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科技

李飞:美国掌控互联网主动脉随时可瘫痪别国网络

据美国国防承包商预估,美军每年投入网络战的费用超100亿美元。为了网络进攻能力,美军大力开发计算机网络战武器,美军已经研制出2000多种计算机病毒武器,加上训练有素的网络战进攻部队,只要美国需要,随时可发起信息网络攻击,侵入别国网络,进行破坏、瘫痪甚至控制。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

(作者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继海陆空以及外太空之后,网络已经成为世界大国争夺和展开军备竞赛的新战场。据《纽约时报》日前的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定于在7月6日至8日访问俄罗斯时,将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讨论有关网络战规则的议题。但从当前两国在如何保障网络安全和展开国际合作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来看,此次会谈取得共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美国独享“先天优势”

  俄罗斯的黑客举世闻名,在2008年8月的俄格冲突中,俄罗斯可以说创造了一个网络战的经典案例。在军事行动前,俄控制了格鲁吉亚的网络系统,使格鲁吉亚的交通、通讯、媒体和金融互联网服务瘫痪,从而为自己顺利展开军事行动打开了通道。

  尽管俄罗斯的网络战实力不俗,但由于网络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人手中,俄罗斯的网络战并没有经受真正的考验。这也是为何俄罗斯积极主张制定网络战国际条约的一个原因。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域名与地址的监管便由美国掌控。1998年9月,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CANN)成立,虽然ICANN自称是非赢利性的私营公司,却是由美国商务部授权ICANN负责域名和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国际管理,“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商务部有权随时否决ICANN的管理权。”

  与此同时,美国还掌握着互联网的主动脉。不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通信支干线都要经过美国主干线,美国还掌握着全球互联网13台域名根服务器中的10台,只要在根服务器上屏蔽国家域名,就可以让一个国家在网络上瞬间“消失”。

  美国的战略陷阱?

  美国对互联网的控制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一旦网络战暴发,美国政府将随时可以调用强大到可怕的IT巨头力量。因此美国正在诱使他国进行网络军备竞赛,一旦加入网络军备竞赛,美国就可以“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将对方拖垮。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6月23日正式下令组建网络司令部,网络战司令部将成为与空军作战司令部、太空司令部平级的单位,由一名四星上将领导。根据对美军黑客项目跟踪了13年的防务专家乔尔·哈丁的评估,目前美军共有3000-5000名信息战专家,5-7万名士兵涉足网络战。如果加上原有的电子战人员,美军的网战部队人数应该在88700人左右。

  据美国国防承包商预估,美军每年投入网络战的费用超100亿美元。为了网络进攻能力,美军大力开发计算机网络战武器,美军已经研制出2000多种计算机病毒武器,加上训练有素的网络战进攻部队,只要美国需要,随时可发起信息网络攻击,侵入别国网络,进行破坏、瘫痪甚至控制。

  规则难寻也难定

  在美国网络战实力占优的现实下,俄罗斯方面主张削减网络攻击性武器,强调各国应通过签订某种条约,禁止向他国电脑或网络系统中秘密植入恶意代码,以用于未来战争,同时还建议,各国应承诺不袭击网络上的非军事目标,不通过伪装手段发动网络袭击,同时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

  美国反对为网络战制定类似《限制化学武器公约》这样的多边国际条约,主张各国在国际执法机构协调下展开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美国的理由是,国际条约只对政府存在约束力,而对黑客鞭长莫及。

  美国在2006年宣布加入欧洲委员会发起的《打击网络犯罪公约》,与多国警方和检察机构在网络安全领域展开合作,借助国际执法部门对网络袭击者实施直接打击。对此,俄罗斯拒绝加入这一公约,认为它允许他国警方在未告知当事国情况下对一些网络犯罪案件展开跨境调查,涉嫌“侵犯主权”。

  也就是说,俄罗斯由于经济实力问题,不想参加“网络军备竞赛”,想通过国际条约限制美国发展网络战,而美国想诱使他国参与“网络军备竞赛”,同时充当网络世界的“国际警察”,这样可以利用某种接口侵犯他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5/1196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1196

王汎森:我讀韋伯的歷程 《环球时报》:美国借口境外黑客威胁打造强大网络部队
相关文章
《环球时报》:美国借口境外黑客威胁打造强大网络部队
孙宏超:思科"后门"威胁中国信息安全,央企将扫其出门
刘耀华:网络安全的保护伞--浅析美国网络安全举措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