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环保

大量有毒电子垃圾包围广东贵屿幼儿园)

2008年绿色选择网站的图文与2005年《汕头日报》文章对比。这些电子废物主要由货柜船运输,在香港或南海区等珠江三角洲港口卸货,再由陆路送到不同地方的地下废料处理中心,包括贵屿等潮州地区和浙南台州一带。一般认为,中国是全球处理最多电子废物的国家,粗略估计,美国、加拿大、日本及南韩等国家每年向中国输入一百万吨电子废物。贵屿大约从1995年开始接收电子废物。

来源:绿色选择网站,转自搜狐绿色 2008年07月14日09:46

Open in new window


贵屿:中国最大的电子垃圾集散地

人工做的一排烤炉,装上几个抽油烟机,将电路板上的锡烤化,然后熟练的取下。整个拆解过程中唯一的防护措施是一台正对着烤炉的小风扇。

切割机、鼓风机是这里最为常见的"机器"。因为成本,作坊主不太可能给作坊装备防毒面具甚至是防护服。

在这里,锡的价格从两年前20块钱一公斤涨到了现在的70块钱一公斤,而劳动力成本从两年前的20多块涨到了现在的40块左右。

Open in new window
在贵屿的一家幼儿园,周围民房外堆满了处理过或即将处理的电子垃圾。每天晚上,幼儿园后面都会有作坊烧电子垃圾的边角料。

"很多本地人在汕头等地方买了几十万上百万的房子,但是更多的没有办法走出这里,住在装修就要几十万的房子,下一代还是有可能在这里,很难跳出这个圈子。"据这家的幼儿园的园长介绍,"这家幼儿园在峡汕有总园,与总园相比,这里的孩子明显额头小,五官不均匀,抵抗力低。"

Open in new window
最突出的表现是,考勤表上这家幼儿园孩子请假次数明显要多于总园。

根据汕头大学医学院教授霍霞等人的调查:2006年很多学生家长并不知道是什么叫做"血铅",但是现在很多贵屿当地人选择了举家迁离。"他们憎恨这里的环境,但是又无法逃避。"

Open in new window

贵屿的楼房基本上都是四层,一层是作坊,一般住都在三楼到四楼。原因很简单,含铅的浮尘一般在离地面一米左右的位置,对于小孩子来说,刚好是他们的身高。

这里的作坊加工电子垃圾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粉碎加工、融化加工和筛选。大量的粉尘便由粉碎加工产生,融化加工更多的是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

这一切的加工基本都是徒手的。

Open in new window

早在十年前贵屿就已经没有人敢喝地下水了,一部分饮用水来自山上,一部分就是购买纯净水,运水业成为当地最重要的行业之一。

在贵屿,到处都可以看见外地人。至少十几万的外地人在这里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摆摊、服务员、三轮车夫、但更多的是进行电子垃圾的拆解。

Open in new window

从事不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消费水平,居住在不同的地方,这是贵屿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关系的直观显示。除了这些难闻的气味和大量的粉尘之外,更多的是敌视、猜忌和互相排斥。

在贵屿,外地人数量没有人可以统计清楚,在这里打工不需要任何证件,可以肯定的是"外地民工比本地人还多,至少十几万"。

Open in new window

当地人"家家户户至少一辆十几万的丰田车",住在"装修就要几十万的房子"里。贵屿公路两边密密麻麻挤满了四层左右的"新房子",每栋房子都会像旅游景点一样命名,以"发"、"兴"等字样命名居多,如"利兴登"、"永兴"、"良发"、"祯发"等等。这些楼房一层基本都会很高,纵深大约二十多米,一些尚未分解的电子垃圾随意的堆着,这就是贵屿式的家庭作坊所在地。

摄像头和看门狗在贵屿那些"新房子"里非常普遍,在进贵屿镇时,三轮车师傅没有20块钱是不愿意去的,而在汕头,同样条件下三轮车只需要5块。

Open in new window

外地人一般租用当地人的老房子,没有自来水,基本靠买水喝,一般几块钱一桶。而洗漱用水更多的就在房子周边的池塘里解决,洗衣甚至是洗菜。"有一次下雨有人在里面抓了一条鱼,全身黑黑的,放在清水里养了一个星期之后居然变白了。"这家幼儿园的园长经常看到有外地人在池塘里洗东西,而池塘里的水早就是黑泥状了。

外地人以四川、贵州、安徽人居多。在贵屿的外地人基本上都是不停变动的零工或者散工,接到活便去干,一天干完了按照一天结算工钱,没有任何保险和福利。

Open in new window

工钱也是因为工种不一而区分:能分清塑料类型的工人60元到70元每天,因为没有检测设备,这些工人必须用打火机点燃塑料来闻气味进而区分塑料的类型,这样最原始的区分方式是没有任何防护的;装卸货物的装卸工干的活最重,一般可以拿到100元每天;而工资最低的筛选工基本只能拿到30到40元每天。

"当地人都已经意识到这样原始的拆解方式对环境对自身必定带来极大的伤害,但是丰厚的利润所造成的'财富效应'让电子垃圾处理产业没有萎缩反而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他们需要引导,在经济和环境中寻找平衡,寻求一种环保的、能够保护工人的电子垃圾处理厂,"霍霞教授及其团体对贵屿电子垃圾持续关注了五年,2007年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一等奖,"有了福特这笔钱的资助,我们得以和当地医院合作,对新生儿胎粪进行化验研究得出当地污染最真实的数据。可喜的是,当地幼儿的血铅含量在06年有所下降,但是07年还是有上涨趋势,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事情,仅仅靠当地政府是不够的。"


================
2005年

贵屿:首批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

2005-12-08 14:48:35  汕头日报


近期,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把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列入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也是唯一镇级试点单位,正式启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目前贵屿镇从事回收、拆解、利用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回收拆解利用的有21个村(居),占全镇70%以上,从业人员3万多人,占全镇劳动力的60%以上,外来工2万多人,占全镇企业总数的80%民营企业300多家从事此行业,形成全国有名的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基地,并凸现拆解加工规模大、循环利用率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同时,该镇通过设点收购、委托、预约上门收购,使源源不断的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资源流向贵屿,平均年拆解废旧电子电器达到75万吨、塑料60万吨、电线电缆20万吨,经过深加工生成的产品和原料销往全国各地。

贵屿镇的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的回收拆解利用产业一直受到中央、省及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按照中央、省领导的指示精神,贵屿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在市、区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在大力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同时,加强规范管理,加大扶持引导力度,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引导企业做强做大,致力探索一条既能从根本上解决拆解污染问题又能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双赢"的路子。经过几年努力,通过改革回收拆解工艺技术,环境污染源基本得到控制,废旧电器回收利用率达到99%以上,走出污染重镇的阴影,初步走上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

据了解,目前贵屿镇拆解业的拆解程度和二手电子元件利用率已处世界领先位置,具备了建设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利用产业化基地的条件。基此省环保局已批准贵屿镇建设粤东废旧电子产品综合处理中心,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贵屿镇建设废旧电子电器拆解示范工程。汕头市政府也上报省环保局转报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在贵屿镇建设全国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利用产业化基地的报告。在今年,潮阳区政府抓住上级支持这一有利契机,委托北京化工大学编制《汕头废弃机电产品拆解利用园区规划》,并于近期通过专家论证。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是:把贵屿建设成为有较强辐射力和向心力的全国性废旧机电产品再生资源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废弃机电产品资源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为解决我国废弃机电产品出路问题做出示范。计划建立总用地3800亩的拆解园区,将建立一个占地1200亩的废旧电线电缆拆解区、一个占地1600亩的废旧电子电器及线路板拆解区、一个占地400亩的物流配送中心,一个占地10亩的固体废弃物预处理中心、一个占地30亩的工业废水处理中心和一个占地10亩的综合集中处理厂,使贵屿发展成为国内环境整治与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加工业并举的新型环保产业化基地。

近阶段来,许多客商得悉国家要采取变堵为疏的方法解决贵屿出路,纷纷表示要投巨资参与发展贵屿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回收、拆解、利用的产业,对贵屿发展循环经济举措充满信心。目前,企业投资热情高涨,有意进园投资达60多家,其中申报投资额300万元以上项目就有50多家。(编辑:冯怡驹)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9/957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957

《经济观察报》:发达国家电子垃圾涌向贵屿 赖芸:关于潮州地区电子垃圾的报告
相关文章
《纽约时报》:中国的废品回收业在经济危机中萎缩
《时代周刊》:进口电子垃圾在中国(广东贵屿)的回收(图)
2004年cctv经济半小时谈贵屿垃圾
人民网:2004年关于广东贵屿的报道
《经济观察报》:发达国家电子垃圾涌向贵屿
赖芸:关于潮州地区电子垃圾的报告
傅建捷、王亚韡等:电子垃圾拆解地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现状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