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政治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20 世纪非洲国际关系理论之研究论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非洲大陆在 20 世纪艰难地走向现代与复兴,在这个过程,非洲民族主义的政治领袖、思想家和知识分子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思考着非洲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探寻非洲与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之关系。文章探讨了非洲国际关系理论产生的时代条件及其关注的核心主题,并分别讨论了非洲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泛非主义、非洲新兴国家独特的边界问题、民族国家构建理论以及当代非洲国际关系理论的最新进展,文章还对非洲本土国际关系研究机构做了介绍。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20 世纪非洲国际关系理论之研究论纲

刘鸿武 肖玉华 梁益坚

【作者简介】 刘鸿武,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玉华,云南大学 2005级博士研究生;梁益坚,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干事,硕士

20 世纪是非洲大陆由苦难走向复兴的百年。在这个过程中,非洲的民族主义者以他们
自己独特的方式思考着非洲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以及非洲与世界的关系。这些思考与探寻的
结果大体上构成了当代非洲国际关系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与情感源泉。①从学术研究与时代
发展的互动关系上看,20 世纪的非洲国际关系理论之出现与演进过程,其实也就是这块大
陆觉醒、抗争、自强的过程,是非洲对于自我身份、权益和价值的一种感知与追寻的过程。
就此来说,如果我们想了解非洲、认识非洲,就不能不重视非洲对于自我、对于世界的思考、
探寻与看法。

一 非洲国际关系理论产生的时代条件与核心主题
从现代学术源起与演进背景来说,“国际关系理论”总体上乃是一种源自西方现代社会、


Kevin C. Dunn & Timothy M. Shaw, Africa’s Challenge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New York: Palgrave
Publishers Ltd., 2001. p.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2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年第 1 期
2
一种西方话语形态下的学术理论形态,因而那些在国际关系中处于西方世界体系支配之下、
处于一种从属性或依附性地位的非洲国家,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
理论的。如果“国际关系理论”从最一般性的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所处的
外部环境及相互关系认知结果的某种较为系统理性的表达形态的话,那么世界上任何一个落
后的国家与民族,也都会以它们自己的方式、会从与它们生存所关联角度上去认知自己、认
知自己与他人、他族之关系,尽管这些认知在表现形式、话语形态、关注旨趣等方面与那些
标准形态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会有很大的不同。事实上,当代非洲国家独特的成长模式、
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兵连祸接的国际政治恰恰为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们提供了最具挑战性
的研究命题,为验证其理论提供了独特的现实场所。
从总体上说,20 世纪非洲国际关系理论是在这块苦难大陆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与不断抗
争的背景下产生和演进的,它有着特殊的时代条件和表现形式,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发展
特点。
在现代世界体系形成的几百年中,非洲从一开始就是西方征服和掠夺的对象,并以一种
受奴役、受剥削的殖民地角色而成为西方支配下的世界体系中的边缘从属部分。到 20 世纪
初期,非洲开始对于自己这一极其不合理与不公正的处境有了觉醒并发出了自己的呐喊。在
这一觉醒与呐喊过程中产生了非洲民族主义思想,包括在表达方式与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的
“泛非主义”、“非洲主义”或“黑人性”等思潮。各种追求非洲大陆之“非殖民地化”的思
想与观念,也就构成了非洲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早期表达形式”。①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非洲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的涌现,非洲大陆内部的国家间关系开
始形成。非洲国家这种“从传统部族社会到现代民族国家”的民族国家构建独特模式以及“先
有国家、后有民族”之“序列错位”所引发的“一个国家、多种民族主义”的种种特殊问题,②
使得独立后非洲大陆的国家间关系呈现出特有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在这个阶段上,非洲国
际关系涉及的领域庞杂而广泛,诸如国家形成、民族构建、政治依附、不平等发展、殖民地
边界之废存、跨国民族之整合、地区冲突之解决与维和问题、非洲统一组织与各主权国家之
关系问题、地区一体化与各国差异性发展问题等均逐一显现。此外,非洲与全球化、非洲与
跨国公司、非洲与东西方大国、北部非洲与南部非洲、阿拉伯伊斯兰非洲与撒哈拉黑人非洲、
非洲地区大国与弱小国家之关系等等,也往往交织缠绕、错综而复杂。数十年来,非洲国际

Mark W. DeLancey, “The Study of Afric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frica,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African Studies Program, 1979, p.6.

参见刘鸿武著:《从部族社会到民族国家——尼日利亚国家发展史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李安山著:《非洲民族主义研究》,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出版社,2004 年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3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年第 1 期
3
关系之种种理论,便是在上述时代背景或话题形态下发展与演进起来的。
二 “泛非主义”与非洲国际关系理论的早期形态
兴起于 20 世纪初期并延续迄今的“泛非主义”及当代“非洲一体化”思潮,可以被视
为具有本土色彩的非洲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一种最初表现形态。
“泛非主义”也称为“非洲主义”、“非洲个性”,其核心内容是以捍卫非洲文明之独特
价值和个性为基本形态,以争取非洲大陆之平等、独立、自由与统一为基本目标,它其实是
一种形态庞杂、内容广泛的非洲本土形态的民族主义。20 世纪非洲大陆兴起的各种民族主
义理论都与反抗西方对非洲的压迫统治联系在一起,因而这些理论与思潮总是直接地涉及
“非洲与欧洲”、“黑人与白人”、“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关系问题,从而表现为一种对于非洲
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与权利的思考,这种“非洲与世界之关系”的思想维度或话语结构
使得“泛非主义”成为具有本土形态的非洲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一种最初表现形态。
近代以来,非洲遭受了数百年黑奴贸易与殖民统治的摧残凌辱,不仅在物质财富上遭受
空前的劫掠,而且在心灵与精神上备受凌辱伤害。西方入侵者贬低非洲是既无历史亦无文化
之蒙昧大陆,黑人是“白人的负担”,只能靠白人的拯救才能过渡到文明社会中来。于是,
西方奴役掠夺非洲的罪恶成了符合天意之善行美德,而非洲之一切不幸与痛苦皆可忽视。这
些种族主义谬论流播甚广,为害极大。在非洲现代民族主义者看来,非洲大陆之灾难与不幸,
皆与这些邪恶观念联系在一起。①
“泛非主义”是非洲民族主义者意识到非洲已沦为西方主导之世界体系下的依附性角色
并决心对这种状态加以改变的一种民族主义思潮。在泛非主义者看来,非洲大陆在历史上乃
是一个整体,近代以后,又共同成为西方奴役掠夺的对象,因此“单个的非洲民族与国家不
可能摆脱这种命运,非洲的命运是联结在一起的”,②
非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摆脱西方殖民
统治而获得光明之未来。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非洲的国际关系理论并不是像西方那样多由学者提出,而大多是
隐含在非洲民族主义者、思想家和政治领导人的思想和实践之中。20 世纪上半叶,这些非
洲民族主义的精英分子,都试图从世界文明的角度上来回答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非
洲在世界历史上和现代世界体系中的地位究竟是什么?非洲有没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存不

Victor C. Ferkiss, Africa’s Search for Identity,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1966, p.107.

O.U.Kalu,African Cultural Development, Enugu: Fourth Dimension Publishers Limited, 1978, p.1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4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年第 1 期
4
存在一种由非洲各种族创造、拥有的精神传统?如果有,它的内容和特征如何?非洲文明有
着与世界其他文明一样的价值和权利吗?非洲永远只是世界体系中的无足轻重的被支配角
色吗?
在对非洲大陆之地位与命运进行思考的思想先驱中,下述人物都有过重要的贡献。
爱德华•布莱登(E.W.Blyden,1832-1912),来自美洲圣托马斯岛的黑人后裔,1851
年移居非洲利比里亚,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他在西非各殖民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想启蒙、
学术研究与社会活动。在《基督教、伊斯兰教与尼格罗种族》等著作中,他对非洲在世界文
明史上的特殊地位与价值做了独特而深入的阐述。①
他强调非洲大陆有一种独立的、不同于
西方的历史文化,一种非洲人可以引以自豪的“非洲个性(African Personality)”精神传统,
这是一种与西方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相异的文化,而这一文化要比陷于物质欲望
支配一切的西方文化更有现代价值。
杜波依斯(W.E.B.Dubois,1868-1963),一位来自美国的著名黑人学者,后定居非洲加
纳,被称为“泛非主义之父(Father of Pan-Africanism)”。他发起组织了世界性的泛非会议,
同时还致力于非洲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发表了许多产生广泛影响的著作,如《世界与非洲》、
《黑人的灵魂》、《非洲——一个大陆及其居民的历史概述》、《论禁止美国贩卖非洲奴隶》、
《黑色的火焰》等。这些阐述非洲大陆历史文化的共同性及价值的著作,激起了非洲人在面
对世界时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对 20 世纪非洲大陆的一体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②
恩克鲁玛(Kwame Nkrumah,1909-1972)是现代非洲激进的革命者并成为加纳的第一
任总统。他在宣传泛非主义、促进非洲联合等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他在许多论述非洲国家
关系的著述中,集中思考了现代非洲复兴的特殊道路及非洲与西方的关系。被称为“非洲解
放之父”的国际革命家帕德莫(George Padmore)一度是他非洲国际事务方面的高级顾问。③
---------------------

关于布莱登的著述可参阅 E. W. Blyden, Christianity, Islam and the Negro Rac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7;徐济明:《西非现代民族主义的先驱者布莱登》,载《西亚非洲》,1998 年第 1 期,第
28-33 页。

杜波伊斯是杰出的学者,他更多从文化上强调非洲文化上的共同性。在《微暗的黎明》(Dusk of Dawn)
一书中,杜波伊斯分析了非洲人和非裔美国人追求自由的一些概念性和观点性的问题;而《世界和非洲》
(The World and Africa)一书则主要针对伪历史学家总是将非洲排除在世界历史之外这种偏见而写成的;
在恩克鲁玛的邀请之下,杜波伊斯参加了《非洲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fricana)的编写工作,对非洲文
明及其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做出了全面的评论。杜波伊斯的主要著作有:W. F. B. Dubois, An Essay Toward an
Autobiography of a Race Concept,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ooks, 1992; An Essay in the History and
Sociology of the Negro Race, New York: H. Holt and Company, 1939; The World and Africa : An Inquiry into the
Part Which Africa Has Played in World History,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65。

恩克鲁玛著述很多,涉及非洲国际关系方面的主要有: Kwame Nkrumah, Towards Colonial Freed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5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年第 1 期
5
肯雅塔(Jomo Kenyatta,1891-1978),被称做“燃烧的长矛(burning spear)”,他领导
了肯尼亚反抗殖民主义统治的“茅茅运动”,后来成为肯尼亚的第一任总统。他所完成的《面
对肯尼亚山》一书,是一部将现代人类学与非洲民族情感融合在一起的著作,他在书中驳斥
了白人学者对非洲的偏见,他说,“一个人所继承的文化赋予了他人格的尊严”,而那高耸的
肯尼亚山,便是非洲高傲面对世界的精神象征。①
尼雷尔(Julius Nyerere,1922-1999)是坦桑尼亚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坦桑尼亚独
立后长期担任总统,他是 20 世纪非洲最有影响的政治领导人之一。在非洲国际关系、南南
合作和南北关系方面,他有许多重要论述与观点。②
他主张非洲联合统一,他也是 20 世纪
6070 年代第三世界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主持的“南方委员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南南合作
和南北关系的政策主张,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③
芳农(Frantz Fannon,1925-1961),是一位投身于北非独立运动并定居西非的加纳的激
进的非洲民族主义者。在芳农的众多著述中有大量文献涉及非洲国际关系领域,包括非洲与
殖民宗主国之间的关系、后殖民主义问题、非洲文化认同与民族意识构建等问题。④
此外,塞内加尔的桑戈尔(L. Senghor)、利比里亚的杜伯曼(W.Tubman)、象牙海岸的
博瓦尼(Houphouet Boigny)和尼日利亚的阿齐克韦(N. Azikiwe)等,也是当时著名的非
洲民族主义者。与恩克鲁玛、芳农的激进倾向有所不同,作为非洲独立后第一代国家领导人,
他们的政治观点相对比较温和,主张与欧洲国家在平等条件下保持传统的经济政治关系。长
期担任塞内加尔总统的领袖桑戈尔虽然努力倡导“黑人传统精神”与非洲的自由解放,但他
同时也认为殖民统治从长远来看对非洲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一面,非洲需要加
强与欧洲的合作来寻求发展。⑤

杜伯曼担任利比亚总统期间,推行亲西方政策,修建蒙罗维
亚自由港,组成“蒙罗维亚会议”以推动非洲一体化和对外开放。博瓦尼曾反对非洲统一组
织的激进政策,甚至主张与当时还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对话。这些较为温和的政治领导
London: Panaf Books, 1962; Africa Must Unite, London: Heinemann,1963; Neo-Colonialism: The Last Stage of
Imperialism,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65。

肯雅塔相关著作有:Jomo Kenyatta, Facing Mount Kenya, London :Secker and Warburg, 1938; My People
of Kikuyu,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

尼雷尔有关非洲国际关系的论著有:Julius Nyerere , Freedom and Unity/uhuru na umoja, a selection from
writings and speeches 1952-1965, Dar es sala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Freedom and Unity
(1962-1965),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Freedom and Socialism (1965-1967),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南方委员会编,张小安等译:《对南方的挑战:南方委员会的报告》,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年版。

芳农的相关著述有: Frantz Fannon,Black Skin, White Masks, New York: Grove, 1967; Studies in a Dying
Colonialism, or A Dying Colonialism, New York, 1965;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3 ; Toward the African Revolution,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7。

L.S.Senghor, Liberte Ⅱ: nation et voie africaine du socialisme, Paris: Le Seuil, 19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6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年第 1 期
6
人统治的国家大多在独立后走上了较为亲西方的道路。
从非洲国际关系理论演进角度看,这个时期非洲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它往
往并不以单个国家和民族的形式,而是以整个非洲大陆和全体非洲种族形式兴起的、表现为
一种“泛非洲种族”或“泛非洲大陆”的民族主义。①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非洲大陆在过去
基本上还处于前民族国家的部族社会阶段,按照欧亚大陆之历史和逻辑形成的“国家”和“民
族”这样的概念,历史上的非洲大陆大多数地区并不存在过。②
非洲民族主义者始终把非洲
作为一个整体,突出非洲大陆历史文化与现实命运的共同性,关注的重点是非洲与欧洲、非
洲人与欧洲人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斗争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非洲统一国家,即“非洲联邦”
或“非洲合众国”。
泛非主义的发展对 20 世纪非洲国际关系进程产生重大而持久的影响,并在 1963 年促成
了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经过 40 年的发展,这一组织在 2002 年演变为非洲联盟。应该说,
“泛非主义”对非洲国际地位的思考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但其极力强调的非洲大
陆的一致性,其实是与非洲现实有相当差距的。
事实上,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随着非洲大陆的独立和一系列主权国家的创立,在
泛非主义背景下,对非洲权益的争取与奋斗问题已开始转型为各个新兴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发
展问题,并让位给非洲大陆内部的数十个国家间的关系问题。③
于是,具有本土形态的非洲
国际关系理论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 20 世纪 60-70 年代非洲的边界问题与民族国家构建理论
当代非洲国际关系理论普遍关注的一个特殊领域是殖民地边界的废存问题以及与此相
关联的非洲国家形成、民族建设与国民认同等问题,这些理论与现实相交织的复杂命题,充
分呈现出当代非洲国际关系理论涉及领域的特殊性质。
国家间关系对于非洲大陆来说乃是一个现代命题。曾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埃及学者布特
罗斯•布特罗斯-加利是这方面的专家,在他看来,历史上的非洲并不曾有过严格的国家边
界之概念。④
这是因为殖民地前的非洲,地广而人稀,对固定领土的争夺并不激烈,虽然存
------

参见刘鸿武:《黑非洲文化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212 页。

Mark W. DeLancey, “The Study of Afric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Mark W. DeLancey , ed.,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frica,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African Studies Program, 1979, p.18.

参见刘鸿武:《论当代黑非洲的部族文化整合与国民文化重构》,载《西亚非洲》,1997 年第 3 期,第 25-31
页。

[埃及]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著,仓友衡译:《非洲边界争端》,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7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年第 1 期
7
在过一些古代王国、酋长部落组织,但这些权力共同体的生存范围游移不定,伸缩无常,并
未划定过属于某一个国家权限的地区界线。那些相邻的王国,也只是由某些轮廓模棱两可的
自然地带,诸如大的山势、峡谷、荒野相互隔开。当代非洲国家之边界都是由殖民地边界转
变而来,在欧洲人瓜分非洲时,多依列强之需而强行分割。这种十分草率的边界分割,使非
洲大陆的政治版图支离破碎,人为地制造出了 50 个多国家,其数目之多相当于美洲大陆国
家的一倍。其后果导致非洲有 1/4 的国家是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有些国家要么面积太小,
要么在地广人稀的内陆深处,在经济上几乎没有生存自立之条件。①
那么,在 20 世纪 60 年代非洲获得独立、殖民地边界变成主权国家边界之后,非洲国家
要不要将殖民地边界废而重划,或至少是调整改变呢?这一时成为年轻的非洲国家关系中一
个复杂而两难的问题。然而,虽然在殖民地时期和独立初期,非洲民族主义者对殖民地边界
的不合理划分进行过严厉批判,甚至曾主张应该予以废除,但后来的发展现实却使非洲国家
领导人明白,废除边界只是异想天开,而调整边界必将引起无休止的冲突。在这方面,非洲
统一组织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其首届会议颁布的《非洲统一组织宪章》上,它明确提出
为了维护非洲未来的团结与稳定,“非洲国家只能接受这份殖民地的遗产,维持我们各自国
家的目前的边界”。无论这份遗产是多么不合理,这是非洲国家无奈之选择。②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当代非洲数十国的边界形成,多数是人为原因主观构建而成的,
这些迟至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才出现于现代国际舞台的“迟到的民族国家”,往往缺乏作为
一个现代国家之持久存在所赖以支撑的历史传承基础与国家认同力量。③
这对当代非洲国际
关系来说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与现实挑战。这种现实的困境要求理论的支持。20 世纪 60-70
年代在非洲边界与国家关系问题上出现了基于现实而非情感的“政治法律学派”与“民族国
家构建理论”,这些理论试图证明非洲边界不做变动是正确的选择,也符合非洲构建现代民
族国家的政治现实和法理性。④
首先,政治边界其实是一种现代产物,并非只有殖民地前的
非洲缺乏严格的边界概念,欧洲也曾如此,近代欧洲也曾历经战火之后才逐渐形成了严谨的
国家边界。其次,历史上的非洲一直被分割成数不胜数的王国和星星点点的部族领地,殖民
地分割虽然造成非洲原有部族的分裂,但确实也推进了非洲在殖民地基础上的聚合,使现代
国家与民族得以产生。最后,非洲在向现代主权国家的过渡过程中,不应鼓励民族分裂主义,
第 3 页。

David Matthew Chacha, “Julius Nyerere: The intellectual Pan-Africanist and the Question for African Unity,”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5, No.1-2, 2002, p.29.

布特罗斯•加利著:《非洲边界争端》,第 7 页。

参见刘鸿武著:《从部族社会到民族国家——当代尼日利亚国家发展史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年。

布特罗斯•加利著:《非洲边界争端》,第 6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8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年第 1 期
8
而应在现有的国家政治疆界范围上来追求新的民族国家主权构建与文化认同,塑造国家统一
生存的政治纽带与文化基础。①
这些理论后来在非洲统一组织中被确定为当代非洲国际关系
的一些基本原则,并一直延续迄今。

四 当代非洲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非洲大陆国家众多、差异极大,又多是由传统向现代急剧转型的国家,故而无论是经济
与政治,内政与外交,它们面临的当代发展问题皆极特殊而复杂。独立以来,一些国家更是
冲突迭起,兵连祸接,发展进程一波三折,所有这一切也为各国学者们提供了颇有诱惑力的
理论思考空间和研究命题。20 世纪 70-80 年代以来,以非洲大陆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理论与
观点流行于世。在这其中,阿明(Samir Amin)的“依附理论”、刘易斯(W.A.Lewis)的“经
济发展理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tein)的“世界体系理论”、马兹鲁伊
(Ali A. Mazrui)的“非洲政治理论”等影响较大。
萨米尔•阿明是当代埃及知名政治经济学家,他结合非洲之现实,对弗兰克的“依附论”
多有发展,撮其思想要点有:其一,作为西方“外围”之亚非国家,其当代发展模式是由作
为“中心”的西方国家强加的,这一模式导致“外围”国家畸形发展。②其二,不平等是资
本主义体系之“中心”与“外围”关系的基本特点,它造成了“外围”国家之依附性发展和
不发达的永久化。③其三,要转变依附之局面,“外围”国家须自力更生,实施“脱钩”战略。
其四,“外围”国家因其弱小而不可单独摆脱困境,“脱钩”必须采取集体形式,即地区一体
化的形式,非洲拥有丰富之资源,唯有结成一个整体,方可增强谈判力量。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分析法”是基于他将非洲始终置于现代世界的背景下加以研究而
逐步形成的。沃氏涉及非洲国际关系的著述颇为丰厚,且涉猎很广,④但尤重于非洲一体化
的进程、非洲统一组织的作用⑤以及非洲在整个世界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对于近 20 年来非


参见刘鸿武:《民族国家统一构建与 21 世纪的非洲》,载《西亚非洲》,2002 年第 2 期。

Samir Amin, Unequal Development, Sussex: Harvester Press, 1976, p.345.

[埃及]萨米尔•阿明著,高銛译:《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北京:商务印
书馆,1990 年版,第 241 页。Sheila Smith, “The Ideas of Samir Amin: Theory or Tautolog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17, No.1, 1980, pp.5-21。

沃勒斯坦在非洲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有:Immanuel Wallerstein, Africa: The Politics of Independence,
New York: Vintage, 1961; The Road to Independence: Ghana and the Ivory Coast, Paris & Lahaya: Mouton,
1964; Africa: The Politics of Unity,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7; Immanuel Wallerstein and Evelyn Jones
Rich, Africa: Tradition and Change,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2; Immanuel Wallerstein and with Aquino de
Braganca, The African Liberation Reder: Documents of the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s, London: Zed Books,
1982; Immanuel Wallerstein and with Sergio Vieira & William G. Martin, How Fast is the Wind? Southern Africa,
1975-2000, Torento, NJ: Africa World Press, 1991。

沃勒斯坦对非洲统一组织及地区一体化研究着力较多,相关论著有:Immanuel Wallerstein, “The Ear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9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年第 1 期
9
洲在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沃氏多持以一种整体、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并把研究精
力更多地放在探索非洲未来的出路方面。①
与沃勒斯坦相比,肯尼亚的马兹鲁伊教授对当代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着力更深,他
著述累累,专门讨论非洲国际关系的成果有:《非洲国际关系》(Afric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多种文化的世界联合体:一个非洲人的视角》(A World Federation of Cultures: An
African Perspective)和《世界政治中的文化力量》(Cultural Forces in World Politics)。马兹
鲁伊是联合国版《非洲通史》第八卷主编,在各国国际关系专业杂志上发表了大量论文,②他
还做过 20 多种学术杂志的主编或编辑。1998 年马兹鲁伊的著作被结集出版。③
在当代非洲国际关系理论中,具有非洲特色且影响较大的还有在“泛非主义”影响下形
成的“集体自主发展理论”和“集体维和理论”,这些理论是对当代非洲一体化运动及各种
地区或次地区组织实践的理论说明与支持。
首先来看“集体自主发展理论”。由于殖民统治的结果,当代非洲大陆政治版图十分破
碎,大大小小 50 多个国家,且多为贫困弱小、资源贫乏之国,有的更位于地广人稀的内陆
深处或沙漠边缘。这些弱小国家在经济上几乎没有生存自立的条件,在国际舞台上更无独立
活动的空间与能力。非洲国家唯有通过某种形式的联合,以区域一体化和合作才可弥补其弱
点。正如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所说的那样,我们这些非洲国家是这样的贫穷弱小,在那些西
方国家和世界富国眼里,我们可能无足轻重,然而“它们可能不需要我们中的某一个,但它
们不能不与整个非洲打交道”,非洲只有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它在世界上才有位置。④“集
体自主发展理论”就是当代非洲国家外交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它主要涉及如下内容:一是
在泛非一体化思想的指导下,以新地区主义应对全球化对非洲的挑战,实现非洲联合自强和
集体振兴。这种一体化包括泛非形态的区域一体化努力,如区域层面的一体化,还有次区域
Years of the OAU: The Search for Organizational Preeminenc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20,No.4,1966,
pp.774-787;“The Role of the 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 in Contemporary African Politics,” in Yassin
El-Ayouty & Hugh C. Brooks, eds., Africa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he Hague: Nijhoff, 1974, pp.18-28。

沃勒斯坦有关非洲问题的著述主要有:Immanuel Wallerstern,“What Hope Africa? What Hope the World?”
in A. O. Olukoshi & L. Wohgemuth, eds., A Road to Development: Africa in the 21st Century, Uppsala: Nordiska
Africa Institute, 1995, pp.68-84; “ The ANC and South Africa: Past and Future of Liberation Movements in the
World-System,”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No. 39, September 28, 1996, pp.2695-2699。

马兹鲁伊的学术论文多发表于以下各种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Affairs (London); Internationle (Bonn);
East African Journal of Peace and Human Rights (Kampala); Kajian Malaysia (Pen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Benin); Islamic Studies (Islamabad); Foreign Affairs (New York); Revue
Africaine de Development (Abidj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ugee Law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Journal (Oxford)。

毕玛特(Abdul S. Bemath)整理的《马兹鲁伊全集》(The Mazruiana Collection)于 1998 年同时由新德
里的斯特林(Sterling)出版社和新泽西的非洲世界出版社(Africa World Press)出版发行。

Julius Nyrere, Freedom and Unity/uhuru na umoja, (A Selection from Writings and Speeches 1952-1965),
Dar es sala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10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年第 1 期
10
层面非洲联盟一体化,如西非经济共同体等。①二是通过在政治、经济、安全、民主、人权
等方面的合作和整体力量来解决各国内部和跨国界的问题。不过,与试图超越国家主权和拓
展国民效忠范围的欧洲一体化有所不同,这些年轻的非洲国家在一体化进程中往往比较强调
主权与国家利益。②三是非洲国家不应仅仅局限于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应注重与其他发
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南北对话,例如《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就体现了这
一精神。
其次,当代非洲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集体维和理论”,与西方流行的“集体安全理论”
有所不同,“集体安全理论”提倡几个国家联合起来防止侵略、维护和平,而“集体维和理
论”则是对几个国家联合起来解决某个国家内部的冲突以恢复和平的理论说明。这一理论兴
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当时非洲为了有效解决成员国国内的冲突,逐渐建立了一种独特的维
和机制,包括在西非地区为解决利比里亚冲突而建立的由尼日利亚主导的西非维和机制等。
“集体维和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其一是非洲以集体而自主的方式自己来解决内部冲突,
而不要外部大国的干预,这是实现非洲全面和平与持久稳定的关键,而外部大国的干预常常
使非洲的问题复杂化、长期化和国际化。③
其二是非洲集体维和行动必须符合国际法和联合
国的宪章与原则,并由区域性国家来组织实施,遵循“严守中立”的维和原则。其三是要妥
善解决维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与脆弱性问题。例如国内冲突各派的敌视、维和费用的筹措、
维和部队的领导权、地区大国的动机以及战后的重建等等④。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非洲国际关系研究逐渐深入,研究问题亦趋向多样化,在宏观与
和微观两个方面都有拓展,提出了一些反映非洲大陆特殊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命题。例如,
埃及学者穆罕默德和乌玛整理并研究了伊斯兰教撒拉菲派在西非的地位及与泛非主义的互
动关系,认为撒拉菲运动(Salafi Movement)牵动了非洲国际关系的结构变动,并由此带来
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他们进一步提出:在西非次区域,宗教既能促进又能阻碍泛非主义
构想的进程。⑤
任职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马丁(Guy Martin)教授所著《世界政治中的
非洲:一种泛非主义的视角》(Africa in World Politics: A Pan-African Perspective),用泛非主

Kwame Nkrumah, Africa Must Unite, London: Panaf, 1963; Amadu Sesay, Olusola Ojo and Orobola Fasehun,
The OAU After Twenty Years,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84.

UNECA, “HE AFRICAN PEER REVIEW MECHANISM Process and Procedures,”African Security Review,
Vol.11,No.4 ,2002.

Stephanie G. Neuman, “Peacekeeping or Military Assistance?” The Washington Times, July 10, 1995, p.A19;
Ademola Adeleke, “The Politics and Diplomacy of Peacekeeping in West Africa: The ECOWAS Operation in
Liberia, ” The Journal 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 Vol.33,No.4, 1995, pp.569-593.

Jaana Karhilo, “Case Study on Peacekeeping: Rwanda,” SIPRI YEARBOOK, 1995: Armaments, Disarmen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Garba Bala Muhammad & Muhammad Sani Umar, “Religion and the Pan-African ideal: The Experience of
Salafi Islam in the West African Sub-region,”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5, No.1-2, 2002,
pp.141-16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11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年第 1 期
11

义作为贯穿始终的研究主线,他把北非在内的整个非洲大陆作为非洲国际关系的必然对象,
考察与研究了近五个世纪以来非洲与欧洲的不平等关系,指出欧洲主导下的世界体系给非洲
留下的是不发达(undeveloped),而不仅仅是欠发达(underdeveloped)。他通过对欧非构想
(the ideology of EurAfrica)、不结盟运动、前殖民国家的非洲政策、非洲冲突、非洲地区与
国际合作和地区治理等问题的综合考察,提出了非洲摆脱困境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①

《剑桥非洲史》中,英国爱丁堡大学杜菲尔德(Ian Duffield)教授探讨了 1940 年以来的非
洲国际关系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生活在非洲之外的非洲裔移民的作用问题、1945 年的
泛非大会(Pan-African Congress)、非洲统一组织、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和非洲统一的关系、
泛非主义与武装解放运动以及非洲与世界的文化交互作用等。②
近年来,非洲的一些本土杂志如《非洲国际事务杂志》③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等,日益成为非洲国际关系研究的代表性刊物,发表了许多研究非洲国际关系重大
问题的文章,如亚瑟(Kwame Boafo-Arthur)在《新自由主义、人身安全和泛非主义理念:
协同增效与相互矛盾》④
一文中讨论了存在于当今非洲在现实国际关系中的主流思想之间的
紧张关系。蒙坦(Tatah Mentan)探析了全球化时代泛非主义遭遇的新的挑战:即资本和生
产过程的国际化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分层成为可能,由此出现泛非主义认同上的危机。⑤

松果(Tukumbi Lumumba-Kasongo)关注的是现实主义的泛非主义,他认为泛非主义从根本
上说来乃是一种必然的国际现象,主张非洲各国改革政府结构以适应泛非主义发展的客观需
要。⑥
学者们关注的另一领域是非洲统一组织(OAU,1999 年后称非洲联盟)在非洲国际
关系中的作用问题。阿得约(Armstrong M. Adejo)《从 OAU 到 AU:旧瓶装新酒?》一文
梳理了地区主义(regionalism)的理论框架,回顾了非洲统一组织从萌芽到走向非洲联盟的
过程,分析了非盟存在的问题。⑦
齐考欧内(Godrey Chikowore)研究了南部非洲泛非主义



马丁所说的最低纲领是指贯彻实施 1991 年非洲领导人论坛上所签署的坎帕拉文件(the Africa Leadership
Forum’s 1991 Kampala Document),而最高纲领则是推进泛非主义的进程,突出非洲合作与联合。

Michael Crowder,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非洲国际事务杂志》是设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非洲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委员会(the Counci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Africa)主办的一年两期的专门研究非洲国际关系的学术杂志,收
录非洲本土和在非洲工作的外来学者的英语和法语论文。

Kwame Boafo-Arthur, “Neo-liberalism, Human Security, and Pan-Africanist Ideals: Synergies and
Contradictions,”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5, No.1-2, 2002, pp.1-19.

Tatah Mentan, “Exiting the Whirlpool? Pan-Africanism Caught in the Crossfire of Identity and Globalization,”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5, No.1-2, 2002, pp.73-140.

Tukumbi Lumumba-Kasongo, “Can a ‘Realist Pan-Africanism’ Be a Relevant Tool Toward the
Tranformation of African and African Politics? Imagining a Pan-African State,”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 No.1-2, 2003, pp.87-121.

Armstrong M. Adejo, “From OAU to AU: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4, No.1-2, 2001, pp.119-14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12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年第 1 期
12
的尝试。①
斯马拉(Kenneth Inyani Simala)所著《泛非主义和语言问题:重读非洲文化和知
识史》讨论了知识分子在泛非语言民族主义(Pan-Africanist Linguistic Nationalism)中所扮
演的角色。②
近年还有一些文章重新讨论了早期反抗殖民统治、争取非洲独立和联合的领导
人的历史地位。查查(David Mathew Chacha)和尼安吉那(Kenneth O. Nyangena)分别撰
文讨论了尼雷尔和肯雅塔在非洲解放和联合方面的功绩。③
阿得斯那(Jimi O. Adésinà)著
文分析了“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PAD) ”对非洲政治与经济前景的影响及利弊得失。④
经过多年的发展,非洲国际关系研究逐渐趋于成熟,系统研究和理论总结有明显推进。
在这方面,安达(Michael O. Aanda)所著的《当代非洲国际关系》是一部具有通论性质的
当代非洲国际关系著作,⑤
该书对非洲国际关系的特殊性质及核心问题做了理论上的澄清,
全面探讨了非洲次区域国家关系及与区域外大国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又对精英构想(elite
ideology)和权利政治(power politics)、非洲内部关系及西非合作所受外来影响等诸问题进
行了考察。其中非殖民化(decolonization)、冲突解决(conflict resolution)及经济发展状况
是作者关注的三大焦点问题。此外,值得重视的还有杜恩(Kevin C. Dunn)和萧(Timothy M.
Shaw)共同主编的论文集《非洲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挑战》。⑥
这本著作搜罗了当今一批长期
研究非洲国际关系问题的学者的论文,分别论述了非洲国际关系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传
统国际关系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但却存在于非洲现实国际关系中的一些难题,如国家主权的合
法性、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所遭遇的困境、国际制裁、地区冲突、跨国雇佣兵组织的
政治影响、活跃于非洲国际关系中的国际金融组织(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地
区强人(regional strongmen)以及跨国企业的作用等。这本著作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研究非
洲国际关系及其理论的集大成者。另外一本值得关注的著作是阿达(Korwa Gombe Adar)
和阿契拉(Rok Ajula)主编的《全球化和非洲国家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新趋势:一种南


Godfrey Chikowore, “The African Union and the Destiny of Africahood: The Southern Africa Development
Community and Neocolonial Challenges to Pan-Africanism,”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5,
No.1-2, 2002, pp.40-72.

Kenneth Inyani Simala,“Pan-Africanism and the Language Question: Re-reading African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 No.1-2, 2003, pp.19-53.

David Mathew Chacha, “Julius Nyerere: The Intellectual Pan-Africanist and the Question of African Unity,”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5, No.1-2, 2002, pp.20-39; Kenneth O. Nyangena,“Jomo Kenyatta: An
Epitome of Indigenous Pan-Africanism, Nationalism and Intellectual Production in Kenya,”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 No.1-2, 2003, pp.1-18.

Jimi O. Adésinà,“NEPAD and the Challenge of Africa’s Development: Toward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
New Discourse,”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4, No.1-2, 2001, pp.1-33.

Michael O. And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Contemporary Africa, Lanham,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frica, 2000.

Kevin C. Dunn & Timothy M. Shaw, eds., Africa’s Challenge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New York:
Palgrave Publishers Ltd., 20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13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年第 1 期
13


部非洲的比较视角》,这部著作着力考察了南部非洲各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以及左右其制定过
程的影响因素,并将其放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以分析。①
此外,纽曼(Stephanie G. Neuman)编著的《国际关系理论与第三世界》讨论了第三世
界国际关系理论,其中非洲国际关系的一些核心问题在书中被作为有益的个案加以研究。②

五 非洲本土国际关系研究机构简介
受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非洲国际关系的学术机构规模都比较小,并主要
集中在一些较重要的国家中。其中,总部设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非洲社会科学发展委
员会”是一个综合性机构,成立于 1973 年,该机构提倡泛非形态的学术研究。它不仅是非
洲社会科学研究组织中的开拓者,同时也是当代非洲社会科学研究中学术成果最多的非政府
学术机构之一。该委员会出版多种有价值的英、法语学术杂志,包括《非洲发展》(Africa
Development),研究重点是与非洲有关的热点问题;《非洲社会学评论》(Af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主要发表分析非洲社会学和人类学问题的学术文章;《非洲国际事务杂志》(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主要发表有关非洲国际事务的文章。
总部设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东部和南部非洲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旨在
促进东部和南部非洲国家学术研究者和政府决策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该组织于 1980 年成
立于埃塞俄比亚的拿撒勒(Nazareth of Ethiopia),它所资助的与非洲国际关系有关的研究项
目涉及非洲的跨境贸易和粮食安全、东部和南部非洲的政府治理和市民社会以及非洲内部冲
突的解决等问题。其出版物包括《东部非洲社会科学研究评论》(Eastern Africa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Review)以及多种资料性质的学术文章和报告等。
非洲专门化的研究机构主要有:(1)“非洲冲突解决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于 1991 年,
位于南非的德班,主要研究非洲的冲突解决、维和行动和外交行为,有期刊《冲突的趋势》、
《非洲冲突的解决》。(2)“非洲安全对话与研究中心”,它是独立的非政府机构,位于加纳
的首都阿克拉,主要研究安全、安全与民主的关系等。(3)“安全研究所”,该所位于南非的
首都比勒陀利亚,有期刊《非洲安全评论》。(4)“非洲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所”,位于塞内加
尔的首都达喀尔,有期刊《非洲国际事务》、《非洲发展》。(5)“冲突解决研究中心”,成立


Korwa Gombe Adar & Rok Ajula, eds., Globalization and Emerging Trends in African States’ Foreign
Policy-Making Proces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f Southern Africa,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2.

Stephanie G. Neuman,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 Third World,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14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年第 1 期
14

于 1968 年,位于南非,研究通过使用有建设性的、创造性和合作的方法来解决冲突和减少
暴力,实现非洲的和平。(6)“埃塞俄比亚和平与发展国际研究所”,成立于 1966 年,是一
个自治的训练和研究机构。(7)1934 年成立于开普敦的南非国际事务学会(the 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仅在 20032004 年间,该学会分别在摩洛哥、加纳、纳米
比亚、美国、英国、意大利和中国台湾组织过多次学术会议。它的出版物包括《南非国际事
务年鉴》(the SA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南非国际事务杂志》(the S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治理与创新杂志》(Africa: The Journal for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
以及专论南非对外关系的学术著作。(8)“非洲政治科学学会”, 1973 年 12 月成立于坦桑
尼亚,主要研究政治学、公众政策和相关问题,有期刊《非洲政治科学》。(9)“博茨瓦纳发
展政策分析研究所”,成立于 1995 年,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政策研究机构。(10)“非洲人权
委员会”,位于冈比亚的首都班珠尔,致力于保护非洲大陆的人权。

此外,还包括一些综合性的研究机构如下:(1)“非洲研究所”,位于南非的首都比勒陀
利亚,有期刊《非洲视野》。(2)“第三世界论坛”,是一个由非洲、亚洲、拉美学者组成的
一个国际学术性组织,主席是埃及的萨米尔•阿明,位于达喀尔(塞内加尔首都)。(3)加
纳大学非洲研究所,有期刊《研究评论》。(4)“东南非社会科学研究组织”,位于埃塞俄比
亚,是一个由 15 个成员国组成的非洲国际无政府组织和研究网络,致力于非洲社会科学研
究,有期刊《东非社会科学研究评论》、《东南非社会科学时事通讯》等。(5)“西非研究组
织”,建立于 1989 年,是为了加强西非国家学者与美洲国家学者之交流与合作而成立,位于
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有期刊《西非研究组织时事通讯》。


六 结 语
非洲大陆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不少国家政局亦长期动荡,因此学术理论研究的基
础较差,不仅人才匮乏和流失严重,而且有限的研究机构多集中于若干地区大国或经济与政
治比较稳定的国家。多数小国往往无力独立发展学术研究事业,加之非洲国家众多,语言各
异,彼此交流困难,常常无法获得可信的数据和信息。这一切使得在非洲大陆任何一点学术
理论方面的进步都显得尤为不易。
非洲大陆的发展与现代化问题是 21 世纪人类共同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非洲国际关系①

详细内容可见:http://www.africavenir.org/research/research.html;
http://www-sul.stanford.edu/depts/ssr ... pts/ssrg/africa/intrel.ht
m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15
一个大陆的觉醒、抗争与自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年第 1 期
15

的研究也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总体上看,20 世纪非洲大陆学术理论研究的进程是艰
难的,但也是值得世人尊重的。虽然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流世界里,非洲往往被忽视或
没有发言权,但非洲并不因此而显得无足轻重。事实上,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非洲一直拥
有某种更为特殊的地位。在当代世界,凡涉及发展、环境、移民、女权、非政府组织(NGOs)、
国际金融机构(IFIs)等全球性问题之讨论,非洲往往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毒品问题、武器
走私、疾病控制、人口与食品安全等领域,非洲也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虽然在传统安全领域
的讨论中,非洲往往不被重视而边缘化,但在一些日益重要的新安全领域,非洲却可能进入
国际关系理论争论的中心,或成为焦点议题。因此,在国际关系理论未来发展进程中,非洲
国际关系理论因其所涉及现实发展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其不仅将继续保持不同于西方
视角的理论特色,而且也会因此而充满理论活力和现实应用价值。

[收稿日期:2006 - 10 - 25]
[修回日期:2006 - 12 - 13]
[责任编辑:赵远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231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231

詹姆逊:关于布莱希特和卢卡契之争的反思 沈克宁:批判的地域主义
相关文章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