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标题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61 62 63 (64) 65 66 67 ... 205 »
文章
  1. 米尔斯海默:帝国布局(全文)
    政治 2010/12/20 | 阅读: 4312
    纽约大学教授布鲁斯.布埃诺.德米斯奇塔和乔治.多恩斯曾在《洛杉矶时报》上撰文写道:自二战期间至今,美国对全球发展中国家干预超过三十五次......但惟有1989年美国决定介入哥伦比亚毒品战争那次,在十年内取得了完全胜利,并建立了稳定的民主政府......其成功率不足3%。
  2. 米尔斯海默:刻意霸道--帝国的布局
    政治 2011/09/14 | 阅读: 2163
    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芝加哥大学"温得尔·哈里森杰出贡献"政治学教授、国际安全政策项目主任,曾著有《大国政治的悲剧》等有影响力的国际政治著作。
  3. 米尔斯海默、瓦尔特: 以色列院外游说集团与美国对外政策(节译)
    政治 2006/12/28 | 阅读: 6035
    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今年美国学术界一件大事。两位作者今年三月在《伦敦书评》发表题为“The Isreal Lobby”的文章,遂引起一场大争论,两位作者被指责是反犹太主义者。《伦敦书评》因此于九月召开讨论会议,探讨以色列游说集团是否对美国中东政策影响过多,其视频见: http://www.scribemedia.org/2006/10/11/israel-lobby/ 。这篇文章为刘波根据《伦敦书评》文章译出,有添加删节。原文基本观点是美国的中东政策差不多完全基于国内政策的考虑和以色列游说集团的活动这两点。--人文与社会
  4. 米尔斯海默:中国不会和平崛起、中美都在准备战争
    政治 2012/05/27 | 阅读: 1669
    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是全球知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他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以及他所开创的"进攻现实主义学说"从理论逻辑上充分论证了大国争霸的必然性。因从不讳言美国必须要警惕中国崛起带来的威胁,米尔斯海默曾被看成是"中国威胁论"的理论代言人
  5. 米奇·莫克斯利: 租一个白人
    经济 2010/06/30 | 阅读: 1047
    租一个白人--发自北京的一名假商人的自白

    对他来说,工作要求只有两点:白人的脸和西服。
  6. 管银凤、李健:印巴冲突中的民族、宗教因素
    政治 2012/01/06 | 阅读: 1561
    印巴民族、宗教冲突简介
  7. 管军军、勾总国:基督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
    法律 2008/09/17 | 阅读: 1481
    对于11,12世纪西方法典的编撰,基督教与教会法不仅提供了教会法体系创立的综合研究与分析的体系标准,而且传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作为一个教高层次的文明使者,带着罗马法的威望和罗马人的名字来到了野蛮民族中间
  8. 笼中美国--为什么矫正监管600万人(英文)
    法律 2012/01/26 | 阅读: 2053
    美国监禁制度与奴隶制的类比,非洲裔青少年的被区别对待,监禁管理私营化、每年狱内多达7万起强奸案等等
  9.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摘要)
    科技 2013/04/21 | 阅读: 1398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31次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高中及以下学历网民仍占78%左右。
  10. 第31次CNNIC报告摘要与第二章: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科技 2013/01/28 | 阅读: 1513
    第二章主要提供各类数据图表,网民指6周岁以上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中国居民,个体用户调查总体样本60,000个,其中,住宅固定电话用户、手机用户各30,000个,样本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1. 符鹏:阶级想象的危机与底层话语的困境--重读小说《那儿》
    书评 文学 2014/10/27 | 阅读: 2395
    底层话语早已被研究者视为当代文学批评不可或缺的观念视野,但深究起来,这种话语乃是一个并未被充分理论化的概念系统。事实上,这种话语实践的困境早就潜藏在其文学起源--小说《那儿》之中。在这篇小说中,曹征路无力对工人阶级底层化的命运做出真正的历史分析,缺乏节制的现实愤怒和偏于一隅的历史判断,都限制了他对于主人公反抗意识的构造,劳动尊严的呈现以及身份政治的透视,由此陷入阶级想象的危机之中。而要再造底层话语的阶级意识,就必须重新审视底层在市场社会中特定的身心状态,并由此回到当代社会主义实践转折的历史脉络,寻求重塑其理论想象的话语空间。
  12. 符鹏:奢侈的符号逻辑与中产阶级想象的困境--重省当代中国的奢侈品消费
    社会 2012/10/26 | 阅读: 2050
    当下政治治理的任务便不止是从物质层面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包括制定限奢法),缓解中产阶级的生活压力。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寻求安顿人心的政治之道:如何重新回到中国历史(古典传统和革命传统)演进的内在脉络,探究重建当代伦理主体的思想资源
  13. 符鹏:反抗的文化形式与阶级意识的危机:工人阶级文化再思考
    社会 2013/11/26 | 阅读: 2063
    保罗·威利斯《学做工》(Learn to Labour)书评
  14. 符鹏:为何要读柄谷行人
    书评 2012/07/06 | 阅读: 2453
    尽管柄谷行人早已不满足《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的文学史批判,但并没有直接在文学与历史事实之间寻求新的关联,而是同样借助了政治这一结构性的中介环节。
  15. 笔墨写生及道脉回溯 ——“潘天寿与中国画写生”学术座谈会辑论(二)
    艺术 2015/05/25 | 阅读: 1721
    “潘天寿与中国画写生”学术座谈会辑论(二)
  16. 笔墨写生及道脉回溯 ——“潘天寿与中国画写生”学术座谈会辑论(一)
    艺术 2015/05/25 | 阅读: 1752
    "写生"是中国画的命脉问题,它有自身的语源规定,首先应做强调历史地理解,否则会放任现实的问题。古人讲心会神融,忌描头画角,潘先生讲摄神入理,都不是形其"客观"。"客观对象"或"客观景物"之说,是对西方现代哲学文艺学的横移妄用,几乎不是"写生",大抵接近"写死"。还有一个词汇是"写实",也是似是而非。因为在历史传统中的语境里,"实"的对面是"虚",这个"虚"字非常重要。潘天寿与中国画写生”学术座谈会辑论(一)
  17. 竺可桢:阳历与阴历的合理化
    科技 2013/01/01 | 阅读: 2487
    有人以为格里高里历是纯粹阳历,其实不然。它和我们旧历一样也是阴阳历并用,不过以阳历为主罢了。
  18. 竹内好:新颖的赵树理文学
    文学 2013/10/17 | 阅读: 2490
    我认为,把现代文学的完成和人民文学机械地对立起来,承认二者的绝对隔阂;同把人民文学与现代文学机械地结合起来,认为后者是前者单纯的延长,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现代文学和人民文学之间有一种媒介关系。更明确地说,一种是茅盾的文学,一种是赵树理文学。在赵树理的文学中,既包含了现代文学,同时又超越了现代文学。至少是有这种可能性。这也就是赵树理的新颖性。假若只是单纯的割裂或结合的关系,那么,那样的文学恐怕是不能满足日本青年内存的要求吧!
  19. 童辰:重庆国企改革遭遇金融危机大考
    经济 2009/03/16 | 阅读: 1695
    如果把应对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比做一场阻击战,在全国30多个地方战场上,重庆是打得最争气的之一;在全国地方国企系统中,重庆国企的表现也是最好的之一。
  20. 童清峰:台湾两次土改的启示:避免地方金权豪夺
    政治 2008/10/19 | 阅读: 3866
    台大社会系教授陈东升的研究报告指出,台湾地方派系经济来源主要是操弄地方土地分区使用和开发的权力,介入土地、山坡地、观光风景区及工业土地的开发,以台北县为例,十三个派系中,就有九个介入房地产事业,其利益累积规模之大,相当程度取代传统区域联合独占的经济利益。 台湾第二次土改造成的黑金政治,中国大陆不可不引以为戒
« 1 ... 61 62 63 (64) 65 66 67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