stand
    人文 2009/02/24 | 阅读: 1185 | 评论: 1
    梭罗素食的原因及其他。有些人素食不是因为毛茸茸的小动物可爱,更严肃的理由有清洁,节约,反对暴力,把女性从与处理肉食相关的繁重厨房劳动中解放出来,等等。
  20. 罗丰:什么是华夏的边缘——读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社会 2008/12/05 | 阅读: 1142 | 评论: 1
    “在近代中国国族之建构中,华夏与传统华夏边缘合一而成为“中华民族”,可以说是此地区长程人类资源竞争历史中的一种新尝试。”
« 1 ... 78 79 80 (81) 82 83 84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