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书评

赵京华:祭祀之国即战争之国

《博览群书》 2007年第05期
出版于2004年,在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却遭到日本大众媒体刻意默杀的《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在》一书,其写作动机亦首先来自子安宣邦对现实日本政治的严重关切和忧虑。
赵京华 子安宣邦
笔者曾在《博览群书》2006年第4期撰文介绍过子安宣邦的最新著作《福泽谕吉(文明论之概论)精读》,读者大概会注意到他一贯的学术研究与政治参与意识融会贯通的特征。出版于2004年,在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却遭到日本大众媒体刻意默杀的《国家与祭祀——国家神道的现在》一书,其写作动机亦首先来自子安宣邦对现实日本政治的严重关切和忧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保守主义和民粹思潮弥漫日本社会的状况下,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及一部分自民党右翼政要回避对于靖国神社这一涉及到历史认识、政教分离的宪法理念和未来国家走向等重大问题的学理讨论和思想交锋,仅以广告式的政治话语将其解释为“个人信念”和“心灵问题 ”,而反复祭祀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不仅造成了日本与东亚周边国家外交上的紧张局势,而且在国内刺激起新一波民族主义情绪。把重大的历史和政治问题简化为“个人信念”和“心灵问题”的作法,完全是政治家有意为之的政治操作手段,既是对国内外批判声音的辩解,更是在逃避历史和宪法责任问题。正如子安宣邦在其他文章中指出的,此种政治操作手法乃是为日本国民所设下的一个危险“圈套”(《何谓“靖国问题”——不可掉入陷阱》,载《现代思想》2005 年8月号,东京),它势必会蒙蔽一般国民反省历史、维护和平宪法原则和坚持“非战”国家理念的视线。靖国神社作为一个隐蔽的国家宗教设施,乃是为将来成为 “正常国家”的日本发动或参与战争而准备的战死士兵的灵魂归宿。保守政治家的执意“参拜”正是在暗中推进“战争之国”日本的重建。

《国家与祭祀》出版两年多来,日本和东亚的政局发生了很大变化。2006年日本大选小泉纯一郎下台,新任首相安倍晋三低调处理历史认识问题,并做出修复与东亚邻国外交关系的积极姿态,而六方会谈的峰回路转所呈现出令人期待的前景,很可能扭转冷战以来造成的东亚僵局。在这样的政治状况下,靖国神社问题一时离开了人们关注的视线。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靖国参拜不只是一个外交问题,更主要是日本内部的涉及近代历史和民族国家制度的思想政治课题,是了解日本历史和当下政治的一个关键切入点。因此,三联书店在此刻推出《国家与祭祀》的中文版,意义重大。作为著名的思想史学者,子安宣邦在书中凭借其长年研究江户儒学的知识积累,以“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当代神道学者复兴神道而为靖国神社辩护的政治言说进行尖锐的批判和解构,又以“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论从起源上挖掘明治维新以来的“国家神道”、靖国思想与十九世纪初“后期水户学”儒家“国家经纶”学说的政治思想史渊源。同时,在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建制原理和亚洲视角之下,阐明靖国神社作为日本的国家祭祀,其宗教政治的意识形态性——以天皇为祭祀对象,旨在作为近代国家的日本的确立和动员国民参加对外战争提供宗教神学依据。最后得出结论:祭祀之国即战争之国。我认为子安宣邦的这个结论,不仅触及到了作为日本内部问题的靖国神社参拜的核心,而且对普世的近代民族国家制度安排也提出了尖锐的质疑和反思,值得我们参考。

《国家与祭祀》首先针对当前流行的旨在复兴神道的“神道重估论”言说展开学理批判。村上重良作为以战后普遍认可的历史观来论述神道的历史学者,曾经给“国家神道”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国家神道是近代天皇制国家创设的国家宗教,在明治维新到太平洋战争的大约八十年间支配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这个十九世纪登上历史舞台的日本新国教乃是通过神社神道与皇室神道的结合,并以宫中祭祀为基础,经过神宫、神社祭祀的重新组合而确立起来的。就是说,村上重良把“国家神道” 视为近代日本天皇制国家的宗教祭祀体系,直到太平洋战争结束发挥了难以估量的政治功效。随着1945年日本帝国的覆灭和战后新宪法确立起政教分离的原则, 以及天皇的去神格化(昭和天皇的“人间宣言”),“国家神道”亦自行消亡。而作为近代日本国家创设的宗教祭祀体系,国家神道与历史上的神道传统并没有直接的渊源联系。然而,战后这种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神道”论述,在近年来的神道重估论或曰复兴论者那里,却遭到了各种各样的批判。神道史学者阪本是丸便指责说:国家神道问题的焦点在于,它决非明治维新以后突然出现的,而是与古来天皇制结合在一起的具有国家性、公共性的神社有关。这个大有历史渊源和国家性、公共性的传统神道是怎样被镶嵌到近代天皇制国家体系中去的,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十分明显,阪本是丸强调的是近代国家神道与历史上的皇室神道(伊势神宫祭祀)及神社神道的渊源关系。另一位神道重估论者苇津珍彦,也通过叙述国家神道与历史传统的源远流长关系来批判村上重良的观点,但更将矛头指向“国家神道” 概念本身。他指称这个词语是战后由美国占领当局的1945年12月颁布的废除神道的“神道指令”捏造出来的,它使日本国民的心理发生了混乱,而村上重良等人的解释乃是迎合占领当局“神道指令”的意识形态化虚构。

子安宣邦认为,这些神道重估论者批判的话语虽然是针对村上重良关于“国家神道”的观点,但却在不厌其烦的历史渊源关系叙述中有意绕开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国家神道”本身以及近代民族国家的宗教性问题。他们的“目的不是要颠覆近代日本构筑起来的国家神道,其批判的矛头也不是国家神道本身,而是指向了如何对其进行历史评价的方面。”这些充满诡计和陷阱的重估论话语,目的在于保持和延续神道的历史命脉并否定战后进步知识界的历史叙述,从而实现复兴国家神道的目标。例如,阪本是丸在强调古来与天皇密不可分而持续至今的神社之国家性、公共性的同时,抬出“市民宗教”、“国民宗教”等概念,分明是要跨越宪法政教分离原则,以此为神社神道的未来复兴描绘新的蓝图。苇津珍彦批判旨在确立完全的宗教自由和新宪法政教分离原则的“神道指令”,称其中的“国家神道”一词为美国强加给日本国民的意识形态化“捏造”。与此同时,他强调神道是“数千年来于日本民族大众精神生活中自然成长起来的民族固有精神的总称”,以此来和这个“捏造”的“国家神道”概念相抗衡,最终期待未来的“神道”复兴。

与新进装修一新的靖国神社“就游馆”对明治维新到太平洋战争期间的日本近代史之重新叙述,以及保守政治家固执地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遥相呼应,神道重估论乃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保守主义政治和历史修正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批判性地解构这套话语叙事,就必须从近世日本政治思想史的视角去追究近代天皇制国家神道的政治起源,必须从东亚地缘政治变动的历史背景和民族国家理论方面,来反省近代国家本身的宗教性。子安宣邦认为,“国家祭祀乃是超越近代政教分离原则的国家本身所具有的宗教性、祭祀性之反映。更直白地说,近代国家是作为可以发动对外战争,要求国民为国献身的制度而成立的。为了获得永存的基础,国家才祭祀为国献身的死者。而近代日本国家正是以神道来祭祀的。这种国家的宗教性和祭祀性决非日本一国所特有,实乃一般近代民族国家共同的问题。”

在十九世纪初“后期水户学”充满政治危机意识的思想学说中寻找近代国家神道的起源,这无疑是子安宣邦“国家神道”批判的一个重要视角。历史上的“水户学” 是因江户时代的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园主持编撰《大日本史》而促成的一个国学学派。该学派以国学、史学、神道为基础形成具有强烈国家意识形态性的特色是在宽政 (1789~1802)年间以后,史称“后期水户学”。它对于明治维新前后的尊王攘夷运动影响巨大。受制于近代浪漫主义历史学的影响,人们考察一个事物的起源往往追溯到遥远的古代,而忘记了发生在晚近的直接缘起。为了颠覆神道重估论者别有用心的历史叙事,子安宣邦“知识考古学”的目光首先注意到,维新政府在明治三年(1870)颁布的“大教宣布”诏书中,把代表皇统始祖和神(示氏)国家日本之始源中心的“天照大神”称为“天祖”。这个将中国儒家思想中的“ 天”与“祖考”概念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日语词汇,在日本的古典文献中并没有固定的用法。毋宁说,“天祖”观念,乃是于近世水户藩儒家知识集团的《大日本史》这一皇国正史的历史叙述之中被重新构筑起来的政治学概念。“后期水户学”国学家会泽安(1782~1863)的《新论》(1825),就可以证实这一点。《新论》面对幕末西方外敌逼进日本列岛的危机四伏局面,运用儒家天下经纶思想对古来日本“祭政一致”的国家理念做了重新阐释和构筑,把“天”和“祖考 ”两个概念合二为一,使“天祖”有了同时执掌“政”与“祭”的两种功能。在此基础上,《新论》进一步对“国家之根本体制”即“国体”展开论述,并提出面对外来危机而采用“圣人之祀礼”的方略。如果说中国圣人所说的“鬼神祭祀”是安民的最好说教,那么,由“水户学”将其改写为“天祖之教”则是要通过祖先祭祀体制为人民提供死后的安心,来统合民族共同体。子安宣邦认为,水户学的“人民”概念无疑已是不久之后出现的“国民”之先声,而《新论》的“天祖”观和宗教性的拯救说,则被明治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1890)中所谓“国体之精华”直接继承下来,成了明治维新以后盛行的“国体论”乃至靖国神社思想的原型。

从近世政治思想史的视角,厘清“后期水户学”天祖说及其政治学中的“国体论”与近代天皇制下国家神道思想的政治渊源关系,十分重要。这不仅有力地揭穿了神道重估论者从久远的文化传统来叙述神道起源的虚构性,而且可以将人们的思考再次聚焦于近代“国家神道”本身及其民族国家的宗教性,使当今日本政治家“靖国神社参拜”行为的政治性凸显出来。于此,子安宣邦的“知识考古学”和源自亚洲、江户的视线也就得以与当下问题交汇,从而发挥其思想学理批判的力度。

近代天皇制下的国家神道思想,直接源自十九世纪初充满意识形态色彩的“后期水户学”之神道学和国体论,这并不奇怪。如果按照西方一般民族国家理论来讲,近代国家是通过宗教世俗化运动而逐步形成的。但是,根据美国宗教学者的研究,近代民族国家作为一个世俗共同体虽然有别于古代的宗教共同体,然而,两者之间的差别并非水火分明。支撑近代国家统一的是作为文化认同的世俗民族主义感情,而宗教共同体的基础则是宗教民族主义。可是,在要求其成员彻底同化于共同体(信仰、忠诚)这一点上,两者之间多有相近之处,近代民族国家对“国民”要求忠诚不二,有时甚至显示出比传统宗教共同体更强烈的宗教性。以政教分离原则建立起来的世俗国家,实际上有着不亚于传统共同体的宗教性特征。另一方面,如果说西方的民族国家是以世俗民族主义为支撑的,那么,非西方地区特别是亚洲(如印度、中东)的近代国家建设,则更需要宗教民族主义的支持。子安宣邦受到上述理论的启发,进一步把日本的“国家神道”放到亚洲视角之下来审视,发现与西方的世俗化国家不同,由于日本缺乏西欧世俗化后依然保存着的基督教社会的文化认同基础,因此在建立近代国家时,只能于分离开神道和佛教之后,依靠以天皇为顶峰的神道祭祀体系来实现国民的统一。一般认为,“国家神道”的确立是在明治十年(1877年)前后,这正好与日本近代世俗化国家的成立同时期。或者可以说, 新生的日本正是以神(示氏)国家的理念为主导而构筑起来的世俗国家。它不仅在法律上(如1889年颁布的帝国宪法第1条所谓“神圣皇国日本”)规定了“国家神道”的地位,而且是通过把神(示氏)祭祀体系吸收到自己的内部而最终确立起来的。

在确认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近代国家特殊的世俗化历程之后,子安宣邦又特别提醒人们注意,在150年来的近代史中,以1945年的战败即帝国日本国家体制的断裂为分界,实际上国民体验了两次世俗国家化的过程。从宪法上国家体制的确立来讲,第一次是以1889年《帝国宪法》的颁布而实现的,第二次则以1946 年《日本国宪法》的公布为标志。明确地区分开这两次世俗国家化的存在,至关重要。因为,1946年颁布的新宪法在规定“日本国民诚心诚意希求以正义和秩序为基调的国际和平,并永远放弃以国权所发动的战争及武力威吓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纷争的手段”(第9条)的同时,又以第20条和第89条明确规定了政教分离原则和国民的信教自由:“任何宗教团体不可接受国家授与的特权,而行使政治上的权力”;“国家及其机关不得进行宗教教育及其他任何宗教性活动”。从而否定了自明治维新到1945年为止的作为表面世俗化国家的日本。这个被否定了的表面世俗化国家,在法律制度上虽然标榜其世俗性,但却利用与非世俗国家不相上下的超政治力量干预国民的生活,其影响甚至波及到民众的精神领域。新宪法就是要以政教分离原则向世界表明:1945年以后的日本要走一条真正的世俗主义国家道路。而在子安宣邦看来,区分两个世俗国家化的过程,其至关重要性还在于“当今围绕日本的国家与宗教所引发的所有问题都存在于这两个世俗国家之间。”

清楚地认识到1945年日本国家制度上的断裂,充分理解战后新宪法的存在意义,才会使人们明白现在流行的神道重估论和保守政治家参拜靖国神社的真正目的。其实,某些右翼论客毫不含糊地道出了其中的奥妙:“永远保护作为为国捐躯者即战殁者慰灵的中心设施靖国神社,亦是国家安全保障政策上的最重要课题”(中西辉政)。子安宣邦认为,这无疑暴露出了叙述靖国神社的话语目的不在靖国神社本身,而在于为国家着想、为国家辩护。神道重估论者刻意强调战前、战后日本国家的连续性,有意模糊1945年的断裂,他们从文化历史传统上找到神道神社的连续性,实在是一个骗局。战争之国就是祭祀之国。日本是战争国家,是祭祀“英灵 ”的国家,其最重要的证据就是靖国神社的存在。靖国神社供奉着2466427个牌位,它们包括了从明治维新开始为“王政复古”大业献身的志士到太平洋战争为止的大小11场战役、“事变”中为国捐躯的护国“英灵”(其中有被东京审判定为甲级战犯的14人)。而在为回避“本土决战”发动的“冲绳战”中死去的十万市民,更何况数不胜数的日本国内以及亚洲各国的无辜死者,却不在靖国神社的祭祀之列!这分明证实了靖国神社之国家宗教的性格。进而,子安宣邦更把批判的视野扩大到整个人类的二十世纪。他认为通过战争中数不胜数的死者,民族国家成了被质疑的对象,或者二十世纪成了我们必须质疑的时代。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1946年颁布的“日本国宪法”必须得到尊重和维护:日本国宪法禁止国家对于宗教的一切参与,并自行把国家规定为建立在完全的世俗原理之上的制度。这个政教分离的理念,与放弃作为解决国际纷争手段的战争,禁止拥有以战争为目的的军事力量的宪法原则一起,确定了日本国宪法崇高的现代意义。因为,此宪法原则同时也对普世的近代国家其战争和宗教祭祀性提出了根本的质疑。

《国家与祭祀》是一部高度浓缩了学理分析和政治批判的著作,在透过知识考古学、话语分析和亚洲视角来解构“国家神道”及其“重估论”,认真思考日本当下的政治危机,反思十九世纪以来民族国家的结构性症结及其与战争的关系方面,最能显示子安宣邦一贯的学术风格和公共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它作为由《近代知识考古学——国家、战争与知识分子》(1996)一书所开辟的日本近代知识制度批判的一个组成部分,越发展示出其特有的价值。而中国读者不仅可以在该书提供的日本近代政治思想史的脉络中把握“靖国神社”问题,以加深对近邻的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子安宣邦对近代国家世俗化过程的阐述,认识普世的民族国家的起源和现代战争的根源所在。从而在不能没有国家同时又必须予以质疑的悖论中,对于我们的生活世界做出价值判断。






--
子安宣邦(KOYASU Nobukuni),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川崎市,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東京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了(專攻倫理學),大阪大學文學博士。曾擔任過橫濱國立大學教育部助理教授、大阪大學文學部教授。並在德國杜賓根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校教授過日本思想史。亦擔任過日本思想史學會會長(1990-1994)。現為日本大阪大學名譽教授。專門領域為日本思想史,對於文化理論、現代思想方面亦有發言。大學退休之後,開設了許多市民講座,並定期推行思想史講義。主要著作包括:《作為「事件」的徂徠學》、《國家與祭祀——國家神道的現在》、《「亞細亞」是如何被論述的——近代日本的東方主義》、《何謂「近代的超克」》、《昭和是什麼?》等。詳細著作請參考子安宣邦著作目錄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277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1277

何怀宏:一些对罗尔斯的批评——德沃金、麦金太尔 赵京华:反思“脱亚入欧”的文明史观
相关文章
子安宣邦:从冲绳看起
赵京华:反思“脱亚入欧”的文明史观
子安宣邦:竹内好问题试论——“文学”之根本的政治性
石之瑜:回到亚洲?——日本认识中国崛起的思想基础
赵京华:《柄谷行人文集》编译后记
赵京华:与柄谷行人一起重读《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村田雄二郎:末代皇帝说什么语--清末的"国语"问题与单一语言制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