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政治

张洁、钟飞腾:提供地区安全产品是中国的义务

中国航母首次试航引发了周边国家和美国的高度关注。如何在壮大海军实力与稳定周边之间寻求平衡,如何化解发展海权给美国亚太优势造成的冲击,是中国海洋战略必须破解的难题。

编者按:中国航母首次试航引发了周边国家和美国的高度关注。如何在壮大海军实力与稳定周边之间寻求平衡,如何化解发展海权给美国亚太优势造成的冲击,是中国海洋战略必须破解的难题。《华夏时报》本期对话国际问题学者,分析探讨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现实困境及应对之策。

现实:中国战略调整不可避免

中国海军为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对南海几个岛屿的实际控制,大多都离不开海军采取的军事行动。中国坚持和平的对外交往战略,但事实上, 国际社会都或多或少的对小范围的武装冲突保持某种程度的默许。从目前局势来看,中国海军能力的建设至关重要,这也正是海军力量越来越引起重视的重要原因。

中国海军发展的历程中有几个关键的"节点",从中可以看出,海军发展是中国国际战略调整的关键变量。1985年,海军司令员刘华清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的"海军战略"问题,中国海军开始由"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转变。

冷战结束后,苏联的太平洋舰队离开越南金兰湾。1992年,美国军队也从菲律宾的苏比克基地撤离。美国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显示出的军事实力,促使中国海 军加大了对南海的关注。199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强调维护"海洋权益",这意味着战略思想的又一转变,海军逐渐朝着成为具有外海、远洋作战 能力的进攻型力量方向发展。

1996年3月发生的"台海危机",暴露出中国海军实力跟不上国家战略的需要,无法阻遏美国第7舰队在台 湾海峡的威慑。这年5月,中国举行了首次海军会议,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确立"海洋战区体制"。年底,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接见了海军党代会的代表,并 提出了"保护海洋权益"的问题。这意味着,中国海军的战略目标已经扩展,从保卫领土完整、统一祖国,发展到保护海洋权益、稳定周边海域。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论述》,也意味着中国军事现代化已经摆脱了服从于经济建设的从属地位。胡锦涛的 讲话明确宣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处于同等地位,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向"富国"与"强兵"并重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中国海军建设步伐的加快格外引人注 目。

反应:美国战略界意见分化

地缘因素决定了中国周边国家以及国家利益遍布全球的美国,对中国航母的动向格外关 切。各方在评估中国航母技术指标的同时,更多强调航母的象征意义,即航母标志着中国海军力量的迅速增强以及中国海上力量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其内在推 演逻辑是:发展航母--扩张性海洋战略--中国崛起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

美国军方、智库、学界和媒体普遍认为,在技术层面,中国要 完成航母的实战配备至少需要10年,中国航母的出现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中美之间军事力量的平衡。美国学者陆伯斌在《中国的海军民族主义:来源、前景与美国的 反应》中指出,航母只不过是中国海军民族主义的产物,它的军事价值远没有政治意义来得重要。但是,由于东亚、欧洲和中东是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三个关键性地 区,确保这三个地区内不出现任何支配性力量是美国的利益所在。而如果把中国拥有航母和中国整体的军事战略连起来看,美国必须高度重视中国航母的发展,因为 未来中国有可能挑战美国在亚太的地位。

美国学界对如何应对中国海军崛起进行了长期跟踪和研究,依据其观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遏制派和 接触派,且遏制派属于主流。这其中又以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为代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是美国海军的诞生地,"海权论"的作者马汉曾任教于此。该学院教授吉原恒 淑和詹姆斯·R·霍尔姆斯在考察中国海军发展的理念、策略以及军事实力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的海洋战略具有扩张性,中国正在为挑战美国在海上亚洲的优势地位 做基础性工作,除非美国能够及时作出调整,加强在太平洋的军事实力,否则将失去在这一地区的优势地位。

与遏制派相比,接触派属于少 数,他们强调对中国海军应该冷静分析,认为中国现在并没有夺取和保持海上制空权的有效手段。对于不断发展的中国海上实力,应该是以不变应万变,通过接触与 合作使中国海军遵守现有制度。这就要求国际社会应该继续向不断壮大的中国海军伸出合作和友谊之手,而不是将他扩大活动范围的做法妖魔化。不过,随着奥巴马 政府的整个对华政策逐渐从接触转为遏制,对中国海军力量加以防范并做出相应军事准备的主张会日益占据上风。

美国以赢得美西战争和控制 巴拿马运河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美国战略界看来,中国崛起的路径看上去和美国颇为相似。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卡普兰认为,中国目前在南海的处境,与19 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加勒比海区域面临的局面非常相似,当时美国承认欧洲列强在加勒比海域的存在,但也寻求控制这个地区。中国航母的首次试航,也很容易 激发外界对中国追求海权优势的联想。

但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与一百多年前相比,全球化让国际政治博弈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显著的变 化。全球化所塑造的国际政治现实,也在逐步让极具零和博弈色彩的海权争夺褪色。这都会让美国以更加务实的态度看待中国海上力量的崛起。罗伯特·卡普兰最近 在《外交政策》上撰文称,美国在亚洲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平衡",而不是"控制",正因为硬实力依然是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所以美国必须为中国的崛起腾出空 间,美国没有必要增加在西太平洋的海军力量,但也承受不起大幅削减的代价。卡普兰或许道出了美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在发展海权上中国应以冷静和现实的态 度量力而行、顺势而为。

对策1:中国应提供地区公共安全产品

针对中国的航母计划,一些日本人认为,日本也应该拿 出同样的行动来对抗。但也有日本人认识到,如果要在装备航母上与中国并驾齐驱,财政状况严峻的日本将需要付出一笔巨大费用。因此,日本不应该与中国攀比, 盲目发展航母,而应该根据日美合作等安保环境因素、财政状况、国民意识、军事技术发展预期等,进行合理的考虑。在增加军备抗衡中国的意图受制于财政的情况 下,日本将会进一步依靠美国这个长期盟友,并与印度、越南等国联手"应对与遏制"中国。

东南亚国家对中国航母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这些 国家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南海争端相关国家,如越南、菲律宾等,另一类是努力在东盟内部发挥主导作用的国家,如新加坡与印尼。目前来看,越南、菲律宾 会把加快军备建设作为应对首选。2011年,越南和菲律宾国防预算比上一年分别增加70%和81%,今后这种势头会越来越强。但受国内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 的制约,这两国仅依靠军事手段显然无法与中国抗衡。因此,加强与美国的合作,成为这些国家制衡中国的重要手段。

对于非南海争端国来 说,他们更关注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与中国的矛盾,从而维护中国-东盟关系以及东盟一体化进程。印尼作为东南亚的最大国家,更多的是从区域角度评估中国航母的 影响。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里扎尔·苏克玛指出,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中国如何使用航母或是军事力量。如果中国的目的是提供地区 性公共产品,那么东南亚国家就没有必要害怕中国的海军力量。因为包括发展航母在内,中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增长有利于中国参与地区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如打击海 盗和进行灾后救援。许多东南亚国家是欢迎中国在这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

对策2:中国须学会在压力下成长

总的来 看,由于与中国实力差距巨大,周边国家在有限加强军备建设的同时,纷纷选择利用美国制衡中国。未来,中国崛起很有可能将面临一个在美国主导下的雁形安全模 式。美国是领头雁,第二梯队是美日、美韩同盟,第三梯队是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等美国盟国,第四梯队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而他们所针对的,则是中 国。当然这种模式的有效性还有待观察,效果主要取决于美国的意愿与能力,以及其在多大的程度上参与亚太事务。

南海争端的现状与中国发 展航母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使中国的政策选择具有相当的两难性,这是由中国的全局战略与稳定周边方针之间必然存在的阶段性矛盾所决定的。一方面,中国目前迫 切希望不要加剧南海的紧张局势,以争取一个和谐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另一方面,发展航母等海上力量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利益不断向全球拓展的必然战略选 择,这一步伐无法暂缓。

客观地说,航母的试航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中国在南海争端上所做出的外交努力。尽管中国一再强调和平使用航母的 意愿,但由此引发的周边国家疑虑上升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两难是中国必须面对和承受的。长远地看,包括航母在内的海上力量发展对中国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不可或缺,也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

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必须学会在压力下成长。首先,在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的同时,可以利用 航母推动与亚太地区国家在打击海盗、进行人道主义救援等方面的合作,在周边国家对中国海上力量存疑时,主动开展"航母外交",尽量化解疑虑。其次,要对国 内民族主义情绪进行正确引导,防止因海军实力增强而滋生大国沙文主义情绪。此外,随着海洋事务在国家战略中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还应该提升对海洋事务的管 理能力,建立或改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协调与统筹各部门的计划与行动。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2914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2914

李陀专访:继续重写文学史 许利平:湄公河惨案疑有幕后黑手
相关文章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