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顺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90 91 92 (93) 94 95 96 ... 205 »
文章
  1. 杨海英:施琅史事探微
    历史 2008/12/05 | 阅读: 1259
    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自飞黄、大木父子后,闽海东南之地,至今三百余年,虽累经人事之变迁,然实以一隅系全国之轻重,治史之君子,溯源追始,究世变之所由,不可不于此点注意及之也。”
  2. 陈祖武:吕留良散论
    历史 2008/12/05 | 阅读: 1360
    吕留良在清代学术史、政治史上都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故世后,于雍正间为文字冤狱祸及。
  3. 聂耳:观中国哑剧《香篆幻境》后
    音乐 2013/02/08 | 阅读: 1754
    阿夫(甫)夏洛穆夫是一个专门研究中国音乐及戏剧的俄国作曲家,他的作品有交响乐曲"北平胡同印象记"、舞蹈音乐"琴心波光香篆幻境"及歌曲"晴雯绝命辞"等。
  4. 房宁:30年中国政治发展回顾与展望
    政治 2008/12/05 | 阅读: 1300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在摸着石头过河,以问题推动制度建设。
  5. 欧树军:"为人民而行动":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之谜
    社会 2013/02/07 | 阅读: 1907
    1959年至今,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政治中一言九鼎,它议行合一、控制政府、主导议会、结盟工会、支配社会、统摄全局、长期执政。为什么它能够成为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典范:长期执政而不腐化?
  6. 何勤华:汉语“法学”一词的起源及其流变
    法律 2008/12/06 | 阅读: 1111
    汉语“法学”一词在中国古代即已出现,但多用为“ 律学”,且与现代意义上的汉语“法学”一词有着重大区别。
  7. 何勤华:清代法律渊源考
    法律 2008/12/06 | 阅读: 1274
    在清代,不仅《大清律例》等国家正式法典在法院审判活动中是得到严格遵守的,而且成案、习惯法、情理、律学著作等也是司法官吏作出判决时的重要依据。
  8. 白化文:中国纸文化中特有的“敬惜字纸”之现象
    历史 2012/07/21 | 阅读: 2255
    鲁迅先生《朝花夕拾·琐记》中记有:"庙旁是一座焚化字纸的砖炉,炉口上方横写着四个大字道'敬惜字纸'。"这是对字纸炉的典型描述。
  9. 费章:一场抄袭事件中的书评产业链
    社会 2012/07/27 | 阅读: 1977
    2012年7月初,一位职业媒体书评人的抄袭事件,引发了较大的关注。应当说,本来此事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新闻。事情奇妙之处在于,这媒体作者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将数十篇抄袭文章(包括书评、影评、球评甚至专栏),发往《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晶报》、《深圳特区报》、《信息时报》、《新快报》、《中国图书商报》等一系列一二线媒体与所谓"中文核心期刊"。
  10. 乌苏拉·胡斯: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真实世界里的虚拟工作
    科技 2012/07/26 | 阅读: 1555
    该书为文集,收作者1970年代至21世纪文章,选读首章《新技术和家庭劳动》。
  11. 萨米尔·阿明:历史发展的两条道路--欧洲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对比:起源与历程
    思想 2012/07/24 | 阅读: 3111
    洞澈力意味着世界主义的认定与归属,世界主义不同于当今实存的全球化。旧时代的世界主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以及其他)曾经伴随着部族帝国主义而存在,这与我们现在强调的世界主义也大相迳庭。我们的世界主义是现代的(人创造历史),也是社会主义的(人类的进步必须建立在合作和团结之上,而不是竞争)。
  12. 段治文、钟学敏: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式“大科学”体制
    科技 2009/04/07 | 阅读: 1448
     1928年成立的总部设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和1929年成立的总部设在北平的北平研究院,是旧中国最主要的研究机构,也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体制的主要载体。
  13. 胡鞍钢、熊义志:对中国科技实力的定量评估(1980—2004)
    科技 2009/04/07 | 阅读: 1408
    一个国家的国际科技刊物论文数、居民发明专利申请量、个人电脑用户数、互联网用户数、研究与开发支出等战略性科技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可以用来衡量其科技总实力。1980年,中国科技资源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为0.81%,分别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1/32和1/20;到2004年,中国科技资源总量占世界的 7.09%,为美国和日本的1/3.4和1/2.1.中国科技在1980—2004年期间经历了“跨越式”发展,由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落伍者”转变成为“ 科技大国”。对外开放和科技全球化、市场、政府导向与经济高速增长的拉动是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四大驱动力。到2020年,中国有望由“世界科技大国”跻身于“世界科技强国”之列。
  14. 冯象:与S君谈--知识产权或孔雀尾巴
    法律 2012/07/23 | 阅读: 2179
    知识产权的功用之一,便是把文艺做成商品和赚钱工具。这对文艺创作的损害,跟从前那些僵硬的政治标准并无二致。两者都是消解文艺的现实批判性即思想性,否定创作者、表演者的主体性或自由人格。因而,须加以积极的限制,以免言论自由与民主政治的成长受阻,思想听命于金钱与权势。
  15. 孙歌:中国经验与日本战后思想建设
    历史 2012/07/21 | 阅读: 2292
    今天我想借用日本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60年代初期的社会变化当中知识界所关心的基本问题,来反思我们自身的课题意识。
  16. 萧武:为了新中国,也为了新世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60周年
    政治 历史 2012/07/19 | 阅读: 2340
    如果从较长时段来看,确实可以说,朝鲜战争很大程度上带有“独立战争”的意味,即一方面向全世界表明,新中国与旧中国的不同,另一方面也是以这种方式让自身从欧美主导的旧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里独立了出来。但与此同时不能忘记的是,中国自晚清以来在困境中反抗帝国主义国际体系的时候,目标从不仅仅是独善其身,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都是有其未来世界想象图景的
  17. 王水照:《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与南宋诗歌发展观
    文学 2012/07/18 | 阅读: 2301
    《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是部半成品的学术著作。若从宋诗研究的角度来看其私密性和互文性的特点,它又是一部远离外部喧嚣世界,潜心斟酌诗艺,心灵充分舒展的奇书。《札记》论及南宋诗人近300家,内涵极丰,可以结合《宋诗选注》等书,提炼出钱先生南宋诗歌发展观之“主线索”。
  18. 岳永逸:家中过会:中国民众信仰的生活化特质
    宗教 2009/04/11 | 阅读: 1891
    华北梨区的“家中过会”是在家居空间中围绕特定“神神”定期举行的庙会。通过对“家中过会”的香道的得神、日常生活的失衡、仙家堂、灵验的看香等因素的民族志研究,本文不同程度地回应学界关于中国民众信仰认知的神、鬼、人等经典范式以及在西方话语体系下的中国民众信仰研究,并试图说明,集中体现中国民众信仰的乡村庙会不仅是非常态的狂欢,更是日常生活的延续,“家中过会”也成为梨区庙会的“息壤”。
  19. 郭亮、杨蓓:信访压力下的土地纠纷调解--来自湖北S镇的田野经验
    经济 2012/07/11 | 阅读: 1719
    由于中西部农村地域范围广阔、人口众多,相对于征收纠纷,农用土地的承包经营纠纷发生机率更高,涉及范围更广,本文所关注的正是此类土地纠纷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土地纠纷的主要调解机构究竟如何处理并化解土地纠纷?
  20. 林辉煌:土地流转与乡村治理的阶层基础--以江汉平原曙光村为考察对象
    经济 2012/07/11 | 阅读: 1445
    半工半农阶层与"中农"阶层的形成和互补,构成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层基础。通过这两个阶层的流动性与互补性,并且最终以"中农"阶层为载体,中国农村的发展就找到了最有利的支持力量。
« 1 ... 90 91 92 (93) 94 95 96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