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50 51 52 (53) 54 55 56 ... 205 »
文章
  1. 地震灾区的重建:人类学的视野
    建筑 2008/08/14 | 阅读: 10565 | 评论: 1
    鲍江整理自“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座谈会”的录像资料。这次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中心在北京发起,2008年6月9日由罗红光主持。
  2. 范岱年:1933年中国知识分子的新年梦想
    人文 2008/08/14 | 阅读: 1668 | 评论: 1
    在四分之三世纪以后的今天看来,1933年《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专栏是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一个很好的社会学调查,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3. 李强:恶劣的劳动条件,Puma制造在中国
    经济 2008/08/31 | 阅读: 2265 | 评论: 1
    最近中国劳工观察(CLW)发布了关于Adidas和Puma这两个德国品牌的运动服装在中国生产工厂的工人待遇和劳动条件情况。一双60到90美元的Puma鞋,生产这双鞋的所有中国工人的工资不到2美元。Puma报告包括puma公司对报告的回应和自辨。
  4. 葛兆光:关于近十年中国近代佛教研究著作的一个评论
    书评 宗教 2008/09/06 | 阅读: 2027 | 评论: 1
    分析20世纪90年代近代佛教研究的发展和问题。
  5. 刘小枫: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真理
    宗教 书评 人文 2008/09/06 | 阅读: 1984 | 评论: 1
    比较尼采和舍斯托夫对宗教和真理的观点,介绍舍斯托夫生平。
  6. 杨念群:西医传教士的双重角色在中国本土的结构性紧张
    宗教 医卫 2008/09/06 | 阅读: 2164 | 评论: 1
    西医传教士的角色多元性在中国本土语境中可以引申出诸多"现代性"问题: 如西医传教士的宗教与科学双重角色在中国本土传播的过程中如何产生裂变与紧张, 宗教权威如何在近代语境中通过医学改造转型为一种世俗控制能力, 这种现代意义的监控又如何为本土文化所兼容.
  7. 杨念群:边界的重设
    历史 宗教 2008/09/06 | 阅读: 1880 | 评论: 1
    从清末有关"采生折割"的反教话语看中国人空间观念的变化。作者认为,对外来者的妖魔化不仅反映在对传统社区内外之别的想象上,而且反映在对谣言传播方式的延续上。
  8. 张历君:历史与剧场:论瞿秋白笔下的「滑稽剧」和「死鬼」意象
    历史 文学 2008/09/05 | 阅读: 2025 | 评论: 1
    解读瞿秋白临终告白《多余的话》的一个方式。
  9. 朱其:谁在害怕批评艺术市场?
    艺术 2008/09/05 | 阅读: 1046 | 评论: 1
    朱其发表了几篇批评艺术市场的文章,引来了一片攻击。
  10. 张永和、栗宪庭:关于城市建筑的对话
    建筑 2008/09/04 | 阅读: 1896 | 评论: 1
    一个建筑师,一个艺术评论家,谈到中国当代建筑,一样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11. 萨义德:叶芝与非殖民化
    文学 2008/09/03 | 阅读: 5131 | 评论: 1
    叶芝与他的本上传统、与他的时代的历史和政治背景,以及他作为一位在民族主义汹涌澎拜的爱尔兰用英语写作的诗人这一极端复杂的环境,是紧密相连并互相作用的。
  12. 陈嘉映、汪丁丁:常识与科学
    思想 科技 2008/09/02 | 阅读: 1832 | 评论: 1
    当科学和主义挂钩,很多问题就产生了。
  13. 黄宗智:探寻中国的现代性
    书评 2008/09/01 | 阅读: 3841 | 评论: 1
    这篇文章评论的是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2008重印本,是很好的一篇分析和导读。

    "汪晖的四卷本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卷帙浩繁,内容十分复杂。首卷围绕“理”与“物”的关系这一中心命题,探讨了宋明儒学的“天理”主题;次卷转向“帝国/国家”问题,先证明它们是西方(包括日本)在分析中国时使用的主导性的现代二元对立概念,再论证它们对理解清朝和民国的国家特性来说,具有基本的缺陷;第三卷对晚清和民初的重要思想家进行分析,并揭示出,在将旧的“天理”世界观重塑为“公理”世界观的时候,他们既纳入了西方式的科学公理观念,又保持了传统的对“天理”中的“理”的伦理—政治的关注;第四卷在上述背景下,讨论了现代“科学话语共同体”如何兴起为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的核心主题。四卷洋洋洒洒至一六○八页,仅“导言”一章,即长至百余页。"
  14. 崔泉墨:凤凰与秃鹫--新闻业者的道德和能力
    影视 2006/11/16 | 阅读: 1803 | 评论: 1
    一篇杂文,谈及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问题。作者并没有把人类泛义的道德要求和职业道德分开,而是把两者放在一起来衡量新闻从业者。只有那些旁观的冷漠闲人才会无耻到对新闻记者救了溺水女孩而没有报道事件供他们在茶余饭后唏嘘感叹来说三道四。有一点很重要:职业者也首先是人。--人文与社会::Humanities.cn导读
  15. 克罗泽尔:前苏联与中国前卫艺术
    艺术 2008/09/01 | 阅读: 6642 | 评论: 1
    比较前苏联与中国前卫艺术的产生发展。文章中提到的情况截至1996年,当时全球艺术品价格大幅虚高的情况还没有大规模出现,但作者已经提到中国的一些美术学院中对销售作品的关心远大于对艺术探索的的关心。
  16. 王绍光:财政没有透明就不是民主
    经济 政治 2008/08/19 | 阅读: 2697 | 评论: 1
    怎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改革成为广泛参与的改革?平等的参与权、表达权、讨论权,乃至投票权的前提是什么?
  17. 当代艺术,文化的碉堡还是虚城?:“对装置、雕塑创作时下问题的讨论”纪要
    艺术 2008/08/24 | 阅读: 11972 | 评论: 1
    中国当代艺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这次讨论会的参加者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意见,其中艺术品的形制规模日渐庞大是讨论的一个中心问题,朱金石08年3月的展览《权力与江山》成为主要话题之一。
  18. 陈其钢访谈
    音乐 2008/08/22 | 阅读: 5747 | 评论: 1
    陈其钢谈学音乐的过程以及他对“传统音乐”的理解。
  19. 刘大生:说易行难话引注——朱苏力的“注”与美国司法审查
    法律 2008/08/21 | 阅读: 1311 | 评论: 1
    关于美国司法审查的一点争议,但却是通过关于注释的做法提出的,语气有过激之处。
  20. 王岳川: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文化战略
    社会 2008/08/24 | 阅读: 3372 | 评论: 1
    新世纪中国文化安全与“再中国化”问题的提出,是对西方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单边主义文化霸权反思批判基础上的新思维。本文从九个方面凸显走出边缘化的中国思想的前沿学术问题。
« 1 ... 50 51 52 (53) 54 55 56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