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政治

林春城:李明博登岛的韩国国内背景

经略二十期;原文刊《社会观察》
在日本投降纪念日的8月15日前后,韩国总统李明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登上日韩争议岛屿独岛(日称竹岛)。中日韩三国国内都出现了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韩国木浦大学林春城教授,他对李明博此举的政治、社会和历史背景进行了解读。

受访人:(韩国)林春城(韩国木浦大学教授)

岳峙  访谈整理

 

在日本投降纪念日的8月15日前后,东亚地区的岛屿主权纠纷再次成为焦点。一方面,中国14名保钓人士高调登上钓鱼岛,另一方面,韩国总统李明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登上日韩争议岛屿独岛(日称竹岛)。中日韩三国国内都出现了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8月下旬,《社会观察》就李明博此举采访了正在上海大学进行访问交流的韩国木浦大学林春城教授,他对李明博此举的政治、社会和历史背景进行了解读。

 

《社会观察》:李明博的任期快满了,在韩国国内,民众对他的评价如何?

林春城:就我的观察而言,他在国内的支持率这五年来一直是不断下降的。经济上,他曾提出过一个"四大江运河计划",也就是把韩国国内四条主要的河流连通,实际上相当于以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经济增长。这个办法在朴正熙的时代曾经用过,在相当大程度上带动了韩国经济起飞。但要在今天还用同样的方式,是否有效,就很难说。政治上,金大中、卢武铉时期,韩国奉行"阳光政策",与朝鲜积极接触,改善关系。"阳光政策"不但对韩半岛统一打好了基础而且对打造东亚和平有了贡献。而李明博上台后,南北关系倒退到紧张的状态,在延坪岛事件中刀兵相见。外交上,由于近邻中国的崛起,不少韩国民众都希望韩国能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逐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但李明博政府反而加深了对美国的依赖。所以,韩国国内民众对他评价不高。

 

《社会观察》:李明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登上独岛,背后的动因是什么?

林春城:这是他出自国内政治需要做出的决定。7月10日,他的哥哥李相得因为涉嫌受贿被捕。继李相得之后,李明博的心腹、前总统府第一附属室长也因牵涉腐败行为,被法院24日批捕。24日,李明博已经就自己的亲属和亲信的行为对国民表示正式道歉。但从以前金大中、卢武铉全斗焕、卢泰愚的先例看,他下台之后可能被起诉,甚至会坐牢。现在对他来说,虽然由于韩国的宪法规定,总统不能连任,但如果与他政治上相近的人能够当选,他也许能安全。目前,最热门的候选人是前总统朴正熙的女儿朴槿惠,与李明博曾经是同一个党。所以,他登上独岛是企图唤醒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来为朴槿惠拉票。民族主义就是这样,总是很容易被统治者利用来调动民众。

 

《社会观察》:无论如何,李明博毕竟登上了独岛,而且在韩国国内外都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对韩国会产生何种影响?

林春城:日本一直希望能将独岛问题国际化,最好是提交国际法院裁决。韩国则对此明确表示拒绝。对韩国来说,最好是能够将独岛问题限定在韩日双方之间解决,不要国际化、扩大化。但李明博以韩国国家元首的身份登上独岛,从而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登上独岛的总统,这就使问题复杂化、扩大化、国际化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明博登上独岛虽然表面上看激起了韩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似乎是爱国的举动,但实际上是将独岛问题国际化,从而使形势向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不利于韩国。

 

《社会观察》:如果朴槿惠当选,李明博就能安然无恙吗?

林春城:朴槿惠是朴正熙的女儿,2006年就曾参加总统选举,但在大国家党的党内竞选中败给了李明博。今年又卷土重来,就现在的支持率来看,当选的可能性稍微比较大。李明博当选后,支持率不断下降,韩国朝野对李明博政府的批评很多,也连带地影响到了他所属在的大国家党的声誉。因此,朴槿惠另组新党,即现在她所在的新世界党,实际上就是大国家党的变身。她和李明博一样,属于右翼阵营,政治上比较接近。所以,如果她当选,李明博就会比较安全。如果最后是一个偏左的人当选,李明博就难逃被起诉的命运。从他的利益出发,李明博当然希望朴槿惠能够当选。

 

《社会观察》:在韩国国内,主要是哪些人在支持李明博?

林春城:李明博在当选总统之前是首尔市长,曾经担任现代集团旗下的现代建设的社长,所以不少人认为他懂经济。他又毕业于高丽大学,高丽大学和《朝鲜东亚日报》属于同一个财团。高丽日报大学与首尔大学、延世大学是韩国最著名的三所大学,《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韩国国内通常称之为"朝中东")是韩国最重要大的三家报纸,对舆论有重要影响。此外,他还又是韩国基督教长老会的领袖大型教堂之一的所望教会的长老,他在担任首尔市长时曾说过,他要把首尔市献给上帝。所以,李明博得到了大财团、最重要的媒体和宗教势力的支持。

 

《社会观察》:基督教在韩国影响很大吗?

林春城:有人把韩国人分为"打高尔夫球的人"和"不打高尔夫球的人",又被分为"信基督教的人"和"不信基督教的人","打高尔夫球的人"和"信基督教的人"的重合度很高。也就是说,韩国的基督教在韩国的上层社会影响很大。但并不是说所有信基督教的人都是上层社会人士,也有不少下层社会的人,到国外传教的人中,有不少就是受雇于教会。韩国的基督教来自美国,主要是新教,而且带有原教旨主义倾向,有不少狂热的信徒,有统计数据说,韩国的传教士数量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家。

 

《社会观察》:自全斗焕以来,韩国已经出现过多次总统在下台后被指控亲属、亲信受贿的事件,甚至连卢武铉这样曾经在国内评价甚高的总统也未能幸免。其中原因何在?

林春城:高位领导和其亲属、亲信的腐败是各国都有的。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和选举的关系。这和韩国的选举制度规定有关系。按照韩国的规定,选举首先需要党的公荐,获得候选人资格后还要向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缴纳高昂的保证金,如果得票率低于规定的数据,这个保证金是不退还的。这就要求,候选人必须有强大的经济支持,否则是无法参与竞选的。可以说,募捐经济能力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竞选的成败。其中相当一部分候选人的竞选资金都来自企业捐款,这个过程中当然有政治交易。这些交易偶尔在个人单位成交,但主要是在党的次元实行的。即使候选人本人没有参与这种交易,他身边的人也会参与。所以,即使金大中、卢武铉这样在民众中享有较高声望的的民主派先驱,在当选后都未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而且,这种规定实际上也将左翼排除在外,因为左翼较难得到大财团的支持,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不能参选,从而在国内政治格局中处于不利的位置。所以,韩国虽然有民主选举,但面临的选项并不多,只能选择一个相对不那么糟糕的人。

 

《社会观察》:韩国的这种政治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林春城:在1987年之前,韩国的政治格局相对比较简单,就是军事独裁势力和民主派。经历了长期的民主化斗争之后,韩国在1987年获得了民主,我们称之为"87年体制"或者"87年民主化体制"。但87年体制实际上是自由化,而不是真正的民主化。虽然政治上民主了,可以民选政府,但选举实际上只是少数人的游戏,对绝大多数韩国普通民众而言,只是换了一个统治集团而已。民主化之后,原来的民主派分裂成了自由左派和自由右派,民主左派仍然坚持原来的民主化理想的民主派还有,但是在新的政治格局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自由民主派的右派很快就和原来军事独裁时期的统治者集团(大国家党-新世界党)结合,成了新的右翼集团,就是新自由主义的左派。现在的民主党就是其代表。自由左翼和民主派则结合成为新的左翼集团。右翼集团得到了社会各领域的精英阶层的支持,获得的社会资源多,在竞选中总是处于有利位置。即使卢武铉这样一般被认为偏左的人,在当选后也不得不对权势集团做出妥协,仍然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所以,过去的十年,虽然韩国的经济仍然在持续地增长,但大多数人并没有从中获利,只有大企业、大财团是赢家。

 

《社会观察》:请您介绍一下韩国左翼的情况,这方面中国了解不多。(这部分我不太了解,只能根据自己记下来的写,请林老师补充。)

林春城:韩国左翼内部情况也很复杂。解放以前韩国左翼的传统跟中国是同步的。十月革命之后,由苏联领导的共产国际兴起,而朝鲜却处于殖民时期,1925年朝鲜共产党创建。当时朝鲜也处于积极参加世界左翼文学运动的潮流中,形成了左翼文艺组织和团体。1925年卡普(KAPF: Korea Artista Proleta Federatio, 朝鲜无产阶级文学者同盟)成立了,1926年产生了"方向转变论争"(相当于中国的"革命文学论争"),重要焦点在于"什么是左翼文学?""左翼文学的方向往哪里走?"并试图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大众化的实践。当时中国组成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展开了如"文学大众化"等文学论争。不同的是,中国有很大的独立活动余地,朝鲜却是完全的殖民地,只能在地下活动。当时20世纪30年代是红色的年代,苏联有拉普,中国有左联,朝鲜有卡普,日本有那普(NAPF)。日本和朝鲜的组织被日本帝国主义解散了。殖民朝鲜的左派就主要从日本学习。朝鲜也有跑到国外的人,他们到满洲和中国大陆。有些和苏联联系,有些和中国共产党联系。解放后的北朝鲜有延安派、苏联派、满洲派,我们看到了这些力量的分化。

解放以后的韩国通过美军军政和李承晚的独裁、朴正熙的长期军事独裁,左翼传统几乎被消灭了。韩国的左翼传统进入1980年代才回复了。左翼传统有对抗军事独裁的经验,到了1980年代得到一定成果,其表现就是"87年体制"。1980年代重新形成的左翼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阶级矛盾为基本矛盾,主张先完成民众革命(people's revolution)然后实行统一。另一派是以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主张先统一,即民族解放(national liberation),然后解决阶级矛盾。前者简称PD派、后者简称NL派。主要的是两派,后一派与朝鲜有联系,认同金日成时期的"主体思想",希望能先实现民族统一。,另一派则认为国内问题优先,应当先解决韩国内部的问题。相对而言,主张先统一的一派的支持率更高,因为他们的主张能够激发韩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

这两年韩国左翼分成两大阵营,一个是以NL派(民主劳动党)为代表,他们想跟民主党(自由主义左派)联合,在今年年底实行的总统选举得胜。他们叫做"民主大联盟"。另一个是以PD派(进步新党)为代表,他们基础于过去的经验,认为民主党是不可靠,走上独自路线。他们叫做"进步大联盟"。

 

《社会观察》:我注意到,韩国国内有媒体认为,"87年体制"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未来将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林春城:(这是一个新的问题,我在整理的时候发现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如果林老师有时间,请尽可能补充。)

许多韩国人认为,经过艰难的过程,我们获得了民主化。但经过民主党系列的金大中、卢武铉时期,才了解到我们得到的不是民主化,就是自由化。当然,我们都无法否认,87年体制是1980年代活跃起来的民主化运动的成果。1980年代中期,民主化势力反抗军事权威主义压迫的斗争达到了最高潮。发生于1986年6月的 "性拷问事件"、1987年1月的"朴宗哲拷问致死事件",对全斗焕政府的道德性和政治领导能力以致命的打击,由此,全斗焕政权处于了守势。民主势力利用这种的局势要求改宪,然而全斗焕在1987年4月13日采取了护宪措施和强硬的态度,但是这反而引发了更激烈的反抗。各大高校的教授们联名反对护宪,学生们上街示威,甚至连白领都开始上街示威。随着延世大学学生李汉烈在反对护宪示威中中催泪弹身亡,事态变得越发不可收拾,终于,在为他举行葬礼的6月10日,100万群众走上街头抗议。当时,军事权威主义势力通过"6·29宣言",同意反对势力的改宪要求,也是"策略上后退"。这次民主化运动的胜利,对以后新政治体制并未起到建设性作用。 那只不过是延长了权威主义势力的政治寿命,纯属某种"协约式民主化"(democratization by pact)而已。87年体制是未成熟的民主主义,也可以称作"自由主义独裁体制"。

 

《社会观察》: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十年里,世界各国的青年人的失业率都较高,在中东还引发了"茉莉花革命"。韩国年轻人的情况如何?

林春城:过去十年,韩国和中国一样,房价持续上涨,这两年虽然稍有回落,但仍然处在较高的位置,远远超过一般年轻人的支付能力。韩国民众和媒体称现在的年轻人为"88万世代"。他们大都从事非正规劳动,他们的工作月收入大概是88万韩元,但大城市里的房租大约就需要60万元,留给他们安排自己的生活的钱很少,基本上无法维持生活。所以,很多年轻人宁可选择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不去工作。有的人甚至都三十岁了,还不肯从大学毕业。但现在的年轻人又是在消费主义的时代成长起来的,消费愿欲望很强烈,不管有钱没钱,都要买汽车、电脑、手机之类的消费品。这些都要父母承担,所以父母的压力很大。而且,现在的年轻人都希望能找到轻松、收入又高的工作,最好是坐办公室,而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或到工厂去工作。实际上韩国的企业经常招聘员工招不到,但年轻人却招不到合适的工作。这跟中国、日本的情况差不多。

 

《社会观察》:您在上海的这一年,最主要的收获是什么?

林春城:最主要的是和中国的朋友们交流。我的专业是中国文学,但在中国,虽然交往的朋友多数是我的中国同行,我们的交流主要是谈专业,而很少谈韩国,给我的印象是中国人知识分子除了韩流以外不太重视关心韩国。但这次在上海,我发现关注韩国的人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尤其是王晓明教授,他提出了很多问题,我尽可能地回答,但也有许多我回答不了。我回答不了的,就可以介绍韩国的专家给中国的朋友,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尤其是7月29日请韩国的进步性理论刊物《文化/科学》的编委们来上海大学报告,主题是"韩国文化研究二十年的轨迹和焦点"。还有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文章陆续翻译、介绍到韩国。这一年已经有7篇了。

 

《社会观察》:您对中国印象怎么样?

林春城:以前虽然也来中国,但多数是参加学术活动,来去匆匆,没有很深的感受。这次最主要的感受就是中国很大,人口很多,国家的规模很大。四月份我去重庆,知道重庆有三千多万人口,国土面积有8万多平方公里,北京、上海也有两千多万人口,而韩国总共才只有五千万人口,国土面积只有9万多平方公里。但韩国有独特的历史和道路,有许多经验都是中国可以借鉴的,中国也有许多革命经验值得韩国学习的地方。所以,我很希望两国间能有更多的交流,相互借鉴学习。

(上海大学罗小茗副教授对此次采访提供了很大帮助,特此致谢!)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3586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3586

范子烨:对繁钦《与魏文帝笺》的音乐学阐释--潮尔与胡笳:中古時代的喉音藝術 海裔:与福山讨论《政治秩序的起源》
相关文章
岳峙:"后9·11结构"时代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