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迭戈·里维拉 Diego Rivera 卖百合花的人们 1943
humanities.cn 03月26日 08:50
5918 1
1943 卖百合花的人们 Calla Lily Vendors
迭戈·里维拉 Diego Rivera(1886-1957) 墨西哥近代代表画家,也是20世纪最重要且又具影响力的伟大画家之一。曾经尝试过立体派和抽象派,壮年时转向挖掘祖国墨西哥的传统文化,歌颂拉美人民。糅和古典画法、马雅和阿兹台克的古老画风、以及西方现代诸流派的技法,创造了一种属于自己,也属于左翼进步力量,属于拉美人民的,富于装饰性和宣传性的画风。 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请他绘制洛克菲勒中心壁画,却因他在其中绘制了一副列宁肖像而将他辞退,并毁去该壁画。
|
|
| 徐悲鸿:月色(1944)
humanities.cn 12月21日 09:57
4162 1
1944年 有画作《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月色》、《飞鹰》问世。
1954年国家拨款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悲鸿故居”匾额。1983年,建于北京新街口北大街的徐悲鸿纪念馆新馆落成。 |
|
|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1951)
humanities.cn 12月21日 09:58
5012 1
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 1951 纸本设色 129cm×34cm 中国现代文学馆藏
老舍给齐白石拟了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要求在画面上表达出声音。齐白石冥思后作。 |
|
| 齐白石:古树归鸦
humanities.cn 12月28日 03:55
4697 0
纸本设色 70cm×34cm 中央术学院藏
齐白石48岁所作〈石门二十四景〉中的一幅。画一株树,一群鸦,题:「八哥解语偏饶舌,鹦鹉能言有是非。省却人间烦恼事,斜阳古树看鸦归。」
取仰视的角度描绘乌鸦归巢的情景,底部简笔作小桥栏杆,房屋屋顶,遂出天高无尽之感。占据画面半幅的树枝与山峦则以淡墨出之,其间以重墨点出疏密有序的乌鸦。作品用笔简练,墨色讲究,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强化了晚噪的鸦群和幽静的山村之间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秋冬山野清旷悠远的景色。作品画风受徐渭、朱耷的影响,但已有自身独到的特点。
|
|
| 陈师曾:泉声咽危石(1920)
humanities.cn 12月28日 04:10
4282 1
纸本设色 135×65cm 中国美术馆藏
陈师曾(1876—1923), 又名衡恪, 号朽道人、染仓室等, 江西修水县人, 其祖父陈宝箴在光绪21年任湖南巡抚, 其父陈三立为清末民初著名诗人, 弟陈寅恪为著名历史学家。陈师曾幼承家学, 熟习琴棋书画, 对吴昌硕十分崇拜, 又远师沈周、石涛和龚贤等。他长于大写意,笔力雄健,着色吸取西法兼中国画传统,在水墨画创作上具有独特的意境深蕴和风格。
|
|
| 陈师曾:山边一楼 (1923)
humanities.cn 03月17日 22:59
3825 1
陈师曾:山边一楼 (1923)
纸本设色 118.6×39cm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陈衡恪 (1876-1923),字师曾,号朽者,朽道人,又号所居曰槐堂,曰唐石簃,曰染仓室,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祖宝箴湖南巡抚,父三立进士,工诗,世称散原先生。天禀慧绝,十岁能为擘窠书,涂抹云烟,工诗文,世以奇童目之。既冠赴日本习博物,归任南通、长沙等校教师。工篆刻,鎔铸秦汉,古拙纯朴,毫无霸悍之气。书法则篆、籀、隶、魏、真、行诸体无不工,笔力苍劲,风神秀逸,独具一格。画山水得力于四王,故生辣坚强,钩多皴少,尤不耐渲染,瘦骨嶙嶙,笔笔有力。花卉,则综合陈淳、徐渭、华岩、李鳝参以吴昌硕,挺拔俊逸,不取怪态,以习博物,故形态逼真。偶作人物,亦时写生,所作京华风俗图,有金农、罗聘遗意。平生惟不擅作翎毛,故常与王梦白(云)合作。性行纯笃,喜奖掖后进,齐白石得其助甚多。一九二三年夏以继母俞夫人病,驰赴南京,母死而以衰悴发疾卒于南京,年仅四十八。著有染仓室印存、陈师曾先生遗墨、槐堂诗钞、不朽录。 [门人俞剑华追记]
著作另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等。
陈有印名“山边一楼” |
|
| 卢辅圣:九城(2000)
humanities.cn 07月22日 09:22
3810 1
纸本设色 250×125cm 上海美术馆藏
卢辅圣,1949年生于浙江省东阳,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任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辑,兼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
|
| 李可染:咏梅图(40年代)
humanities.cn 07月22日 10:00
3494 1
纸本设色 68.2×45.3cm 中央美术学院藏
李可染(1907~1989),江苏省徐州市人。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师范科,1929年入国立艺术院研究部学习油画,曾加入“一八艺社”。1938年后从事抗日救亡美术宣传工作。从1943年起,先后任教于国立艺专、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1947年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曾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著作有《李可染论艺术》。
|
|
| 潘天寿:老鹫图轴
人文与社会 08月03日 10:04
3783 1
潘天寿
老鹫图轴
指墨
97.5×60.3cm
潘天寿纪念馆藏
指画本是文人画家的‘僻径’,清·高其佩独擅一时,但其后无人能为之,直到潘天寿才将它作为大道行走,画出了苍浑博奥的风貌。《老鹫》为潘天寿指画代表作。画中一大石,塞满了二分之一画面,仅勾石廓,运用“痛快淋漓”之法,用指墨点簇成一只老鹫,黑乎乎的一堆,但磅礴骁勇,自铸体貌,尤其头部,爪部势壮雄强,斩钉截铁。老鹫弓背低头,聚精凝神,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似乎将要展翅奋起,飞向遥远的天际。图中的指掌运墨所产生的意蕴墨味非用笔所能制造出来,这也是潘天寿指墨的价值所在。
(摘自《中国现代花鸟画全集》) |
|
| 潘天寿:映日图
人文与社会 08月03日 10:07
4679 0
潘天寿
映日图
纸本设色
161.5×99cm
1964年
阿寿学我的画最像,跳开去离我最远。大器也。——吴昌硕
天寿的画,奇绝处又见平稳,非常难得。天寿用笔,力能扛鼎。——黄宾虹
绘画不拘中西,设色难在调和。阿寿擅用几种极难调和的色彩。大块渲染画面,自有风格,尤其对于色彩的领会,天资极高,在画人中是不可强求的。——徐悲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