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历史

英法博物馆尴尬面对文物追索

在人类充满战乱的历史上,文物向来是胜者钟情的战利品。据英国学界估算,大英帝国的殖民领土扩张了111倍,它从殖民地掠夺的文物也增加了百倍;法国的历史轨迹显示,它每一个疯狂的对外用兵阶段,都是获得别国文物最多的时期。

在人类充满战乱的历史上,文物向来是胜者钟情的战利品。据英国学界估算,大英帝国的殖民领土扩张了111倍,它从殖民地掠夺的文物也增加了百倍;法国的历史轨迹显示,它每一个疯狂的对外用兵阶段,都是获得别国文物最多的时期。 全世界最为傲人的两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和法国的卢浮宫,就这样各自因两国的殖民扩张史拥有了全世界难以计数的珍宝。它们宣称,自己是在精心保管“全人类的共同遗产”。然而,这样的旗帜并不能平息文物归属权的纷争。越来越多的被掠夺国家,踏上了向英法等国追索文物的道路,尽管成功的案例极少,但那些充满争议、带有“原罪”性质的文物,却让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的荣耀逐渐失色。   大英博物馆藏品价值堪抵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财富


  在英国,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大英博物馆更容易激起外国人的复杂情绪。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博物馆在250多年前初建时仅有7万件展品,但随着“日不落帝国”的领土扩张,其藏品已升至今天的700万件。英国学者说,“英国强大的时候领土增加了111倍,它从殖民地收集的文物也增加了100倍”,这700万件文物的价值可能比一个中等国家的全部国民财富还要多。


  “游世界,逛大英博物馆!”这是大英博物馆的口号,也是不少国家的历史痛点。在大英博物馆埃及馆入口处,矗立的是被称为“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钥匙”的罗塞塔石碑,它以三种文字记录着托勒密王朝时期的一段诏书。而在万里之外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其入口处矗立的却是这座石碑的复制品。2002年埃及国家博物馆为庆祝建馆100周年,曾请求大英博物馆出借石碑到埃及展览一下,但这个要求遭到了拒绝。埃及馆里还有不少货真价实的木乃伊,英国人常说,如果是为了看木乃伊而去埃及旅游,那就放弃吧,我们这里比埃及陈列的文物多得多。在希腊展区展示的帕特农神庙浮雕,是18世纪末英国贵族埃尔金勋爵在希腊贿赂官员所取得的希腊国宝。面对着这些国家瑰宝,来自埃及、希腊的参观者内心除了震撼外,或许还有失落、无奈甚至愤怒的情绪,中国人更是这样。


  去年2月,大英博物馆极为难得地公开展示了其珍藏的中国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当时,《环球时报》记者和很多当地华人一样,兴奋地前往参观。这幅摹本是英法联军从圆明园盗走的,在大英博物馆,它被视为东方文物的“镇馆之宝”。展出那天,记者发现,在层层人群中以中年亚洲人居多,多数人表情严肃,现场除了脚步声外,一片寂静。记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一种无奈: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中国人却要远渡重洋才能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多达2.3万件。一进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厅的大门,就能看到远处墙壁上的敦煌壁画,走近细看还能发现当年所谓的“西方探险家”在上面留下的割痕。敦煌藏经洞的4万多件经书书稿中,也有1.3万件在大英博物馆。但这些仅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珍宝的1/10,其他的都被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殊许可,一般游客无缘谋面。(参见人文与社会敦煌遗珍栏目:http://wen.org.cn/modules/myalbum/viewcat.php?cid=1


  卢浮宫记录法国征战历史


  法国的卢浮宫藏有多少外国文物?说出来也令人吃惊:在这里,来自法国以外的文物超过40万件,“六大馆”中的东方艺术馆、古希腊馆和古罗马及古埃及馆三大馆,几乎全部是外国珍宝,另外3个馆———珍宝、绘画和雕塑馆中也有相当多展品来自国外,有人说,没有这些外国藏品,卢浮宫就“馆将不馆”。   按照卢浮宫的说明,其展品来源于历代国王、贵族的收藏;对外直接掠夺;私人捐赠以及馆方出资购买四个方面。但细究起来,似乎哪个渠道都无法确保藏品的合法来源。一进入卢浮宫就能看到著名的竞技场院拱门,拱门上的马群浮雕是拿破仑从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顶上拆下来的。东方艺术馆的“门标”———5座“带翅膀牛身人面雕像”,是19世纪中期法国人从今天伊拉克的赫尔沙巴德窃取来的。在东方艺术馆第四层,有一座黑黝黝、看似不起眼的2米多高的玄武岩,岩身是密密麻麻的古代文字,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它本应属于伊拉克,同样是被法国文物掮客巧取豪夺,利用当年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腐朽搞到手的。古埃及馆是卢浮宫藏品最少的一个馆,但仅有的350件藏品却几乎都是从埃及收集来的。拿破仑发动埃及战役后,一大批法国考古学家到达埃及,在对埃及文化做出出色研究的同时,也掠夺、收集了大量埃及文物。这个馆中有距今2600年的人头雕像、下埃及阿吞神庙的基门以及法国人冒着“法老诅咒”的风险盗掘来的木乃伊。当年,拿破仑的军队甚至有意将著名的狮身人面像运回国,但苦于体积太庞大,结果竟割下了狮身人面像的胡子带回法国。后来,这截胡子一度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最终归还埃及。卢浮宫里最著名的维纳斯神像来自古希腊,当年它在希腊米洛岛出土时原本被一名土耳其商人买走,但停泊在当地的一艘法国军舰闻讯赶到,结果,维纳斯在争抢中永远失去了双臂。法国文物学家承认,历史上,法国对外用兵时期如佛朗索瓦一世、路易十四、拿破仑等时期,是法国获得文物最多的时期。


  多国艰难追索国宝


  英国广播公司在2003年大英博物馆250周年时曾以“光荣与争议”为题报道称,“在大英博物馆值得骄傲的历史中,不乏引人争议之举,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对大英博物馆某些展品的主权要求”。由于拥有藏品的合法性遭到质疑,大英博物馆近年来屡次成为各国追索的箭靶。然而,它却一贯以“文物属全人类共同遗产”和该馆具有最佳的保存技术为由,对来自多国的压力漠然相待。英国政府也再三表示,根据英国法律,政府不能越权干涉大英博物馆的事务。


  与大英博物馆发生文物所属权纠纷的最著名例子,就是该馆收藏的56块雅典帕特农神庙大理石浮雕的归属问题。这些浮雕因当年由时任英国驻奥斯曼帝国大使埃尔金勋爵运回,故称“埃尔金大理石雕”。1982年,希腊政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正式要求英国归还“埃尔金大理石雕”,但遭到拒绝。此后,历届希腊政府一再向英国政府和大英博物馆施加压力追索国宝。但大英博物馆馆长宣称,永远不会把它们归还给希腊,甚至不会借给希腊展览。这位馆长甚至建议希腊接受一个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复制品。这个“建议”让希腊大为不满。希腊官员在交涉时曾说:“连香港都可以归还中国,为什么古希腊文物就不能物归原主?”2007年,在经长期交涉成功向美国盖蒂博物馆索回了两件珍贵文物后,时任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再度催促英国归还“埃尔金大理石雕”,并直言德国和瑞典2006年也归还了希腊文物,“这说明英国的借口根本站不住脚”。但时至今日,希腊依然没能如愿。


  近些年,很多国家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纷纷向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追索文物。去年11月,埃塞俄比亚总统致信大英博物馆,要求归还一些19世纪的珍宝,但被拒绝。据说,1868年英军从埃塞夺走这些珍宝时,动用了15头大象和200头骡子。其实,这个要求埃方7年前就提过,还成立了专门的协会,向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致信。去年,一位美国犹太人后裔将大英博物馆告上法庭,要求归还被纳粹掠夺的家传古董瓷器,但遭到英国最高法院驳回,理由是:根据现行的《英国博物馆法》,博物馆方无权把二战期间的“战利品”物归原主,不管他们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获得。此外,澳大利亚土著人、美国印第安人和一些非洲国家也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讨回祖先遗骸的要求。


  在与卢浮宫的交涉中,众多追索行动更是全部以失败告终。号称“最善于追索流失文物”的意大利,迄今从外国博物馆追回流失文物超过15万件,但没有一件来自卢浮宫;埃及自2002年以来从境外追回文物3000多件,包括拉姆西斯二世的头发以及著名的“法老之眼”,也没有一件来自卢浮宫。在卢浮宫的历史上,除了拿破仑战败后荷德奥俄等国乘战胜,索回了5000多件原属于这些国家的文物外,就再没有文物被大规模索回的记载。


  追索文物难在哪里?


  “多国追索文物困难,主要有两个因素。”牛津大学文化艺术史教授温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首先是追索国难以提供文物所有权的证据,国际文物返还条约规定,文物出土国追索文物时必须提供该文物详细的资料,如体积、重量、颜色以及丢失时间等,但由于很多流失文物是非法挖掘,没有考古证明文件,也就无法证明其所属权;其次,在保有被掠夺文物的欧美国家看来,文物回归后不一定能得到妥善保护。巴黎执业律师石仁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有关返还文物的国际公约,指的是1954年海牙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的《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但1995年的公约规定了追索期为50年,过期就难以追索;此外,该公约没有强制作用,且作为文物流入国的英法美等国根本没有加入公约。


   此外,文物追索还会碰上另一个难题。2002年,世界三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与其他16家西方博物馆联合发表声明,反对将艺术品特别是古代文物归还原属国,理由是:文物多通过购买或受赠获得,来源合法,已成为博物馆乃至所在国财产的一部分;文物原属国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保护文物;文物属于全人类文化和精神遗产,应为全人类享有。这个声明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谴责,中国、埃及、印度、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等纷纷表示反对。对所谓“人类共有财产”原则,美国作家埃里克?奥姆斯比在其《珍宝受审》一文中批驳道:美欧博物馆拥有的很多文物,获得方式在当今看来就是非法的强盗行径,在这时标榜所谓的“人类共同遗产”,似乎是为自我利益服务的说辞。


  在多国追索文物的压力下,多家博物馆也不得不做出某些妥协。大英博物馆曾将狮身人面像的胡须归还埃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曾向中国、希腊等国归还确认为被盗的文物若干,但卢浮宫依然是“只进不出”。回想一下埃塞俄比亚为索回被意大利法西斯掠夺的国宝方尖碑用了68年;埃及向大英博物馆索回狮身人面像胡须花费了193年的耐心,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高的追索呼声和越来越一致的立场面前,这些博物馆还能坚持多久呢?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8/988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988

刘世定:《乡土中国》与“乡土”世界 时永乐、门凤超:余嘉锡与《四库提要辨证》
相关文章
崔泉墨:盗掘与盗购--关于美国推迟对中国文物进口限制的禁令
党燕妮:五台山文殊信仰及其在敦煌的流传
钱伯泉:敦煌遗书S.2838《维摩诘经》的题记研究
柴剑虹:敦煌文物流散的是与非
余辉:在大英博物馆整理中国书画
饶宗颐:敦煌舞谱与后周之整理乐章兼论柳永《永章集》之来历——《古丝路音乐暨敦煌舞谱研究》代序
王云霞: 二战被掠文物返还的法律基础及相关问题
霍旭初:新疆克孜尔石窟盗劫问题
廖可斌:《敦煌小说合集》:呈现唐代小说的真实图景
陈三平:从阿塞拜疆到敦煌--祆教研究札记
宿白:有关敦煌石窟的几个问题--《敦煌七讲》第四讲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