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环保 (推荐阅读)

环保

文章 (推荐阅读)
  1. 王选、离原:揭秘日本“核黑工”
    2012/06/06
    被曝劳动者”,伴随了日本核电站发展半个世纪的,这群隐没在黑暗之中的人,被福岛核电站灾难从生活底层推了上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2. 王志:专访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2007/02/19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2007年1月29日播出“王志专访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节目,这里转发一下节目实录。
  3. 傅建捷、王亚韡等:电子垃圾拆解地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现状
    2012/04/27
    若按贵屿人口15万计算,约80%家庭参与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和再生五金塑料行业,另雇佣外地民工20万。我国电子垃圾拆解区居民和拆解工人健康受到PTS污染严重威胁。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尤其POPs能通过大气长距离迁移,重金属污染物也通过地表径流等向下游及海洋转移,污染有向周边蔓延趋势。
  4. 姚洋:跳出阴谋论与历史账,中国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2009/10/29
    中国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老是揣测别人的思路,老想人家可能是在玩阴谋,老去纠缠历史——这是不可能把事情做好的。高能耗这条路,走得越远,时间越长,对中国越不利。现在,中国的国际形象就是到处找石油、找矿石。奥巴马上台,国际政治的主流话题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政府面临全新的压力,同时也将迎来节能减排大推进的绝佳机遇。
  5. 潘岳: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
    2006/10/06
    如果政治文明不跟进,社会发展不协调,环境保护不落实,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将更大。某些人的先富牺牲了多数人的环境,某些地区的先富牺牲了其他地区的环境。环境不公加重了社会不公。环境文化是生产力布局与资源配置的调节器,是协调社会关系的新杠杆,是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文明转型的更高起点。
  6. 张玉林:中国的环境战争与农村社会——以山西省为中心
    2009/01/27
    中国式的工业化本质上表现为对于自然的全面战争。在这场战争的最激烈的战场山西,对生态环境的毁灭性破坏已经超出了“危机”的层面,而呈现为清晰可见的巨大灾难。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程度具有从大中城市向农村递进的特征,加上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灾难更多地集聚在农村地区的农民身上,从而形成了灾难的分配与财富的分配明显背离的格局。进而,在治理危机的大背景下,有效的救助机制的缺失,使得重污染区和地质灾害区的农民只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应对危局,结果导致了众多的村庄在物理意义上的毁灭和社会意义上的崩溃。
  7. 张承志:匈奴的谶歌—祁连山的游牧文明与河西走廊的兴衰
    2009/03/25
    “胡”与“羌”,蒙古与藏族,中原与西域,一个巨大的民族十字路口在祁连山交错——边界的模糊,暗示着地带的游牧性。只知商旅、不懂驻牧、隔断羌胡的河西走廊,是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的遮蔽。筑城,通商,采矿,工业,农夫挤走骑士,阏氏盛妆已是不可再追的梦。匈奴古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藩息”,一语成谶?
  8. 强世功: “碳政治”新型国际政治与中国的战略抉择
    2009/09/13
    20世纪60年代青年政治运动,不仅为这一代人未来的政治成长提供了理念,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政治的组织网络。后来欧洲政治运动中的女权主义、同性恋运动、反核运动、反全球化运动、环境政治等骨干分子及其组织网络就是在60年代的政治运动中形成的。真正对全球政治产生深刻影响的是源于欧洲左翼绿党所推动的“环境政治”。
  9. 陈文茜:灾难,不会到此为止
    2009/09/20
    在2009年3月,哥本哈根召开一场IPCC气候变迁的会议;这场史上聚集最多专家的气候大会,不像科学家的聚会,而像宗教家的末日预言大会。
API: RSS订阅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