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47 48 49 (50) 51 52 53 ... 178 »
文章
  1. 吴冠中:诗比绘画更有深度
    艺术 2008/11/14 | 阅读: 14483 | 评论: 1
    吴冠中访谈:涉及20世纪初中国绘画中的派系之争,批评徐悲鸿抱残守缺,赞扬林风眠,林海粟,吴大羽,潘天寿等人或能中西结合,或能推陈出新;也谈到笔墨之争和近期艺术品市场对创作的影响。
  2. 贾樟柯等:阐释中国的电影诗人
    影视 2008/11/12 | 阅读: 5305 | 评论: 1
    近期,在由帕米尔文化艺术研究院(中坤文化发展基金支持)和清华大学人文和社会高等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帕米尔文化周”上,放映和研讨了贾樟柯的新作《二十四城记》,参加文化周的另两个单元的“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与政治”国际论坛(清华大学汪晖教授主持)与“世界的中国”国际系列讲演(北京大学刘东教授主持)的中外学者观看了影片,多有好评。这里刊登10月28日研讨会的部分发言。当天的研讨由著名诗人欧阳江河主持。
  3. 时卫干:外资角色再审视
    经济 2006/10/01 | 阅读: 1423 | 评论: 1
    此文立场观点与《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相同,介绍分析了一些《报告》发表后出台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的内容,并列举一些外资并购案例。这篇文章是本站编辑的专题:“外资在中国”的一部分。
  4. 李道明:台湾电影一百年
    影视 2008/11/11 | 阅读: 7560 | 评论: 1
    作者为台北艺术大学教授。
  5. 李道明:纪录片的回顾与前瞻
    影视 2008/11/11 | 阅读: 1418 | 评论: 1
    写于1999年,概括纪录片发展史简明扼要。
  6. 温家宝:科学与中国的现代化
    科技 2008/11/10 | 阅读: 3297 | 评论: 1
    两大科技杂志之一,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的会刊《科学》(Science)杂志邀请温家宝总理撰写社论。同期刊发了《科学》执行主编Bruce Alberts 对温家宝的采访。
  7. 钮文新:美国在技术层面上已经破产
    经济 2008/11/10 | 阅读: 5401 | 评论: 1
    技术层面上早该破产的美国,由于欠下世界其他国家过多的债务,而债权国因不愿看到美国破产,不仅不能抛弃美国国债等,甚至必须继续认购更多的美国债务,以确保美国不破产。
  8. 朱苏力:用法的观点看婚姻
    法律 2008/11/09 | 阅读: 1487 | 评论: 1
    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平常人的心,没有一种起码的倾听的愿望,而总是从基于我们的位置而接受的永远正确的原则出发,也许我们关于婚姻和离婚原则的讨论就变成了关于我们个人的理想婚姻的讨论,而不是关于中国绝大多数人可能采纳的婚姻制度的讨论了。
  9. 李忠:“中国交响乐论坛”综述
    音乐 2008/11/09 | 阅读: 3265 | 评论: 1
    2008年11月2日,国内众多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齐聚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重要板块之一的“中国交响乐论坛”如期在上海音乐学院小音乐厅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承办。
  10. 雄鹰的泡沫:诗歌的创作与翻译
    文学 2006/10/09 | 阅读: 1806 | 评论: 1
    翻译诗如何影响中国诗人?诗歌翻译界与创作界交流有无必要?中国诗歌与翻译界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第三代诗人代表人物欧阳江河与张枣,与一辈子从事西班牙诗歌翻译的赵振江,一起交流了翻译诗与诗歌创作的共生性问题。
  11. 郑永年: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变种及其影响
    经济 政治 人文 2008/11/06 | 阅读: 2241 | 评论: 1
     本世纪初以来,中国领导人力图纠正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资本至上的局面,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无疑是一个能够影响中国社会长远发展的大决策。但是,要把这个政策理念体现在各种政策中去,转化为具体的制度来规制资本和政治权力,达到社会、政治和资本的均衡和谐状态,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12. 普特南:亲历美国哲学50年
    思想 历史 2008/11/06 | 阅读: 4321 | 评论: 1
    美国哲学,不仅在40年代,而且在50年代,就已经彻头彻尾地非意识形态化了。如果在个别系里有什么“运动”的话,那么也仅仅是由一两个人物所代表的。目前的情况是,美国哲学界盛行着一种运动;这一运动引以为豪的是,它不仅与此前的运动不同,而且与之视为相反的趋势(“大陆哲学”)有别。这种状况与我刚进入哲学界时的情况迥然不同。
  13. 甘阳、刘小枫:重新阅读西方--《西学源流》丛书总序
    思想 历史 2008/11/06 | 阅读: 2659 | 评论: 1
    上世纪初,中国学人曾提出中国史是层累地造成的说法,但他们当时似乎没有想过,西方史何尝不是层累地造成的?
  14. 吕新雨:《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
    影视 2006/10/23 | 阅读: 2120 | 评论: 1
    记录片《铁西区》拍摄的城市沈阳从1934年开始在日军占领期间开始发展工业。铁西区是沈阳重工业中心,军工企业林立,曾经是沈阳最富裕的地方。90年代后计划经济消退,军工需要降低,铁西区开始衰落。
  15. 许江:关于《黑瓦白瓦》
    建筑 艺术 2006/10/12 | 阅读: 2817 | 评论: 1
    许江的油画《黑瓦白瓦》已经跟着毛竹和民居拆迁下的青瓦去了威尼斯双年展第10届国际建筑展中国国家馆,这篇优雅的文章是他对画意的阐释。如许江所说,瓦是家园的象征,是家居和山水的联系。但是在实践中,这个象征已经变得枯涩了。瓦是平民性的,它出现的地方不光是文人雅憩,更多的是市井屋宇,乡村居舍,正是那些连绵的百姓屋宇才构成了我们回忆中的风景。如今,老城中的屋瓦却纷纷拆落,其中有的就磨灭了,有些幸运的,作为艺术品重新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生命。然而这种生命因其艺术品的地位,最终要让普通人怀着敬意仰视,而不是自在地生活在瓦的覆盖遮敝下。--人文与社会
  16. 张文宏: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 2008/11/07 | 阅读: 1952 | 评论: 1
    社会资本是从嵌入于社会网络的资源中获得的, 它植根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因此,“社会资本可被定义为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行动中涉取或动员的资源”。
  17. 苏国勋:由社会学名著想到的
    书评 社会 2009/01/20 | 阅读: 1532 | 评论: 1
    在笔者看来,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来说,所谓增强学科意识,除了参与、观察变革社会的实践之外,就是要提倡阅读经典研究大家,舍此别无他途。
  18. 张广天: 为什么叫《圆明园》?
    戏剧 2006/10/06 | 阅读: 2053 | 评论: 1
    张广天导演的新剧《圆明园》通过叙述圆明园的历史谈环境问题。剧场中动用10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演出。初演期已经结束,正在筹备重演。
  19. 欧文·潘诺夫斯基: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史
    艺术 人文 2008/11/15 | 阅读: 1923 | 评论: 1
    科学的理想目标,可以说是类似技艺精巧的东西,人文的理想目标则是智能。
  20. 泰勒:现代认同--在自我中寻找人的本性
    思想 2008/11/07 | 阅读: 10975 | 评论: 1
    衡量消费社会中人的价值,在于看其手中握有的支配权利的大小,这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模式——几个世纪以来,这种模式一直被视为文明社会的中心内容。那么,这一理念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它与提高限制无止境消费行为的能力又有什么联系?这能够在“现代认同”这一概念中找到答案。现代认同的起点就是内在自我的起点。现代人必须处于自觉自为的自主程度才能找到自我,而这种自主程度归根到底需要独立的私人性。现代认同并不关乎能否与宇宙哲学的秩序相匹配,而在乎能否回应自我内心的需要和欲望。能否实现这些最终关乎自我个人的情感生活,这是构成幸福生活的关键因素——幸福生活就是根据情感上的满足程度来确定的。
« 1 ... 47 48 49 (50) 51 52 53 ... 178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