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经济

经济

« 1 ... 17 18 19 (20) 21 22 »
文章
  1. 温家宝:中国是否再买美国债取决于其能否保值
    2009/02/02
    温家宝表示,中国的外汇储备这些年增长很快。中国实行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购买美国债券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是否会继续买、买多少,那要根据中国的需要,根据外汇安全、保值的要求。
  2. 吴志攀:斯人已逝,遂成绝响
    2009/01/31
    回忆北大经济地理教授陆卓明,陈岱孙为陆著作序中提到““陆教授是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在北京大学从事经济地理学教研工作垂40年。从50年代初教授经济地理和区域地理等课程时起,他就感觉到,从西方引进的关于经济地理的传统理论存在着许多缺陷,开始了有关的探索。积40年不断研究,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3. CCTV:金融海啸 警惕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2009/01/25
    CCTV:《今日观察》栏目何帆、丁一凡谈金融危机,他们认为,“绝对地偏向市场”是导致美金融危机的致命伤,美国批评中国储蓄率太高导致美国消费率高的牵强逻辑行不通,贪婪和纵容是这次危机的根源。
  4. 崔之元:伯南克指中国投资令美超前消费是推卸责任
    2009/01/25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崔之元指出,美国联储局主席伯南克早前指中国在美国的巨额投资助长了美国历史性的超前消费和住房泡沫的言论,是将责任推予中国。因为联储局有责任主动透过调整利率控制房产价格,避免产生经济泡沫。此外,金融海啸虽然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但亦加速了中国发展内需市场的步伐。澳门可利用与广东省的各种合作,进入内地的内需市场。
  5. 黄宗智:中国小农经济的过去和现在——舒尔茨理论的对错
    2009/01/25
    通过对诺贝尔奖得主舒尔茨理论对错的系统梳理,说明中国农业过去的内卷以及今天的可能出路,提出从农业本身挖掘出路以及后工业化“小农经济”的设想。同时说明作者提倡的从经验实际出发来提炼理论概念——而不是从脱离实际的前提信念出发来推断理论——的研究方法。
  6. 裴小林:论土地生产率极限法则:一个改进的马尔萨斯理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反向逻辑
    2009/01/25
    新古典的制度经济学方法一是无限夸大了人的作用,颠倒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二是用一个时点上的表面现象去颠倒历史本身的因果关系。假理论必然经不起时间考验。天不变,道亦不变。本文坚信历史有它自身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逻辑和轨迹,并相信亚当斯密所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大自然之手。千万年来它沉默无语,但它那永恒和无边的法力远在国家和市场的力量之上。是这"自然之手"在最终左右着经济增长的长期大趋势和人类社会的制度变化。
  7. Buiter:再论全面国有化的迫切性--发自冰岛
    2009/01/21
    Can the UK government stop the UK banking system going down the snyrting without risking a sovereign debt crisis?
  8. 卢周来:产业升级现在急不得——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大考”
    2009/01/07
    融危机使中国产业结构的缺陷暴露无遗:过度依赖于国外市场,过度依赖于投资与房地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不仅需要正确的政策,更需要正确的时机,现在急不得。如何围绕“人性”与“绿色”使短期应对与长期产业升级配套,是对中国智慧的大考。
  9. 郎咸平:诸葛亮是优秀的企业家吗?
    2008/12/0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对中国企业家的影响并非全是正面的。
  10. 何清涟:婚姻中的经济学──读格雷·贝克的《家庭论》
    2008/12/09
    《家庭论》(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1981])书评。
  11. 王绍光: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2008/12/06
    从1978年开始到1990年代中期,可以说中国只有经济政策,没有社会政策。
  12. 索飒:全球化进程中的拉丁美洲传统作物(玉米篇)
    2008/12/03
    玉米的诞生地墨西哥,竟然丧失了粮食自给,玉米的培育者的后代竟然要向拥有“产权”的美国公司高价购买玉米种籽。
  13. 曹锦清:扩大内需,没有简单药方
    2008/12/03
    出口导向,成绩很大,问题很多,向内需转型,迫在眉睫。
  14. 巴迪乌谈金融危机
    2008/11/29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recovering the passion of ideas and countering the world such as it is with a general hypothesis, the anticipated certainty of an entirely different state of affairs.
  15. 博兰尼:市场模式的演化(渠敬东译、许宝强校)
    2008/11/29
    市场并不是一个主要在经济体内运作的制度,它主要在经济体之外运作。
  16. 韩德强:中国房地产向何处去
    2008/11/22
    2008年10月14日,韩德强教授复旦大学少年中国学社演讲
  17. 左大培:危机还是机遇?
    2008/11/21
    片面追求出口增长的经济政策,只是依附西方的资本主义市场化道路的一个方面。而坚持依附西方的资本主义市场化道路,最终一定会使中国受西方国家拖累而陷入金融和经济危机。(全文)
  18. 韩毓海:“反面教材”的价值
    2008/11/19
    概述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崛起、变革和走向危机的过程。目的是希望当下的中国在损失了在美部分投资之际,亦能够籍此而有所“获得”,这就是更加清晰、系统和全面地检讨对美国的政策并增加对当代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认识。
  19. 曹天予:劳动产权与市场社会主义
    2008/11/15
    金融危机爆发后,是否能通过加强调控回到凯恩斯来走出危机?
  20. 崔之元:如何认识今日中国:“小康社会”解读
    2008/11/11
    "我将中国的土地储备制度和亨利·乔治联系起来,并不是硬给中国实践带上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标签,而是强调:我们要有对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的自我意识。什么是中国特色呢?我认为就是在中国还有一个社会化资产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而有这个特色就不是社会民主主义,不是简单地讲公平和进行二次分配,而是在一次分配的基本制度上,和资本主义不同。但是我们还没有一个理论的框架,一个中国制度创新的自我意识。"
« 1 ... 17 18 19 (20) 21 22 »
API: RSS订阅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