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时间顺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 205 »
文章
  1. 李云雷:历史视野中的“官场小说”
    文学 2012/12/19 | 阅读: 1657
    19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颇为兴盛,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但在文学界却很少被纳入研究的视野,
  2. 萧武:焦裕禄是怎样工作的
    影视 2012/12/20 | 阅读: 1666
    焦裕禄到兰考后,并没有向上级和国家要求补贴或特殊政策,而是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集体讨论,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改变当地的面貌。而要改变当地的面貌,首要的是改善自然环境,也就是治三害,改良土壤。最后终于想到了用广泛种植泡桐来改变当地自然条件的办法。
  3. 王衡:bel canto的声乐传统和意大利声乐风格的演变
    音乐 2012/12/20 | 阅读: 2216
    如同中文"美声"一词一样,bel canto有时也存在广义和狭义的词义模糊性。
  4. 巢峰:《辞海》"抗日战争"条的变化
    书评 2012/12/21 | 阅读: 1197
    辞海从第二版到第六版对抗日战争词条的一再改订
  5. 阿莫诺:从辉格传统到新宪政史:中世纪英国宪政史研究新趋势
    历史 2012/12/21 | 阅读: 1430
    伴随着对中世纪国家之复杂性与持久性的不断关注,人们现在更加普遍地意识到中世纪政治机构的弱点和局限,以及由此导致的它们对王室意志和政治共识的依赖。同时,也更加重视观念和原则在中世纪晚期公共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6. 李零:环球同此凉热--我的中国观和美国观
    思想 2012/12/23 | 阅读: 14106
    我并不担心中国会不会当老大老二。我担心的是,中国的强大是不是还是美国式的强大,中国会不会与它联手,共同宰制这个可怜的世界,一块儿欺负穷国和穷人,不管是本国的穷人,还是外国的穷人。
  7. 邓鹏:当前中国的收入和财富分配
    经济 2012/12/24 | 阅读: 1755
    本文侧重于收集和整理有关中国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基础数据,同时也吸收了近年来部分国内学者饶有兴味的分析结论,以供大家参考。
  8. 孙力舟:争议不断的领海基线问题
    法律 2012/12/25 | 阅读: 1657
    中国政府就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发表声明,称"钓鱼岛、黄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南屿、北屿、飞屿的领海基线为下列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赤尾屿的领海基线为下列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领海基线在国际法中有什么样的地位作用?
  9. 吕新雨:宪政的根基--抗战前后梁漱溟的宪政思想与实践
    社会 2012/12/26 | 阅读: 1608
    今天坊间和学术界的梁漱溟热,鲜有讨论他的宪政思想及其与乡村建设的关系。其实抗战前后,梁漱溟对宪政和政党问题有大量论述,值得今天重新回顾。
  10. 刘夙: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大众情感的冲突
    环保 2012/12/26 | 阅读: 1657
    比起污染、资源浪费之类问题来,放生、流浪猫救护似乎是小事,但因为牵涉到情感问题,在它们还只是刚露苗头的时候就应该加以重视,因为一旦这些不利于野保工作的习惯流传开来,成了一大群人的情感需求,再规范就难了。
  11. 楊白衣:金刚经之研究
    宗教 2012/12/27 | 阅读: 1920
    『金剛般若經』是部派佛教至大乘佛教最初期的經典。此經在我國流傳最廣,其研究也最為普遍。尤其是版本之多,註釋之豐,為群經之冠。
  12. 谭家健 :《穀梁传》叙事比论
    历史 2012/12/28 | 阅读: 1520
    穀梁氏、公羊氏是经学家,重在解释《春秋》经义,故事只是为释义的补充而已,因而忽视叙事的完整性和生动性。左氏是史学家兼史传文学家,长于叙事,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和情节的完整性,解释《春秋》经义只是偶尔为之。
  13. 崔之元:改革需要实用主义的政治哲学
    经济 2012/12/30 | 阅读: 1653
    通过不断面对问题的实用主义政治哲学,各种抽象理念中蕴含的多样元素,根据新的情况、新的条件将得以重新组合、创新,生成对于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更有利的制度形式。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自由社会主义”作为世界未来图景的理由。
  14. 竺可桢:阳历与阴历的合理化
    科技 2013/01/01 | 阅读: 2487
    有人以为格里高里历是纯粹阳历,其实不然。它和我们旧历一样也是阴阳历并用,不过以阳历为主罢了。
  15. 杜海姆:软弱的印度精英阶层
    政治 2013/01/02 | 阅读: 3688
    印度的执政阶层可能无法完成领导印度走向繁荣的任务。
  16. 袁先欣:语音、国语与民族主义:从五四时期的国语统一论争谈起
    思想 2013/01/02 | 阅读: 2531
    本文从考察1920年代的京音国音之争入手,对常被视为以纯粹声音为途径建立民族国语的京音国音两派背后的真实冲动进行了分析。从这一问题出发,重新讨论了现代民族主义理论中从语音中心主义到语言民族主义的逻辑过程,分析了中国国语运动中蕴含的中国民族主义特殊性,并尝试以此为基础,对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进行了一定反思,试图为思考国语文学提供一个思想史上的背景。
  17. 胡志德:重新思考中国近代"文"的简单化
    思想 2013/01/03 | 阅读: 2936
    本文考察1895 至1930年间,传统上被归结为文言文系统 的书面用语和以口头语或者白话文为基础的书面语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并讨论罗兰·巴特所提出的关于写作和文本的理论问题。
  18. 村田雄二郎:汉字简化浅论──另一个简体字
    思想 2013/01/04 | 阅读: 3403
    回顾近代东亚文字改革的历史,文字政策、汉字讨论和现实政治均非无缘,所以可以指出,字形、文字电码等汉字标准统一问题直接关联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关系,甚至涉及到"东亚文化共同体"的将来。本文就是为了反思汉字简化的曲折道路,从被忘却的历史中探寻中华民国政府在1930年代制定施行简体字的尝试。
  19. 齐晓红:当文学遇到大众--1930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管窥
    思想 2013/01/05 | 阅读: 2036
    首先要追问的是文艺和大众到底是什么?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是内在于这两个问题之中并以之为前提的。在30年代的讨论中,对文学是什么的认识受到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大众也不是一个有着固定所指的群体,它在政党斗争和知识分子的叙述中都有具体的历史含义,而由此产生的"无产阶级广大的文艺运动"的概念,则既是政党斗争的产物,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文艺运动自身的发明。
  20. 李志:试论马克思文本中的三种自由概念
    思想 2013/01/06 | 阅读: 1919
    本文仅考察马克思文本中的三种自由概念:作为自我意识的自由,作为权利的自由,和作为一种存在方式的自由。探讨马克思为什么特别藐视所谓的人权;对于以社会主义政党自居的德国工人党及其纲领性文件,马克思为什么报以种种微辞;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对于马克思究竟意味着什么。
« 1 ...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