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humanities.cn

humanities.cn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跟踪网址倒序

humanities.cn
http://humanities.cn/
webmaster at humanities dot cn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2 3 (4) 5 6 7 ... 14 »
文章
  1. 王晓明:新的国家认同及其未来
    社会 政治 2008/12/07 | 阅读: 1672
    原编者按:此文以《中国认同之现状与希望》刊登于天涯6期,但有较大删节,此为全文。
  2. 白浩: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书写与讨论
    文学 2008/12/09 | 阅读: 1364
    “新世纪文学”概念的提出为时已不短,但对其质疑一直也很强烈,原因在于对其内在精神元素独立性的质疑
  3. 钱理群:文学研究的承担--我所理解的学院派,或学术派
    文学 2008/12/09 | 阅读: 1368
    去年我在北大做了个演讲,讲《民国那些年》那本书,关于承担、独立、自由与创造。现在我把它发挥,讲学术研究的承担问题。北大08年4月1日讲座。
  4. 王红:复调与重弹:当代民族文学的动物叙事研究
    文学 2008/12/09 | 阅读: 1102
    当代民族文学动物叙事模式取得了重大成功,原因何在。
  5. 何清涟:婚姻中的经济学──读格雷·贝克的《家庭论》
    经济 书评 2008/12/09 | 阅读: 2279
    《家庭论》(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1981])书评。
  6. 郎咸平:诸葛亮是优秀的企业家吗?
    经济 2008/12/09 | 阅读: 126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对中国企业家的影响并非全是正面的。
  7. 温铁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与土地私有化的理论逻辑
    社会 2008/12/09 | 阅读: 1157
    若能借鉴同为东亚小农经济的日、韩、中国台湾地区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的现代多功能农业的经验,并传承上世纪80年代中国“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和谐社会模式,推行体现普惠制服务的弱势小农的合作化,新农村建设——综合性的合作经济和乡村自治——定将成为中国三农发展道路之本。
  8. 骆建华:跨越重化工业阶段——中国节能减排挑战与应战(上)
    环保 2008/12/10 | 阅读: 1456
    能源资源消费、产业结构演进,以及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变化之间有着一定的规律性特征。
  9. 蒋子丹:宁静的史铁生
    文学 2008/12/10 | 阅读: 1175
    他在《我与地坛》里对我们说:“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10. 刘铁芳: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
    人文 2008/12/11 | 阅读: 1121
    对乡村社会功用化的超越依赖于乡村社会与现代性之间的二元格局的超越。
  11. 李焯然:书山有路--许地山的藏书及其宗教研究
    宗教 2009/02/16 | 阅读: 1379
    许地山出生于台南,名许赞堃,笔名落花生。甲午战败以后,许地山的全家迁移到福建漳州。他在广州接受教育,18岁中学毕业,由于家境不好出来教书,21岁的时候到缅甸,在一个华侨办的中学教了三年书。在这段时间,因为在缅甸、马来亚旅游,所以他体验了很多当地的风土民情。尤其是曾经也在印度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他对印度文化非常了解,他的小说、散文里有着浓厚的南亚、东南亚色彩。
  12. 田锡全: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经济 2009/02/18 | 阅读: 1816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中共中央1953年秋在粮食分配和流通领域采取的一项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来发展成为包括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等在内的一整套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体系。统购统销既是一个涉及农产品购销问题的经济政策,又是一个影响全局的根本政策。统购统销的实行被称为继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工作之后新中国财经战线上的第二次大战役,其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粮食流通领域和经济领域。
  13. 王绍光:论中国政府的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关于中国模式的思考
    政治 2009/02/18 | 阅读: 1271
    动态的角度来看,适应能力也许比什么都重要,不具备适应能力富国也可能变成穷国。而具备这种能力,贫穷落后的不平等国家,也可以迈向繁荣幸福的康庄大道。我觉得学习能力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14. 孟凡贵:“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
    环保 2009/02/17 | 阅读: 1248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北方陷入了持续的、规模空前的恶性水源危机。十河九干、大河断流、地下水位大尺度下降;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长时间以来,主流认为,“气候变暖变干、工业用水增多、森林植被减少”等因素是“大水荒”的主要成因。通过深入的量化研究,本文否定了这些成因。
  15. 普京:拒戴尔橄榄枝,称俄罗斯软件优秀
    政治 科技 2009/02/17 | 阅读: 1382
    周三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讲话后,普京开始接受参会者的提问,第一个提问者正是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他问道,科技公司如何能帮助俄罗斯充分利用该国的人才和技术。普京看上去对这个问题毫无兴趣,“你看,问题是我们并不需要任何帮助”,“我们不是残障人士,并不是能力有限”。
  16. 陈家琪:普世价值与当代中国
    政治 思想 2009/02/17 | 阅读: 1575
    作者分析了普世价值的形成,认为西方文化几个方面的特殊性并不具有着普世性的价值,谈及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谈普世价值的原因。
  17. 乔姆斯基论奥巴马的巴以政策
    政治 2009/02/17 | 阅读: 1180
    著名语言学家,政治评论家乔姆斯基09年1月24日在个人网站发表文章“奥巴马论以色列-巴勒斯坦”,《信报》专栏作家做了概述。作为犹太后裔,乔姆斯基的文章批评了奥巴马不谈以色列对加沙的侵略,坚持与以色列联盟的政策。
  18. 黄纪苏:让公民社会催生当代的、中国的文艺形态
    艺术 2009/02/17 | 阅读: 1038
    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的时候,要有一个为我所用、容纳万流的气度胸襟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试验态度。传统的东西不能简单放弃或继承,西方的东西不能简单拿来或否定。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得具体地、一样一样地复兴,没有细节和片断就只是一句空话。中国未来的文化艺术形态的生长,需要一种健康的公民社会的支撑,这里产生的艺术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19. 贺雪峰:理解农作
    社会 2009/02/17 | 阅读: 1118
    很多人对农村的想象,依然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肩挑人扛,农民因为农作的艰辛而饱含沧桑。但是,当前农作不仅需时较少,而且体力劳动不重,农作变成了按季节展开的一项相对轻松的劳动,而非我们过去所常想象的艰辛场面。

  20. 葛兆光:道教与唐代诗歌语言
    宗教 2009/02/13 | 阅读: 1393
    中国的宗教与文学之间有很深的关系,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事实。但是,在这方面的研究里,佛教总是比较受重视,而道教与文学的关系的研究却比较被忽略。
« 1 2 3 (4) 5 6 7 ... 14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