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思想

柄谷行人:重建共产主义形而上学

读书2009.11
我曾经是对苏联持批判态度的新左翼成员之一,但当它崩溃之际,却产生了复杂的心情。那时,我发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左翼依存的正是苏联的存在。它的倒塌不仅使旧左翼难以生存了,更使得以为只要批判苏联就可以了事的新左翼感到了窒息。
柄谷行人 新左翼
作者简介: 柄谷行人 からたに こうじん
1941年生,日本兵库县人。东京大学经济学部本科毕业,后获同大学英国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日本现代三大文艺批评家之一,代表作《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我写作《跨越性批判》是在九十年代,也便是苏联圈崩溃之后。我曾经是对苏联持批判态度的新左翼成员之一,但当它崩溃之际,却产生了复杂的心情。那时,我发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左翼依存的正是苏联的存在。它的倒塌不仅使旧左翼难以生存了,更使得以为只要批判苏联就可以了事的新左翼感到了窒息。 

一直以来,我对共产主义或未来社会并没有做什么思考,或者不如说是拒绝了对此的思考。我常常援引马克思的话,以为谈论未来的事情是反动的。马克思还讲过:"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三卷,40页)但是,到了一九九○年前后,在后现代主义高呼一切理念已然终结的大合唱中,我开始感到有必要对"共产主义"这一理念加以根本性的重新思考。 

那时,我转向了康德。阿多诺曾把康德视为主观主义哲学家而持续地加以批判。这当然具有批判那些高举康德旗帜的资产阶级哲学家的战略意义。然而,我则相反地认为,康德之所以在战略上重要,是因为我们如今所处的状况与康德写作《纯粹理性批判》时的状况多有类似。一般认为康德的著作乃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这不错。但正如《纯粹理性批判》序言中所述,康德写作此书的时候,形而上学正在走向衰退,"今则时代之好尚已变,以致贱视玄学"。因此,他"批判"形而上学,目的不在于嘲笑,而是为了重建。毫无疑问,他所谓"道德的",在现实上也便是政治、经济性的问题。他所追求的是扬弃资本、民族和国家的世界共和国。 

当然,也可以对康德做并非如此的解读。然而,我对那种凡庸的解读没有兴趣,我参照康德为的是确立共产主义这一形而上学。正因为如此,需要对共产主义进行"批判"。就上面所引马克思的话而言,他一生坚守住了这样的共产主义理念。马克思所否定的是那种作为设计性理念的共产主义,而非共产主义本身。不过,这两者的不同应该如何阐述呢?我从康德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康德对"建构性理念"和"整合性理念"做了区分。更严密地讲,这两个概念应该称之为理性的"建构性使用"和"整合性使用"。建构性理念即将被现实化的理念,而整合性理念则是绝难实现的、仅作为目标而逐渐向其迈进那样的理念。不用说,这个整合性理念是一种假象,但在没有这个假象便无法前行这一意义上来说,它又是一种超越论假象。 

这样来看,我们就会明白,马克思所否定的正是这个建构性理念。而这与坚持那个作为整合性理念的共产主义(世界共和国)并不矛盾。那么,把共产主义视为建构性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又如何呢?这种马克思主义乃是"理性的建构性使用",最终变成了所谓"理性的暴力"。我们对此要加以否定,但不应该连作为"整合性理念"的共产主义也否定掉。受到建构性理念的摆弄而遭到挫折的人们,如今甚至对理念也痛恨起来。后现代主义者便是如此。 

在九十年代前后,我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那时,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到来,有人开始谈论起民族/国家将要被淡化这样的预言。对此,马克思主义者也几乎没有提出什么不同观点。然而,我认为国家和民族并非那种会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被消解掉的东西。伴随资本主义全球化而产生的是民族主义的高涨,它无疑将通过国家的介入而得到强化。但也不会因此就退回到保护主义,充其量是过火的新自由主义将受到抑制。 

在当今的经济发达国家里,资本主义经济、国家和民族的存在是以下面这样的形态相互关联着的。放手纵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必将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和贫富对立。而以一视同仁和平等为志向的国民将要求解决因资本主义带来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问题。因此,国家将靠税收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并通过制定种种规则来解决这些问题。资本、民族、国家虽然分别基于不同的原理,但在这里,它们是以相互补充的形式接合在一起的。实际上,正如nation-state(民族国家)这一概念所显示的那样,民族与国家原本是异质的东西的结合。为了观察现代社会构成体,我认为在这个词前面还应该加上资本主义经济一项,而将此称之为资本-民族-国家。这三者构成一个联结的圆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它都将无以成立。 

 

超越资本-民族-国家绝非易事。例如,靠国家来否定资本主义并不那么困难。但是,这却将强化国家的功能。其次,关于民族,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如果解决了经济上的阶级对立民族问题就可以得到消解,其实并非如此。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运动一直受到国家、nation(民族)、宗教等问题的困扰。原因就在于把这些视为受经济基础规定的意识形态之上层建筑。 

日本曾屈服于天皇制法西斯主义,德国败给了纳粹。于是,从这种苦涩的教训出发的法兰克福学派以及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强调这种上层建筑具有独立于经济基础的相对自律性。但即便如此,很难说其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例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强调nation是"想象的共同体"。可是,这种观点有一种单纯的启蒙主义倾向,仿佛人们从这个想象中觉醒过来,nation就可以被消解掉似的。实际上,nation并非那种靠启蒙能够消解掉的东西。它的根很深很深。 

本来,我们不能把国家和民族视为如同文学或哲学一样的上层建筑。在广义上,它们分别植根于"经济基础"。就是说,资本、民族、国家分别建立在三个不同的基础性的交换样式之上:A、互酬制;B、掠夺-再分配; C、商品经济。如果称交换为"经济性的",那么可以说它们都是"经济性的"基础构造。而且,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之上层建筑"。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透过商品交换的形式看到了巨大的信用体系得以形成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本身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之上层建筑。因此,它时而也会遇到"信用危机"。另一方面,国家和民族尽管属于上层建筑,但它们分别是从与商品经济不同的交换样式中派生出来的。 

而且,资本、民族、国家并非各自独立的。如前所述,它们是作为资本-民族-国家而存在的。历史上无论怎样的社会构成体,都是以这种交换样式结合在一起的形态而存在的。比如,在原始社会的共同体中,基于交换样式A(互酬)的交换是其主流,但也一直存在着与其他共同体之间进行的另外一些交换样式,即战争和贸易的方式。接下来,在前资本主义的(亚细亚的乃至封建的)国家中,以交换样式B为主导。当然,这里也有A和C样式存在。就是说,虽然是以受国家统制的形态出现的,但都市和农业共同体依然没有消失。再次,在资本主义社会构成体中,商品交换样式占统治地位,而其他交换样式也还继续存在。不过,它们是变形的、作为资本-民族-国家这一结合体而显现的。例如,代替遭到瓦解的农业共同体,"想象的共同体"作为nation而显现出来。 

进而,更为重要的是交换样式D,即association(联合)。它是在更高的维度上对互酬性的恢复。A、B、C分别属于资本、民族、国家的原理,D则是对这些提出异议而与此对抗的东西。D与A、B、C不同,它即使可以在短时期内出现,但在现实上并不存在。从历史上看,它曾经以普遍宗教的形式出现过。虽然很快就会被国家和共同体所回收,但始终作为对抗的潜在势力而不曾消亡。它在历史中不断作为社会运动的源泉而发挥着作用。二十世纪后期以来,这个D主要采取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态,但它的力量源泉在于乌托邦式的契机,即association(联合)这一契机之中。A、B、C三种交换样式将会顽强地延续下去。正因为如此,D也会持续地存在。它将作为一个"整合性理念"而发挥其作用。 

九十年代末我写完《跨越性批判》以后,一直在思考着上述的问题。就是说,从交换样式的角度对社会构成体的世界史进行结构上的阐明,这是我的思考目标。从这一点来看,书中所阐述的还只是一些萌芽性的看法。然而,其中也包含了比现在我所谈到的更为广泛的诸多要素。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1798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1798

孔诰烽:美国的大管家? 郑永年: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崛起说明了什么?
相关文章
柄谷行人、汪晖: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思考全球主义--东亚共同体的可能性
李陀:九十年代的分歧到底在哪里?
柄谷行人:漱石和文学——夏目漱石试论(二)
赵京华:《柄谷行人文集》编译后记
赵京华:与柄谷行人一起重读《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柄谷行人:向着批判哲学的转变——《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柄谷行人:普遍与特殊——两个交叉的观点
柄谷行人:地震与日本
梁文道:介绍柄谷行人《伦理21》
彭砺青:评柄谷行人《伦理21》
柄谷行人:关于7月1日"反对野田政权游行"的声明(起草)
柄谷行人:在"9.11反核游行"上的演讲
柄谷行人:新闻发布会(2012.6.28)
符鹏:为何要读柄谷行人
柄谷行人:昭和前期的日本批评
柄谷行人:谈反核反野田内阁运动
柄谷行人:双重的颠倒——马克思关于“未来”的认识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