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音乐

杨燕迪:音乐在每扇门开启时都有色彩变化--谈巴托克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

杨燕迪:音乐在每扇门开启时都有色彩变化--谈巴托克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

新民晚报,人文与社会编辑小组配图
斋藤纪念音乐节和佛罗伦萨歌剧院共同制作了巴托克作曲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在东京和京沪等地演出,目前在上海。杨燕迪教授撰文介绍该剧。

一个名为蓝胡子的神秘公爵,带着新婚妻子朱迪丝,来到阴暗潮湿的古城堡。受好奇心驱使,朱迪丝要求打开城堡大厅中七扇紧闭的大门。随着前五扇大门的开启,朱迪丝不断看到刺眼的斑斑血迹,但在蓝胡子陪伴下,经历了一个由紧张至兴奋的观看历程- 她依次见到行刑室、武器库、宝物房、美丽的花园,并迷醉在阳光普照的远眺景色中。至此,蓝胡子劝阻朱迪丝不要开启最后两扇门,但朱迪丝执意不肯。结果,不幸降临- 第六扇门后是一座泪水湖,而第七扇门后藏有蓝胡子的三个前任妻子。最终,朱迪丝不得不加入她们的悲剧行列,被蓝胡子永远关闭在这城堡中的第七扇门后。


蓝胡子的公爵 剧照


剧照:2011年9月小泽征尔指挥,斋藤纪念乐团伴奏,佛罗伦萨歌剧院的男中音马蒂亚斯·戈恩,饰演蓝胡子公爵,女中音艾莲娜·齐特科娃饰演尤迪丝,京沪演出。


这是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的情节梗概。其实蓝胡子在欧洲很久以来便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人物,虽说对中国观众而言多少有些陌生。但古老的传奇至20世纪初之际,经过巴托克(作曲家,1881-1945)和巴拉斯(脚本作家,1884-1952)两位年轻匈牙利艺术家的精心改编与再度诠释,成就了一出具有典型象征主义内涵和匈牙利民族特征的现代歌剧杰作。


bartok manuscript


巴托克写的蓝胡子袖珍总谱初稿,标注了很多对以后修改方向的想法,存放于匈牙利科学院音乐研究所


发现的最后是不可知的神秘,或者说是悲惨的真相。这显然是"现代派"的精神气质和哲学了。朱迪丝在一开始对蓝胡子一无所知,随后窥视到他的权力、财宝和"光鲜",但最终看到的是他的丑恶和凶险。但说到最后,蓝胡子为何如其所是,他为何如此作为,朱迪丝(以及观众)并没有了解太多。意味深长的是,朱迪丝在剧中一直对蓝胡子施压,几乎是强迫式地要求蓝胡子打开他并不愿意开启的大门。我们甚至有点同情蓝胡子,毕竟他泄露自己的内心秘密是出于不情愿。设想,如果朱迪丝听从蓝胡子,没有打开最后两扇门,两人是否真有可能维持幸福呢?进一步说,世界和生活果真被刨根问底,我们是否愿意接受?


bluebeard


19世纪法国版画家Gustave Doré为蓝胡子所画插图




但应该强调,歌剧的观众和听者除了解剧中故事寓意之外,最好对歌剧中的音乐形式架构和创作用心有所领会。此剧开启七扇门的情节进展不仅成为戏剧意义上的节奏动因,也为音乐的铺陈预设了结构的框架。每一扇门的开启都为音乐的色彩变化和乐队性能发挥提供了机遇(如第五扇门的开启是全剧的最高潮和最亮点,C大调,极尽辉煌与恢弘之可能),而人声的咏唱则少有如歌式的旋律,更多是说话口吻的自然放大。乐队中一个象征"血迹"的半音性主导动机贯穿始终,为整个音乐染上一层不祥的色彩。巴托克在1911年创作此剧时,他的音乐听觉正受到德彪西的印象主义色彩和声、理查·施特劳斯的乐队炫技性写作以及斯特拉文斯基原始主义的洗礼,同时他通过对匈牙利民间音乐的认真研究和深入吸取,也正在极力挣脱西方传统音乐语言上的各种束缚。


巴托克一生仅写作了《蓝胡子公爵的城堡》一部歌剧,此剧也被公认是他大型作品中最早的成熟之作。在这里,已经可以清晰听到日后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巴托克的典型特征:带有一丝蛮荒之感的神秘粗犷,以及出于严格结构控制的神经质紧张。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3/2748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2748

萨义德:阿多诺的晚期风格 林彦:红歌的音乐形式与尊严政治
相关文章
杨燕迪:寻访中国音乐之“ 真 ”
杨燕迪:西方音乐及其研究在中国
杨燕迪: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
杨燕迪:音乐的现实生态与我们应有的抵抗
杨燕迪:谈罗森《古典风格》方法论
小泽征尔:我的简历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