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影视

文章列表 普通 按时间顺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2) 3 4 5 ... 8 »
文章
  1. 贾樟柯、陈丹青对话《小武》现场笔记(2008年11月23)
    2008/11/25 | 阅读: 4719
    薠望:为咱网站做点贡献。边听边打字做的笔记,有点乱,大家包涵,好在这两位说话都比较平缓,所以大意都在了。以为是胶片,结果是放碟,原来胶片给电影局没收了。
    人文与社会:贾樟柯叙述了他创作《小武》的背景和动机,主要提到对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感受,一个通过学习获得自我的过程,还有对电影中虚伪现实的愤怒。陈丹青谈了他与贾樟柯以及小武的共鸣。
  2. 刘阳:30年银幕流转,中国电影期待新“开场”
    2008/11/30 | 阅读: 1094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大片”占海外市场份额和文化影响的论述。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电影论坛”上发言时说,从1978年到2008年11月19日,我国共生产故事影片4522部、美术片430部、科教片3087部、纪录片2243部、电视电影1100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电影产业化改革发展进程加快,电影产量连年大幅递增,2007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402部,位居世界第三。
  3. 贾樟柯访谈:中国电影毛病在哪里
    2008/12/01 | 阅读: 1943
    从技术、制度和思想等方面谈中国电影问题。
  4. 张真:《银幕艳史》———女明星作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现代性体现
    2008/12/04 | 阅读: 2104
    《银幕艳史》是一部具有自指性白话现代性质的纪录剧情片,也是记录了中国早期电影和观众结构及其转变的范例。
  5. 章诒和、颜长珂:从电影《梅兰芳》谈梅兰芳
    2008/12/07 | 阅读: 3928
    两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和研究员谈梅兰芳及陈凯歌新电影。
  6. BLUE: Text of a film by Derek Jarman
    2009/01/19 | 阅读: 1267
    Derek Jarman最后一个feature电影的文本。
  7. 刘继纯:以鲁迅为例看五四知识份子的电影态度
    2009/01/25 | 阅读: 1566
    五四精神激荡风云之际,正是中国本土电影躁动蜂拥之时。鲁迅在上海生活的十年(1927-1936),恰逢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鲁迅作为当时中国文艺界的泰斗,对电影的态度如何?鲁迅跟电影有著怎样的关系?对当时放映的国外电影持何种立场?对中国本土电影有甚么期许?
  8. 《贫民富翁》印度遭抵制
    2009/02/07 | 阅读: 1463
    奥斯卡最佳影片夺标热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最近连连获得演员工会、制片人工会、导演工会大奖,票房也在不断稳步上升。然而上月该片在印度上映后却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本周二更有大量影片拍摄地———孟买贫民窟的居民走上街头,抗议这部影片。
  9. 郭松民:《海角七号》及其文化现象浅析
    2009/02/23 | 阅读: 1511
    不过是一部小制作的台湾电影而已,《海角七号》值得被这么关注吗?
  10. 贾樟柯:《二十四城记》:与主流相遇的坚持与探索
    2009/03/07 | 阅读: 3121
    贾樟柯说用《二十四城记》记录的主题是变迁。
  11. 贾樟柯:访谈《二十四城记》
    2009/03/10 | 阅读: 1716
    时代周报的访谈,较详细。顺便提一句,近期报道称贾樟柯为《时尚先生》拍摄静态电影“时装大片”焚烧了一辆汽车,居民受惊报警,警察到场后发现是著名导演,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拍摄过程,并与导演摄影留念。从环保和执法角度颇值深思。--人文与社会
  12. 贾樟柯:贫穷改变了中国人的心理面目
    2009/03/23 | 阅读: 1924
    我过去重要的生命经验都是县城给我的,如果没有县城,可能就随波逐流了。
  13. 侯孝贤:如何抓住大陆观众的心
    2009/03/23 | 阅读: 1572
    我认为,中国电影应该以华语进入世界。华语电影被国际市场接受,比大家都用英语更有意思。
  14. 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与宗教伦理
    2009/03/29 | 阅读: 1624
    与好莱坞电影不同,中国武侠电影保持了主流电影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由于宗教的介入,中国武侠电影叙事体系中出现了“第三种力量”,改变了二元化叙事格局,也改变了武侠电影的精神模式。中国电影巧妙地将宗教伦理与影片叙事情节交融起来,宗教伦理在为正义力量提供合理道德依据的同时,通过皈依宗教流露出否定暴力的“出世情结”,使中国武侠电影的文化精神在世界动作影片的历史序列中独树一帜。
  15. 《南京!南京!》:新生代的大制作——陆川专访
    2009/05/02 | 阅读: 1084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巍 实习生王楠楠 王旭光
  16. 《三联生活周刊》陆川访谈
    2009/05/02 | 阅读: 1306
    陆川比较在意票房。
  17. 孙小宁:小津安二郎的“战争”
    2009/06/30 | 阅读: 2828
    《小津安二郎周游》
    作者:(日本)田中真澄 译者:周以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8. 韩毓海:人间正道是沧桑--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7周年
    2009/07/07 | 阅读: 2086
    2009年的中国文化界和文艺界,正在发生着悄然、深刻而重大的变化。
  19. 《文汇读书周报》:白先勇的"大陆新感觉”
    2009/07/09 | 阅读: 1513
    白先勇是台湾著名作家,国民党将领白崇禧之子。著有小说《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等,盛名遍及海内外。近年来更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投入了巨大心力。《情与美——白先勇传》(刘俊著,花城出版社出版)详述了白先勇的生活及创作心路历程。
  20. 俄罗斯电影
    2009/07/09 | 阅读: 2274
    俄罗斯电影史: 2003年,首执导筒的俄罗斯年轻导演安德烈·日瓦金采夫导演的《回归》获第六十届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这是40年来俄罗斯电影首次获此殊荣。自40年前塔科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在威尼斯捧走金狮之后,俄罗斯影片一直与金狮无缘。
« 1 (2) 3 4 5 ... 8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