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84 85 86 (87) 88 89 90 ... 205 »
文章
  1. 张廷杰:宋夏文化交流与西夏的文学创作
    文学 2012/06/08 | 阅读: 1863
    元昊建国称帝,为求独立而有意排斥汉文化,另立年号,制小蕃文字,改大汉衣冠,等等,但他称帝号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又改年号为"天授礼法延祚",却全都充满着汉文化的意味。所设官属皆仿唐宋旧制
  2. 赖正维:“球案”与近代中日关系
    历史 2012/06/13 | 阅读: 1843
    面对日本的强行吞并,尚泰王一方面以久隶中国藩封,世修职贡,不便擅自更改为词,恳求日方免办;另方面则密遣专使向清政府求救。近代史上轰动一时涉及中、琉、日三方关系的"球案"事件由此展开。
  3. 刘禾:写在记忆的荒漠上
    艺术 2012/10/19 | 阅读: 1928
    到了台北人间出版社二○○一年出版的第一版《当世界年轻的时候》(繁体字版,原书名《橄榄桂冠的召唤》)之后,我才了解到,原来国际纵队里曾经活跃着一批华人志愿者。
  4. 李志鸿:中国民间宗教研究30年
    宗教 2012/10/21 | 阅读: 2854
    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40周年,马西沙先生作《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四十年》一文,对40年的民间宗教研究已有精彩的评论。此文是在业师马西沙先生文章的基础上再以专题的形式写作而成的。
  5. 施丁:钱大昕"实事求是"史学(上篇)
    历史 2012/10/05 | 阅读: 2216
    乾嘉时期(1736-1820年)学者好言"实事求是",钱大昕尤为突出。这在中国史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史学上的所谓实事求是,仅是指考证方法,还是言史学思想?以往学者常常提到这个词,但并没有深究其底细。
  6. 李安山:国际学术视野中的非洲社会科学
    社会 2012/08/22 | 阅读: 1539
    非洲有许多优秀的社会科学家,他们知识渊博,视野开阔,立足于人类知识的构建并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塞内加尔的人文科学家迪奥普、肯尼亚的政治学家马兹鲁伊、尼日利亚的历史学家阿贾伊、埃及的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刚果金的哲学家姆丁贝和乌干达的文化人类学家马姆达尼等。
  7. 当代神话:"为事物的多重性买单"--欧阳江河《凤凰》讨论纪要
    文学 2012/08/31 | 阅读: 1888
    转世之善,像衬衣一样可以水洗,/它穿在身上就像沥青做的外套,/而原罪则是隐身的/或变身的:变整体为部分,/变贫穷为暴富。词,被迫成为物。/词根被银根攥紧,又禅宗般松开。
  8. 鞠明库:明代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影响
    历史 2012/08/30 | 阅读: 1702
    明代的自然灾害对社会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一、造成了明代人口的大量减少和大规模迁徙;二、严重破坏了明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三、为明代政治演进提供了重要契机;四、影响着明代一些地区社会风俗的形成和流传。
  9. 孟繁华:乡村文明的崩溃与“50后”的终结
    文学 2012/06/30 | 阅读: 2137
    当下中国文学状况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现实原因,是乡村文明的崩溃和新文明的崛起导致的必然结果。乡村中国的“空心化”和文明的全面沦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那些长期以乡村生活为创作对象的50后作家基本还固守过去乡村文明的经验。
  10. 裘锡圭:缅怀张政烺先生
    书评 2012/06/29 | 阅读: 1886
    张政烺先生是我见过的最纯粹的学者。张先生不但朴实无华、和蔼可亲,而且最具有"以学术为天下公器"的真正学者精神。
  11. 汪晖:墓园·颠倒
    文学 2012/06/29 | 阅读: 3483
    2012年5月28日自纽约飞抵瑞典,入住乌普萨拉(Uppsala)瑞典高等研究院(SCAS)。研究院的主体部分是一所十八世纪的晚期建筑,即林奈宫(Linneanum),坐落在植物园内。我的寓所在植物园外的墓园一侧。5月29日,临窗而坐,眺望墓园,时差之中,恍若守墓人,随手涂鸦,录随感二则,其一题为《墓园·颠倒》。
  12. 郭存海:中产阶层兴衰的拉美启示
    社会 2012/08/29 | 阅读: 1504
    近年来,中产阶层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不仅发达工业国家遭遇中产阶层问题,甚至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产阶层也演变成一种挑战。传统上赋予中产阶层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正日益走向其反面,沦为一种不稳定因子。
  13. 郑鸿生:陳映真與台灣的「六十年代」--重試論台灣戰後新生代的自我實現
    戏剧 音乐 2012/06/30 | 阅读: 4137
    台灣的六十年代是接受國民政府普及教育的戰後新生代成長期,是歷經肅殺1950年代之後的文藝復甦與思想解放期,又逢全球性青年造反運動--促成戰後新生代在六十年代開始深具時代意義的世代自我實現,在各面向影響此後三、四十年的台灣。
  14. 刁书仁:洪武时期中朝外交中的“表笺风波”
    历史 2012/08/27 | 阅读: 1668
    洪武初年,明朝与高丽、李朝虽建立了宗藩关系,但由于朝鲜半岛政局动荡,复杂多变, 对明外交受其政局的影响,摇摆不定,致使明太祖朱元璋在与朝鲜的交往中猜忌心理不断加剧,屡屡制造表笺之祸。直到明成祖朱棣即位,中朝两国关系才开始进入正常稳定的发展时期。
  15. 凌文超:2011年秦汉史研究综述
    历史 2012/08/25 | 阅读: 1896
    政治史研究历来是史学研究中的重点。本年度秦汉政治史研究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传统政治史和思想史的成果渐多,祭礼研究勃兴,皆是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16. 汪晖:世界政治制度中“代表性”的缺失(访谈)
    思想 2012/08/23 | 阅读: 3449
    汪晖教授应托马斯·迈耶尔教授的邀请为《新社会》杂志做了一次访谈,讨论演讲中涉及的一些问题。本文是访谈的翻译稿,汪晖教授本人对译稿进行了核对和修改。
  17. 王世达:美国全面调整阿富汗政策及其影响
    政治 2012/08/16 | 阅读: 1729
    阿富汗战争已历时10年之久,美国因深陷阿战国力严重消耗。奥巴马政府再度大幅调整阿富汗政策,在阿战略重点由"反恐至上"转为"地缘优先",并出台"新丝绸之路"计划。在美推动下,阿富汗形势面临重大拐点,并将对该地区安全及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18. 刘小枫:壬辰年祭卢梭
    思想 2012/08/18 | 阅读: 1912
    卢梭的在天之灵对我们说,不要一看到"专制君主"这个语词就以为指的是统治者,所谓"为了压制自由的专制君主,人们牺牲掉自己的趣味",指的是有才华的少数人受"炫耀的趣味"这个"专制君主"的支配
  19. 商伟:《儒林外史》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
    文学 2012/08/17 | 阅读: 2640
    鲁迅先生在他为叶紫的《丰收》所作的序文中曾经这样赞誉《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我们不必强做解人,自称懂得鲁迅心目中《儒林外史》的伟大之处,而无妨把这个判断当作一个问题提出来:这部乾隆中期的章回小说究竟因为什么而堪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20. 张新颖:T·S·艾略特和几代中国人
    文学 2012/08/19 | 阅读: 1758
    《艾略特文集》五卷(陆建德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出版,翻阅书页,触发我想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些诗文人事,连绵蜿蜒到今天,已经是历几代人而起起伏伏了;却都如在眼前,萦绕不去。
« 1 ... 84 85 86 (87) 88 89 90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