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社会

熊月之:上海文化的前世今生

非常概括,上海简介此篇为首。
熊月之 上海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是上海文化建设日受重视、文化设施迅猛发展、文化法规日趋完善、文化管理日趋科学、文化产品姹紫嫣红的三十年,是开埠以来上海文化历史上灿烂辉煌的三十年。

上海三十年文化的发展,受三种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即江南文化传统、近代上海城市文化传统与计划经济时代上海文化传统。这是三种依次递嬗又有明显不同的文化传统。

上海所在的江南地区,六朝以后特别是明清时代,形成了有别于齐鲁、巴蜀等其他区域的江南文化,以重商、重生(重视生活)、精致、灵活为特点。开埠以后,上海作为移民城市,人口来自五湖四海,但其大半来自江南,所以,江南文化实为近代上海文化的底色。江南文化加上汹涌而来的西洋文化,化合为近代上海城市文化。

开埠以后,上海城市飚发电举,异军突起,半个世纪不到,就成为中国特大城市,一百年不到,成为远东巨埠,世界第五大城市。文化方面,则由出版中心、西学输入中心,而报刊中心、电影中心、艺术表演中心,而文学创作中心、文化交流中心与鉴赏中心。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于北方文化人大批南下,上海成为硕大无朋的文化中心,世界闻名。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八点:一、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二、与时俱进,灵活多变;三、见贤思齐,融合中西;四、追求卓越,敢为人先;五、重商务实,爱国反帝;六、遵章守法,优雅宽容;七、设施先进,人才荟萃;八、文化中心,引领潮流。这一局面的出现,一是由于特定的中外关系,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二是由于特殊的政治格局,一市三治;三是由于特别的历史环境,上海的高度发达是与其他城市和内地严重不发达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繁荣,可以称之为畸形繁荣,也可以称之为痛心繁荣、揪心繁荣,因为造成这种繁荣的条件,是以国家部分主权的丧失为前提的,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能容许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的近三十年间,即计划经济时代,上海城市功能发生变化,由外向型变成内向型,以商为主变成工商并重,城市人口则由川流不息变成静水一汪。由于西方世界对中国外交封锁,两大阵营冷战对峙,上海外侨基本撤走,上海先前与西方广泛而频繁的文化联系基本中断。上海的报纸、杂志、出版社、文化团体,或并或停或迁移北京,文化人才成批北上,或从政,或改行。由于阶级斗争笼罩一切,文化市场日渐萎缩,文化品种日趋单一。政府对旧的文化事业进行改造的同时,对新的文化事业进行统一规划,建立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京剧院、上海越剧院等艺术团体,改造或兴建文化广场、大舞台、音乐厅等文化场所,建立戏剧学院、舞蹈学校等学校,建立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等。但总的说来,计划经济时代,重视政治,忽视社会;重视经济,忽视文化;重视一统,忽视多元,上海文化事业发展缓慢,投资极少,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文化创新能力锐减。解放初期上海有剧场一百多个,到70年代后期,只剩下三十多个。70年代末,上海国民经济建设全部投入资金为235亿元,文化建设投资只有1亿元,仅占0.4%。从反胡风、“反右”到“文革”,更使一大批文化人遭受打击与迫害,元气大伤。

计划经济时代,就文化产品而言,上海也有一些不俗的表现。京剧《智取威虎山》,越剧《红楼梦》,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大型工具书《辞海》的编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都是其中突出者。上海知识分子在理论创新方面进行了艰苦的努力。1957年钱谷融发表《论“文学是人学”》,在阶级斗争声浪日高的时代高扬人道主义旗帜。1959年李平心发表《论生产力性质》等一批论文,面对唯心主义的喧嚣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他们体现了上海文化中创新求真的传统。与此同时,追求卓越、见贤思齐、融汇中西等传统,在上海人工作精神、生活态度、文化情趣中依然有所体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上海城市进入快速发展新时代,上海文化建设也进入了繁荣昌盛新时代。

三十年,上海文化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9年,开始重视文化作用,着手规划文化发展蓝图;第二阶段,1990-2000年,文化设施建设迅猛发展,文化产品量多质优;第三阶段,2001-2008年,文化设施再上台阶,向建设文化大都市迈进。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此后,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三十年间,由开始重视文化,到制订文化发展战略,到要求全面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到建设国际性文化交流中心之一,再到建设文化大都市,认识逐步加深,指标逐步升级,上海对于城市文化定位与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的宏伟愿景,终于相互匹配。

从实践层面看,上海对文化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文化设施日趋完善。上海文化建设总投资,“六五”规划期间为400万元,“七五”期间为5.3亿元,“八五”期间为52.6亿元,“九五”期间为93亿元,“十五”期间达到200亿元。投资以几何级数增长。与此相一致,上海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上海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东方绿舟等,一幢又一幢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一片又一片风姿各异的文化园地次第开辟。上海举办的各种文化节,诸如国际电影节、国际艺术节、国际电视节、国际音乐节、国际动画节、国际摄影展等,影响越来越大。

从管理层面看,历届市委市府不仅在体制上有专门机构负责,而且在机制上,在文化资助、文化管理方面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走出了一条新路,诸如设立文化发展基金会、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设立文化稽查总队、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既突出主旋律,又坚持多样化,既重视政治方向,又强调社会效益,既强调文化创新,又注意延续历史文脉。

至于文化产品,无论是新闻报业、教育、出版、广播、电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体育、旅游,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上海都有全国著名、国际知名的品牌产品,获得全国各种奖项的,包括百花奖、金鸡奖、文华奖、图书奖、科技进步奖、优秀成果奖、五个一工程奖,不胜枚举,在国际上获得奖项的数量也相当可观。上海理论界发扬求真创新的传统,有许多重要创获,从《于无声处》、《伤痕》对“文革”的反思,到巴金对说真话的倡导,再到启蒙旗帜的高扬,人文精神的讨论,在全国都有重要影响。

回顾三十年上海文化历程,可以明显地感到,上海在近代形成的海纳百川、与时俱进、融合中西、追求卓越等传统,正在得到继续与弘扬,上海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436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436

王绍光、潘维:2008--思想解放与中国复兴 李银河: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
相关文章
熊月之:晚清几个政治词汇的翻译与使用
丁玉华:上海摄影的都市语境1920-1937
洪芳怡:毛毛雨之后:老上海流行音乐文化中的异国情调
朱永嘉:六十年前在上海的那些日子
熊月之:金天翮与《女界钟》
熊月之:论晚清上海文化管理:从《点石斋画报》案说起
贾樟柯:《海上传奇》感动了自己(访谈)
罗岗、李芸:作为“社会主义城市”的“上海”与空间的再生产 ——“城市文本”与“媒介文本”的“互读”
罗岗:再生与毁灭之地--上海的殖民经验与空间生产
罗岗:上海工人新村:社会主义与有尊严的“生活世界”
熊月之:悼唐振常先生--史海寻渡一通才
胡志德:逆潮而游--朱瘦菊的上海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