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跟踪网址倒序

人文与社会
wenorgcn at 163 dot com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2 (3) 4 5 6 ... 104 »
文章
  1. 李良:唐弢--见证中国现代文学
    人文 2012/09/01 | 阅读: 1457
    参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的,当时唐弢还是一位20岁的上海邮局的实习拣信生。从追随鲁迅于散文和杂文领域开始创作,到开创性地大量写作书话,再到领衔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半个多世纪的孜孜求索
  2. 朱永嘉:在求真中求是——纪念谭其骧诞辰一百周年(下)
    历史 2012/09/01 | 阅读: 2335
    按:这一部分讲了三件事,一是讲谭先生为金山石化厂选址考证的事;二是讲谭先生在学术争鸣上如何求真求是的事;三是讲谭先生一辈子为学如何勤奋的精神,重点在第二部分。
  3. 刘承华:文人琴与艺人琴关系的历史考察
    音乐 2012/08/31 | 阅读: 2122
    文人琴与艺人琴的这个不同,我们可以通过一件琴史上的著名公案见出,那就是对韩愈《听琴诗》的不同理解。争议是由欧阳修的话引起的,欧阳修认为这首诗不是弹琴诗而是弹琵琶诗。
  4. 当代神话:"为事物的多重性买单"--欧阳江河《凤凰》讨论纪要
    文学 2012/08/31 | 阅读: 1892
    转世之善,像衬衣一样可以水洗,/它穿在身上就像沥青做的外套,/而原罪则是隐身的/或变身的:变整体为部分,/变贫穷为暴富。词,被迫成为物。/词根被银根攥紧,又禅宗般松开。
  5. 鞠明库:明代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影响
    历史 2012/08/30 | 阅读: 1703
    明代的自然灾害对社会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一、造成了明代人口的大量减少和大规模迁徙;二、严重破坏了明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三、为明代政治演进提供了重要契机;四、影响着明代一些地区社会风俗的形成和流传。
  6. 郭存海:中产阶层兴衰的拉美启示
    社会 2012/08/29 | 阅读: 1505
    近年来,中产阶层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不仅发达工业国家遭遇中产阶层问题,甚至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产阶层也演变成一种挑战。传统上赋予中产阶层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正日益走向其反面,沦为一种不稳定因子。
  7. 刁书仁:洪武时期中朝外交中的“表笺风波”
    历史 2012/08/27 | 阅读: 1672
    洪武初年,明朝与高丽、李朝虽建立了宗藩关系,但由于朝鲜半岛政局动荡,复杂多变, 对明外交受其政局的影响,摇摆不定,致使明太祖朱元璋在与朝鲜的交往中猜忌心理不断加剧,屡屡制造表笺之祸。直到明成祖朱棣即位,中朝两国关系才开始进入正常稳定的发展时期。
  8. 凌文超:2011年秦汉史研究综述
    历史 2012/08/25 | 阅读: 1898
    政治史研究历来是史学研究中的重点。本年度秦汉政治史研究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传统政治史和思想史的成果渐多,祭礼研究勃兴,皆是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9. 李安山:国际学术视野中的非洲社会科学
    社会 2012/08/22 | 阅读: 1540
    非洲有许多优秀的社会科学家,他们知识渊博,视野开阔,立足于人类知识的构建并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塞内加尔的人文科学家迪奥普、肯尼亚的政治学家马兹鲁伊、尼日利亚的历史学家阿贾伊、埃及的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刚果金的哲学家姆丁贝和乌干达的文化人类学家马姆达尼等。
  10. 许明龙:孟德斯鸠究竟做过什么官?
    法律 2012/08/06 | 阅读: 1417
    1716年,孟德斯鸠的伯父、波尔多高等法院的"戴臼形圆帽的庭长"之一因病去世,孟德斯鸠依照遗嘱继承其职务,成为"戴臼形圆帽的庭长",1726年卖掉这个职务
  11. 孙歌:中国经验与日本战后思想建设
    历史 2012/07/21 | 阅读: 2296
    今天我想借用日本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60年代初期的社会变化当中知识界所关心的基本问题,来反思我们自身的课题意识。
  12. 乌苏拉·胡斯: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真实世界里的虚拟工作
    科技 2012/07/26 | 阅读: 1557
    该书为文集,收作者1970年代至21世纪文章,选读首章《新技术和家庭劳动》。
  13. 何鹏举:浅析近代日本的"列强意识"
    政治 2012/07/28 | 阅读: 1542
    近代日本在面对西方列强外压之时,很快便产成了一种也要成为列强的"列强意识"。这其中有着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机会主义与商业文化的行为模式为"列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基础。而长期存在于国内的等级制度文化,又对日本处理国际关系时的行动产生了影响。与此相对,作为大陆型农业国家的中国,长期受到王道文化的制约,在列强横行的世界中则选择了另外的应对之道。
  14. 韩立新:日本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研究——兼论《大纲》研究对“日本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意义
    经济 2012/08/01 | 阅读: 1448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国家。日本学界的研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39~1965年的“《资本论》形成史中的《大纲》研究”,第二个时期是1966~1974年的“资本原始积累理论中的《大纲》研究”,第三个时期是1975年以后至今的“世界视野中的《大纲》研究”。从整体上看,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大纲》研究对“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15. 克拉德:艾略特书信集第三册(英文书评)
    文学 2012/08/02 | 阅读: 1483
    艾略特书信集第三册,跨度为1926-1927年,他从1922年开始编辑的Criterion在这个时期因经费问题从季刊改为月刊,每期售出700-800本
  16. 梁赞采夫:俄罗斯移民政策的新方案:完善的必经之路
    政治 2012/08/03 | 阅读: 1726
    本文是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经济学博士、教授、俄罗斯科学院社会政治研究所社会人口和经济社会学中心负责人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梁赞采夫(Sergei V. Ryazantsev)在全俄科学实践会议"二十一世纪前二十五年俄罗斯各地区的人口现状与未来"上的报告。附更详英译
  17. 高国荣: 环境史在欧洲的缘起、发展及其特点
    历史 2012/08/04 | 阅读: 1592
    环境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出现。一定程度上,历史地理学、法国年鉴学派、汤因比的有关著作,为环境史在欧洲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养分。它也与《环境与历史》杂志的创办,欧洲环境史学会的成立,紧密联系。总体上,和美国相比,欧洲的环境史研究具有更多的跨学科研究的特色和全球史的视野,而且自始就重视城市环境问题。研究在西欧和北欧较发达,东欧和南欧相对落后。
  18. 张新颖:T·S·艾略特和几代中国人
    文学 2012/08/19 | 阅读: 1759
    《艾略特文集》五卷(陆建德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出版,翻阅书页,触发我想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些诗文人事,连绵蜿蜒到今天,已经是历几代人而起起伏伏了;却都如在眼前,萦绕不去。
  19. 商伟:《儒林外史》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
    文学 2012/08/17 | 阅读: 2643
    鲁迅先生在他为叶紫的《丰收》所作的序文中曾经这样赞誉《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我们不必强做解人,自称懂得鲁迅心目中《儒林外史》的伟大之处,而无妨把这个判断当作一个问题提出来:这部乾隆中期的章回小说究竟因为什么而堪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20. 王世达:美国全面调整阿富汗政策及其影响
    政治 2012/08/16 | 阅读: 1731
    阿富汗战争已历时10年之久,美国因深陷阿战国力严重消耗。奥巴马政府再度大幅调整阿富汗政策,在阿战略重点由"反恐至上"转为"地缘优先",并出台"新丝绸之路"计划。在美推动下,阿富汗形势面临重大拐点,并将对该地区安全及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 1 2 (3) 4 5 6 ... 104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