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社

人社 文章列表 全部 按标题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2 3 (4) 5 6 7 ... 12 »
文章
  1. 蒋子龙:追忆艾伦·金斯伯格
    文学 2008/11/18 | 阅读: 1440
    当时正值美国的经济不够景气,群众厌战、反战的情绪很强烈,尤其在青年当中,酝酿着一股强烈的对现实不满的浪潮。就在这时候金斯伯格的成名作《嚎叫》问世,它表达了群众对社会不满的呼声,尤其强烈地表达了青年人精神上的不满,立刻引起轰动。
  2. 蒋子龙:网络文学与《农民帝国》
    文学 科技 2008/11/01 | 阅读: 1298
    前些日子,大作家蒋子龙和网络较上劲儿。先是被纳入“30省作协主席网络PK”,紧接着又退出大赛。为这事儿,蒋子龙曾有些恼火:“文学怎么打擂?”但是现在,他愿意心平气和地谈谈网络文学,谈谈他的新作《农民帝国》。因为这本书是他多年心愿的一次了结。
  3. 葛涛:“百代”浮沉——近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盛衰纪
    音乐 历史 2008/12/04 | 阅读: 3741
    百代公司,民国时代最大规模的唱片企业,既是民国时代斑斓多彩的城市生活中的一面,也是社会时尚、流行文化在 声音上的具现。
  4. 葛兆光:谈学术、经典和传统
    书评 2008/08/07 | 阅读: 1296
    “张广达先生,刚刚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了两本书,一本是《文书、典籍与西域史地》,还有一本是《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张先生是研究中古时期中外交通史的专家,三十年前我在北大读本科的时候,中国通史的中间那段就是他讲的。海外的报纸上说,许倬云认为在中亚研究领域他是数得上的顶尖人物。这件事情可以让人深思,深思什么呢?就是究竟什么才是好的中国文史学术研究范式。”
  5. 葛兆光:以“国家”的名义
    历史 人文 2008/11/21 | 阅读: 1613
    辽和金从两宋的印刷品中,未必能刺探到多少军情政事,只是在这种小心、不安、紧张和焦虑中,不仅仅文化气象上唐人的大方,生活世界中唐人的自由,渐渐换成了宋人的拘谨和专制,而新闻、出版和言论的自由,在宋代也被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合法地取消了一大半。
  6. 范迪安: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访谈
    艺术 2008/12/23 | 阅读: 1338
    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可能会提供一个契机。有很长的时间,整个艺术界不谈论学术,只谈价格,经济危机也许会促使大家回到重视学术的层面上来,不再迷信艺术市场的神话,回到脚踏实地的土壤上,更加注重艺术创造本身的质量,也更加注重中国艺术所应该有的中国文化的特征。
  7. 范迪安、徐冰谈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
    艺术 2008/08/04 | 阅读: 2578
    范、徐曾是中央美院同学,毕业后20年重聚,对话中谈及3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实践变化。这是搜狐策划的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程30人谈的一部分。

    “从78年,我们这一代人对西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都完全懵懵懂懂的这样一个初入艺门的状态,到今天能够看到中国和世界的融合,这里面的巨大变迁,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财富。使我们今天看待问题不会简单的陷入一种偏狭的状况。”
  8. 范迪安、张尕:新媒体艺术
    艺术 2008/10/27 | 阅读: 1005
    新媒体相对什么媒体而言?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相对老媒体而言?新媒体在艺术上又侧重指的是什么?当然大家更关心新媒体在当今世界上的发展特征是什么?
  9. 英法博物馆尴尬面对文物追索
    艺术 历史 2009/03/18 | 阅读: 1900
    在人类充满战乱的历史上,文物向来是胜者钟情的战利品。据英国学界估算,大英帝国的殖民领土扩张了111倍,它从殖民地掠夺的文物也增加了百倍;法国的历史轨迹显示,它每一个疯狂的对外用兵阶段,都是获得别国文物最多的时期。
  10. 苏国勋:马克斯·韦伯:基于中国语境的再研究
    思想 2008/10/20 | 阅读: 1121
    韦伯自20 世纪80 年代被推介到中国以来,因其思想的复杂性及其同中国现代化需要的契合,一直对中国的学术思想发生着强烈而持久的影响。但是,M. 韦伯的思想对中国而言并非无可挑剔。本文选取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牟宗三关于中西文化的论述同M. 韦伯的中西文化观念进行比较研究,明晰了中国儒家思想与西方理论理性之间的互补关系。
  11. 苏国勋:完整的马克思韦伯
    思想 2008/11/30 | 阅读: 1626
    历来对韦伯思想的理解大致可分为两派,即文化论和制度论。
  12. 苏力:福柯的刑罚史研究及对法学的贡献
    法律 2007/03/09 | 阅读: 2358
    福柯的社会法律思想遍布于他的著作中,形成一个思想的整体。严格说来,至少需要读了他的主要著作,才能把握其思想的总体。然而,由于福柯著作涉及的题材极其广泛――如同我在前面所提到的,加上他的独特的、以注重细节为追求的表达理论思考的风格――这一反西方学者注重逻辑思辨、抽象演绎、力求建立宏大理论的传统,使得福柯的著作很难以传统的抽象的理论形式加以概述而不失去其精华和说服力。在本文中,朱苏力主要根据他的《训诫与惩罚》一书,同时参考他的其他著作和论文,介绍福柯的社会法律思想。
  13. 舒芜:聂绀弩、周颖夫妇赠答诗
    文学 2009/03/12 | 阅读: 1569
    看了这个题目,稍知情况的人都会质疑:周大姐根本不做诗,怎么会和聂老有什么赠答?
  14. 臧运祜:现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上永远的缺憾——关于日本投降前后烧毁文书的情况及其他
    历史 2009/03/19 | 阅读: 1762
    日本投降前后烧毁文书之事,在现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上造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因此,笔者最后要提请所有研究现代中日关系史的学者们,必须注意自身成果的局限性,并继续努力在“日本之外”发掘新的档案资料。
  15. 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状况报告》
    建筑 2009/03/12 | 阅读: 1853
    《世界城市状况报告》由联合国人居署编著出版,两年一版,自2001年问世以来已经发行三版(分别为2001、2004/2005、2006 /2007),是人居署根据城市人口和城市政策制定者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对人居议程所涉及的主要领域进行监测、分析的专门报告。
  16. 聂绀弩:诗选
    文学 2009/03/12 | 阅读: 12947
    聂绀弩诗选1955-1986,较全。
  17. 聂绀弩:杂文选读
    文学 2009/03/12 | 阅读: 1884
    以下几篇:《阮玲玉的短见》,《上山》,《怀监狱》。
  18. 耿昇:西方汉学界对开封犹太人调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宗教 2007/01/21 | 阅读: 1920
    自从利玛窦于1605年在北京会见中国开封犹太人艾田之后,西方认为在中国发现犹太人是民族学史上的一大奇迹。西方入华传教士、西方犹太人、官吏和学者,争相对开封犹太人进行调查研究。直到当代,西方汉学界仍在研究这一问题,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本文试对这段历史作初步探讨,对某些历史事件略作钩沉。
  19. 考林尼柯斯:商品拜物教之镜:让·鲍德里亚和晚期资本主义文化
    社会 2009/03/14 | 阅读: 1407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又译尚.布希亚),著名法国思想家,也是旗帜最为鲜明、著作最为晦涩的后现代"超级"理论家。(只改了标点和明显的西文拼写错误,未校对文字--人文与社会)
  20. 罗岗:“韦伯翻译”与中国现代性问题
    思想 2009/03/13 | 阅读: 1380
    1980年代的翻译者对于他们从事的事业何以能够拥有如此巨大的自信与魄力?
« 1 2 3 (4) 5 6 7 ... 12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