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27 28 29 (30) 31 32 33 ... 205 »
文章
  1. 黄震:“水”与中国法律起源
    法律 2008/12/02 | 阅读: 1341
    从“法”字“水”旁出发,结合古老的传世文献和地下出土文物,证诸神话传说和文化人类学材料。
  2. 王铭铭:中国——民族体还是文明体?
    思想 2008/12/03 | 阅读: 1216
    19世纪末以后,国人主张的“民族团结”,绝非简单是欧洲式“民族主义”,而是双重的,按欧洲近代“民族”概念的定义,它可谓既是“民族内部的团结”,又是“民族之间的团结”。
  3. 陈来:现代中国文化与儒学的困境
    思想 2008/12/03 | 阅读: 1384
    在前现代的社会制度已获改变的二十世纪,儒学何以仍然是一个不断被提起的焦点话题?在现代中国社会,儒学的超越哲学的存在是否可能及其所需条件是什么?
  4. 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
    历史 2008/12/03 | 阅读: 1447
    黄宗羲曾慨叹道:“形势、昭然者也;人心、莫测者也。其昭然者不足以制其莫测者亦从而转矣。”三百年后戊戌变法失败中,我们又看到了莫测者亦从而转的重演。
  5. 张承志:真正的人是X
    宗教 文学 2008/12/03 | 阅读: 2840
    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后毛泽东主席曾发表唁电,其中的名句(大意):资本主义制度是随着罪恶的贩卖黑奴行径兴起的,它也将随着黑色人种的彻底解放而告灭亡。对于什么是解放,马尔克姆·X和金有不同的理解。--HC
  6. 张颐武:日常生活平庸性的回应——“新世纪文学”的一个侧面
    文学 2008/12/03 | 阅读: 1188
    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及“新少年写作”等文学现象中,显示了这种日常生活的平庸性所带来的新困扰,而对这种平庸性的焦虑与不安仍然是新语境下文学写作的基本主题之一。
  7. 孙郁:狂士们
    历史 文学 2008/12/03 | 阅读: 1673
    记陈独秀,苏曼殊,章太炎,吴稚晖,鲁迅等人。
  8. 曹锦清:扩大内需,没有简单药方
    经济 2008/12/03 | 阅读: 1028
    出口导向,成绩很大,问题很多,向内需转型,迫在眉睫。
  9. 索飒:全球化进程中的拉丁美洲传统作物(玉米篇)
    经济 2008/12/03 | 阅读: 1313
    玉米的诞生地墨西哥,竟然丧失了粮食自给,玉米的培育者的后代竟然要向拥有“产权”的美国公司高价购买玉米种籽。
  10. 欧阳江河:从八个样板戏到电影《二十四城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文本变迁
    影视 文学 2008/12/04 | 阅读: 1799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文本从八个样板戏到电影《二十四城记》,天翻地覆。
  11. 杨国强:论清末知识人的反满情绪
    历史 2008/12/04 | 阅读: 17651
    二十世纪初年朝廷行新政,局中人和局外人纷纷论国事,官吏以及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的新旧士人都在说"八旗生计"的"憔悴"和"可哀"。
  12. 葛涛:“百代”浮沉——近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盛衰纪
    音乐 历史 2008/12/04 | 阅读: 3796
    百代公司,民国时代最大规模的唱片企业,既是民国时代斑斓多彩的城市生活中的一面,也是社会时尚、流行文化在 声音上的具现。
  13. 王维江 :张佩纶:悲情“清流”
    历史 2008/12/04 | 阅读: 2225
    张佩纶试图以大胆搏击而刷新吏治、振作洋务,反而酿成由辉煌到悲凉的仕途悲剧。
  14. 张真:《银幕艳史》———女明星作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现代性体现
    影视 2008/12/04 | 阅读: 2103
    《银幕艳史》是一部具有自指性白话现代性质的纪录剧情片,也是记录了中国早期电影和观众结构及其转变的范例。
  15. 温铁军:农村环保要有新思维
    环保 2008/12/04 | 阅读: 1163
    小型农户经济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废弃物,仅仅几十年的“化学农业”、“机械化”等随工业化带来的大生产,导致了农村生态的广泛破坏。
  16. 吴伯娅:从新出版的清代档案看天主教传华史
    历史 宗教 2008/12/05 | 阅读: 1785
    《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以大量的资料展现了清廷天主教政策的发展变化,记载了清廷严行禁教的各项措施,披露了禁教时期天主教暗中流传的情况。
  17. 吴伯娅:“ 诗魔 ” 厉鹗
    历史 文学 2008/12/05 | 阅读: 1695
    厉鹗是雍乾间著名诗人。崛起于“清初六大家”之后,“乾隆三大家”之前,地位独特。
  18. 杨海英:施琅史事探微
    历史 2008/12/05 | 阅读: 1259
    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自飞黄、大木父子后,闽海东南之地,至今三百余年,虽累经人事之变迁,然实以一隅系全国之轻重,治史之君子,溯源追始,究世变之所由,不可不于此点注意及之也。”
  19. 陈祖武:吕留良散论
    历史 2008/12/05 | 阅读: 1360
    吕留良在清代学术史、政治史上都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故世后,于雍正间为文字冤狱祸及。
  20. 孔祥吉、村田雄二郎:从中日两国档案看《国闻报》之内幕——兼论严复夏曾佑王修植在天津的新闻实践
    历史 2008/12/05 | 阅读: 2085
    以往的《国闻报》研究还很不充分。诸如该报之创建过程,真正主人,严复的角色,为什么而后又挂上日本的旗号?
« 1 ... 27 28 29 (30) 31 32 33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