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72 73 74 (75) 76 77 78 ... 178 »
文章
  1. 林毅夫、蔡昉、李周:国有企业产生的逻辑
    经济 2013/01/31 | 阅读: 1574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中国政府领导人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虽然从理论上讲,企业国有化并非是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唯一选择,但它却因具有政府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配置经济剩余,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的战略意图,以及易于操作、政治风险小和监督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而成为内生性的制度安排。
  2. 黄加佳:琉球失国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983
    1874年,日本借牡丹社事件出兵台湾,清政府第一次见识到了日本的蛮横不讲理。一向在外交上采取息事宁人态度的清政府,为了早点了结此事,竟然与日本签署了《北京专条》。
  3. 周维楼:从十八大经济政策重心的转变看中国经济的前途
    经济 2012/12/15 | 阅读: 1502
    作者提出,我国目前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单纯靠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劳动者收入是非常困难的。当前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首先要做的是恢复乡村、小城镇的活力。
  4. 基辛格:中东的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
    政治 2012/09/08 | 阅读: 1619
    美国在埃及左右为难
  5. 刘禾:文明等级论:现代学科的政治无意识
    法律 2012/09/09 | 阅读: 1734
    治外法权始终是在欧美国家以外实行的,比如19-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
  6. 杨桂萍:从西北地区的清真寺和道堂经济看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的组织模式
    宗教 经济 2013/08/14 | 阅读: 1989
    门宦和海乙制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但又超越家庭和社区,形成穆斯林-清真寺-拱北和道堂-门宦,或穆斯林-稍麻寺-教坊-海乙寺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门宦和海乙制比单一教坊制有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关系网络和更强的资源整合机制。
  7. 萧武:焦裕禄是怎样工作的
    影视 2012/12/20 | 阅读: 1669
    焦裕禄到兰考后,并没有向上级和国家要求补贴或特殊政策,而是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集体讨论,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改变当地的面貌。而要改变当地的面貌,首要的是改善自然环境,也就是治三害,改良土壤。最后终于想到了用广泛种植泡桐来改变当地自然条件的办法。
  8. 李云雷:历史视野中的“官场小说”
    文学 2012/12/19 | 阅读: 1659
    19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颇为兴盛,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但在文学界却很少被纳入研究的视野,
  9. 赵华荃:关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量化分析和评价
    经济 2012/12/19 | 阅读: 1498
    国有经济主要从事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利润较低的采矿、能源、原材料等重工业和基础设施,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大量廉价的燃料、动力、原材料以及基础设施的服务,实际上把巨额利润让渡给私营企业(浙江、江苏、广东省更是如此)。私营企业还享受鼓励出口的税收优惠政策
  10. 桑兵:章太炎晚年北游讲学的文化象征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888
    近代普遍感到两难的学术与政治的新旧关系,并非如常人所见那般非此即彼,势如水火。
  11. 许殿才:王夫之的正统之辨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873
    王夫之对历史前途,还是充满信心的。他认为治统或可有时而绝,道统却是存于人心而不可夺的
  12. 张廷杰:宋夏文化交流与西夏的文学创作
    文学 2012/06/08 | 阅读: 1868
    元昊建国称帝,为求独立而有意排斥汉文化,另立年号,制小蕃文字,改大汉衣冠,等等,但他称帝号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又改年号为"天授礼法延祚",却全都充满着汉文化的意味。所设官属皆仿唐宋旧制
  13. 王启梁:不能治江湖亦不能治大国--读《近代中国城市江湖社会纠纷解决模式》
    法律 书评 2012/12/18 | 阅读: 1883
    汉口码头实为一个观察地方性生活的极佳对象。在这最底层的生活中,展现了多元社会控制(法律多元)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展现了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嵌入
  14. 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点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4371
    本来自己是有才能的,因为要想凭籍已成势力。就将自己原有之才能皆一并牺牲,不能发展。
  15. 段宝林:林庚先生谈民歌与新诗
    文学 2012/09/09 | 阅读: 1403
    民歌是文学解放的力量
  16. 戴燕:日译者眼中的“知日派”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301
    周作人要拿百分之二十五的版税,可是一般的日本人当时才拿百分之十
  17. 中美安全认知项目:美国民众深度忧虑中国经济实力--对华政策:美国民众和专家意见不一
    政治 2012/12/18 | 阅读: 2047
    由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EIP)、皮尤研究中心、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RCCC)、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CSCPA)共同完成的"中美安全认知项目"调研报告。
  18. 罗伯特·布伦纳:全球生产能力过剩与1973年以来的美国经济史
    历史 经济 2012/12/18 | 阅读: 3048
    2005年6月,罗伯特·布伦纳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上提交了题为《美国经济向何处去?》的论文,文中分析美国20世纪90年代后年期的经济过热、2000-2001年的股市泡沫、股价崩盘和随后的经济衰退,以及后来的房地产泡沫和步履蹒跚的经济复苏背后的大趋势:美国经济并非真的一枝独秀,而是危机重重。
  19. 陈金龙: 从庙产兴学风波看民国时期的政教关系
    宗教 2012/12/11 | 阅读: 1904
    庙产兴学的始作俑者,是康有为和张之洞。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庙产兴学再起波澜。究其原因,与庙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较大关系。
  20. 张旭东:"魔幻现实主义"的政治文化语境构造--莫言《酒国》中的语言游戏、自然史与社会寓言
    文学 2012/12/17 | 阅读: 2090
    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现代主义者,莫言从一开始就没有对社会分析、道德批评、政治介入表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在莫言的世界中,现象的世界很少得到再现,而是被"形式-叙述"空间所吞没,并由一种无情的虚构逻辑转化为寓言性形象。
« 1 ... 72 73 74 (75) 76 77 78 ... 178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