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时间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 205 »
文章
  1. 以赛亚·伯林:谈威尔第、斯特拉文斯基、瓦格纳
    音乐 2009/03/07 | 阅读: 1385
    伊朗学人雷敏•亚罕拜格鲁(Ramin Jahanbegloo)曾与伯林作过长篇访谈——《和以赛亚•伯林对谈》(Conversations with Isiah Berlin, New York,1991),选出其中谈论音乐的一节。
  2. 黄兴涛:罗家伦“上书”,辜鸿铭“下课”
    历史 2009/03/07 | 阅读: 1367
    1919年5月3日,即五四运动爆发前一天的上午,《北京学生全体宣言》的起草者、大名鼎鼎的三大学生运动领袖之一的罗家伦,在忙于策划北京高校学生运动的间隙,还做了一件迄今鲜为人知的“重要”事情——他准备好了一份给北大校方的上书,要将自己的老师——当时已是名闻中外的新文化运动反对者、拖辫教授辜鸿铭——赶下北大的讲台。
  3. 罗曼·罗兰: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音乐 2009/03/07 | 阅读: 1562
    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他那种不可思议的精神健康,想到他受着病魔侵蚀的身体,他精神的健康就更可惊讶了。
  4. 欧阳洪亮、罗昌平:央视大火“烧出”工程腐败,审计署介入
    法律 2009/03/06 | 阅读: 1458
    在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下称央视新址)大火发生半月之后,指向渎职侵权的调查已获新的突破,共约20名涉案嫌犯被北京市公安局采取措施。元宵夜的烟花不仅是火灾元凶,亦是经济问题调查的主要突破口。
  5. 余英时:李约瑟问题
    科技 书评 2009/03/06 | 阅读: 1467
    《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三联书店即将出版)的书评。
  6. 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
    社会 2009/03/06 | 阅读: 1835
    建立通识教育的“ 共同核心课”和“助教制度”。
  7. 李根芳:通識教育與世界公民: 以「現代英語閱讀─多元文化世界觀」的教學為例
    社会 2009/03/06 | 阅读: 1880
    台师大一门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
  8. 曹锦清:坚持土地家庭承包制,还是土地私有化
    经济 2009/03/05 | 阅读: 1170
    用“社会保障”来为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作辩护,内含着这样一个前提:随着中国经济与财政持续增长,国家有能力将全体农民的社会保障彻底地从土地上剥离出来,并成为国家对农民承担的义务。
  9. 李昌平:“中国难题”与“张五常局限”
    社会 2009/03/05 | 阅读: 1061
    改善民生和增强国力当以发展区域经济和省际贸易为主,以对外贸易为辅。只有这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才能同步实现农民市民化。
  10. 贺雪峰:解读农民工“返乡潮”的深层根源
    社会 2009/03/05 | 阅读: 1088
    春节来临前的一个月,挂靠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系的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一支调查队伍深入到贵州、湖南等地的农村。这支调查队由贺雪峰教授带队,一行15人,驻扎农村半个月,记录了返乡农民工目前的生活状态。
  11. 贺雪峰:土地流转就能解决三农问题吗
    社会 2009/03/05 | 阅读: 1058
    之前由小农分享的农业收益,现在不得不先被种田大户切走一大块。分散的小农可以从农业中分享的收益减少了。土地流转给种田大户,即使可以提高农业的效率,也不能为一般农民提供更多的增收机会。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目前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都进城务工的话,除了恶化农民在城市就业的竞争以外,并不能为农民带来更多好处。
  12. 崔永元:小崔会客: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
    社会 2009/03/05 | 阅读: 1237
    两会特别节目《小崔会客》会谈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
  13. 张晓唯:喟叹一声罗家伦
    历史 2009/03/04 | 阅读: 1886
    “五四”运动使北京大学的学生领袖傅斯年、罗家伦和段锡朋三人一时间蜚声海内,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们活跃在民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领域,均有一番作为和表现。
  14. 罗家伦: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历史 2009/03/04 | 阅读: 1820
    本文原题《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由罗家伦口述,马星野记录。本书转载时略有删节及分段。转载自台湾《传记文学》第54卷第5期,1978年5月.
  15. 新井一二三:我这一代东京人
    经济 2009/03/03 | 阅读: 1488
    这篇文章写从战后,泡沫,到长期低成长的日本社会与经济。

    2000年去日本,最诧异的就是发现日本的经济已经多年“负增长”。虽然日本媒体铺天盖地在谈论泡沫破裂的问题,中国媒体却通过选择性不报道,使得日本在一般人眼中,仍是成功的、中国可以向之学习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图景。--人文与社会
  16. 王晓明:印度印象
    社会 2009/03/03 | 阅读: 1655
    2004年游记
  17. 孔庆东:向梁漱溟先生学习
    历史 2009/03/03 | 阅读: 1636
    梁漱溟从小就体弱多病,脑子愚笨。他6岁了还不会系裤带,一天早上,母亲隔屋喊他,责问为何还不起床,他嚷道:“妹妹不帮我穿裤子呀!”
  18. 李零:七十年代:我心中的碎片
    人文 2009/03/03 | 阅读: 1833
    我的感觉,八十年代后,时间提速,生命贬值,跟钞票一样。现在的十年,顶多也就是过去的一年,或者连一年都不如。我现在是整六张的人了,跟早先的人比,也就四十一二岁吧,我这么估量。
  19. 郑永年:中国的“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局面
    人文 2009/03/03 | 阅读: 1635
    今年年初(2009年1月4日),新华社发表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署名文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文章。本文是作者的感想。
  20. 王绍光:两个时期不能被隔断
    政治 2009/03/03 | 阅读: 2034
    前后三十年尽管存在差异,但都是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用西方语言说是在探索另一种现代性,这是共和国六十年来最大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 1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