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社

人社 文章列表 普通 按标题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4 5 6 (7) 8 9 10 11 »
文章
  1. 李昌平:中国今天很多危机是自主性丧失
    社会 2008/12/01 | 阅读: 1150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农民由于再次逐步丧失自主性或自主权,才导致中西部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凋敝;同样,今天中国在WTO体系中已经丧失了自主性和自主权,才面临目前的经济困境。
  2. 李强:恶劣的劳动条件,Puma制造在中国
    经济 2008/08/31 | 阅读: 2274
    最近中国劳工观察(CLW)发布了关于Adidas和Puma这两个德国品牌的运动服装在中国生产工厂的工人待遇和劳动条件情况。一双60到90美元的Puma鞋,生产这双鞋的所有中国工人的工资不到2美元。Puma报告包括puma公司对报告的回应和自辨。
  3. 朱苏力:这里没有不动产——法律移植问题的理论梳理
    法律 2008/08/30 | 阅读: 1883
    青海西南部的游牧生活特点,挑战了“不动产”这个普世概念。
  4. 朱苏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比较
    法律 2009/03/14 | 阅读: 1271
    基于历史和国情,比较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观念,有助于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 朱维铮:顾颉刚改日记
    历史 2009/03/10 | 阅读: 1267
    有些小错不改了。2000应作2007,五百万应作五百元。
  6. 朱其:谁在害怕批评艺术市场?
    艺术 2008/09/05 | 阅读: 1059
    朱其发表了几篇批评艺术市场的文章,引来了一片攻击。
  7. 朱其:双年展主题以及思想资源的匮乏
    艺术 2008/09/15 | 阅读: 1335
    朱其最近发表了一系列批评中国当代艺术的文章。
  8. 木山英雄:周作人与日本
    历史 文学 2008/11/02 | 阅读: 1587
    周作人的民族意识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我批判,或他所说的“自我谴责 ”倾向,这一点与鲁迅毫无二致。而且这一点也越发加深了周作人对于日本文化某方面的个性上的爱好。
  9. 曼纽尔•卡斯特: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
    社会 2008/10/25 | 阅读: 1941
    1968年,作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学术文章“真的有都市社会学吗?”。32年后,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对于城市社会研究的亲身参与经历,答案是:曾经有,不过现在没有了。不过假如幸运的话,都市社会学会在21世纪复活,发展出一些新的概念、新的研究方法以及新的主题,因为它对于我们理解生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必要。
  10. 普特南:亲历美国哲学50年
    思想 历史 2008/11/06 | 阅读: 4330
    美国哲学,不仅在40年代,而且在50年代,就已经彻头彻尾地非意识形态化了。如果在个别系里有什么“运动”的话,那么也仅仅是由一两个人物所代表的。目前的情况是,美国哲学界盛行着一种运动;这一运动引以为豪的是,它不仅与此前的运动不同,而且与之视为相反的趋势(“大陆哲学”)有别。这种状况与我刚进入哲学界时的情况迥然不同。
  11. 旷新年:文化研究这件“吊带衫”
    社会 2009/03/14 | 阅读: 1179
    学院政治是没有任何真正的政治目标的政治。
  12. 时永乐、门凤超:余嘉锡与《四库提要辨证》
    文学 2009/03/18 | 阅读: 1259
    余氏终生勤学不辍,知识渊博,他自言“史子两部,宋以前书未见者少;元明以后,亦颇涉猎。”“四部之书,熟悉千余种,皆知其高下深浅”。余氏一生成果颇丰,已出版的有《四库提要辨证》、《目录学发微》、《世说新语笺疏》、《古书通例》及《余嘉锡论学杂著》等,均为可以传世的学术精品,其中尤以《余氏终生勤学不辍,知识渊博,他自言“史子两部,宋以前书未见者少;元明以后,亦颇涉猎。”“四部之书,熟悉千余种,皆知其高下深浅”。余氏一生成果颇丰,已出版的有《四库提要辨证》、《目录学发微》、《世说新语笺疏》、《古书通例》及《余嘉锡论学杂著》等,均为可以传世的学术精品,其中尤以《四库提要辨证》(以下简称《辨证》)成就最大。》(以下简称《辨证》)成就最大。
  13. 新井一二三:我这一代东京人
    经济 2009/03/03 | 阅读: 1497
    这篇文章写从战后,泡沫,到长期低成长的日本社会与经济。

    2000年去日本,最诧异的就是发现日本的经济已经多年“负增长”。虽然日本媒体铺天盖地在谈论泡沫破裂的问题,中国媒体却通过选择性不报道,使得日本在一般人眼中,仍是成功的、中国可以向之学习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图景。--人文与社会
  14. 恒之:晚近国内涂尔干研究综述
    书评 2008/09/17 | 阅读: 2086
    法国社会学者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 亦译 迪尔凯姆)一生写下了大量著作,涉及社会学、哲学、人类学、教育学、宗教研究、法律研究、知识社会学等现代学科领域。自1917年涂尔干去世后,继承、研究涂尔干主义的人层出不穷。伴随着社会学的重建和发展,国内涂尔干研究也得到了很大进展。涂尔干作为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三圣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地被国人再认识、再解读。对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再描述一时间成为国内社会学的热门话题。近十五年来,与涂尔干相关的研究性论文有近百篇,基本上涵盖了涂尔干社会理论的各个层面。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之基础上,力图描述出晚近国内涂尔干研究的概貌。
  15. 德勒兹、伽塔里:从混沌到思想
    思想 2009/03/11 | 阅读: 1459
    本文是德勒兹和伽塔里合著《哲学是什么?》的结论部分。译文质量待考。
  16. 当代艺术,文化的碉堡还是虚城?:“对装置、雕塑创作时下问题的讨论”纪要
    艺术 2008/08/24 | 阅读: 11988
    中国当代艺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这次讨论会的参加者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意见,其中艺术品的形制规模日渐庞大是讨论的一个中心问题,朱金石08年3月的展览《权力与江山》成为主要话题之一。
  17. 张进山:当代日本民族保守主义的产生与兴起
    政治 2008/09/09 | 阅读: 5736
    民族保守主义的产生,是日本政坛总体“政党保守化”和“政治右倾化”的逻辑必然,其背景与国际政治格局的重组和日本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18. 张真:《银幕艳史》———女明星作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现代性体现
    影视 2008/12/04 | 阅读: 2121
    《银幕艳史》是一部具有自指性白话现代性质的纪录剧情片,也是记录了中国早期电影和观众结构及其转变的范例。
  19. 张永和、栗宪庭:关于城市建筑的对话
    建筑 2008/09/04 | 阅读: 1907
    一个建筑师,一个艺术评论家,谈到中国当代建筑,一样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20. 张晓唯:喟叹一声罗家伦
    历史 2009/03/04 | 阅读: 1899
    “五四”运动使北京大学的学生领袖傅斯年、罗家伦和段锡朋三人一时间蜚声海内,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们活跃在民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领域,均有一番作为和表现。
« 1 ... 4 5 6 (7) 8 9 10 11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