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历史

历史

« 1 2 (3) 4 5 6 ... 28 »
文章
  1. 吴必康:“春秋无义战”,抑或“修昔底德陷阱”? ——英美渐进式霸权转移的历史和理论逻辑
    2014/05/01
    当年的美国崛起和英美关系,与当今的中国崛起和美中关系,难以直接比较,不同处比比皆是。两者至少有基本性质、根本目的、关系方式、社会基础和历史环境条件等众多不同。当然,两者在若干方面确有一些重要的类似性,可资比较和研究,以提供历史启示,且至关重要。(本站所刊版本包括注释)
  2. 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一战”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
    2014/04/30
    重刊此文,以纪念“一战”和新文化运动百年:本文为作者有关“五四”的系列研究第一部分,曾以同题在斯坦福(2009年2月27日)、纽约大学(2009年3月3日)公开演讲。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关键时刻与方法”(加大柏克利分校,2009年4月3日)会上,作为主题论文发表。上篇以《东方杂志》为中心,分析对欧洲战争和共和危机的政经分析为何转向文明问题;中篇以《新青年》、《新潮》为中心,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文化政治与“五四”政治运动的关系;下篇以二十年代初期的政治运动、尤其是新型政党政治的形成为中心,分析文化运动与政党政治的关系,说明“新文化运动”的退潮和转向。
  3. 桑杰伊·苏布拉马尼亚、 卡洛·金斯伯格:制造历史的材料(访谈)
    2014/04/25
    目前任教UCLA的两位历史学者:Sanjay Subrahmanyam与Carlo Ginzburg的对话
  4. 戚本禹:亲聆毛主席讲"五七指示"--敬以此文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2014/02/15
    此文在毛主席一百二十年诞辰时前夕发表于共识网,因为时间较紧,未及仔细核对……韩钢教授还根据档案,纠正了原文中几处时间、地点的误记,此次发表,均按韩钢教授的指正改过了。
  5. 殷之光:反抗的政治--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的第三世界视野与后冷战的冷战史叙述批判
    2014/02/07
    以美苏争霸为轴心的冷战史叙述模式一方面充满着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色彩,另一方面,也无法真正在理论上为90年代之后世界格局的变迁提供一个连续的历史脉络。更无法真正让冷战史、20世纪民族独立及革命史、以及19世纪殖民史为理解今天的问题提供思想基础。
  6. 高默波:《高家村》中文版自序
    2014/02/07
    2013年7月出版《高家村》中文版自序:本书试图做的是:以丰富的实证资料和跨学科的方法来全方位地描述和分析一个村庄。《高家村》既是高家村的历史,也是高家村的政治,是高家村的社会学,也是高家村的人类学,同时也是高家村的经济学。除了用跨学科的方法解剖一个村庄,为读者提供洞见,使读者有一叶知秋的理解这一特点外,这本书还用每一章围绕一个主题的方法把高家村放在中国的大背景里来描写和分析。
  7. 高默波:书写历史:高家村
    2014/02/07
    从内容上来看《高家村》是讨论高家村从1949年到90年代中期的变迁,本书的主要内容都是根据主题而写的,每个主题自成一章。这些主 题包括:土地、水域与地方政治,人口与政治,生活水平,农村卫生,农村教育,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移民打工,风俗习惯的变化和延续,高家村与外 部世界。
  8. 村田雄二郎:超越“纪念史学”——日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国际会议
    2013/12/31
    80年代以后,日本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的论争呈现衰退之势,但与中国大陆或台湾地区的纪念会议及纪念活动遥相呼应,在东京、神户等地每隔十年分别举办了讨论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国际会议。变化和连续性;"边疆"的统合和"民族"的自立;清朝、北洋派的视点;认知和记忆的过程等今后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9. 田雷:重新讲述美国宪政史--《阿克曼文集》总译序
    2013/12/03
    自他在1983年于耶鲁法学院以《发现宪法》为题发表斯托尔斯讲座,阿克曼即已开始将主要的学术精力转向美国宪政史的研究。三十年过后,阿克曼的作品早已在美国宪政研究中建立了一个无法绕开的学术传统,树立起一座难以逾越的学术丰碑。
  10. 汪晖: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抗美援朝战争
    2013/12/02
    抗美援朝战争以及稍后展开的抗美援越战争既是二十世纪中国的人民战争的延伸,也是其终结。我们对于和平的探索已经是在一个后人民战争的、去政治化的时代语境之中了。在这个新的历史时刻,能够遏制帝国主义战争、打破朝鲜半岛和海峡两岸的分隔体制、缓解东亚区域内的国际冲突的条件在哪里?
  11. 苏力:作为制度的皇帝
    2013/10/31
    现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废弃了皇帝制度,理所当然。但作为一种宪制/政体,世袭皇帝为何并因何发生?仅仅源自历代王朝开国皇帝"家天下"的私欲?从经济学理论上看,仅仅个人私欲不足以构成一个长期的制度,除非这种私欲与某些社会需求吻合,有某些社会的功能。因此,帝制可能有什么社会的功能吗?以及对于谁的功能?仅仅对皇帝吗?而作为制度,其利弊究竟何在?哦,首先的一个问题也许是,它还曾有过"利"吗?但最重要的是,今天还有必要并因何要关心这样的已经过去了的问题?
  12. 海裔:美国独立的神话与现实
    2013/09/16
    北美独立真的是在英国重压之下活不下去的反抗之举吗?卡根和弗格森都说 " No "。在《危险的国家》中,卡根用很大篇幅描绘了北美独立之前的英法七年战争,他指出,英国很大程度上是被北美殖民者们"拖入"与法国的战争的,原因是殖民地的大财主们一直想借助英国的军队来打垮法国人,以进占富饶的俄亥俄河谷。
  13. 亚历山大·埃特金德:自我殖民:21世纪的帝国拼图
    2013/09/16
    俄罗斯农奴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曾是19世纪俄罗斯政治和史学的核心主题,现在却已沦为21世纪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上的一个注脚。农奴制与美国奴隶制度同时被废除,但却涉及更多的人,有着既深刻又持久的影响。然而,俄罗斯并没有像北美关注奴隶制遗留问题一样关注农奴制的遗留问题。这种学术界的双重标准着实令人惊讶。
  14. 叶维丽:惑中做史
    2013/09/01
    我曾经计划的学术是写出二十世纪三代中国人的故事。留学生是第一代,我抗战时参加中共的父母是第二代,我们自己是第三代。我和第一代、第二代都是相通的,他们的历史也是我的历史。无论是"建设者",还是"革命者",他们都是先行者,都是在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动荡的二十世纪,上下求索,努力为中国开路的人。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去同情地理解。
  15. 赵刚:《终战诏书》背后的思考(节录)
    2013/08/30
    1945年8月15日那天日本天皇究竟说了些什么?(本文做资料用,作者观点部分未录)
  16. 何黎萍:二十世纪初苏俄妇女解放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2013/08/28
    20世纪初,以早期共产主义者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积极介绍和传播苏俄妇女解放观,并将它们与欧美资产阶级女权运动进行了区分。同时,这种思想观念也影响了受共产国际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妇女政策,使之随着共产国际妇女运动指示的变化而改变。中共早期"苏俄模式"的妇女政策,由于脱离中国实际而收效甚微。然而,这一教训有助于后来中共制定中国特色的妇女政策,并构建中国本土化的妇女理论。
  17. 朱永嘉:漫谈中国历史上的冤案、错案和疑案
    2013/08/25
    我没有参加过专案工作,也没有从事过办案的工作,但我作为历史研究工作者,确实曾经关心过历史上那些重大的案子。从历史上看,所谓大案、要案、命案,这类案子的处理大体上有三类,一类是当时就破了的,还原了案子的真相。一类是在破了的案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追求尽早破案观念影响下,采用刑讯逼供方式把取得的口供作为依据,那势必产生大量的冤案和错案。另一类是没有破的案,那就成了疑案。
  18. 李并成:敦煌文书中所见的乞巧节习俗
    2013/08/23
    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又称作七夕节、女儿节。分隔天河两边的牛郎、织女于每年这一天晚上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千古流传,家喻户晓。敦煌文书《大唐新定吉凶书仪一部》(编号S.6537):"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以此日会于河汉之间。"其实,牛郎、织女本是星宿之名,牛郎星为天鹰座α星,织女星为天琴座α星,二星隔银河相望,在七月夜空中显得分外明亮夺目,每每引起人们的浮想遐思,七夕鹊桥相会的故事也就应运而生。考之史籍,早在《诗经·小雅·大东》中即吟咏此二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更是以其真挚的情感、平直生动的语言,牵动了人们的几多情思,寄托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乞巧节风俗约自秦代成形,迨及唐宋其风更甚。 卷帙浩繁的敦煌文书中留下了不少有关乞巧节习俗的记载,显现了唐宋时期丰富多彩的乞巧民俗活动盛况,弥足珍贵。其主要节日习俗有: 1.庭院设供。每逢乞巧来临,人们都要将庭院洒扫干净,院中张挂锦彩,陈设香案,献供花果饮食。唐代陈鸿《长恨歌传》:"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花,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文苑英华》卷794附《丽情集》:"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缯绮,树瓜花,陈饮食,焚香于庭,谓之乞巧。三拜毕,缕针于月,衽线于裳。"敦煌《七夕乞巧诗》(编号S.2104)中一首:"七月佳人喜夜情(晴),各将花果到中庭。为求织女专心座(坐),七巧楼前直到明。" 2.穿针乞巧。早在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即记此俗:"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天宝遗事》:七夕"妃嫔各执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敦煌《杂抄一卷》(P.2721):"七月七日何谓?看牵牛织女,女人穿针乞巧。"《七夕乞巧诗》中另一首:"乞巧望天河,双双并绮罗,不犹(忧)针眼小,只要月明多。"七夕之夜,妇女们对着新月穿针,展示技艺,乞巧求福,顺利穿过者为得巧。当然所穿之针并非通常的缝纫用针,而是专门制作的多孔之针,或用名贵的金、银、鍮石(黄铜)等材料制成。魏晋以前多为五孔针和七孔针,盛唐以来皆用九孔针。有些人家还专设针楼,或曰乞巧楼、七巧楼,庭院中设乞巧台,专供穿针乞巧之用。《时文规范》(S.2832):"七月七日,属以蝉方噪树,鹊正填河,牵牛渡银汉之辰,织女上针楼之夜。"上引S.6537文书"节候赏物"一节记载:"七月七日赏金针、织女台、巧果花、炉饼。" 织女台即乞巧台。 3.拜月祈愿。七夕之夜,人们均可在月下祀拜祈愿。相传是夜牛郎、织女银河相会时天门开启,于此时祈愿是最为灵验的。七夕祈愿最有名的例子应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事。《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仅皇室如此,民间七夕祈愿亦盛,人们所祈之愿当然并不限于爱情,凡与切身利益相关者均可拜求。敦煌《云谣杂曲子共三十首》(P.2838)中专有一首《拜新月》:"况当秋景,蓂叶初敷卉,向登新楼上,仰望蟾色光迟回,愿玉兔影媚明镜匣,参差斜坠橙波美。犹怯怕衔半钩耳,万家向月下,祝告深深跪......"秋日蓂叶初敷、半钩新月之时,正是七夕之夜,千家万户仰望蟾色,跪拜新月,祈求未来的美好。 4.求赐良缘。未婚男女每逢七夕总要设案祈祷,乞求天赐良缘。《五更转》(S.1497)通篇以诗文的形式,分为五个时辰(五更),描述了七夕之夜唐代少女盼望与牛郎相会的心境。诗云:"每年七月七,此时受夫日。在处敷尘结交伴,献供数千般。今晨连天暮,一心待织女。忽若今夜降凡间,乞取一教言。"在七夕"受夫"之夜,首先希望织女出现,能给以教诲,而萦绕在少女心头的是与牛郎的会晤。看着流星不时地划过夜空,总能激起少女们怦然心动,"奔逐向前迎",以为真的是牛郎降临了,可总是一次次落空,"不知牵牛在哪边,望作眼睛穿"。在焦灼不安的等待中,从一更天一直等到五更天,"哪边见牵牛?看看东方动,来把秦筝弄"。在东方欲晓时分,只好借助秦筝来倾诉自己的满腔幽怨。"看看到来秋",期盼着来年今夕能如愿以偿。少女心中盼牛郎,儿郎所求的自然是像织女这样的女子,故而后世又将七月七日称作"情人节"。 5.宴饮赋诗。除牛郎织女相会外,七月七日还是魁星老爷的生日。魁星俗称文曲星,主文章、文运,尤为读书人景仰崇拜。为之七夕之夜读书人还要祈拜魁星,其中宴饮赋诗为不可或缺的内容。节日赋诗,既可娱乐身心、沟通感情,又可展示才华、切磋交流,遂成风气。《全唐诗》中即辑录大量文人的七夕诗作,如唐高宗时陆敬、沈叔安、何仲宣等就曾应制各作《七夕赋咏成篇》,唐高宗本人亦有《七夕宴悬圃二首》。上引《七夕乞巧诗》即是敦煌七夕宴饮仪式上的一组赋诗,该件文书的序言中即说得清楚:"是千门求富之辰,乃巧女七夕之夜。辄奉诸贤,宁无谁思,遂述七言。"当夜"诸贤"在座,一起饮酒赋诗,共度良宵,情趣盎然。 上述习俗有些一直流传至今。如今天甘肃的一些地方,仍流行着七夕之夜设香案、陈瓜果、拜织女、即兴作诗,以及"迎巧"、"占影测巧"、"送巧"、供奉纸糊的"巧娘娘"等活动。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19. 皮国立:中西医学话语与近代商业--以《申报》上的"痧药水"为例
    2013/08/23
    在社会广泛运用和中西医不断解释、报纸广告的介绍下,痧药还变成了近代最有名的治疫、防疫药品,而且有许多例子是病人自己诊断、自己用药,缺乏专业医者的诊断。中西医者也针对痧药水的疗效和成分进行各种解读和论述,上层医者与下层民众对药品与疾病认识上的异同,近代媒体推进药品社会化的深度,说明近代中西医药品的宣传、销售以及对疾病的解释等使得"痧药水"在社会中渐渐被塑造成能广泛治疗、防范各种"时疫"的药品。
  20. 郭松义:清代的社会变动和妇女的思想行为--写在《清代妇女史》前面的话
    2013/08/07
    有清一代,朝廷旌表的节妇、烈妇、贞女人数竟高达百万以上,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但是,如果说上述情况反映的就是清代妇女在婚姻和贞节行为中的全貌,那也不是事实。有的学者就认为: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传统贞节观正受到严重的挑战。
« 1 2 (3) 4 5 6 ... 28 »
API: RSS订阅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