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0月14日,韩德强教授复旦大学少年中国学社演讲
-
比利时艺术家: 法朗士·麦绥莱勒 (Franz Masereel, 1889-1972)
-
薠望:为咱网站做点贡献。边听边打字做的笔记,有点乱,大家包涵,好在这两位说话都比较平缓,所以大意都在了。以为是胶片,结果是放碟,原来胶片给电影局没收了。
人文与社会:贾樟柯叙述了他创作《小武》的背景和动机,主要提到对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感受,一个通过学习获得自我的过程,还有对电影中虚伪现实的愤怒。陈丹青谈了他与贾樟柯以及小武的共鸣。
-
培训农民学会电脑,学会上网后,他们大多数玩游戏,寻找娱乐,或者找政治性的刺激新闻,一般的农业技术和信息反而不关心。凭我们的愿望出发,已经不适应农村生活的现实。
-
医卫
社会
2008/11/27
| 阅读: 2029
哈耶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他出的的一本书有60多年了,他里面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就是自我调整的市场完全是一个乌托邦,这样的体制不可能存在很长,如果存在很长就会毁灭人类和自然。
-
政治
社会
2008/11/27
| 阅读: 8047
讲话记录稿,经崔教授校订,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内容。附《激发社会主义经济的想象力》。
-
三十年的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好像走过一个世纪, 不仅承接了传统社会学的知识、经历了社会转型, 还应对了整个社会科学界的理论挑战和全球化的政治影响。
-
市场并不是一个主要在经济体内运作的制度,它主要在经济体之外运作。
-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recovering the passion of ideas and countering the world such as it is with a general hypothesis, the anticipated certainty of an entirely different state of affairs.
-
这篇文章应该是作为MIT《当代德国社会思想研究丛书》介绍而写的。
-
文学
人文
2008/11/30
| 阅读: 1331
德国小说家与法国社会学家就新自由主义把政治倒退成功地变成社会进步的标准,以及就启蒙运动在欧盟中这两大文化的命运交流意见。
-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大片”占海外市场份额和文化影响的论述。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电影论坛”上发言时说,从1978年到2008年11月19日,我国共生产故事影片4522部、美术片430部、科教片3087部、纪录片2243部、电视电影1100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电影产业化改革发展进程加快,电影产量连年大幅递增,2007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402部,位居世界第三。
-
历来对韦伯思想的理解大致可分为两派,即文化论和制度论。
-
《哈姆雷特》里面那句著名台词,“生存?还是毁灭?”人生哲学呀!我是活下去还是死?上面话音未落,底下马上雷鸣般的喊起来:“死——!”恶搞。现在不是了。全场静悄悄的,听着台上深邃的哲学对话,心里感慨:深刻,太深刻了!
-
暂时先收录前言。穆塔赫里Ayatollah Morteza Motahhari (1919-1979)的官方介绍在第二页。
-
主要评论麦金泰尔在《追寻美德》和《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两书中的观点。
-
最近这十年才是社会科学遇到的挑战外显化的时期,因为这一段时间社会学危机比较明显,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农民由于再次逐步丧失自主性或自主权,才导致中西部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凋敝;同样,今天中国在WTO体系中已经丧失了自主性和自主权,才面临目前的经济困境。
-
从技术、制度和思想等方面谈中国电影问题。
-
中国乡村社会目前正在经历一个从治理性危机到伦理性危机的转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