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影视

龚伟亮:碎片·炮灰·文化政治与"社会主义"--对"第八届中国文化论坛:电视剧与当代文化"的述评

作者来稿
以"会议评论"文体尝试在新综合基础上展开对"第八届中国文化论坛:电视剧与当代文化"的有效绍介和实质评论。包括"为什么是电视剧?"、"碎片与炮灰"、"'谍战'与'宫斗'"、"资本体制与'社会主义'"、"结语:电视剧中的文化政治及其他"等五部分,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主题为"电视剧与当代文化"的第八届中国文化论坛年度大会暨国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青年论坛于2012年7月14-16日在上海举行。[1][2]如果注意到站立在中国人文社会学术前沿的中国文化论坛的宗旨("立足于21世纪中国文明的历史处境,以跨学科的合作方式,从具体问题切入,重新认识中国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此前历届年会的主题(包括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西学在中国、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理想政体等)以及参加本届年会的具有多元学术背景与赫赫声望的学者名单(汪晖、戴锦华、甘阳、王晓明、王绍光、朱苏力、罗岗等等),便能察觉出相较于其他主要由业界和传播学界、广播电视艺术学界参与的电视剧研讨会而言,这是一次由思想界抱着对中国文化的总体关怀举行的关于电视剧的不同凡响和意味深长的论坛。

本文便是面向传播学与广播电视艺术学界展开的对本次会议的择要述评,意在取他山之石(如果承认隔山相望的学界交流现状的话)以开拓学界视野和思考维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作为对此次会议"立体文本"的述评,除非涉及场外相关文本,否则对行文中未提及出处的引文一般以括号简注的方式注明来源(出自会议论文集的书面发言注明作者及篇目,出自会场口头发言的仅注明发言人,个别的同时注明发言场合,会议记录参见当代文化研究网)。另外,针对本次论坛暴露的某些总体性的不足甚或盲点,笔者将以批评性立场另文阐述。

一、为什么是电视剧?

这里借用了本次论坛第一场讨论的主题,对于思想界为什么"忽然"从对高深莫测、旁人不容置喙的宏大主题的关注转而对电视剧这样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通"俗"文艺情有独钟,本届论坛在宗旨说明中是这样表述的:

今日中国,电视连续剧已成一种最有社会影响的文艺形式,其制作、观看与各种后续效应(从纸面和网上评论,到各种衍生产品的制作和销售),亦构成表征社会/人心、塑造日常生活的重要活动--不止是文化活动,也是经济和政治活动。

这里实际是从三方面阐述电视剧在当今中国的独特意义的:其一,作为最具大众性的文艺门类,其二,作为新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表征和建构者,以及其三,作为总体的社会再生产的组成部分。

对于电视剧的大众性,学者们不约而同地从电视剧与其他叙事艺术的比较中明确其扮演的当代最重要的大众文化形式的特殊角色的。"当文学自伤痕-政治反思文化夭折而丧失了社会效应、剧场/戏剧在蜕变中沉寂、电影在主管部门的错爱及资本与产业的夹缝间未死方生",电视剧便异军突起为"最具大众性的社会言说方式" (戴锦华:《说书人的角色:电视剧·暗箱与屏幕》)。文学的日益式微、电影、剧场消费的炫耀性和小众化再加上公共文化生活的虚空化,共同造就了已然昭昭在目的文学与大众文化的主流样式的历史性变迁--"唐代有诗、宋代有词、元代是曲,近代的则是小说。对于现代大众来说,日常最普遍的娱乐大概就是电视剧了"[3],无怪乎文学评论家刘复生先生在青年论坛圆桌会议上要怀着复杂的感情宣称:文学已死,电视当立。

正是藉由广泛的大众性造成的在观看和讨论中对社会生活空间的高度覆盖与在意义空间的不断延展,电视剧获得了新意识形态表征和建构者的地位,从而得以"重塑意识形态,重塑历史观,重塑整个从历史到未来的想象"(汪晖)。这其中蕴含的"人民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张力(钟雪萍:《再谈电视剧研究》),对革命与后革命时代意识形态断裂的缝合(倪伟:《中国电视剧的文化征候--以谍战剧为例》),对"全球华人想象或者全球华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戴锦华),无不彰显着电视剧作为意识形态争夺战场、作为历史记忆整合机制以及作为汪晖所说一种建设性的"新的政治展开的方式"在意义生产和价值观念建构方面的重要意义。也许,将与会的韩国学者林春城提到的"电视剧统治"(dramacracy)与复旦大学倪伟副教授转述的华谊兄弟某位高层的话"观众对生活的理解来自电视剧"并置在一起,才能使得电视剧的这种意识形态功能以触目惊心的方式呈现出来。

电视剧显然是当代中国的一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现象,但如果我们考虑到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杰姆逊的名言"经济变成了文化,文化变成了经济",考虑到"电视剧、大众文化已经是资本市场中的一个产品,所以我们必须放在一个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和生产链里面去看这个问题"(吕新雨),考虑到"在当代的条件下,文化生产就是整个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部分。因此,对文化问题的分析需要超越马克思有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二分法,而将文化理解为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的有机的部分"[4],考虑到"我们不可能分开来讨论价值的问题和经济的问题,而是经济就是价值,价值就是经济,政治就是文化,文化就是人民,这些问题全部凝聚在一起。"[5]那么,对电视剧的文化研究就不可能在一种"纯粹"的文化视野中得到透彻的解读,而势必要进入一个政治经济视野与社会历史语境,势必需要将意义-价值与经济-政治、社会-历史相勾连,以一种"作为总体社会再生产的组成部分"的文化观对电视剧这种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入讨论,这在本次论坛的宗旨说明中有着难能可贵的自觉体现。

二、碎片与炮灰

"碎片"与"炮灰"堪称本届论坛上的两大热词,前者作为往往被精英叙述遮蔽的尖锐历史片段或被主流价值观整合的革命价值元素的指称,代表思想界从批判立场出发的对当今中国电视剧的精神世界的概要的总体观察,后者作为一个在"民间"源远流长的戏语或愤语进入学术分析的视野,带来的是某种底层的视角(论坛第六场讨论主题即为"'炮灰'看世界")和情怀--当然这也还是个面目模糊的、"去政治化"的概念,需要批评性地对这个语词的肉身置入人民或者阶级的骨架。

本届论坛上,倪伟在对谍战剧的分析中率先使用了"碎片"一词("革命价值碎片"),汪晖在随后的点评中对"碎片"一词的多次使用,事实上从多个侧面将之提升为观察中国电视剧的一个路径和渠道:

我看电视剧的时候看的经常是片断,我最感兴趣的是一些要素和碎片,我觉得没有碎片就没有一个把手进入历史。......我常常觉得大众文化有历史的记忆,而且它需要去回应观众当中的大众群体,那些可不是一般的大众。大众文化是人民历史的产物,所以它回溯那个记忆,因此那里面的碎片还不算太少。你要去讲《钢铁年代》,就要去讲50年代,你去讲《人间正道》,你要讲国共合作,还要处理两党的政治,那个时候尖锐的分歧和冲突。这些是被精英叙述的历史,被中国现代史研究抹煞掉的历史,所以中国文化里面显示出部分碎片。这样的尖锐的历史是消失的历史,大众文化要抹去,可是它不得不去回溯历史。

汪晖指出,电视剧中的这些"碎片",这些现代的历史记忆通过电视剧留下的"鳞爪片羽的痕迹"[6],给了我们"进入历史"或"重返历史场景"的途径,从而构成一种能与当今时代呼应的富有洞察力的视角,需要我们"发展另外一套历史关系的方法来对待它";另一方面,这些包含着尖锐历史的"碎片"又展现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即它在以消费逻辑将历史变成"电子传播媒介回收利润时不可多得的原材料"[7]的同时在同济大学王鸿生教授所言的"生活情势"的内在指导逻辑下又不得不去回应人民历史与人民情感,从而"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多少复活了文学的正义感和叙事情感上的纯真性,并尊重了多数人的历史记忆和愿望"(王鸿生:《革命叙事的悖谬及其超克--关于当代电视剧的历史重述》)。

在"碎片"概念的逻辑链条中,作为前提的前置逻辑环节(或如后文述及的陈福民先生所言"前背景")实际上是某种--我们往往心照不宣的--崩溃的整体性;与之相关的则是一个引而不发甚至"讳莫如深"的主体性追问,即:"在这资本全球化的时代,无产阶级文化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到底是'先锋文化'、'主导文化',还是'残余文化'"[8];如从"碎片"观念延展到方法环节,则同样重要的是,这些碎片并非简单地自然呈现的,而是需要我们以一种如汪晖所言的批评性、历史性的视野与考证的方法去打捞和重构的。

"碎片"同时蕴含着可能性与内在危机。它的可能性就在于电视剧重述革命史时,"在'往事并不如烟'式的自由主义文化精英话语之外,表达了更多人的历史记忆、日常生活体验和社会理想或愿景。"[9]因而这些"碎片"中蕴含着一种可以对抗历史叙述的空洞、现实批判的失语、社会想象的枯竭的正面力量,蕴含着"中国社会不被注意的巨大的求自尊、求解放、求自由的向上的正面的力量"并"体现民众对非资本主义的需求"(王晓明);而"碎片"隐含的一种"每况愈下"的情势则昭显了一种内在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体现在当国家意识形态"成为市场机制不断开拓的生产资料来源"(张永峰)后"讲述能力下降""可以讲述的资源也迅速的挥霍殆尽"的令人担忧的现状(倪伟,青年论坛圆桌会议发言),也体现在文化产业政策推动下涌现的一大批无历史的或洒狗血的剧集、一大批在奢靡矫作或者玄幻无稽中逃离社会矛盾反映抽象经验的作品对那些可贵的历史经验碎片和生活经验碎片的弃若敝履的征兆,更反映在当受消费主义感召成长起来的新的电视剧产制主体和消费主体日益占据电视剧传受中心后可以预见的他(她)们对那些凝聚几代中国人在整个"短二十世纪"的奋斗里程的、那些他们父辈爷辈用热血和温情刻写的人民历史和人民情感记忆的无动于衷、难以读解与难以打捞。

而这些"碎片"究竟是往新的可能性还是往危机的方向发展和呈现,取决于我们能否以批评性介入的学术努力和文化实践,使得电视剧中的这些碎片成为我们进入现实和改造现实的契机、路径和力量。说到底,怎样面对历史,关乎的是怎样选择未来。在这个意义上,这些碎片是"作为未来的过去"(朱康,青年论坛圆桌会议发言)。

"炮灰"是对任人摆布、替人卖命的底层小人物--那些"无谓牺牲者"的喻称。"炮灰"一词从灰头土脸的俚俗乡野走入中国文化论坛的高端讲坛,这是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炮灰'看世界"这样的讨论主题,一方面展示着对一种群体性的、不被注意、不能发声的存在的人文关注,另一方面又蕴含着一个时代性的主题和问题,正如社科院文学所陶庆梅的发言指出的:

当代社会当中怎么去理解这个"个人"?有一个形容个人的名词--炮灰,该名词特别具有当代人的感觉。这个炮灰首先是我们理想世界的崩塌,是指自文革以来,丧失目标、成为理想废墟当中的个人。同时这个个人也是在一个市场经济当中被市场召唤出来的个体,只有每一个人变成一个个体以后,才能够被市场重新组织,农民可以不是农民,农民可以是农民工,而工人可以下岗。总之,个人是在整个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当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

"炮灰"既是古已有之的对一个被锚定于社会政治经济底层的庞大群体的指称--这些垫背的炮灰总是形象猥琐、木讷无语、脸上一副替罪羊的表情,历史叙述和仁德表彰鲜有他们的份,他们被人搓揉于股掌之间,所有的意义就是成就"一将功成"--又是一个时代性的对被淘汰、被剥夺、被无视、被侮辱的处境的具有"当代人感觉"的指称。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剧中,我们看过这个群体围绕着"活着"展开的生存境遇和精神面向,看过他们的自我压抑、自我解嘲与流露着底层道德光彩的自我坚守,在《永不磨灭的番号》中,我们看过这帮小人物念想着"番号"展开的喜感抗战与意义追寻,看过他们的草根智慧、义气豪情与对尊严、荣誉以及更重要的--一种存在感的执着,然而真正把"炮灰"、"炮灰团"的精神世界以一种诉诸感情(陶庆梅)和诉诸常识(张冰:《另一种"主旋律"电视剧--以<我的团长我的团>为方法》)的方式淋漓尽致地书写在电视荧屏上并能毫无愧色地与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文学和影像文本比肩的,是兰晓龙、康洪雷共同缔造的"我们时代的高峰"(王进,"'炮灰'看世界"一场开放时间发言)--《我的团长我的团》。

从"为酥软的时代树立了精神风向标" 的《士兵突击》(李星文:《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共军和国军的二重唱》)中"不抛弃,不放弃"的铮铮主题,到在极端处境中呼唤着"魂兮归来"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动情吟啸,导演康洪雷与编剧兰晓龙令人钦佩地继续着对不同于乌合之众的另一种人的存在方式--一种可称之为集体主义的、人与人之间有着血肉联系的生存状态和主体生成方式--的探索和宣谕。无论从创作主题还是创作主体(康洪雷作为60后一代在毛纺厂大院里的童年经历[10];"兰晓龙一再通过电视剧表现个人融入集体的愿望,是10年军营给他的感受以及对这种感受的经验性表达"[11]),都能看到社会主义遗产--一种不同于当代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的影子,《团长》一剧因而在大众文艺的语境里,在沟通个体与集体、个人价值与家国命运上,在独具一格的壮美和抒情中进行着与现实的某种对话和重新启蒙:

于是,出现在《我的团长》这里的个体,是在重新审视早已经被放逐掉的理想,他们擦抹掉沉淀在理想上的吐沫星子,也擦抹掉其间空洞的口号,将这理想放进了自己沉甸甸的责任中,共同创造一个"袍泽兄弟"般的共同体。个人、集体与家国的内在关联,也最终在个人这里找到了它的起点;而个人、集体与家国间一种新鲜的、情感的与实实在在的关系,也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以一种感性的方式,在大众文艺中悄悄地生长着。(陶庆梅:《重构个人、集体与家国的情感关联--当代中国人精神状况中的<我的团长我的团>》)

如果说"炮灰"们的躯壳是扎根在政治经济底层位置上的小人物,那么"炮灰"们的发展方向和不同变体则取决于其精神向度:将社会权力结构变迁带来的压迫和不公化解在没事找乐的主体调适中,兴许能过上"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麻木不仁、自轻自贱、欺软怕硬和耍赖投机就成了阿Q那样的"流氓无产阶级";向内自我贬抑,被消费逻辑压抑又不断再生着消费逻辑,就变成今天的"屌丝"--在这个意义上,"炮灰"可算"屌丝"一词的先声(王晓明)。而当作为潮流词语的"炮灰"被表面光鲜却备受压榨、身体耗竭的中间阶层接收后,"白领炮灰团"便横空出世了:他(她)们曾经幻想可以借助权力的柔怜或是凭借个人的"奋斗"成为"逆袭成功"的"小燕子"(《还珠格格》)或者"杜拉拉"(《杜拉拉升职记》);高企的房价却瞬间击碎了他(她)们水晶般的成功梦,一秒钟变屌丝(《蜗居》《裸婚时代》);在"白领的屌丝化以及社会结构的权贵化"[12]的残酷事实面前,他(她)们要么成为依附官僚资本还要自欺欺人的海藻(《蜗居》),要么成为付出百倍努力却依然惨败给富二代的寒门子弟石小猛(《北京爱情故事》),要么做厌倦黑暗职场而从一线城市逃离的乔莉(《浮沉》),再要么--"幸运"或"不幸"地--在尔虞我诈的职场中成为"狠而无心"的腹黑皇后(《后宫·甄嬛传》)。

而当《团长》里的"炮灰"们以抱作一团而不是单枪匹马的"屌丝逆袭"的方式重寻意义感和主体性的时候,也许启示我们真正的出路绝非在资本体制(包括个人主义的主体逻辑、利益交换的社会逻辑以及资本主导的经济和政治逻辑)内妥协、投机或者在资本体制的"后宫"里展开丧失道德感的你死我活的"宫斗",而毋宁是重新开启社会想象、重新寻找落脚于共同体的信念与意义感。如果说"'炮灰'在某些意义上是小人物希望找回自尊,希望有尊严,这样的心愿通过电视剧表现"(王晓明)的结果,那么接下来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如何超越人文关怀与身份政治,将"炮灰"唤醒为一种主体性的存在、一种政治性的存在、一种可以承载另类社会想象的存在,思考如上海大学文学院董丽敏教授所指出的:我们以电视剧为契机,将"炮灰""重新塑造为人民的可能性"。

三、"谍战"与"宫斗"

在此次"电视剧与当代文化论坛"中,谍战剧要算被提及最多的电视剧类型之一。对于自2006年以来由《暗算》、《潜伏》、《黎明之前》、《悬崖》等剧的持续热播掀起的荧屏"谍战热"的成因,与会学者的分析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一)谍战剧承担了讲述国共关系的叙事功能,是国共两党斗争的主要叙事手段(张慧瑜,曲春景);(二)通过对潜伏者所处险恶环境的呈现与对成功者主体的塑造,谍战剧的镜像功能缓解了观众在现实中普遍遭遇的生存焦虑并将革命政治转换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职场政治话题(倪伟);(三)当启示意义和主体意义逃遁之后,电视剧在叙述革命时便无法发展主体而只能在历史的肉身逻辑内借助奇观展开,"谍战剧在近年的兴起,就在证明着革命被奇观化的这一叙述学事实"(朱康:《关于"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讨论》);(四)技术性因素,也就是悬念、斗智元素的魅力及其对人的天性的满足(曲春景,李星文)。

在本次论坛第五场:"'谍战'的背后"的讨论中,中国社科院陈福民研究员在《谍战剧的消费性》的发言里,提出"被置换的整体性"概念:基于意识形态阐释的"整体性"是所有艺术形态生产不可或缺的"前背景",而当"我们意识形态表达和人们生活表达的整体性已经被抽空",及时填充进来的便是一种市场逻辑,这种新的商业形态的"整体性"成为我们判断事物新的尺度和动机。

以这种"整体性置换"的框架/视野来审视谍战剧,便能发现受资本逻辑驱使的谍战剧热潮对红色革命经典叙事在三个层面的抽筋剥骨的替换:其一,革命信仰和阶级表达被当下主流价值观整体性代替;其二,接受主体与叙事之间的统一关系变成了丧失主体对应感的他者化的观看、消费甚或猎奇;其三,如果结合王鸿生教授关于"革命叙事的动力来源"的论述,则推动叙事的动力从新社会或新人想象变成了对既存社会秩序的不断认同和对创业主体、消费主体的不断召唤,也即赵月枝和吴畅畅的精辟表述:"如果国家社会主义时代的'文艺'召唤社会主义'新人'主体,要求他们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与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中的话,那么,改革时代的商业话语和'大众娱乐'倾向则召唤消费者主体,鼓励他们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财富积累与个人消费浪潮中。"[13]

华东师大的倪文尖教授在其发言《信仰如何传达?--细读<潜伏>的启示》中,关注的是在一个去政治化的时代,《潜伏》如何传达革命信仰。倪文尖选择了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文本细读的方法,通过对一个"充满了陡转和反转"片段(翠平得知左蓝与余则成的恋情后从质问到泪流满面)的读解,从细节处展示了《潜伏》中私人性逻辑向革命性逻辑的转变。从而--如点评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曲春景教授所言--让我们的观众觉得信仰(尽管是被抽空的)是可能的,"有信仰的人,他的生活价值是有意义的";同样涉及谍战剧中信仰问题的还有其他两位学者:倪伟在《中国电视剧的文化征候--以谍战剧为例》的发言中,指出了谍战剧中信仰的疏离化和抽象化,当个人生活信念取代了共产主义信仰,在革命历史中形成的政治化的信仰就变成了个人化的诉求,谍战剧从而在具体叙事方式上改写了信仰的主题;上海师大的薛毅教授在《当代电视剧中的谍战与游击战》的发言中提出50年代的革命通俗文艺作为当代谍战和游击战题材电视剧的"前文本"概念,并指出在"杀人游戏"式的喋血斗智中谍战剧所面临的伦理危机、信仰危机,而与之不同的,当代游击剧却展现了一种自然的情感连接。

让人耳目一新、被点评人称为"'谍战'的背后"讨论单元最有意思的发言的是华南师大文学院滕威副教授带来的报告《从"无名英雄"到"英雄无名"--中国大陆对朝鲜谍战电影的翻译与重写》。滕威分析的是《潜伏》对70年代朝鲜谍战电影《无名英雄》的模仿和借鉴,展示的是当代中国的谍战剧对冷战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写和沿用,真正关切的却是一种在谍战剧讨论中表现出的视野盲区和知识症候:"我们今天谈到中国电视剧的时候,都会注意到其生产的共时语境,比如与美剧、韩剧、日剧甚至港台剧的联系。但对其历史脉络的梳理时,往往忽视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影视文化的影响。"感谢滕威在一片"世界是平的"式的亚洲市场和全球观众的忘情畅想中,把朝鲜这颗硬邦邦的铜豌豆丢到了观众面前,启发我们思考如何言说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对我们的意义。如戴锦华教授所说,滕威带给我们的震动正在于:"当我们认为历史断裂的时候,历史就是以如此的方式在延续"。

2011年热播的宫斗剧《后宫·甄嬛传》成为论坛上另一个热点。精妙的对白(所谓"甄嬛体"对政治斗争中微妙人际关系的呈现)、巧妙的设计与极致的细节、入微的表演,这些都显示了这部电视剧制作的大手笔与高水准,《甄嬛传》因而也许会是宫斗剧盛极而衰的拐点。[14]

尽管同样以爱情为"推动故事的重要动力"和"事件的第一因",《甄嬛传》却通过对一个腹黑皇后的成长历程的描写,顷刻间反转了我们惯常的灰姑娘或白雪公主式的言情模式和叙述视角。[15]当跳着惊鸿舞的甄嬛闯入思想界视野的时候,学者们惊讶的是"如此古老的、如此保守的情感结构,但它表达的又是如此鲜活"(戴锦华),是"整个没有任何的伦理,完全的阴谋,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的一点正面的东西"(甘阳),是以导演本人所称的古装宫廷正剧方式演绎的现实主义可以以这样"'重口味'的冲击力"体现"这个社会真正居于主流的价值观"[16],是空洞的历史观居然可以制造出这样一种悖谬与怪诞的主体想象(张慧瑜)。

在《从"革命剧"到"宫斗文":"屌丝"有没有其他出路?》的发言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张慧瑜将这种在《失恋33天》这样的小清新的恋爱故事与《甄嬛传》这样的腹黑宫斗剧的同时流行中表现出的他称为"新中国人或者超新中国人"的主体状况表述为"在一个非常稚嫩的面孔下,有一颗非常老的中国人的心。而且这个老的中国人的心,从五四到80年代经历了现代中国和革命中国不一样的主体和状况。"无独有偶的是,此前也有论者这样质问《甄嬛传》中传达的主体精神:

......在"五四"启蒙时代,陈独秀他们有一个口号却是创建"新人"。这一代"新人"过去后,50 年代到70 年代又有一个制造"新人"的运动。那么今天这一代"新人"是怎么了? 这些剧的作者和主要读者应该是80 后和90 后,他们不是要变成"新人",反而是要穿越整个20 世纪启蒙年代,穿越启蒙所提出的这些反对旧文化政治的问题,回到古代,变成"古人"。[17]

而无论是对20世纪革命历史反向穿越的"古人"还是向前穿越的"新中国人或者超新中国人",这两种称谓指认的都是一种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出的基于历史的虚无化、主体的空洞化形成的政治想象或另类整体性生活想象的枯竭化的精神症状。这种症状已经在一种压抑秩序的巩固(意味着群体和个体反抗的无效)、社会现实的暧昧与利己主义的泛滥中,绎造出一种既没有过去又没有未来的、只能在一种不合理的秩序中争相牟利的生存主义梦魇。

在多重意义上,《甄嬛传》中的"后宫"都构成小到封闭的职场空间大到今日整个中国的喻体:科层制的体系、俗世生活的循环、工具理性/个人主义逻辑的主导、在"算计"中被驯化的主体、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天经地义的秩序法则--后宫在所有这些层面都镜像化了我们今日的社会与个人处境,因而《甄嬛传》是"现实的写本,是森冷如铁的现实逻辑的诠释书"[18],而如果说新世纪以来的革命历史剧中的男性主体具有同时耦合革命主体(抗战英雄)与现代主体(市场赢家)的能力[19](二者能实现流畅对接的根本原因在于"战场与商场是工具理性最易彰显的地方"[20]),则如剧中人甄嬛所说"不算计就不能活"的后宫--

这与其说是人伦纲常的后宫,不如说更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从男人/皇帝到女人/妃子的角色置换中已然呈现了,一种白手起家、个人奋斗、创造"帝国"的成功故事变成了只能在既定规则、既定格局、既定秩序下成为既定的赢家的故事。在这种从企业家式的强者到战战兢兢的职场白领的"降落"中,也可以看出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从自由竞争的迷梦走向权力垄断与固化的深刻转型。(张慧瑜:《从"革命剧"到"宫斗文":"屌丝"有没有其他出路?》)

因而,在对一种畸形结构下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逻辑的展示上(尽管是艺术化的,即意味着这种展示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强烈、更典型、更尖锐),《甄嬛传》是"比现实更真实的现实"(张慧瑜)。然而在对艺术化的"真"和精致艺术形式的极致化追求中,在诗词曲赋、轻歌曼舞的红楼韵味里对人性恶的毫无保留的展示中,在对不可动摇的皇权和男权制度以及身份等级观念的反民主的呈现中,在对充满着没有尽头的权谋斗争的"他人即地狱"的生存梦魇的逼真描摹和对传统德性观念的彻底废弃中,《甄嬛传》都割裂了反映论与价值论的统一,在一种陷入日常生活意识形态漩涡中不能自拔的、顺流而下的和丧失理想主义光彩的写实主义呈现中失去了只有"出乎其外"才能有的"高致"和文艺本应发挥的精神引领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康洪雷导演在圆桌会议上的质疑("宫廷戏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阴谋,难道这就是我们的主流文化?")还是葛红兵教授对观众的提醒("那既不是历史也不应是现实"[21])抑或是《人民日报》对该剧不留情面的抨击("既无益于认识历史,也无益于思考人生"[22]),恐怕都不是吹毛求疵和无理取闹。

张慧瑜在发言的最后将《甄嬛传》称为又一封追问"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潘晓来信》,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有趣说法。依笔者看来,三十多年前那封开启"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初恋"的来信中开头的一段文字,只消改动一下数字,几乎可以原封不动地作为电视剧《甄嬛传》的尾声--二十七岁的甄嬛身心俱疲地躺在睡榻上,陈年旧事、悲情故梦一一浮现眼前--的画外音:

我今年27岁,应该说才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不复存在,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尽头。回顾我走过来的路,是一段由紫红到灰白的历程;一段由希望到失望、绝望的历程......

几乎同样一段文字,在30年前发出了新启蒙的先声,30年后却标志了启蒙的走入绝境。除了步入"一将功成万骨枯"式的甄嬛命运(张慧瑜)或者成为他人脚踩的枯骨也就是前述的"炮灰"(两者共同表征着我们身处异化结构的整体性),人们究竟还有没有别的出路?--这恐怕是《甄嬛传》抛给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

四、资本体制与"社会主义"

"资本体制"与"分裂症"是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提交的会议论文--对以《蜗居》为代表的都市新伦理电视剧的评论--《"资本"的双重统治与都市伦理剧的精神分裂症》(本节引文如无特别说明均出自此文)中的两个主题词。这两个词合在一起,正反映了作者在大众文艺批评上的独特思路:即以资本体制批判为基础的文化批判。

所谓"资本的双重统治",即如周志强所说,一方面资本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大型化、金融化、流氓化,通过简单粗暴的无序剥夺实现了对人的生活的深刻操纵;另一方面,控制各种文化资源的资本会像变魔术般地变换出种种自由伦理和浪漫话语,以道德、爱情、美学的名义掩盖其对"服从和认同"的间接购买,并使得拥有资本的人成为这个社会最有魅力的人:

于是,《蜗居》的可怕乃在于,它不动声色地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悖谬的现代城市生存逻辑:越是拥有资本或者资本的支配权,就越是可以具有性格的魅力和生动的感情;反之,越是被资本挤压,就越是丧失作为"人"的各种美,并最终不再成为一个有任何吸引力的"人"。在这里,所谓"劳动者"黯然失色,而资本的拥有者则光彩四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说道:"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劳动者,尾随于后。一个高视阔步,踌躇满志;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于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体制下的两种面孔就这样出现在了《蜗居》之中。

简而言之,"资本"的双重统治就是既在经济上剥夺你,又在文化上征服你,"一方面总是承诺一个令人心往的未来,另一方面却永远让大部分人生活在困顿和衰败的挣扎之中;一方面,总是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激发人们瑰丽奇伟的浪漫想象,另一方面,总是让人们像机器一样在现实的生活中日复一日地劳作;一方面,它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伦爱情的甜蜜,另一方面,却永远在物质的层面上走向两极分化。"如果将周志强这个资本主观视角的阐述调转过来,那么它对应的后果便是人们在成功的迷梦中被剥夺一切的处境(想想那些在铺天盖地的"梦想"话语中蜷缩在幸福的美好想象和消费的短暂快感里"至死不渝"的"骚年"和"屌丝"们),它造成的主体便是如资深学者曹天予先生形容的--"披着狼皮的羊"[23]

周志强在本文中延续着一个由资本体制的极端发展造就的总体性的物化时代中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精神的典型症候:分裂"的批判主题,在他看来"没有比'分裂'这个概念更能体现当前中国社会精神意识领域的核心问题的了"[24]。这种"分裂症"的表现就是对现实矛盾的想象性解决、想象性批判,它往往"把一切现实的矛盾变成爱情的矛盾......用爱情的美满来作为真实生活美满的替代品"[25]并且用道德的批判代替制度的批判:

更加有趣的是,《蜗居》的故事却在制造一种"道德批判"的意识。也就是说,《蜗居》通过一个女孩与一个贪官的真情相爱,把观众从对资本双重性格的反思困境中解脱了出来。在这部电视剧中,海藻的命运被讲述成了一个贪恋大城市生活、并缺少自主把握自己生活方式能力的故事。换句话说,《蜗居》用一种对城市生存方式的抽象批判,代替了对资本的专制与虚伪品格的现实反思。

于是,在资本扫荡后留下的精神废墟中,在对道德空壳的不舍和神圣幻象的执着中,新世纪的都市伦理电视剧以一种"'真实客观'地书写人们所遭遇的种种伦理困境"的"现实主义"的笔调,一方面在"对于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匮乏总体性回答能力"而只能祭出爱情的黔驴技穷中"把这种现代性社会的精神分裂叙述成了另外一种故事"[26]从而掩盖现实、掩盖焦虑,另一方面又在错位的批判中把个人满足自身衣食住行需求的"合理的欲望"(董丽敏)棒喝成爱慕虚荣、贪心不足的自作孽而全然不问资本体制处心积虑打造和依靠的"欲望永远不能被满足"的经济、文化逻辑,从而开出了抱朴少私、无欲则刚的完全个人化的廉价的安慰与解脱处方。统而言之,这种作为文体政治手段的现实主义,"恰恰是一幅活生生的资本体制条件下现代人精神分裂症的图景:一切心灵的和情感的,都可以无意中变成对污浊的、卑劣的关系的掩盖和重新想象。总是用幻想的和想象的方式来拒绝真实的和历史的关系,这正是当前中国资本体制下精神分裂症的根源。"

周志强对都市伦理剧的批判显然是有着深刻洞见和切中时代的精神要害的,他在发言中开门见山提出的两点结论--"电视剧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的社会体制下面,整体性想象性的解决现实困境的一种形式"以及"电视剧的异军突出,正是中国社会文化与政治领域发生断裂的一个表征,后果之一是中国社会的精神分裂症"--也无疑是引人深思的。周志强所说的"精神分裂症"实质上也是建立在前述的作为社会总体性再生产组成部分的文化观念之上并与之形成对应和互相转化的一种社会意识效果或文化心理后果。在方法启示上,周志强的分析提醒我们对都市伦理剧的批评不能陷入无病呻吟的话语迷宫式的"文化研究"中,在资本关系最发达的都市,必须看到资本的强大组织能力,看透资本的经济、文化把戏,看穿资本的双面性情,将解剖的有效性牢固建立在对资本体制现实的考察之上,否则就实际上仍然处在精神分裂的症状之中,而无法对这个当代文化精神中的关键症结做出有力回应。

本次论坛第三场的主题为:"'社会主义'回来了?"这个标题(尤其是标点的使用)显然带有一种在我看来是别出机杼或曰"蓄谋"的多义和含混(笔者在设置本文和本节的标题时也"不恤用了曲笔",在"社会主义"四个字上平添一个引号,为的是能"保真"地传达会议信息,不表价值判断),这也在本场讨论的点评和开放环节引发了交锋,成为论坛一个饶有意味的插曲(本节稍后对此会有追述)。

在本场讨论中,华东师大的童世骏教授在《阅读大众文化的一个参照,兼谈电视剧》的发言里,试图从"作为商品的理想主义"对民众精神消费需求(对与"中国共产主义相联系的精神价值向往"以及对于当下不断蔓延的不良社会现象的痛恨)的满足角度解释体现社会主义理念的电视剧在文化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原因(这与吕新雨教授在其他场次的点评:大众文化成功最核心的因素在于"把你的价值观通过市场化运作再卖给你"异曲同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超越日常生活的良性循环--文化产业迎合并进一步提升民众进步的消费需求--的期待。在发言的最后,童教授着重强调了资本与文化的结合中存在着的多重可能性,认为这对文化"是一个威胁,也会变成一个资源,一个机会"。

童先生在最后所强调的"多重可能性"在论坛期间其他场合讨论中有着多次"变奏"的重现:无论是汪晖看重的大众文化中包含的能够突破文化工业强势逻辑的表述方式与批判锋芒[27]还是戴锦华揭示的过度商业化与商业机制极不成熟间的吊诡关系和商业化的双刃问题[28],无论是面对"张口产品、闭口产业"、人们"忽然发现非常危险"的产业化道路,"应该根据行业特点去建立标准,树立行业精神"的业界呼吁(康洪雷)还是对于"我们怎么样创造一个环境,可以通过市场让这种艺术生长起来,获得真正的艺术价值,......而不是简单地反市场"的学界思考(吕新雨),以及无论是"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完成革命理想主义的重建和接受基础的重建,任重道远,但是曙光再现"的谨慎乐观(张永峰)还是"电视台......引导市场生产出更多符合我们社会和文化发展、展现当代中国精神、市场和社会效益兼备的精品力作"的自律自觉(徐晓艳:《电视剧生产机制中电视台的作用》),反映的都是一种寻找资本的利润需求--如自称文化商人的何文先生在《责任与困惑》发言提纲中的直言:"既然是商人,那追逐利润就是我们的本职(或本能)--与公共性的人民文化需求之间的结合点并"在资本领域突破资本的逻辑"(朱康,青年论坛圆桌会议发言)的现实的和有价值的探索努力与担当精神(当然,电视剧产业政策本身也是需要批评的,但对此的检讨笔者拟另文展开)。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王鸿生教授提交的论文《革命叙事的悖谬及其超克--关于当代电视剧的历史重述》,扼要谈到了关于"革命叙事"的理解以及革命叙事的基本悖谬,并在对1980年代以降的新时期叙事文学的考察(革命叙事的"诉苦"逻辑对"去革命"叙事的影响、先锋文体在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经验的处理上"几同儿戏"以及晚生代写作中"一种无历史感甚至无方向感的写作已大面积地生产出来"的症状)与对叙事文学危机和现代性机制造成的当代文化心理的后果的揭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丧失自己的历史,或者说,各种片段的凌乱的记忆、感觉、经验都已经无法聚合成时间的连续性,以至今天,我们谁都难以把自己、他人和世界作为一个故事来讲述了")的基础上肯定了革命历史剧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克服。在同题发言中,王鸿生先生指出,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便是在历史叙述中对整个中国革命史的否定、是"在80年代以来的小说叙事中间整个普通人的生活,整个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间大多数人的生活感受,被过滤掉了,或者被扭曲掉了"以及"下一代不想进入上一代的历史"的断裂现状。他还指出,在对早期中共建党原始理念的重新挖掘过程中,电视剧构成了官方意志、资本力量、编导意图以及更为根本的--观众的复杂性及其诉求等多种话语的博弈场。这些异质的声音及其不同的力量往往会在临界面/点上产生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冲突,并且"已经进入日常社会生活实践的一些细节"。

在发言的最后,王鸿生教授特别提出了重述革命史电视剧中需要讨论的两个问题:也就是"对革命原始伦理的起源的追述"与对当初为何要革命、当时对未来世界的共鸣性的想象和对"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是合理的"的共同判断的追述。笔者于此感受到的是一种借助对革命心灵史的体察重建历史伦理的挚情期待,一种把"他者"的历史变成"我们"自己历史的殷情寄托,一种把刻板的革命政治说教变成血肉的历史记忆共鸣的深情企望。而当王鸿生以一个50年代生人的前辈学者、作家身份坦率地说出结语:"把我们这页翻过去,但不要翻得那么轻松"时,笔者感受到的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深深触动。这是一种凝结为(知识者)代际伦理的历史伦理的现身说法,一种甘做人梯但期望被正视的父辈情怀的温情诉说。这种厚重而宽容的诉说穿透了詹姆逊所言断裂的和被空间化的时间,复活了某种连为一体的伦理情感,鲜活了某种温暖动人的历史经验,唤起着我们对父辈们的重新理解。

衢州学院张永峰博士的发言《家庭伦理剧中的"革命理想主义"--以<激情燃烧的岁月>和<继父>为例》关注的是作为一种生产策略的大众文化市场机制对"革命理想主义"的征用及其在对革命意识形态和伦理秩序的"去政治化"改造过程中革命理想主义的新的接受基础的重建。而"接受基础的重建必然意味着革命理想主义与新的社会意识的互动,及回应新的社会现实。"因此,通过在市场基础上对革命理想主义正面地理解和表现,在现有历史条件下,市场机制恰为革命理想主义接受基础的重建创造了可资利用的条件。在笔者看来,如果说汪晖的"碎片"论、陈福民的"整体性置换"是对已然发生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不同角度的观察,那么张永峰就在童世骏教授所言的社会主义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消费需求和与王鸿生"生活情势"之见略同的"社会生活的逻辑"的思考中睹见了"似曾相识燕归来"--他在动态的历史情势中看到了新的"整体性生成"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讨论的话题("社会主义"回来了?)因为有着某种指涉现实的多义性,本身就具备话题性并在论坛现场引发了争议。点评人蔡翔首先指出了"社会主义打上双引号,后面打上问号"的别有意味的设计;在开放环节发言中,周志强教授率先语出惊人("社会主义发生过吗,怎么又回来了?"),斯坦福大学王斑教授紧接着置疑("我觉得这个题目非常没有底气。既然是在社会主义发生的地方......居然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三位报告人随后的回应中,童世骏教授如是理解:这种主题设置"留下的空间要比不加引号,问号多",因为"社会主义有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版本,然后有不同的理解",王鸿生教授以自己儿时在父亲单位的"职工图书馆"借阅小人书的情感记忆真切讲述了一种"特别具体"、无须证明的社会主义经验,张永峰博士则直截了当地回应:"社会主义它当然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这绝非仅仅事关几个标点符号的无中生有或者哗众取宠的争论,它关切的是一种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体制的相互借用(周志强)中产生的具有根本性的社会政治现实的含混乃至暧昧,也就是朱康在青年论坛圆桌会议上提出的问题:当我们以"后社会主义"来指称今日中国的时候到底是指社会主义的终结还是内部转折?尽管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甘阳教授在发言中别开生面地认为不当用"主义"来规定中国,而应以中国来规定"主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超越目前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资本是很强大,资本主义很传统,但是还有更深刻的传统、更深厚的传统,这是电视剧里面不断传出来的。"然而,某种意义上,这也只是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问题而非解决了问题,因为毕竟事关共同趋向和社会愿景的价值判断和道路选择仍是不可回避的,毕竟,"一种社会运动的方向所体现的社会前景是不一样的",而如何"重新通过阐释",把已经庸俗化、板结化的社会主义概念当中"原始的活力召唤出来"(会不会被说成是要"回到文革"?),这恐怕是摆在我们面前更为重要的问题(王鸿生)。

 "解铃还须系铃人",当周志强教授以社会主义作为一项"未完成的工程"对自己的惊人之语做出重新解释,并被主持人汪晖教授以戏谑的语气借用来宣布本场讨论的结束,从而"皆大欢喜"地终结了这个典型地体现本次论坛的思想气质的插曲的时候,也许由电视剧带来的对于"社会主义"的重新思考才刚刚开始。

五、结语:电视剧中的文化政治及其他

在笔者上文的评述中,"文化政治"观念虽未大张旗鼓地明确提及,但已然是一个呼之欲出的足以反映本次会议总体性精神的线索。而在华东师大罗岗教授对本届论坛第二场讨论:"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电视剧"的精彩点评中,这一观念在与歌舞升平的流行文化研究的对照中,再次得到了集中和旗帜鲜明的体现。

在这场有关中外电视剧比较的讨论中,三位报告人分别关注了东亚跨国文化流动视野下的中韩电视剧(林春城:《观察与展望新世纪韩中电视剧》)、国产剧与以共同文化和精神资源为基础的"亚洲叙述"间的差距(聂伟:《"中国故事"距离"亚洲之眼"有多远?》)以及因制播体制的不同造成的国剧与美剧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诸多差异(麻绳:《中国电视连续剧和美剧比较》),在对全球化下一个共通的大众文化消费共同体和一个似乎不言自明的电视剧流通的亚洲/世界市场的想象中,三位论者顺理成章地表现出一种对内容比较的偏好和"技术化"的思考倾向,一种对文化力学[29]的笃信和"走出去"的拓展冲动,而且似乎也有理由揣测这几位学者/影评人对蔡翔先生所言国产剧因为"没有奥斯卡"而得以呈现的一种有着"杂草丛生"般勃勃生机的"本土性特征"的不以为然。

在一个虽有等级差别但处在同一生产、消费、流通序列和同一思考平面及阐释模式的平坦叙事中,罗岗教授的点评把流动文化主导的全球文化图景"背后的政治断裂"带回到了叙述的中心,从而补足了"文化政治性"的视野缺失。

罗岗借用了林春城教授文章中提到的阿帕杜莱所提出的全球媒体景观的"锻炼(造)"概念,认为如果没有"锻炼"("不是单纯的文化锻炼,而是文化跟政治的锻炼")或者"文化政治"这样一种内在视野,就看不到东亚、亚洲都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概念,看不到"其实美剧、韩剧、日剧、中国剧的角力,包括聂伟教授讨论到的亚洲能不能接受中国剧的问题,或者中国剧能不能行销海外的问题等等,背后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问题。"

对于某些往往习惯于在一种"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主题叙述下追赶先进、消弭差距、投身全球文化产业竞争的思考方式和话语方式的传播学界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界的电视剧研究者,以及对于某些长袖善舞、凌虚而蹈的"文化研究者"而言,罗岗教授在点评的最后所说的两段话也许不啻一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清醒剂:

我觉得今天我们讨论电视剧的问题,或者比较视野下电视剧的问题,如果把它仅仅归纳到文化层面上是永远没有办法解释清楚的。我们会认为这些流行文化的东西看上去很和谐,或者说完全互相渗透,但是如果重新把它政治化之后,发现背后实际上还是一种文化角力,而文化角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亚洲怎么、为什么接受中国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把中国剧都解释为宫斗戏、家斗戏,用这些传统的观念去解释它的话,而没有把中国剧独特的、与20世纪的历史--特别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而塑造形成的价值观拿出来的话,那所有的讨论都可能被淹没在所谓的流行文化,或者东亚流行文化,或者全球流行文化这样的概念里面......

    笔者以为,就某些不满于观后感式浮光掠影、东鳞西爪的或者拘泥于大众文化表层行之不远的电视剧研究的同仁而言,这虽然是"隔空喊话",但委实是振聋发聩的声音。在电视剧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也许是当代最重要的大众文化现象面前,或许,我们每一个身涉其中的人都该扪心自问:当我们讲述的中国故事"只有腹黑,只有宫斗,当我们说这些的时候,我们 在说什么。"(戴锦华)

行文至此,对这届被有的与会者惊呼为"可能在未来的文化史"被"追溯成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刘复生,青年论坛圆桌会议发言)的第八届中国文化论坛的总体风貌的勾勒已接近完成。作为一种"会议评论"的文体,本文试图以一种全新综合的立体评述方式(以述为线索,以评为灵魂)超越纷芜表象与时空钳制,完成对本届论坛的精神塑像。

总体而言,此次以电视剧为关注对象的学术论坛鲜明地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跨学科性、意识形态旨趣、社会历史语境的文化研究倾向"[30]--自然,这是一种保留着英国文化研究的政治关怀本色而完全区别于某些一贯只会在媒介文化和流行文化的现象里兜圈子的所谓"文化研究"的学术取向。在这种视野下的电视剧从根本而言是一个"时代的叙事",而非仅仅作为叙事的方式或媒介(罗岗,青年论坛圆桌会议发言),学者们汇聚一堂展开对于"这么有力量,这么充满可能性"的电视剧的研讨,其基本关怀乃在于"解决了物质问题后,我们想要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以及"中国对于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戴锦华),也正是基于对电视剧中体现出的一种巨大的正面力量的觉知,本届论坛执行主席上海大学王晓明教授在致闭幕词时才将学术研讨基础上凝结的实践伦理表述为:"我们工作的意义就是来加入这个力量,通过我们的加入,来推动这个力量更加壮大。"而所有这一切都强烈彰显着本次电视剧论坛与众不同的总体性社会关怀的思想风采。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总体关怀的倾向才使得此次论坛每每超脱于对一个大众文艺叙事门类的研讨而变成"政治论坛"(朱苏力)或者"思想史/主题学"研究(郭春林转述的评价),从而在勾连的社会历史的广度和深度上达到了令专注于媒介特质或艺术本体的传播学界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界始料未及甚或"匪夷所思"的程度。

当然,作为思想界一次开创性的探索、尝试和--表态,本次论坛在很多时候都只是提出了一些留有巨大空洞等待缝合的话题和问题,而远未达到一种知识上的集体性和共识性的圆满状态,例如在对革命暴力的评价(吕新雨所言人性与革命暴力之间"永远的紧张")、对资本体制现实的评价(戴锦华所言是显示着资本的危机还是资本的自信与活力)和从北大法学院朱苏力教授的质疑("没有人关心所谓改革开放的电视剧",出自"'社会主义'回来了?"一场开放时间发言)中显露端倪的对所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改革阶段的评价问题(对此有没有一个能回应普通百姓切身感受的正面的和明确的理论言说)以及似是而非的关于电视剧"研究方法"的问题,都需要知识界通过继续的思考与讨论摆脱骑墙和自我澄清。此外,对电视剧关注的过于浓重的学院化精英倾向和现当代文学色彩以及涉猎电视剧在种类、篇目上的局限性,都使得本届"电视剧与当代文化"论坛在蹒跚学步中绝难达至尽善尽美。但即使是这样,在思考深度和思考维度上,在关注方式和话语方式上,此次论坛对于传播学界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界的电视剧研究者而言,都或许已经足具别开洞天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作为"观看、指认、触摸并且逃离中国现实的一个窗口"(戴锦华)以及"我们分析、观察、理解生活"的一个窗口(王晓明),电视剧都以其万花筒般的社会映像功能、心理投射作用,汇集公众舆论与社会情绪,成为开启历史政治讨论的"社会论坛"(吕新雨)。在斑斓多姿的电视剧中我们看到历史、现实与未来,看到中国、亚洲与世界,看到错位、错愕与希望,看到破灭、悖谬与新生,看到"具体的、历史的内容"被掏空的信仰(倪伟)、看到在新的文化生态和历史条件下被重新传达或可能被重新接受(倪文尖,张永峰)的信仰,看到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重建责任形成的以及"存在于情感的连接当中"的集体与家国(陶庆梅)、看到"屌丝"们在现实丛林中苦寻出路的以及人们在资本扫荡后精神分裂的今日的中国(张慧瑜,周志强),看到"潜伏"的投机、"蜗居"的无奈、《后宫·甄嬛传》里的麻将心理(何文)、《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激扬情怀,看到社会主义生活经验和情感记忆的鲜活生动(包括论坛理事长董秀玉女士对社会主义记忆的深情讲述与王鸿生教授对"职工图书馆"温暖的儿时记忆--这些经验虽不完美但足够深刻、从未模糊),看到短暂时光流逝里今夕何夕的历史反差(诸如马克思的名言"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与"贪官"宋思明倾倒众生的成熟魅力的反差,曾经的"阶级兄弟"情感诉求与"甄嬛们"只能与同一阶层的嫔妃算尽机关、互相残杀的反差......)。

总而言之,笔者以"跨界"身份完成的此篇择要的甚至挂一漏万的(因篇幅所限,对这个庞杂的立体文本的某些部分--比如论坛第七场:"在新的文化生产机制中"以及圆桌讨论、青年论坛和其他精彩内容都只能遗憾地"惜墨如金"或未能提及)评述,意在郑重地提醒传播学界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界的电视剧研究者:尽管关于电视剧的内容/介质、审美/艺术和产业/技术研究是不可或缺,甚或是专业基础性的,但如果没有批判的思想视野、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与政治历史相勾连的思考层次,就完全无法对戴锦华所说20年来"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巨大的、有机的、建构的一个角色"的电视剧进行全面的把握和准确的阐释,就容易局限在狭隘的大众文化现象的层面故作深沉地蜻蜓点水和胸怀壮阔地坐井观天,或者跟随在僵化的主流政治话语身后了无生气地滔滔喋喋和亦步亦趋地一唱一和,这样的电视剧研究既在学术理论上说不清、谈不透,也在文化实践上看不远、走不动,往往只能拘泥于美学技术之体统,难成钟鼎圭璋之大器。

这届论坛在很多人眼里看似提出和谈论了许多也许是匪夷所思、不着边际的问题或话题,但对传播学界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界的同仁而言,其实只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便是有着极为丰富复杂的社会面向和历史面向的电视剧绝非"池中之物",怎可等闲视之?

而如果学界因由此篇会议评论,能由"匪夷所思"渐至"若有所思"乃至"思有所得",那么笔者也便--套用"甄嬛体"来说--"真真"是要"不负恩泽"了。


[1] [致    谢]感谢赵月枝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长江学者项目资助,使笔者有机会旁听此次会议。

[2] [作者简介]:龚伟亮,男,山东青岛人,1981.10,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09级传播学在读博士。

  通讯方式:中国传媒大学  传播研究院,北京  100024;

[3] 这是汪晖在论坛期间接受会议承办方文汇网的采访时所言。见《汪晖:电视剧是属于大众的历史记忆》,http://www.guancha.cn/wang-hui/2012_07_19_85570.shtml

[4]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载于《文艺争鸣》,1998/06

[5] 张旭东,刘擎等:《普遍性、文化政治与"中国人"的焦虑》,载于《天涯》,2007/02

[6] 这是汪晖在论坛期间接受会议承办方文汇网的采访时所言。见《汪晖:电视剧是属于大众的历史记忆》,http://www.guancha.cn/wang-hui/2012_07_19_85570.shtml

[7] 南帆:《消费历史》,载于《天涯》,2001/06

[8] 郝朝帅,徐刚:《近年来"主旋律"影视的流变及其文化分析》,载于《艺术广角》,2010/05

[9] 赵月枝,吴畅畅:《大众娱乐中国家、市场与阶级: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分析》,未刊稿(即将收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热风学术》第七辑)

[10] 参见康洪雷导演在论坛期间接受主办方文汇网的采访视频,《康洪雷:剧内剧外皆"关怀"》,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 ... ow&catid=13&id=14

[11] 这是上海大学曲春景教授的观点,见虞昕:《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研讨会综述》,载于《当代电视》,2009/06

[12] 张慧瑜:《<浮沉>:外企的腹黑与白领的国企梦》,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479

[13] 赵月枝,吴畅畅:《大众娱乐中国家、市场与阶级: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分析》,未刊稿(即将收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热风学术》第七辑)

[14] 在对《甄嬛传》的评论(尤其是网络评论)中多有"后宫戏的终结者"等类似说法;上海大学中文系葛红兵教授也谈到这一点,见《葛红兵解读甄嬛传:观众需要从幻觉中醒来》,http://hb.sina.com.cn/news/gdzx/2012-05-03/70697.html;另外导演郑晓龙本人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说过:"'甄嬛'可以终结这类题材了,这种戏也就到此为止吧。"见冯遐:《<甄嬛传>热播后宫戏有清流 网络小说拍出正剧范》,《北京晨报》2011年11月8日。

[15]直接引语的部分出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涛的发言,反转之说出自北京大学中文系邵燕君的观点,均见孙佳山等:《多重视野下的<甄嬛传>》,载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04

[16] 北京大学中文系邵燕君语,见孙佳山等:《多重视野下的<甄嬛传>》,载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04

[17] 北京大学中文系季亚娅语,见孙佳山等:《多重视野下的<甄嬛传>》,载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04

[18] 张越语,见孙佳山等:《多重视野下的<甄嬛传>》,载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04

[19] 参见张慧瑜:《"新中国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叙述》,载于《开放时代》,2009年第10期

[20] 张德胜:《儒家思想与工具理性:中庸之道的社会学分析》,载于陈来,甘阳主编:《孔子与当代中国》(中国文化论坛论文结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7

[21] 见《葛红兵解读甄嬛传:观众需要从幻觉中醒来》,http://hb.sina.com.cn/news/gdzx/2012-05-03/70697.html

[22] 王广飞:《宫斗剧胡编乱造 煽色腥到极致》,载于《人民日报》2012年05月28日

[23] 这是笔者于2012年7月在华东师大举办的"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多种思潮的互动与对话"学术研讨会上听闻的说法。

[24] 周志强:《陌生人时代的中国》,载于《中国图书评论》,2012/03

[25] 周志强:《陌生人时代的中国》,载于《中国图书评论》,2012/03

[26] 周志强:《陌生人时代的中国》,载于《中国图书评论》,2012/03

[27] 这是汪晖在论坛期间接受会议承办方文汇网的采访时谈及的。见《汪晖:电视剧是属于大众的历史记忆》,http://www.guancha.cn/wang-hui/2012_07_19_85570.shtml

[28] 参见戴锦华教授在论坛期间接受主办方文汇网的采访视频,《戴锦华:中产阶级视角下的中国电视》,http://comment.whb.cn/yinpin/view/21271

[29] 林春城先生文中有提及"文化力学"(the cultural dynamics)一词,但笔者这里是在类似软实力话语的宽泛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的。

[30] 李兆前:《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概念透视》,载于《文学前沿》,2005/01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20/3581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3581

朱琳:近期日本国内各方对钓鱼岛问题的观点综述 格瑞噶斯:遗产、胁迫和软实力: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国家的影响
相关文章
王绍光:两个时期不能被隔断
胡俊:超越中西纠结的中国文化建构——《中国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讨论综述
黄宗智:中国改革往何处去?中西方学者对话(二):导论
柯小刚:“五四”九十年古今中西学术的变迁与今日古典教育的任务
曾庆瑞:中国电视剧50年
邱立本:重慶又來到歷史的拐點
郑圣勋:哀悼有时--(翻译论文集《忧郁的文化政治》序)
伊格尔顿:文化与社会主义
汪晖、戈泽帕特:“如今没人再提社会民主”
苏伟:与大卫·科茨面谈"社会主义"
张慧瑜:《浮沉》:外企的腹黑与白领的国企梦
王行坤、倪明:儒法传统与社会主义的未来
龚伟亮:思潮互动·阵地战·历史视野与关系思维 --以媒体研究者身份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的评述
欧树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学
汪晖:当代中国历史巨变中的台湾问题
黄棘:"20世纪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