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10/21
| 阅读: 3332
| 评论: 1
对政治关系的把握,对女性形象的创造,和对叙事风格的处理是谢晋电影获得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
-
2008/10/21
| 阅读: 1541
| 评论: 1
青年电影作者的“青年”,意味着一种先锋姿态。但是在话语权力与言说空间的制约中,中国当代青年电影开始是从体制外与体制内两个维度,探索不同的叙事可能的,随着电影实践成本的降低与学习途径的扩展,这支队伍开始扩大而庞杂,最后根据自身叙事目的,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
2008/11/11
| 阅读: 1418
| 评论: 1
写于1999年,概括纪录片发展史简明扼要。
-
2008/11/11
| 阅读: 7551
| 评论: 1
作者为台北艺术大学教授。
-
2008/11/12
| 阅读: 5302
| 评论: 1
近期,在由帕米尔文化艺术研究院(中坤文化发展基金支持)和清华大学人文和社会高等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帕米尔文化周”上,放映和研讨了贾樟柯的新作《二十四城记》,参加文化周的另两个单元的“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与政治”国际论坛(清华大学汪晖教授主持)与“世界的中国”国际系列讲演(北京大学刘东教授主持)的中外学者观看了影片,多有好评。这里刊登10月28日研讨会的部分发言。当天的研讨由著名诗人欧阳江河主持。
-
2008/11/30
| 阅读: 1094
| 评论: 1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大片”占海外市场份额和文化影响的论述。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电影论坛”上发言时说,从1978年到2008年11月19日,我国共生产故事影片4522部、美术片430部、科教片3087部、纪录片2243部、电视电影1100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电影产业化改革发展进程加快,电影产量连年大幅递增,2007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402部,位居世界第三。
-
2008/12/01
| 阅读: 1943
| 评论: 1
从技术、制度和思想等方面谈中国电影问题。
-
2008/12/04
| 阅读: 1800
| 评论: 1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文本从八个样板戏到电影《二十四城记》,天翻地覆。
-
2008/12/04
| 阅读: 2104
| 评论: 1
《银幕艳史》是一部具有自指性白话现代性质的纪录剧情片,也是记录了中国早期电影和观众结构及其转变的范例。
-
2008/12/07
| 阅读: 3928
| 评论: 1
两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和研究员谈梅兰芳及陈凯歌新电影。
-
2009/01/25
| 阅读: 1566
| 评论: 1
五四精神激荡风云之际,正是中国本土电影躁动蜂拥之时。鲁迅在上海生活的十年(1927-1936),恰逢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鲁迅作为当时中国文艺界的泰斗,对电影的态度如何?鲁迅跟电影有著怎样的关系?对当时放映的国外电影持何种立场?对中国本土电影有甚么期许?
-
2009/02/07
| 阅读: 1463
| 评论: 1
奥斯卡最佳影片夺标热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最近连连获得演员工会、制片人工会、导演工会大奖,票房也在不断稳步上升。然而上月该片在印度上映后却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本周二更有大量影片拍摄地———孟买贫民窟的居民走上街头,抗议这部影片。
-
2009/02/23
| 阅读: 1511
| 评论: 1
不过是一部小制作的台湾电影而已,《海角七号》值得被这么关注吗?
-
2009/03/07
| 阅读: 3121
| 评论: 1
贾樟柯说用《二十四城记》记录的主题是变迁。
-
2009/03/10
| 阅读: 1716
| 评论: 1
时代周报的访谈,较详细。顺便提一句,近期报道称贾樟柯为《时尚先生》拍摄静态电影“时装大片”焚烧了一辆汽车,居民受惊报警,警察到场后发现是著名导演,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拍摄过程,并与导演摄影留念。从环保和执法角度颇值深思。--人文与社会
-
2009/03/23
| 阅读: 1924
| 评论: 1
我过去重要的生命经验都是县城给我的,如果没有县城,可能就随波逐流了。
-
2009/03/23
| 阅读: 1572
| 评论: 1
我认为,中国电影应该以华语进入世界。华语电影被国际市场接受,比大家都用英语更有意思。
-
2009/04/28
| 阅读: 1957
| 评论: 1
杨德昌凭《一一》获得第五十三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祖籍广东梅县,生于上海。1970年赴美留学,获佛罗里达大学电子工程学位。1974年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电影。1982年编导了影片《指望》,该片突破台湾70年代巨片主义,开创了专拍社会与家庭生活的充满情趣的实验电影时代,被称为台湾新电影的开山之作,与侯孝贤并称为台湾新电影的主角。主要作品《一一》(2000)、《麻将》(1996)、《独立时代》(1994)、《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光阴的故事》(1983)、《海滩的一天》(1983)
-
2009/05/02
| 阅读: 1084
| 评论: 1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巍 实习生王楠楠 王旭光
-
2009/05/02
| 阅读: 1306
| 评论: 1
陆川比较在意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