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5 16 17 (18) 19 20 21 ... 178 »
文章
  1. 刘骁纯:对《中国美术报》 的历史记述
    艺术 2009/04/23 | 阅读: 1380 | 评论: 1
    20世纪80 年代与现代主义运动同命运的《中国美术报》,是中国大陆第一份全国性的美术专业报,4开4版,彩色胶印,每周一期,1985年7月6日创刊,1989年底终刊,历时四年半,共出报229期。
  2. 曲士培:杜威在中国的访问讲学
    历史 2009/05/05 | 阅读: 1246 | 评论: 1
    1919年4月30日,杜威应中国五所学术机构的联合邀请,由日本乘船抵达上海,开始了在中国的访问和讲学活动。过了三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3. 张旭东:只有五四才能帮助中国在全球化中找到方向
    社会 人文 2009/05/05 | 阅读: 1646 | 评论: 1
    编者按: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各个行业都掀起纪念五四的高潮,五四精神历经九十年的岁月显得更加的生动和鲜活,同时也伴随着激烈的争辩。五四运动对于当代中国仍然有着强烈影响,有人高赞五四的批判精神,有人却认为其为文化“断裂”的根源。如何合理评价五四精神、五四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厘清对五四精神、五四文化的认识,记者采访了杜克大学文学系博士、纽约大学中国中心主任、东亚研究系主任张旭东教授。
  4. 章太炎:与吴检斋论清代学术书
    思想 2009/05/02 | 阅读: 1537 | 评论: 1
    与吴检斋论清代学术书
  5. 罗岗:“帝国”、国家与地方文化的命运
    社会 2009/05/02 | 阅读: 1181 | 评论: 1
    很多人注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和清帝国之间在疆界上具有极大的承袭关系。这就要求在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中讨论“帝国”与“民族国家”的关系问题以及由此涉及到“国家”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而“地方文化”如果要避免在全球化过程中最终沦为消费奇观,则必须加入到这一复杂关系的辩论中。
  6. 郑风田、阮荣平、郎晓娟:我国究竟有多少人信教
    宗教 2009/05/02 | 阅读: 1578 | 评论: 1
    我国已有3亿多人信教?数据怎么那么混乱?为什么他们信教?
  7. 《三联生活周刊》陆川访谈
    影视 2009/05/02 | 阅读: 1312 | 评论: 1
    陆川比较在意票房。
  8. 《南京!南京!》:新生代的大制作——陆川专访
    影视 2009/05/02 | 阅读: 1090 | 评论: 1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巍 实习生王楠楠 王旭光
  9. 克鲁格曼:花钱打水漂
    经济 2009/04/28 | 阅读: 1426 | 评论: 1
    最近华尔街银行家的收入经过下降以后,又回到了2007年的水平。其实从1930年到1980年代,银行的工作跟其他工作相比,薪水并不是特别高,为什么到了90年代就突然飞涨?伯南克认为是因为包括房产次贷的“金融创新”。克鲁格曼用清晰易懂的英文表达了他对伯南克的批驳。
  10. 张新光: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历史终结及其启示
    经济 2009/04/27 | 阅读: 1265 | 评论: 1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是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农奴制残余的基础上,把封建领主制经济缓慢地转化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容克地主经济。这种改良的道路使农民长期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的双重剥削,还多次把德意志民族带入军国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二战结束后,民主德国通过实行民主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彻底铲除了容克地主阶级的生存土壤,“普鲁士式的道路”走向历史终结。东西德国再度实现统一后,德东地区进行的土地私有化和经营市场化改革并没有像德西地区那样完全实行小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而是继续保持大型国营农场和农业合作社在土地经营规模、机械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优势。这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小农经济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1. 崔之元:"五大重庆"蕴涵着价值连城的商机
    经济 2009/04/24 | 阅读: 1280 | 评论: 1
    清华大学教授崔之元清明节期间这重庆调研,预言重庆今年提出的“12%”的经济增幅应该能够实现。
  12. 水天中:中国美术报的故事
    艺术 2009/04/23 | 阅读: 1293 | 评论: 1
    1985年,北京同时出现了两件由研究人员借款办事业的新事。一个是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借款20万开办"联想"集团;另一个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借款20万开办《中国美术报》:两方面在开始的时候诸多惊人相似之处,随着各自的进展,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联想"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一面旗帜,《中国美术报》成为美术界的一口黑锅。
  13. 林国平:灵籤渊源考
    社会 2009/04/16 | 阅读: 2547 | 评论: 1
    灵籤又称运籤、神籤、圣籤、籤诗等,属于占卜术中的一种,其基本特点是以诗歌为载体、以竹籤为占具来占卜吉凶。在中国令人叹为观止的种类繁多的占卜形式中,影响最大的恐怕要算是灵籤了(或称“抽籤”、“求籤”、“占籤”等)。本文仅就灵籤与《灵棋经》、灵籤与谶、灵籤与诗歌的渊源关系做简要的考证,认为:灵籤的历史悠久,渊源可以追溯到周代的《周易》,而在形式上受《灵棋经》影响更为直接,同时与谶语主要是诗谶和图谶的流行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的关系,另外诗歌创作的繁荣也是灵籤产生的前提条件。灵籤产生是中国古代占卜术逐渐趋向世俗化、占卜方法趋向简易化的必然产物。
  14. 王绍光: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个纲,纲举目张
    医卫 2009/04/13 | 阅读: 2061 | 评论: 1
    谈论这次医改,必须了解历史大背景。解放前,国民政府把“国医”体制写在宪法里,就是说国家把整个医疗包下来,给所有人提供免费服务。这听起来很美妙,但从来没有实现过。
  15. 杨念群:“五四”著作以往太关注思想史
    思想 2009/04/13 | 阅读: 1451 | 评论: 1
    今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注定是一个热闹的年份,史学界多年已养成习惯,每逢“大年”、“小年”,只要是“革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都要举行一场拜祭典礼,故可称之为“纪念史学”。尤其是“五四”在中国革命史的叙事中又是一个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事件,祭拜之风渐趋火爆热烈当属自然。
  16. 上山下乡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专访《中国知青史——大潮》作者刘小萌
    经济 政治 历史 2009/05/23 | 阅读: 2211 | 评论: 1
    1998年,刘小萌和定宜庄出版《中国知青史》,成为知青研究领域最权威的研究者,这部以史实全景式记录知青史的作品,被誉为“了解当代中国的必读书”。
    2009年2月,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四十周年、建国六十周年,《中国知青史》被当代中国出版社修订再版。11年过去了,这本书仍然是知青史研究中的代表作。
  17. 曹峰: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
    历史 2009/04/16 | 阅读: 1702 | 评论: 1
    由於和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相关之出土资料大量问世,“出土文献将改写中国思想史”的说法一度频繁见诸报刊。这究竟是一个严肃的命题,还是一个供媒体使用的口号,应予以审视和评价。
  18. 汪逸夫:清至民国时期福建的婢女救济及其绩效
    历史 2009/04/16 | 阅读: 1607 | 评论: 1
    本文记录清至民国时期福建官、绅和基督教界有关婢女救济的若干事例,披露1944—1948年间福建各县县长报告的有关“蓄婢情形”的问卷,并评估清至民国时期福建婢女救济的期末绩效。,本文认为,婢女的生存状况涉及了人口买卖等多方面的问题,清代官、绅只对其中的性禁锢问题予以特别关注而几乎不及其余;民国时期政府有关婢女救济的法令和教会禁婢的戒律均缺乏效力;清至民国时期福建婢女救济的期末绩效可用“略有小补,无济于事”一语概括之;福建的婢女问题在1949年以后才真正得到解决。
  19. 钱理群:“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鲁迅
    人文 2009/04/19 | 阅读: 4001 | 评论: 1
    3月11日,为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国家历史》大讲堂联合首都师范大学学生会,邀请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首都师范大学小礼堂做了题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鲁迅”的讲座。钱理群是我国著名学者、文学理论家,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
  20. 德里达:关于宽恕——德里达北大讲演实录
    人文 2009/04/23 | 阅读: 3673 | 评论: 1
     宽恕这个词在法语中是来源于拉丁文的,它的来源非常的复杂,以至于我们今天不能正式的涉及这个词。
« 1 ... 15 16 17 (18) 19 20 21 ... 178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