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倒序

人文与社会
wenorgcn at 163 dot com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29 30 31 (32) 33 34 35 ... 123 »
文章
  1. 沃勒斯坦:萧条:长时段展望
    经济 2008/10/24 | 阅读: 1653 | 评论: 1
    “萧条已经开始了。报界媒体人士仍在扭扭捏捏地向经济学家打听,询问我们是否可能正在进入一场单纯的衰退。”
  2. 苏国勋:由社会学名著想到的
    书评 社会 2009/01/20 | 阅读: 1532 | 评论: 1
    在笔者看来,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来说,所谓增强学科意识,除了参与、观察变革社会的实践之外,就是要提倡阅读经典研究大家,舍此别无他途。
  3. 卫生部:2008年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
    医卫 2009/02/23 | 阅读: 1130 | 评论: 1
    各项数据。
  4. 贺雪峰:解读农民工“返乡潮”的深层根源
    社会 2009/03/05 | 阅读: 1090 | 评论: 1
    春节来临前的一个月,挂靠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系的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一支调查队伍深入到贵州、湖南等地的农村。这支调查队由贺雪峰教授带队,一行15人,驻扎农村半个月,记录了返乡农民工目前的生活状态。
  5. 透明国际:贫穷国家腐败持续恶化引致人道主义灾难
    社会 2008/09/25 | 阅读: 1485 | 评论: 1
    透明国际是全球性公民社会组织,引领反腐败斗争。2008 年的清廉指数跟2007 年指数一样涵盖了180 个国家(或地区)。其排行按照
    10 分排列,10 分为最清廉。透明国际2008年9月发布的本年度清廉指数显示,索马里和伊拉克的腐败程度最高,由此证明,贫穷积弱、制度不彰和贪污腐败之间有必然的逻辑对应关系。与此同时,很多富裕国家在排行榜上的退步也成了今年清廉指数的一个看点,它表明,这些国家的监督机制的效力大有可虞之处。

  6. 黄平:全球化时代社会科学遇到的挑战
    社会 2008/12/01 | 阅读: 1150 | 评论: 1
    最近这十年才是社会科学遇到的挑战外显化的时期,因为这一段时间社会学危机比较明显,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7. 高全喜:现代自由主义如何应对“美德问题”?
    书评 2008/12/01 | 阅读: 1304 | 评论: 1
    主要评论麦金泰尔在《追寻美德》和《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两书中的观点。
  8. 张翔:华尔街资本主义的“软预算约束”
    书评 经济 2009/02/23 | 阅读: 1345 | 评论: 1
    评《“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崔之元著,经济科学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
  9. 陈来:现代中国文化与儒学的困境
    思想 2008/12/03 | 阅读: 1385 | 评论: 1
    在前现代的社会制度已获改变的二十世纪,儒学何以仍然是一个不断被提起的焦点话题?在现代中国社会,儒学的超越哲学的存在是否可能及其所需条件是什么?
  10. 麦绥莱勒年谱与版画集《城市》
    艺术 2008/11/24 | 阅读: 2297 | 评论: 1
    比利时艺术家: 法朗士·麦绥莱勒 (Franz Masereel, 1889-1972)
  11. 申端锋:乡村社会的伦理性危机
    社会 2008/12/01 | 阅读: 1177 | 评论: 1
    中国乡村社会目前正在经历一个从治理性危机到伦理性危机的转换过程。
  12. 贾樟柯访谈:中国电影毛病在哪里
    影视 2008/12/01 | 阅读: 1943 | 评论: 1
    从技术、制度和思想等方面谈中国电影问题。
  13. 王斑:在历史中发现启蒙:阅读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书评 2008/09/24 | 阅读: 5883 | 评论: 1
    长达十多年的持续思考和研究,经历了一系列的时局动荡和不同地域的游历,使此书得以重新阐明中国历史和文化在长时段里发展的隐秘轨迹,并提供了一个新的叙述方式来突破现存的中国研究范式。在中国,这部著作的出版是一件文化盛事,影响并不限于学界,也波及了广大的普通读者群。哈佛大学出版社已计划把此书翻译和介绍给英语世界的读者。一旦认真地阅读这部著作,西方读者在无意识深处对中国的误解无疑会被动摇――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中国”。
  14. 吴冠中:诗比绘画更有深度
    艺术 2008/11/14 | 阅读: 14480 | 评论: 1
    吴冠中访谈:涉及20世纪初中国绘画中的派系之争,批评徐悲鸿抱残守缺,赞扬林风眠,林海粟,吴大羽,潘天寿等人或能中西结合,或能推陈出新;也谈到笔墨之争和近期艺术品市场对创作的影响。
  15. 侯建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社会 2008/12/02 | 阅读: 1221 | 评论: 1
    1920-30年代的农村调查的目的不一,深浅有别,但客观上都为日后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留下了颇有价值的资料。
  16. 吴铭:西方民族主义视野中的西藏问题
    社会 2009/02/23 | 阅读: 1447 | 评论: 1
    该文发表于2008年4月28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
  17. 马克思的当下意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写作150年后(译文完成)
    思想 2008/09/24 | 阅读: 1462 | 评论: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写作150年后--世界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的访谈。霍布斯鲍姆是最伟大的仍在世的历史学家之一,伦敦大学柏贝克学院的院长,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荣退教授。他分析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析的回归及其与当代金融危机的关系,展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下的意义。2008年9月16日发表,英文。(译文完成 人文与社会编辑小组译:http://humanities.cn
  18. 黄兴涛:罗家伦“上书”,辜鸿铭“下课”
    历史 2009/03/07 | 阅读: 1369 | 评论: 1
    1919年5月3日,即五四运动爆发前一天的上午,《北京学生全体宣言》的起草者、大名鼎鼎的三大学生运动领袖之一的罗家伦,在忙于策划北京高校学生运动的间隙,还做了一件迄今鲜为人知的“重要”事情——他准备好了一份给北大校方的上书,要将自己的老师——当时已是名闻中外的新文化运动反对者、拖辫教授辜鸿铭——赶下北大的讲台。
  19. 维罗里:《尼科洛的微笑》第一章选读--马基雅维里之梦
    人文 政治 2008/11/16 | 阅读: 1433 | 评论: 1
    新译选读。《尼科洛的微笑》,毛里齐奥·维罗里(Maurizio Viroli)著,意大利政治学者,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段保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英文版Nicolo's Smile: The Story of Machiavelli, 2000.
  20. 李昌平:“中国难题”与“张五常局限”
    社会 2009/03/05 | 阅读: 1063 | 评论: 1
    改善民生和增强国力当以发展区域经济和省际贸易为主,以对外贸易为辅。只有这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才能同步实现农民市民化。
« 1 ... 29 30 31 (32) 33 34 35 ... 123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