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经济

经济

« 1 ... 18 19 20 (21) 22 »
文章
  1. 钮文新:美国在技术层面上已经破产
    2008/11/10
    技术层面上早该破产的美国,由于欠下世界其他国家过多的债务,而债权国因不愿看到美国破产,不仅不能抛弃美国国债等,甚至必须继续认购更多的美国债务,以确保美国不破产。
  2. 郑永年: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变种及其影响
    2008/11/06
     本世纪初以来,中国领导人力图纠正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资本至上的局面,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无疑是一个能够影响中国社会长远发展的大决策。但是,要把这个政策理念体现在各种政策中去,转化为具体的制度来规制资本和政治权力,达到社会、政治和资本的均衡和谐状态,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3. 陈秀峰、郑杭生:公益与效益的平衡--透视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资金运作机制
    2008/11/05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资金运作一方面需要体现公益支出与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也要实现投资增值。在这看似矛盾的价值取向面前,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资金运作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与外界的误读,比如资金支出规模与结构问题突出、资金分配规则的空置、资金结构单一化、资金投资风险化、管理费意义曲解化以及基金会低成本运作等,需要在社会互构的基础上重构良好的运作机制。
  4. 沃勒斯坦:萧条:长时段展望
    2008/10/24
    “萧条已经开始了。报界媒体人士仍在扭扭捏捏地向经济学家打听,询问我们是否可能正在进入一场单纯的衰退。”
  5. 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引进华尔街金融人才的辩论
    2008/10/23
    某国内教授建议抄底华尔街金融人才,此言一出,引起众多网友的反对。有网友质问,“把这些人找来重现金融风暴实现的过程”?作者危言的观点与这些网友相似,但是也有支持引进华尔街人才的声音。下面是危言同网名 gushen的人就此问题的辩论。
  6. 赵忆宁:十问戴维-麦考密克
    2008/10/19
    麦考密克带着对美国经济的最新判断和资本市场的演变,以及美国打算如何解决危机以及下一步将要采取的步骤和措施,向中国领导人提供最新的信息,并不排除同时也会寻求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帮助。 在麦考密克临行前的17日凌晨,《21世纪经济报道》赵忆宁通过越洋电话,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7. 郭宇宽:在美国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话new school大学安华教授Anwar Shaikh教授
    2008/10/19
    经济学家安华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45年出生在卡拉奇,一个外交官家庭,2年以后印巴就分裂了,后来在美国接受教育。他孜孜不倦地在资本主义的大本营纽约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批判资本主义,他集二十年功力试图“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结构性混乱——对成熟资本主义的经济分析》,他认为马克思受时代的局限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回答很多今天遇到的问题,他继承马克思的衣钵,要对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加以批判。
  8. 拉詹、津加莱斯: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
    2008/10/15
    本文是《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一书的引言部分,该书系钱颖一主编的“比较译丛”
    之一,即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9. 刘洪等:五问美国金融危机
    2008/10/14
    一问:救市方案为何一波三折?
    二问:谁制造了华尔街金融危机?
    三问:救市方案会成为“拐点”吗?
    四问:这场金融危机将向何处发展?
    五问:全球经济衰退会出现吗?
  10. 崔之元:美欧危机走势:国有化和利益相关者
    2008/10/12
    在美欧应对危机的政策上,最重要的新发展是大规模的银行国有化已正式启动,因为以国家参股的形式救市不仅比用纳税人的钱来买坏帐挽救华尔街更有效,而且对公众也更公平。在对危机的理论反思上,最深刻的是对“股东至上”公司治理模式的批判,重新认识利益相关者模式的积极意义。
  11. 廖子光:美元--单边主义下利益输美的传送带
    2008/10/12
    美元霸权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金融体制。在人类金融事务中,首次出现了一国不兑现纸币,通过浮动汇率和自由兑换强加的货币霸权,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使这种货币霸权的形成成为可能。在美元霸权的作用下,全球资本主义成为世界各经济体臣服于美国经济的工具;世界贸易现在是一种“美国发行美元纸币,世界上其他国家生产美元纸币可以购买的产品”的游戏。美元霸权使美国金融霸权成为可能,从而使美国例外主义和单边主义成为可能。
  12. 《金融时报》专访索罗斯:衰退刚刚开始
    2008/10/07
    4月5日,《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记者克里斯蒂娅·弗里兰(Chrystia Freeland)专访了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本文为对话选录稿。(人文与社会网站编辑小组部分校订 http://humanities.cn
  13. 纽约时报:阻止金融危机的瑞典道路
    2008/10/06
    1992年瑞典出现金融危机时,由于政府联合反对党及时采取了强硬的接管政策,很快解决了问题,避免了大规模经济危机。宇琦译,人文与社会编辑小组校订(http://humanities.cn)。
  14. 李昌平:中国农村将彻底走上菲律宾道路
    2008/10/04
    锦涛同志今天去了安徽小岗村,肯定了小岗村当年"求温饱"——"分田单干"的历史贡献,对小岗村前年以来"奔小康"——"重走合作路"一字未提。全国人民都知道小岗村"重走合作路"了,锦涛同志不知道?安徽的同志和锦涛同志的随行人员都不知道?
  15. 易富贤: 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口政策调整
    2008/10/03
    作者认为,主流家庭需要生三个孩子才能防止人口减少,但是中国目前平均生育意愿只有1.7了(台湾、韩国、日本等地的生育意愿都超过2个,但是由于有不孕不育等人群存在,实际生育率只有1.1到1.3)。目前中国每年只出生600万女孩,扣除生育前死亡以及不孕妇女,今后生育妇女将不到500万,如果仅仅是停止计划生育而不"鼓励"生育,今后中国的生育率(每个妇女生孩子数)将比现在的台湾和韩国的1.1还要低(台湾和韩国的社会发展水平比中国大陆要先进20多年),意味着每年最多生育600万孩子,不到全球的1/20,而那个时候中国人口每年死亡2000-2700万(1950-1990年中国每年出生的2000多万人口将死亡),每年减少一千多万--雪崩,大国空巢!
  16. 崔之元访谈:"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与当前金融危机
    2008/09/28
    崔之元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铭的访谈,崔之元提出“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思考未来的改革发展道路有重大的启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增持其所控股上市公司股份,支持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这说明我国的国有资产是资本市场上的积极稳定力量。”
  17. 斯基德尔斯基:别了,新古典主义革命
    2008/09/23
    斯基德尔斯基(Robert Skidelsky,英国上议院议员,华威大学政治经济学名誉教授,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传记获奖作品的作者,莫斯科政治研究院董事)。
  18. 斯蒂格利茨:全球化的失诺和市场原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盛行
    2008/09/21
    《全球化及其对它的不满》,台湾版译作《全球化的许诺与失落》,李明译,大块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19. 斯蒂格利茨:如何防范下一个华尔街危机(译文完成)
    2008/09/19
    斯蒂格利茨认为: 美联邦监督者和金融机构经营者在华尔街危机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美联储为了挽救房产泡沫投入了太多资金;金融机构的新牟利策略隐藏了过度借贷;管理者们为了追寻短期利益,不惜创造和承担高风险;为了防范未来再次出现危机,必须大规模变革。人文与社会编辑小组译(http://humanities.cn
  20. 陆一:美国政府 “改写资本主义”是为了什么?
    2008/09/19
    实际上,次贷危机的真正实质是,美国金融市场滥用信用衍生品的创新、预支市场和社会信用,从而造成信用风险逐渐累积,进而酿成美国(不仅仅在美国、且扩展到全球)社会(绝不仅仅限于市场)信用危机(Credit Crisis)。再通俗一点来说,这其实是资本信用危机、或者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信用危机。
« 1 ... 18 19 20 (21) 22 »
API: RSS订阅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