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社会

回乡调查之三: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

作者赐稿
根据农村基层人员的实践经验,农村工作的“危险期”有两个:“三伏”与“三九”,即六月小麦收割完到秋收这段时间,还有秋收结束后至春耕时间,主要原因在于这是传统的农闲期,大量人员处于闲散状态。农村文化建设是丰富农民业余生活,提高村庄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根据农村基层人员的实践经验,农村工作的"危险期"有两个:"三伏"与"三九",即六月小麦收割完到秋收这段时间,还有秋收结束后至春耕时间,主要原因在于这是传统的农闲期,大量人员处于闲散状态。东部地区,全年农活全部加起来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 。除了部分男劳动力农闲时节外出务工外,实际上农闲时节将形成大量剩余劳动时间,尤其是对妇女和老人而言。

这种闲散状态给农村稳定带来了不稳定影响。村民无事可做,只有打麻将、打扑克等消磨时光,容易发生赌博行为,影响村风和邻里和睦。同时,闲则生事,互相瞎侃,飞短流长,这两个时节也是村民间容易产生矛盾的时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从2007年秋季开始,村里决定重新组织村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首先是建设老年人活动室。村内60岁以上的村民有11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按照联合国的老龄化社会标准,已经属于典型的老龄社会了。重阳节之日,村委决定从当年开始给村内老人过老人节,老人们会收到礼品(大米等),并承诺村里每年为参加新农合的老人补贴10元人民币。此举一方面初步改变了老年家庭在村内的边缘化倾向,另一方面也会村民释放了一个信号,村里在集体生活将出现变化。随后,村委开始着手规划老年人活动室(老头室)。村里从集体房屋中抽出两间,进行了修缮,架起炉子,用于冬季取暖。村委成员和某些村民捐赠了麻将、扑克、象棋等娱乐用品,老年人比较喜好京剧,爱好者自己带来乐器。这样,老年人活动室的架子就初步搭建起来了。

北方的秋冬季节比较寒冷,入冬之后,室外活动就比较困难。过去,10月底之后,老年人除了串门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待着,精神上比较苦闷。尽管初步修建的老年活动室比较简陋,但毕竟提供了一个既可以取暖,又可以相聚娱乐的公共场所。这样,随着天气渐冷,老年活动室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感觉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了。

不久,爱好器乐的青壮年男子也加入了,自发组织了锣鼓队(方言称"响器队")。村里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第二,组织妇女活动,如跳舞、表演等。与老年活动室不同,组织妇女活动难度要大很多。现在农村生活条件提高了很大,家家都有电视、DVD、VCD,有的年青家庭甚至有了电脑和网络。因此,很难引导村民重回"集体"。后来,邻村的村委曾感叹说,现在即便给人发工钱,也没有人出来参与集体活动。

因为前面有了老年活动室的初步成功,文艺娱乐活动的人气给慢慢培养了起来,这样大家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在另外一间文艺活动室里面,每天晚上唱歌跳舞的人越来越多。

文化娱乐活动与以往不同,坚持群众性和娱乐性,大家凭个人兴趣参加,而不是作为集体任务来组织。每种娱乐活动由参与者个人,通过非正式组织的方式,自发形成组织者和引导着。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起来,不仅有过去的传统节目,年轻人还从网上学会新的舞蹈和歌曲,并交给其他人。

大年三十那天,是村里集市的日子,村里在村委门口的小广场上组织了一场文艺表演,向村民和乡邻展示了这几个月以来大家"辛苦娱乐"的成果。在当时还未硬化的土方广场上,多年来破天荒地第一次聚集了那么多的人,尽管天气非常寒冷。村民们后来反映,虽然节目很粗糙,很土,但很有意思,主要是有一种"集体"的感觉,很多老人回忆起生产队时期跳秧歌的热情。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增强了村民对集体的认同,以及后来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提高群众参与的覆盖面?毕竟,文艺娱乐活动有一定的水平要求,在农村面子等问题的影响下,不爱好的、不熟练的人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场地等因素,存在规模限制。

国家建立全身健身社会政策和威海市建设文化大院政策给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契机。2008年春节结束后,在与帮扶单位文登市人民检察院协商沟通之后,村里开始了文化大院建设,硬化修建了两个健身广场。其中一个修建了健身路径,安放了中国福利彩票捐赠的健身器材,另外一个安放了篮球架。另外又从村委的集体房屋里面腾出一间,简单维修后放置了乒乓球台。到夏天的时候,基本上初具规模,这样,村民除了参与文艺活动外,还可以参与健身活动,村民参与的程度大大提高。
置身其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印象:一是简陋。尽管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不论如何,相比城镇的娱乐和建设基础设施,这里是"土得掉渣"了。二是热情。村民的参与热情非常高,虽然是简单的健身器材,但利用率非常高,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十来岁的儿童,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器材,并且在玩法上层出不穷。 

文化建设在农村的治理中实际上非常重要,其积极效果主要有:

一是改善村民的业余生活,尤其是对于农村中的老人而言。现在,农村家庭日益原子化、核心化,老年家庭被边缘化,加上农村经济水平实际上还是偏低,因此,除了子女家庭条件非常好之外,用于老年家庭的娱乐开支很少。而通过村集体以公共产品的方式提供文化娱乐设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对于阻止年青人打麻将、打扑克赌博等行为,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是通过文化建设,促进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文化建设,实际上以村民集体的方式为村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与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原理实际上是一样的。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之后,村民参与集体事务的热情也得到提高,这在村里硬化道路和低产田改造等活动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三是一定程度上,文化建设实际上起到了民主培育的作用。过去,文化集体活动通常由村集体直接组织,一定程度上,有"集体任务"的意味。在村民直选等民主机制下,过去那种集体动员的形式实际上已经很难具备效力,而必须通过农民自组织的方式来完成。农民在自组织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培育了民主精神,锻炼了民主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

四是集体活动发挥了一种"公共论坛"的作用。村民们在文化活动中聚集在一起,除了娱乐之外,大家也会不由自主地谈论村治问题。因此,实际上时发挥了公共论坛的作用,信息在这里得到有效沟通,小道消息在公共讨论中失去作用,对村治有积极的作用。

当然,组织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困难。
首先是组织问题。农业税取消之后,村民与集体的联系被大大削弱,要吸引村民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实际上很困难。同时目前家庭娱乐设施也比较齐全,村集体经济实力很弱,大家比较倾向于在自己家中,而不愿到集体场合。

第二是成本问题。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配套资金,否则政府和社会提供的支持也难以到位。但目前,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很难有集体收入。家乡村里的资金来源最主要的是帮扶单位提供的资金支持,其次是举债,其中多是村委会成员个人垫付。而这样做的最主要动力在于选举时村民的信任产生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压力。除此之外,还有每年的维护成本和组织成本 。因此,若没有集体经济的支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将受到严重影响。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1148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1148

吴飞:从乡约到乡村建设 回乡调查之四:政府和社会帮扶农村的基点在于村治
相关文章
王东宾:回乡调查之一:农村低保的民主治理
回乡调查之二:农村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村官)?
回乡调查之四:政府和社会帮扶农村的基点在于村治
回乡调查之五:合作社与村治
贺雪峰:农村老年人为什么选择自杀--湖北京山农村调查随笔之二
贺雪峰:熟人社会的治理——贵州湄潭农村调查随笔之六
杨华: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农村老年人自杀
袁松:房头记忆如何可能?
杰克·高登史密斯、蒂姆·吴:谁控制互联网?——无边界世界的幻象
王东宾:中国接入互联网的早期历史 (一)
王东宾:立法与金融:合作社促进政策的国际经验
王东宾:呵护全球互联网公共性
温铁军、董筱丹:村社理性:破解“三农”与“三治”困境的一个新视角
王东宾:开源战略与区域经济:日本松江Ruby城的启示
陈柏峰:征地拆迁与农村治理
贺雪峰:中国农村的代际间“剥削” ——基于河南洋河镇的调查
贺雪峰:乡村的去政治化及其后果
王东宾:根、天皇与互联网
王东宾:宿州土地流转信托的创新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