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影视

姜文:关于《让子弹飞》和其他--访谈

姜文:关于《让子弹飞》和其他--访谈

华语电影势力探秘

摘自魏君子编著《华语电影势力探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导演的是门槛最低的......不需要手艺,也不需要长相,也不需要训练。我也不想导演,也想有一牛逼导演,比如斯科塞斯那种,我也愿意当演员。情况跟你的理想总是有距离的,没能碰到我的斯科塞斯怎么办?

关于《让子弹飞》和其他--姜文访谈

一、

姜文:写剧本,我经常这样跟编剧们讨论,我说剧本的样子,要像马致远的《天净沙》,不用写那么多连接词和形容词,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有的版本还写成"小桥流水平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你把元素都摆出来,就出意境了,感觉就像没拿泥砌过的时候,非常有质感。这是对剧本的要求。

对台词,你看我们编剧组,述平、朱苏进都是作家,50后、60后、70后,80后都有。包括我,这哥几个很不屑网络流行用语这些东西,抄网络用语太没出息了。咱不能干这便宜活,没意思。为什么大家说我的电影的笑保质期最长,说有些乐明年就不乐了?因为我的影片不是一个时尚流行语带来的笑声。比如说葛优,他演过许多喜剧,说一个时尚流行语大家也会笑。但《让子弹飞》里边不是,而是建立在他性格里的笑声。

我反复跟他们讲一个故事,一个最简单的故事:两个聋子,隔条河,两个老头,他看见他了,他也看见他了,肩膀上都扛着一个杆子,俩人不愿意别人觉得自己是聋子,其中一个冲着对方喊了一句:"怎么着钓鱼去?"另一个没听着,看见嘴动,不能让对方觉得我聋,就回答一句:"不是,我钓鱼去!"那哥们也没听见,也赶紧接话:"嗨,我还以为你钓鱼去呢......"

这有意思吧?啥都没有,就一个哥们喊钓鱼去,这心理就一下子出来。你会乐,五百年后也会乐。因为这词虽然简单,就钓鱼,但最后两个人的心理你看得清清楚楚。这是我推崇的台词。

 

二、

姜文:我觉得好的电影,比如说《教父》、《电影往事》、贝托鲁奇那些电影,还有昆汀这小子戏剧性弄得也非常好,这些戏其实也没尿点,你不知道他使什么坏,你没法看半截走,他那些戏你想不到底下往哪里拐。好片子是这样的吧。其实,我的片子都有这种特点。我记得我爸爸去看我刚剪完的《鬼子来了》,他没吃饭,端着一碗面,想一边看一边把面吃了,结果看完两个半小时那面没吃。当然,我爸看我,可能有些夸张。前几天有一个院线经理刘歌,他说他拿瓶矿泉水进去,开始是凉的,喝两口,一直到看完,水变热了就没来得及再拧开。我觉得他也证实了我爸当时的情况。我希望是这样的,我不希望大家看电影分神,我希望大家全神贯注,不就两小时嘛。我也喜欢看这样的电影。

我拍片子喜欢瞄准目标来拍,别说《革命往事》,我连我自己的片子都想不起来。"鸿门宴"那场戏。我每次都挂一千尺胶片,三个机器同时拍,三千尺同时转,为此专门做了个圆轨,三个机器摆上面,而且得同步,每个机器转动起来的时候需要人推,还有人操机,还有人管焦点,一个机器起码得有5 个人。这 5 个人走起来得同步,而且还不能出声,光他们就得排练。

《让子弹飞》拍了4个月,剪了6个月。其实是正常的,我每个片子都没有少于6个月的活,80 万尺胶片,一天得剪多少?不可能太快。

我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当时在日本做的后期,许多内地导演、台湾导演都在那,看完之后,说你这片子比香港动作片节奏都快,当时就接近三千多个镜头。后来《鬼子来了》也是三千多个镜头,其实《太阳照常升起》也有三四千个镜头。

我觉得如果电影放弃了剪接环节,会很松散,将不成为电影。因为话剧是通过很长时间的排练,大家对那个节奏有了一定的掌握--排练过程已经等于剪辑好了。而电影是一次性排练,有的还没时间排练,上来就得预备开始,你顶多也就十条八条的吧,这里面很难找到真正的可靠的节奏,再好的演员你也不能说一条给你拿下来,纹丝不动。都得在剪辑过程中把它调整,甚至重新调配,才能形成叫电影的这个东西。

我已经算好的了,还经常给演员排练一下,然后用很长的镜头去拍他们,让他们找到某种感觉,但你毕竟时间有限。说到底电影是很糙的一个活,你如果没有剪辑技术会出卖演员的很多东西。剪辑这活挺苦的,起码得热爱,有兴趣,否则......我经常看到全跑了就剩我和操机员在那。确实是挺磨性格的一件事。我从小就好玩魔方,这东西对我是一个兴趣培养。

 

三、

姜文:有人说,我的电影饱满,热闹,幽默。我觉得他们说得对。呵呵,这么好听的话。我觉得事情是这样的。我妈妈是湖南过来的,我小时候在贵州长大,好吃这口辣的,所以这种刺激的食品会让你......不爱弄那么平淡的东西。我喜欢看的片子也都是比较来劲的,所以这东西对我是有一个影响吧,也就是饱满吧?要不我明天试一个单薄的,呵呵,清汤寡水的?我觉得那个容易,这倒提醒我了。

《让子弹飞》背景选择在北洋时期,是因为北洋时期秩序繁杂,所以戏剧性比较强。所谓军阀混战、华洋混杂,各种传奇故事容易产生。我是学戏剧的,你看莎士比亚的戏,节奏也很快,也没尿点。除非你拍得特别长,撑着拍五个小时。讲究货真价实,信息量在这了,没有废话。我们这些学戏剧的人转过来拍电影,就很容易不屑那些没学过戏剧的导演。那种无聊的堆砌,假装说电影语言,其实什么呀,就是没东西而已,不知道往里面搁什么。

戏中老汤想知道"刘嘉玲"是不是跟"我"睡了,还不好意思说,因为钱是人家出的,表面他是县长,其实他什么都不是,他就一骗子。他就拿着那股劲,趁着"我"喝醉了,过来对"刘嘉玲"说"听说你睡觉了?"当然他问的不是睡觉的事,"刘嘉玲"说"我他妈哪天不睡觉......"你听着就可笑,其实这就是学戏剧带来的好处,你就是通过台词把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观众眼前,你会觉得可笑。

 

四、

姜文:什么叫导演?用莎士比亚大哥的话来说,他每个剧本是对生活起的一个外号。这段生活他起了个外号叫《哈姆雷特》,这段生活他起了个外号《麦克白》,也许另一端生活的侧面他起了个外号可能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导演要对生活有态度的,或者你用什么角度看生活。我电影里的幽默其实来自于生活,捕捉到生活的某种荒诞。

导演的是门槛最低的,人家说你会摄影吗?不会,演戏呢?不会,写剧本,也不会?那你当导演吧......不需要手艺,也不需要长相,也不需要训练。

但门槛低的行业,也能做得非常高。作家门槛也非常低,有笔有纸就行了,当然,你想写成莎士比亚写成曹雪芹,那你写吧。

至于怎么跟演员合作,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你如果不善于观察,不善于激发,那这些演员在你这只能是一般的表现,不能怪人家。没有坏演员,只有坏导演。

我也不想导演,也想有一牛逼导演,比如斯科塞斯那种,我也愿意当演员。情况跟你的理想总是有距离的,没能碰到我的斯科塞斯怎么办?《鬼子来了》我也选了很长时间演员,最后人家说你还是自己演吧。《让子弹飞》也是,我确实也挺累的,但好像这两个角色我也不知道谁能演,也只能我去演了。

有人这样说过,跟你合作很危险,以后很难再超过跟你合作的这个片子;说为什么你经常能把人的那种潜能发挥出来,在别的戏没这机会,说夏雨就是《阳光灿烂》里演得好,陈冲在《太阳》里面是最风骚的。其实我觉得很简单,你要善于观察这些演员,他们身上有迷人的地方,你要把这些迷人的地方通过角色发挥出来。每个人都有迷人的地方,我觉得你们每一位都有,都能拍一部很好的电影,主演一部很好的电影,让人记住,很爱你的电影。你要把那方面找出来,激发出来,然后,创作环境也要达到,因为演员是一个暴露的过程,他暴露内心隐秘世界,乱七八糟的你让他怎么演?他会保护自己,他就收起来了,收起来这个状态演戏就不好。看你很舒服,对你很有信任感,他就会把内心隐秘的东西赋予在角色上,那就很漂亮。

 

五、

姜文:《让子弹飞》是另外一种酒,有的酒做太高了不成。你说这《太阳》吧,是迷幻版的东西,是脑海里的东西,是精神里的东西,不是家长里短的东西,允许你把它做得高一点。这《让子弹飞》是一个故事性的东西。说故事比较传统,像莎士比亚里的戏剧。虽然浓烈,但还是有人物有故事,人物跟着故事那么发展的,有起承转合,所以你看这样的电影不会看丢的,也不会看不懂的......《让子弹飞》是一个故事,故事很简单,惩恶扬善也好,除暴安良也好,绑架案也好,就是那么一个事,从故事表面上并没有说梦境的东西,这样那样,所以你得根据不同的故事来酿制它。也就是不同的材料。你说《太阳》那种材料,你恨不得不酿造都醉,就一个high 药。《让子弹飞》是个酒,但不是喝断片的酒,他是一个大家伙喝完很高兴那种,故事本身决定。这就是一个很清晰的故事。大家看了《太阳》之后,太多人说看不懂,就记住了这事。这事情对我是一个特别大的帮助,以前和投资人谈,得这解释那解释,提各种条件。这回倒好,现在投资人找到我,我问他们有什么要求,他们说没要求,只要看得懂就行了。我说嘿,这局做得......我得谢谢这帮哥们。《让子弹飞》没什么不好懂的,它是传统戏剧那套,也是好莱坞最遵循的那套,也是昆汀最遵循的那套,甚至《阿凡达》也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这样的东西当然容易做成大家都看得懂的大制作。

冯小刚说我拍商业片抢他饭碗。这是客气话,我就算拍商业片拍得再好卖得再多,我们俩形不成威胁。中国折腾得有几个导演啊?不过三五个,不够!太不够了。你怎么也得五十多个,甚至一百五十多个,观众才舒服。你说美国观众,多他妈幸福啊,每天看不同的电影,巴黎观众恨不能每天仨片上映。我们都是人,中国人为什么过得比别人穷的日子?比别人精神生活差?我觉得这里面没道理。所以五十多个一百五十多个对我来说是理想的,没有什么威胁的。这可能是冯小刚的形容,就像周润发讲的:比喻、比喻、比喻......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20/3503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3503

韩毓海:对美国的信任就是一场迷信/ 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买空卖空” 方志恒:议会新形势、政治大乱局
相关文章
徐葆耕:被殖民者的谵妄和绝望
马识途:子弹飞了40年
毛尖:抗战影视剧的底线
田沁鑫、薛殿杰:《四世同堂》的表现主义创造

专题
小说与电影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