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顺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 205 »
文章
  1. 高名潞:论毛泽东的大众艺术模式
    艺术 2009/04/07 | 阅读: 1409 | 评论: 1
    毛泽东的大众艺术并不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它可以纳入20世纪艺术发展的整体潮流之中
  2. 《第三帝国的上流社会》书评
    书评 2009/04/07 | 阅读: 1240 | 评论: 1
    最近《伦敦书评》发表的一篇关于希特勒与德国上流社会关系的书评文章,以往人们只从社会政治和军事角度理解纳粹社会,但《第三帝国的上流社会》则分析了纳粹等级社会中的炫耀性豪华消费、名人聚会等等现象。
  3. 刘中玉:元代江南文人画家逸隐心态之生成
    艺术 2009/04/07 | 阅读: 2404 | 评论: 1
    从整个元代来看,在江南一域有相当多的文人士夫都抱有这种隐于图事的心态,并且正是由于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努力,不仅开创了元代绘画艺术的新局面,而且使自北宋开始形成的“士人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4. 杨小彦:性感的自然
    艺术 2009/04/07 | 阅读: 1309 | 评论: 1
    一九七六年,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发表了《关键词:关于文化和社会的词汇》一书。书中讨论与文化和社会有关的关键词,其中一个就是“自然(nature)”。
  5. 视觉惶恐:爱德华·萨义德访谈录
    艺术 2009/04/07 | 阅读: 1617 | 评论: 1
    《视觉惶恐》选自《爱德华·萨义德和批评家的工作:向权力讲真话》(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2000)。访谈录的问者和答者均为美国著名批评家,米切尔是《批评探索》的主编,哥大教授。访谈的背景是西方出现了一些非艺术专业的学者策划展览,包括德里达等一些著名学者。二人关于视觉艺术的对话,涉及到绘画、音乐、摄影、戏剧和他们所熟悉的文学,涉及到哲学、历史、政治和美学。
  6. 石守谦:中国绘画史研究中的一些陷阱
    艺术 2009/04/08 | 阅读: 1231 | 评论: 1
    网络版,错字多,阅读时注意。
  7.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第三编第二章:清朝之绘画
    艺术 2009/04/08 | 阅读: 2100 | 评论: 1
    经典选读。
  8. 清代绘画
    艺术 2009/04/08 | 阅读: 1408 | 评论: 1
    简述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
  9. 谷留锋:《非常自述——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梦与痛》第一章全文与结束语
    社会 2009/04/09 | 阅读: 4732 | 评论: 1
    结束语和第一章全文,第一章从基层干部的角度谈农民上访的一些具体案例。作者评语:“在我处理上访案件的过程中,有些感受可能是一直处于上级机关的人无法体会到的。对于基层干部,尤其是乡村干部来说,处理上访问题真是多方受气,难上加难。上级领导都会从维护群众利益角度上,给上访群众讲些‘官话’,让群众高兴,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往往不实用。在批评乡镇干部时,却可以直言其素质差、工作水平低等等。但是,如果准许基层干部质问上级领导的话,基层干部就会问:上级领导敢对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直接明确表态,错了由他负责?上级机关让基层处理群众反映问题时,能为基层创造多少条件?领导除了会说‘我不管你怎么办,必须把问题给解决了’之类的话外,敢不敢说一句‘有什么困难我去协调处理’的话?基层干部在处理信访中的难处,真是一言难尽。”
  10. 绿色和平:每天来杯“农药鸡尾酒”?
    法律 环保 2009/04/12 | 阅读: 1574 | 评论: 1
    2008年12月和2009年2月,绿色和平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易初莲花购物中心、沃尔玛超市、华润万家超市、农工商超市,以及两个农贸市场,购买了当地常见的蔬菜和水果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
  11. 李玉珉: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
    宗教 艺术 2009/04/10 | 阅读: 2647 | 评论: 1
    作者为台湾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
  12. 绿色和平:绿色电子产品排行榜
    环保 2009/04/12 | 阅读: 1238 | 评论: 1
    绿色电子产品排行榜显示了对全球各大手机和个人电脑制造商的环保指数排名。
  13. 陈来:朱熹与江西理学
    书评 2009/04/12 | 阅读: 1264 | 评论: 1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史上有两个最繁荣的时代,一个是先秦哲学的时代,另一个是宋明哲学的时代。
  14. 张昭军:晚清时期儒学的格局与谱系
    历史 2009/04/12 | 阅读: 1712 | 评论: 1
    关于晚清文化的研究,学界存有重新学而轻旧学,详今文经学而略汉学、理学的倾向,对儒学内部各派别的位置及其传承谱系缺乏整体把握。历史地看,晚清时期,程朱理学作为官方哲学和社会意识形态而处于主导地位;汉学拥有广泛的学术基础,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依旧占据传统学术的主流;今文经学的兴起虽然醒目,但其社会基础则不及理学、汉学。
  15. 王绍光: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个纲,纲举目张
    医卫 2009/04/13 | 阅读: 2051 | 评论: 1
    谈论这次医改,必须了解历史大背景。解放前,国民政府把“国医”体制写在宪法里,就是说国家把整个医疗包下来,给所有人提供免费服务。这听起来很美妙,但从来没有实现过。
  16. 杨念群:“五四”著作以往太关注思想史
    思想 2009/04/13 | 阅读: 1440 | 评论: 1
    今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注定是一个热闹的年份,史学界多年已养成习惯,每逢“大年”、“小年”,只要是“革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都要举行一场拜祭典礼,故可称之为“纪念史学”。尤其是“五四”在中国革命史的叙事中又是一个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事件,祭拜之风渐趋火爆热烈当属自然。
  17. 上山下乡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专访《中国知青史——大潮》作者刘小萌
    经济 政治 历史 2009/05/23 | 阅读: 2174 | 评论: 1
    1998年,刘小萌和定宜庄出版《中国知青史》,成为知青研究领域最权威的研究者,这部以史实全景式记录知青史的作品,被誉为“了解当代中国的必读书”。
    2009年2月,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四十周年、建国六十周年,《中国知青史》被当代中国出版社修订再版。11年过去了,这本书仍然是知青史研究中的代表作。
  18. 曹峰: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
    历史 2009/04/16 | 阅读: 1692 | 评论: 1
    由於和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相关之出土资料大量问世,“出土文献将改写中国思想史”的说法一度频繁见诸报刊。这究竟是一个严肃的命题,还是一个供媒体使用的口号,应予以审视和评价。
  19. 汪逸夫:清至民国时期福建的婢女救济及其绩效
    历史 2009/04/16 | 阅读: 1601 | 评论: 1
    本文记录清至民国时期福建官、绅和基督教界有关婢女救济的若干事例,披露1944—1948年间福建各县县长报告的有关“蓄婢情形”的问卷,并评估清至民国时期福建婢女救济的期末绩效。,本文认为,婢女的生存状况涉及了人口买卖等多方面的问题,清代官、绅只对其中的性禁锢问题予以特别关注而几乎不及其余;民国时期政府有关婢女救济的法令和教会禁婢的戒律均缺乏效力;清至民国时期福建婢女救济的期末绩效可用“略有小补,无济于事”一语概括之;福建的婢女问题在1949年以后才真正得到解决。
  20. 林国平:灵籤渊源考
    社会 2009/04/16 | 阅读: 2529 | 评论: 1
    灵籤又称运籤、神籤、圣籤、籤诗等,属于占卜术中的一种,其基本特点是以诗歌为载体、以竹籤为占具来占卜吉凶。在中国令人叹为观止的种类繁多的占卜形式中,影响最大的恐怕要算是灵籤了(或称“抽籤”、“求籤”、“占籤”等)。本文仅就灵籤与《灵棋经》、灵籤与谶、灵籤与诗歌的渊源关系做简要的考证,认为:灵籤的历史悠久,渊源可以追溯到周代的《周易》,而在形式上受《灵棋经》影响更为直接,同时与谶语主要是诗谶和图谶的流行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的关系,另外诗歌创作的繁荣也是灵籤产生的前提条件。灵籤产生是中国古代占卜术逐渐趋向世俗化、占卜方法趋向简易化的必然产物。
« 1 ...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