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74 75 76 (77) 78 79 80 ... 205 »
文章
  1. 王铭铭:中国——民族体还是文明体?
    思想 2008/12/03 | 阅读: 1216 | 评论: 1
    19世纪末以后,国人主张的“民族团结”,绝非简单是欧洲式“民族主义”,而是双重的,按欧洲近代“民族”概念的定义,它可谓既是“民族内部的团结”,又是“民族之间的团结”。
  2. 陈来:现代中国文化与儒学的困境
    思想 2008/12/03 | 阅读: 1384 | 评论: 1
    在前现代的社会制度已获改变的二十世纪,儒学何以仍然是一个不断被提起的焦点话题?在现代中国社会,儒学的超越哲学的存在是否可能及其所需条件是什么?
  3. 王青:赤松子神话与商周焚巫祈雨仪式
    宗教 历史 2009/02/19 | 阅读: 2825 | 评论: 1
    赤松子由于自焚升天而成为古代最著名的雨师,其专名渐渐变成掌祈雨的巫师的通用名,历代雨师均有可能被称为赤松子,所以其事迹也在慢慢丰富。
  4. 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
    历史 2008/12/03 | 阅读: 1447 | 评论: 1
    黄宗羲曾慨叹道:“形势、昭然者也;人心、莫测者也。其昭然者不足以制其莫测者亦从而转矣。”三百年后戊戌变法失败中,我们又看到了莫测者亦从而转的重演。
  5. 张承志:真正的人是X
    宗教 文学 2008/12/03 | 阅读: 2840 | 评论: 1
    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后毛泽东主席曾发表唁电,其中的名句(大意):资本主义制度是随着罪恶的贩卖黑奴行径兴起的,它也将随着黑色人种的彻底解放而告灭亡。对于什么是解放,马尔克姆·X和金有不同的理解。--HC
  6. 张旭东:杂文的自觉—鲁迅“过渡期”写作的现代性与语言政治
    文学 2009/03/16 | 阅读: 1600 | 评论: 1
    谈谈我称之为“过渡期”的两三本杂文集,看看能否从这里边总结出鲁迅杂文写作的某些特点。具体讲是分析《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部分《而已集》的内容。
  7. 陈丹青:与四位国画家谈话录--当代中国画之“水墨”谈
    艺术 2009/03/16 | 阅读: 1453 | 评论: 1
    陈丹青建议学习国画时废除素描,重新定义水墨为当代艺术。
  8. 张颐武:日常生活平庸性的回应——“新世纪文学”的一个侧面
    文学 2008/12/03 | 阅读: 1188 | 评论: 1
    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及“新少年写作”等文学现象中,显示了这种日常生活的平庸性所带来的新困扰,而对这种平庸性的焦虑与不安仍然是新语境下文学写作的基本主题之一。
  9. 孙郁:狂士们
    历史 文学 2008/12/03 | 阅读: 1673 | 评论: 1
    记陈独秀,苏曼殊,章太炎,吴稚晖,鲁迅等人。
  10. 曹锦清:扩大内需,没有简单药方
    经济 2008/12/03 | 阅读: 1028 | 评论: 1
    出口导向,成绩很大,问题很多,向内需转型,迫在眉睫。
  11. 张承志:关于写作: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思想搏斗的过程
    书评 2009/03/16 | 阅读: 1196 | 评论: 1
    张承志《敬重与惜别——致日本》新书发布会暨媒体见面会记录。
  12. 张丹卉:论满族文化先驱--巴克什
    历史 2009/03/15 | 阅读: 1131 | 评论: 1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随着后金政权的建立,满族的初步形成,一批满族(女真)知识分子—巴克什应运而生。
  13. 葛涛:“百代”浮沉——近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盛衰纪
    音乐 历史 2008/12/04 | 阅读: 3796 | 评论: 1
    百代公司,民国时代最大规模的唱片企业,既是民国时代斑斓多彩的城市生活中的一面,也是社会时尚、流行文化在 声音上的具现。
  14. 欧阳江河:从八个样板戏到电影《二十四城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文本变迁
    影视 文学 2008/12/04 | 阅读: 1799 | 评论: 1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文本从八个样板戏到电影《二十四城记》,天翻地覆。
  15. 杨国强:论清末知识人的反满情绪
    历史 2008/12/04 | 阅读: 17651 | 评论: 1
    二十世纪初年朝廷行新政,局中人和局外人纷纷论国事,官吏以及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的新旧士人都在说"八旗生计"的"憔悴"和"可哀"。
  16. 赵启正:浦东开发"软成果"的启示
    经济 2009/02/19 | 阅读: 1394 | 评论: 1
    将担任中国全国政协会议发言人的国务院新闻办前主任赵启正日前为香港天大研究院网站撰文,回忆他在上海的经历,尤其是浦东开发的启示。他认为,上海浦东开发,除了一系列的硬成果之外,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经验,得到了更加重要的软成果,为未来中国其他地方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而现在是对这些软成果进行总结提高的时候了。
  17. 旷新年:文化研究这件“吊带衫”
    社会 2009/03/14 | 阅读: 1163 | 评论: 1
    学院政治是没有任何真正的政治目标的政治。
  18. 吴伯娅:“ 诗魔 ” 厉鹗
    历史 文学 2008/12/05 | 阅读: 1695 | 评论: 1
    厉鹗是雍乾间著名诗人。崛起于“清初六大家”之后,“乾隆三大家”之前,地位独特。
  19. 考林尼柯斯:商品拜物教之镜:让·鲍德里亚和晚期资本主义文化
    社会 2009/03/14 | 阅读: 1434 | 评论: 1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又译尚.布希亚),著名法国思想家,也是旗帜最为鲜明、著作最为晦涩的后现代"超级"理论家。(只改了标点和明显的西文拼写错误,未校对文字--人文与社会)
  20. 巴迪乌:作为传记的哲学
    思想 政治 2009/03/14 | 阅读: 1996 | 评论: 1
    2007年11月13日的演讲。英文录像链接
« 1 ... 74 75 76 (77) 78 79 80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